解密「蒙氏」教育起源,並非你想像的那樣高大上

2020-12-13 育兒芝士派

提起「蒙氏」各位父母們都不會感到陌生,即使孩子沒上過蒙氏的學校,也一定在各種託班的宣傳裡聽過這個。而且通常「蒙氏」託班或者幼兒園的費用,是高過普通的,那麼,蒙氏教育就真的是個高端貴族教育嗎?今天我們就來解密「蒙氏」起源。

"蒙氏"教育創始人:瑪麗亞·蒙臺梭利

什麼是「蒙氏」教育?

「蒙氏」是指蒙臺梭利教育法,其創始人全名是瑪利亞·蒙臺梭利(Maria Montessori, 1870-1952)。這種教育理念是由她獨創的,因此以她的名字來命名。此外,現在大家還經常提到的「敏感期」的感念,也是她提出的。

「蒙氏」的創始人

瑪利亞·蒙臺梭利在1892年時在羅馬大學精神治療診所當助理醫生。由於工作的需要,她經常出入精神病院,而且要對精神病人展開醫學研究。在這個過程中她逐漸萌發了對弱智兒童研究的興趣,而且接觸到了伊塔德(Gaspard Itard,1775-1838)和賽昆(Eduard Seguin,1812-1880)的教育理念。

要說清楚蒙氏教育的起源,不得不介紹一下這兩位特殊教育學專家,因為他們的教育理念對瑪利亞·蒙臺梭利影響非常大。

據伊塔德和維克多的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

蒙氏」和特殊教育的淵源

伊塔德被譽為「特殊教育之父」,他相信教育的力量,相信通過精心設計的方式可以逐漸縮小特殊兒童和正常兒童的差異。他最出名的特殊教育實踐是將1799年在法國森林中發現的「野孩子」維克多,通過精心設計的教育方式,使得維克多最終能說出少量的詞彙,能治理行走和用餐具吃飯。

賽昆是伊塔德的學生,他在老師的影響下也致力推廣這種被當時的外科醫生稱作「教育療法」的方式,因為當時部分外科醫生們也發現通過這樣的特殊「療法」竟然會對耳聾、中風、弱智、佝僂病等起到顯著療效。賽昆在1864年出版了《白痴和其他落後兒童的道德待遇、衛生保健和教育》,的書中詳細地敘述了針對特殊兒童進行教育的具體方式。

賽昆幫助建立了美國白痴與低能人醫療機

蒙氏」概念起源於精神病院

瑪利亞·蒙臺梭利結合自己在精神病院對弱智兒童的研究,以及深度鑽研了這兩位學者的理念後,在1898年義大利都靈的教育學大會上提出了一個新的理念:「人的智力欠缺主要是教育問題而不是醫學問題」。

這個概念震撼了當時的教育界和醫學界,接著瑪利亞在慈善機構的幫助下在羅馬成立了一個弱智兒童醫學教育學院,接收的是來自羅馬精神病院的所有弱智兒童。瑪利亞結合自己之前的研究心得為這所學院的老師設計了一種特別的方法,用以觀察和教育弱智兒童。這個方式可以說是蒙氏教育的最初的雛形。

蒙氏的老師作為觀察者的身份看孩子操作

現在蒙氏教育中對老師的定位也是「觀察者」的身份。瑪利亞自己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中,而且通過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她逐漸摸索出了一套可以讓智力低下的兒童身心發展進步的方式。

從此之後她開始研究矯正教育學,希望向正常兒童教育研究方面發展,因為她認為她所應用在弱智兒童身上的教育方式如果運用到正常兒童身上,也應該會有所幫助。

接著瑪利亞幾乎走遍了歐洲,研究和對比歐洲各國的教育方式,並且將伊塔德和賽昆的著作翻譯為義大利語,在他們的啟發下製造了大量的各式各樣的教學儀器。如今我們在蒙氏理念的教學機構裡面也能看見有各種各樣的教具。我家寶寶所在的機構每次在讓孩子使用教具前,還會特別有儀式感地讓孩子鋪好「工作毯」(長方形的小墊子),然後自行選擇一樣教具放在工作毯上開始操作。

第一所「蒙氏」學校

1906年底,在米蘭的一次國際展會上,來自羅馬的一位建築物協會會長邀請瑪利亞為他們協會下的400多棟公寓組建兒童學校。會長希望每個小區都能有一個這樣的學校,將3-7歲的兒童聚集起來,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教育和玩耍,這樣他們父母也能更好地工作,而不用擔心無人照看的孩子。第一所學校在聖洛倫佐區的一座大型公寓裡建立,取名「兒童之家」,瑪利亞負責指導和監督。這就是世界上第一所蒙氏學校。

初期的「蒙氏」學校絕非「高端」教育

個人認為教育不應當有高低之分,但是市場卻給各種教育都貼上了不同的價籤。從經濟市場上看,如今的蒙氏教育在價格上絕對算得上是高端,然而最初的蒙氏教育卻完全不是這樣。第二所蒙氏學校就建立在貧民區。在「兒童之家」上學的父母可能是低收入者或者只有在旺季才有工作的工人,或者就是街頭的混混。他們的孩子和他們一起居住在二三十個人的套間,大概比香港的「籠屋」還要差,連床都沒有。瑪利亞第一次見到那樣的地方都感到害怕,因為貧民窟裡似乎只能看「惡」而很少能看到善意的存在,但她還是決心用「兒童之家」來做出一些改善,也認定適合特殊兒童的方式,稍加改善也會幫助這些儘管生理髮育正常,但心理極可能存在問題的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事實上蒙氏教育「家校結合」的理念不僅幫助了這些孩子,還幫助了許多家庭。

@育兒芝士派 說:

我並非吹捧蒙氏,相反,我希望大家對蒙氏能建立正確的認知。而且其實即使在深圳,真正傳統蒙氏教育並不多,而且蒙氏教育需要家庭的大力配合,然而很多家庭根本做不到,學校也不做指導,所以大多號稱蒙氏的機構都只是有個別老師考了蒙氏證書以及運用蒙氏教具而已。但蒙氏教育方式中的確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以後會逐一詳述,繼續關注「育兒芝士派」吧~

相關焦點

  • 都在推崇蒙氏教育,但蒙氏教育的真正意義你知多少?
    我自己甚至也被朋友教育過好多次,說她女兒上的那個幼兒園也就是蒙氏教育,然後跟我說那裡的蒙氏教育如何如何好,那裡老師如何專業精攻蒙氏教育,給她女兒及其他小朋友安排的課程如何地有科學性,比如,中班已經開始學拼音,認字,甚至還有唐詩……完全不像其他幼兒園,只會帶小孩子玩,說是幼兒園其實就是高級點的保姆所。
  • 在家裡,如何進行蒙氏教育
    家庭中如何進行蒙氏教育  近幾年,蒙臺梭利教育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幼兒園教師和家長的興趣。期望能把孩子培養成為獨立自主、有一定的秩序感、有所作為的人。但老師及家長都遇到了同樣的困惑:為什麼孩子在園裡表現得獨立、有秩序感,在家裡表現卻不一樣呢?家庭中如何進行蒙氏教育呢?
  • 蒙氏幼兒園是如何對孩子進行科學教育,為孩子插上想像的翅膀的?
    特別是此次疫情的發生,更是讓全人類再次感知科學於人類的重要,科學教育於未來人才的重要。那作為幼兒教育,應該如何從小對孩子進行科學教育,為孩子插上想像的翅膀呢?蒙特梭利博士認為兒童學習文化的能力開始於3歲左右,所以她主張利用幼兒這個易於吸收文化的時期,以便他們牢牢把握本民族與社會所有的文化本質。
  • Wildflower:行走在拖鞋上的蒙氏教育生態系統
    兩位教師在開設Wildflower學校之前,可能有不同的教育和工作背景。但要開設Wildflower學校,就必須接受蒙氏教學訓練,並達到各州對教師的相關要求。Kramer表示,蒙氏學校可能很難以傳統標準,衡量學生是否達到各項指標。因為在這裡,學生每天都在花費大量精力,追尋探索自己所熱衷的事物。Wildflower的學生並不接受傳統的課堂考核。他們的成長會通過蒙氏教育所珍視的觀察和作品集來衡量。
  • 150蒙氏——用線上蒙氏課程協助生命的成長
    現代管理學之父彼得•德魯克、Google搜尋引擎創始人謝爾蓋·布林和拉裡•佩奇、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索斯、微軟公司創始人比爾·蓋茨、華盛頓郵報創始人凱薩琳•格雷厄姆......他們的人生都始於蒙氏教育,而蒙氏教育也因此被譽為是世界成功人士的搖籃。
  • 蒙氏家長工作坊 | 揭秘上海赫德雙語幼兒園蒙氏教育的「奧秘」
    原來,一年一度的蒙氏新生家長工作坊就在今天舉辦,家長們在享用美味可口點心的同時,更加期待的是這一場心靈上的「盛宴」——他們將走進蒙氏班級,親身聆聽並體驗蒙氏教育的日常,更加了解自己的孩子,也更加了解上海赫德雙語學校幼兒園。最重要的是,向著下一代教育深度參與者的角色,不斷前進。
  • 蒙氏?華德福教育?——剖析育兒教育模式
    比如蒙特梭利是義大利第一個女醫生,在工業時代的背景下,她為了滿足貧困孩童的需要,幫助他們學習生活技能而創辦兒童之家,強調秩序性、邏輯性。第三、而每個理論本身不可能完美解決所有問題,所以局限性是每個課程模式都有的。
  • 真正的蒙氏教育什麼樣?上海赫德幼兒園為你揭秘
    其中,每位蒙氏主班老師都會向家長們介紹蒙氏理念究竟是如何在赫德幼兒園落地,孩子們在班級裡的真實日常,又會是怎樣的場景。  上學期,赫德君曾偷偷「溜」進工作坊的現場,想要看看如此火爆卻也略顯「抽象」的蒙氏教育理念,在赫德幼兒園的教學實踐中到底有著怎樣的「奧秘」。這次,就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吧!
  • 維爵國際蒙氏教育沙龍會圓滿落幕
    維爵國際蒙氏教育沙龍會圓滿落幕2017-10-23 17:24:57出處:PCbaby作者:佚名  (維爵國際集體照)  為更好的普及「蒙氏教育百年精髓,輔助孩子健康成長」,蘇州維爵國際幼兒園特邀請了美國LoyolaCollege蒙特梭利教育博士、美國蒙特梭利AMI協會3-6歲國際教師資質的
  • 蒙氏教育如何教孩子認識數字,你知道嗎?
    歡迎朋友們來看空空媽叨育兒今天特別跟朋友們說一說蒙氏教育,現在很多幼兒園都會有自己的教學特色,像女兒讀的幼兒園是珠心算特色,還有很多幼兒園是蒙氏教育的特色。說到蒙氏教育最大的特色就是利用各種教具,讓孩子通過各種方式的體驗來掌握知識,今天要說的是最基礎的認識數字。在我們大人眼裡12345這些數字簡單到不能再簡單,但對於一張白紙一樣的孩子,他們對於數字的最初認識是很不簡單的。在蒙氏教育裡會通過藉助特定的教具來讓孩子去認識數字。
  • 家庭中的蒙氏教育與DIY蒙氏活動
    上個星期慢媽去中國關工委的蘇州家庭教育指導站親子課堂跟幾位對蒙氏感興趣的爸爸媽媽分享了家庭中的蒙氏教育以及怎樣在家布置一個蒙氏環境和進行DIY蒙氏活動
  • 【與你分享】· 蒙氏教育與傳統教育優勢所在
    自然 和諧 自由 生長國際標準化蒙臺梭利教育 | 上東國際兒童之家開 篇「我相信世界上沒有一種比蒙臺梭利教育法更好的教育區別二:教育核心蒙氏教育:以兒童工作為核心的教育體系。2.上小學後他們學習輕鬆,不但成績優秀並且樂於助人,做事很有責任感。3.蒙氏教育的孩子不但能力發展均衡,同時還具有優秀的品格。傳統教育:無法預知教育效果。
  • 作為寶媽,我竟然不知道什麼是蒙氏教育
    媽咪可樂:我坐標上海,前陣子剛參觀了上海一所以蒙式為特色的幼兒園,整個學校高大上,清風系統,全屋地暖全部配備,也是外教全天跟班,但是,有蒙式證書的全是中教,外教只是英語老師,學費每月1W8,參觀完後我馬上否決,蒙式教師一定是全科教師,要根據每個孩子不同的個性給予在科學,自然各個方面給予深挖,不是輕看中國的蒙式教師,而是我們的教育體制教育不出這些全科知識背景的人,包括我們自己也一樣,但是蒙式外教的工資肯定是高的
  • 請別過度反應,也許並非你想像的那樣
    請別過度反應,也許並非你想像的那樣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幼兒園的孩子:「他打我。」請別過度反應,也許並非你想像的那樣!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擊碎蒙氏教育面前的「哈哈鏡」,還原一個最真實的蒙氏
    為了孩子的成長,很多青島家長紛紛選擇讓孩子接受蒙氏教育,但也有很多人認為蒙氏教育就是打著國外教育的旗號高收費。   那麼,事實真是如此嗎?蒙氏教育的優點你了解嗎?   當然,凡事都具有兩面性,蒙氏教育也存在一些問題:   -蒙氏教育是一套完整的教育體系,如果孩子只是在幼兒園上課期間採取蒙氏教育手段,無法將此教育理念延續到家庭教育中,那麼對孩子的影響微乎其微;   -國內打著蒙氏教育旗號的機構數不勝數,必然存在教育資質良莠不齊
  • 蒙氏教育x森林教育,給孩子一個無限的未來!
    如果說「工作」是蒙氏教育的靈魂,那麼「旅行」就是森林教育的精髓。當工作與旅行完美結合,難道不是我們當代人所追求的生活方式?森林教育為孩子提供了最大限度的自然資源,青草、紅花、泥土、落葉,強調生命之美與自然給人的協助,為孩子帶來了無窮的想像與詩意,提倡給予孩子的東西一定要在自然環境中去尋得,追求尊重自然萬物。如果物質與生命相結合,孩子們一定會感受到更多豐富多彩的世界,從而構建自己完善的人格。
  • 蒙氏教育|深度解讀:蒙氏幼兒園環境應該是什麼樣子的?
    先帶大家欣賞一張蒙氏教室照片~明亮的教室、有序擺放的精巧教具、原木色的桌椅和地板、角落裡翠綠色的植物、桌子上的百合、玫瑰,整個教室呈現出簡潔、明亮的感覺……幼兒是以其特有的步調進行運動,獲得很多成人無法想像的能力。幼兒特有的步調已成為他們人格發展的一部分。因此,蒙氏教室的環境創設,首先要尊重幼兒的成長步調和內在規律,為幼兒預備一個適合的生活和工作環境。
  • 淺談蒙氏教育之「混齡教育」,提供真實情景,培養多方面能力!
    昨天在我的百家號上發布了心的蒙氏教學視頻,有網友對視頻內容的一些細節非常感興趣,不得不說現在的網友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問題非常關注,對一些教育問題和教育細節的看法和研究,也非常的認真。所以就這幾天網友,對一些教育方面和蒙氏教學方法方面的的反饋進行了梳理,這片文章,主要以蒙氏教育為主線,跟大家聊一聊,被「吹爆」的蒙氏教育理念和方法,有哪些在家裡也是可以運用的。
  • 「蒙氏教育」=優質教育?!5分鐘了解蒙氏教育特性,別再被忽悠
    當今很多的培訓機構和幼兒園都會打著"蒙氏班"或者"蒙氏園"的概念,甚至,很多家長都認為"高端必蒙氏"。這類幼兒園或者特色班級,究竟和普通的幼兒園教學有何區別,這種"高端"的教育方式,真的適合我們的孩子嗎?不如先系統地了解一下關於"蒙氏"教育的前世今生。
  • 每一個家長都該學習的一種教育理念:蒙氏教育
    其中有一些是「蒙氏幼兒園」。「蒙氏教育」是以義大利女教育家瑪麗亞·蒙臺梭利命名的一種教育方法和體系。採用這種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幼兒園一般會在門口掛著「蒙氏幼兒園」的牌子。我之前在「蒙氏幼兒園」工作過,那裡使用一些特製的教具和特定的教材來開展幼兒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