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清明,還能去掃墓踏青麼?沒有詩和遠方怎麼過

2020-12-11 歲寒小築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等,節期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清明節源自上古時代的祖先信仰與春祭禮俗,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

清明時節宜踏青

鍾陵禁菸寄從弟

唐·李中

落絮飛花日又西,踏青無侶草萋萋。

交親書斷竟不到,忍聽黃昏杜宇啼。

寂寞

唐·鄭谷

江郡人稀便是村,踏青天氣欲黃昏。

春愁不破還成醉,衣上淚痕和酒痕。

二月二日遊洛源

唐·韓琮

舊苑新晴草似苔,人還香在踏青回。

今朝此地成惆悵,已後逢春更莫來。

踏青

宋·吳可

幽居懶慢養餘生,強為春風處處行。

藉草弄花終少味,尋山愛竹尚多情。

寒節日寄鄉友

唐·齊己

歲歲逢寒食,寥寥古寺家。

踏青思故裡,垂白看楊花。

原野稀疏雨,江天冷澹霞。

滄浪與湘水,歸恨共無涯。

遊瀍上劉氏園

宋·司馬光

日暖孤臺迥,露濃幽徑微。

茅齋舉白飲,沙漵踏青歸。

照水清滿眼,穿林香溼衣。

莫言春尚淺,已有杏花飛。

清明時節宜踏青

春晴

明·王彥泓

柳弱不堪扶,春愁劇鷓鴣。

翠煙三月盡,紅雨一庭蕪。

曉日鳩呼婦,晴風雁引雛。

東鄰踏青女,今日在南湖。

清明

宋·沈與求

杏火燒空潑眼明,遊人蕩槳淥蕪城。

山歌慣習吳歈調,水戲終含楚些聲。

草滿池塘春漲淺,燕歸簾幕午風輕。

踏青舊約誰能問,已喜年來粥有餳。

上巳前一日與陳以可泛舟遊伏龍山

明·文徵明

新波得雨夜來添,淑景撩人意思恬。

三月光陰須解惜,一村花柳漫相淹。

踏青湖岸春衫薄,燒筍僧廚野飯甜。

莫怪清遊還蒲暮,人生四事苦難兼。

二月望與次明道復泛舟出江村橋抵上沙遵陸邂逅朱堯民錢孔周登天平飲白雲亭次第得詩

明·文徵明

不教塵負踏青遊,出郭聊為一笑謀。

新水已堪浮艇子,好山無賴上眉頭。

風撩鬢影春衫薄,樹罨溪陰翠幄稠。

一塢桃花偏入意,江村橋畔小淹留。

清明日酌朝爽臺望旗峰踏青人作

明·鄧雲霄

新晴萬井起新煙,幾處春聲競管弦。

出郭馬嘶紅雨下,穿雲人滿碧峰巔。

倦遊厭著登山屐,取醉還餘賣賦錢。

東望羅浮朝薦爽,高臺平步挾飛仙。

清明時節宜踏青

和道彥冒雨踏青

清·彭孫貽

病起銜杯醉似泥,芳郊新漲綠平堤。

千山過雨花爭落,三月傷春鳥自啼。

寒食墓田煙寂寂,天涯客思草萋萋。

高樓一夜東風急,柳絮河橋盡日西。

清明集同人走馬踏青火州城下

清·嚴金清

廿年身世嘆飄蓬,佳節多逢逆旅中。

一夜草生寒食雨,三邊春老杏花風。

連畦燕麥迎人綠,異服胡姬照眼紅。

莫向天涯傷落寞,平原馳馬氣猶雄。

春夜

宋·錢大椿

燕子銜泥已下簾,深深庭院薄寒天。

海棠枝上黃昏月,楊柳梢頭淺澹煙。

勾引芳情春夢蝶,頻催愁緒夜啼鵑。

踏青年少歸來晚,鬥酒花陰枕石眠。

春日田園雜興

宋·戴東老

野花村醞賞清明,挑菜踏青魚隊行。

禊水戲浮觴白羽,廚煙不禁飯黃精。

田功宜早秧勤插,桑價方高繭告成。

莫道犁鋤忘學問,讀書聲間織機聲。

江城子 癸酉春社

宋·王炎

清波渺渺日暉暉。柳依依。草離離。老大逢春,情緒有誰知。簾箔四垂庭院靜,人獨處,燕雙飛。

怯寒未敢試春衣。踏青時。懶追隨。野蔌山餚,村釀可從宜。不向花邊拼一醉,花不語,笑人痴。

菩薩蠻

宋·石孝友

雪香白盡江南隴。暖風綠到池塘夢。疊影上簷明。夜潮春水生。

踏青何處去。楊柳橋邊路。不見浣花人。汀洲空白蘋。

西江月 春半

宋·朱淑真

辦取舞裙歌扇,賞春只怕春寒。捲簾無語對南山,已覺綠肥紅淺。

去去惜花心懶,踏青閒步江幹。恰如飛鳥倦知還,澹蕩梨花深院。

朝中措

宋·陳允平

欲晴又雨雨還晴。時節又清明。紅杏牆頭燕語,碧桃枝上鶯聲。

輕衫短帽,扁舟小棹,幾度旗亭。鬥草踏青天氣,買花載酒心情。

相關焦點

  • 清明,掃墓,見鬼去,為何一到清明就下雨?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每當清明節,大部分人都會想到唐代詩人杜牧的這首《清明》,可謂所有寫清明詩詞中的壓卷之作。詩中營造了一種悽清愁悶的氣氛,卻在惆悵憂懷中又見出含蓄淡雅的韻味,仿佛一幅冷峭孤麗的清明春雨圖。《清明》這首詩之所以滲透到每個中國人的血液,不光是有一種迷而又美麗的意境,也因為它蘊含著一種溫馨的人性。多數人提起清明,或者念到清明的詩詞,總會流露出淡淡的憂愁。清明的憂和愁,不是閒愁,它是實實在在有來由的愁,因為我們要在這個節日去祭奠祖先。
  • 清明將至,掃墓、踏青,這些問題要注意!
    再過幾天,就是清明節了。今年清明假期為4月4-6日,放假三天。以往大家都會如期去掃墓、踏青,今年不巧遇上疫情,特殊時期很多市民想知道"清明節可以掃墓嗎?""清明節出行有交通管制嗎?"「清明回老家返京還需要隔離嗎?"速速一起了解——
  • 2017年清明掃墓、踏青旅遊期間避堵先知道!
    一年一度的清明掃墓、踏青旅遊高峰即將來臨
  • 不只是掃墓看古人清明這樣過
    不過,在唐代以前,清明節並無掃墓習俗,而僅有與季節相關的農事習俗。今天的掃墓習俗是因為清明節融合了寒食節的元素。康保成說:「從南北朝至唐,寒食節的影響要遠大於清明節,唐代的寒食習俗包括了清明;唐代的寒食掃墓習俗,到宋代逐漸演變成為清明習俗。隨著寒食節的淡化,清明習俗後來居上,沿襲至今。」從南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中「去冬節一百五日即有疾風甚雨,謂之寒食。
  • 清明小長假踏青好去處,去過3個算優秀,你去過幾個呢?
    一年一度的清明小長假,又到了。俗話說,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時節是緬懷先人,祭祖的好時刻。你們都回家掃墓了嗎?還是出去外面踏青呢。春天本該是生機勃勃的,一到清明又開始下雨啦。不管是回家掃墓還是外出踏青,希望小長假過得開心。
  • 清明讀詩:自嘆清明在遠方桐花覆水葛溪長
    原標題:清明讀詩:自嘆清明在遠方 桐花覆水葛溪長清明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之一。作為我國的傳統節日,清明承繼著許多約定俗成的習慣和活動,催發著無數詩人騷客的詩情雅興,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名篇佳句。白居易有《寒食野望吟》詩:「烏啼鵲躁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
  • 祭祀踏青放風箏 古人今人清明過節大不同
    又是一年清明時,不妨先看看古人今人都是怎樣過清明節的。  祭祀  「清明」從何而來?《歲時百問》說:「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自古以來,我國人民就有清明掃墓祀祖的習俗。這一天,人們要扶老攜幼來到墓地,將酒食果品供祭親人墓前,然後焚化紙錢進行祭拜。白居易有《寒食野望吟》詩:「烏啼鵲躁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
  • 落花飛絮又清明-邀君踏青
    拆桐花爛漫,乍疏雨、洗清明。且隨杜牧借問酒家何處有,且看牧童遙指杏花村。於仲暮春之交,踏青、掃墓、祭祖,緬懷先人,共沐春風。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古訓有雲,百善孝為先,所以一年中,總有那麼一天是用來陪伴先祖的。
  • 杜牧《清明》詩的「詩眼」
    牧童遙指杏花村」,採用生動活潑的問答方式,透露以酒解愁的心理活動,而牧童的肢體動作語言,不僅將作者、讀者的視線引向悽迷的遠方,而且以在清明時節開放的「杏花」呼應了題目與開頭的「清明」,既給人留下了意亂花迷的想像餘地,又暗寫了詩人憂傷情懷的沉痛執著與不可解脫。
  • 掃墓祭祖與踏青賞春並舉,清明節折射中國人怎樣的生死觀?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是個祭掃祖墓、追思先人的日子。然而,若是沒有那愁人的雨,掃墓的路上,倒是有灼灼盛開的桃紅、楊柳枝頭的綠意、油菜地裡招搖的金黃,這也會是個踏青郊遊、賞春悅心的好時節。因此,即便只是討論後世發展為「節日」的清明,我們也無法忽視作為「節氣」的清明為其節日習俗所圈定的自然背景和時間感受,由此衍化出豐富的人文意蘊。上巳節,到春天的水邊去嬉戲:曲水流觴和仕女踏青曲水流觴。
  • 嚼花載酒過清明,典卻春衫待夏至 |「為你讀詩」清明特別節目
    》系列節目 · 第四期梨花風起正清明作者:肖復興為你讀詩:衛東大概是杜牧那首有名的詩的緣故:「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為死去的親人掃墓,而且,這一天應該總是下雨才好才對。
  • 掃墓祭祖踏青插柳蕩鞦韆 清明節習俗一覽
    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掃墓祭祖  中國歷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早已蔚為習俗。唐朝之後,寒食節逐漸式微,於清明節掃墓祭祖成了此後持續不斷的節俗傳統。唐朝大詩人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詩云:"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累累春草綠。
  • 清明習俗你知多少?除了掃墓,這些也很重要
    時間過得很快,今天已經是2020年4月4日,其實很多朋友已經都知道了,今天也是清明節了。清明節既是我國很傳統的節日,也是24節氣之一,位於春分之後,穀雨之前,是我國少有的以節氣命名的節日,更是唯一一個在節氣點上的法定節假日了。
  • 撫州今年掃墓這些地方嚴禁燃燒祭品!清明假期天氣……
    又是一年青草綠,梨花風起清明時清明節承載著無盡思念與濃情掃墓祭祖、踏青郊遊是清明節基本禮俗的主題所聊話題不出意外也就是此次採買的收穫了今年情況有些特殊,因為疫情原因不少撫州人都想知道今年掃墓祭祖需要注意什麼日前就有網友在問政撫州中諮詢
  • 清明出門不吉利?詩詞為證:古人清明都踏青
    約從唐代開始,人們在清明掃墓的同時,也伴之以踏青遊樂的活動。由於清明上墳都要到郊外去,在哀悼祖先之餘,順便在明媚的春光裡騁足青青原野,也算是節哀自重轉換心情的一種調劑方式吧。因此,清明節也被人們稱作踏青節。
  • 清明踏青的說說
    小編整理了清明踏青的說說,歡迎大家閱讀收藏。1、替你拂去晶瑩的淚水,讓你的憂愁隨風飄散;幫你撫平受傷的心扉,讓你的傷痛逐漸變淺;送你一句關懷的祝福,讓你的快樂愈加明顯。清明節,願你無憂愁!2、清明至,祭先祖。攜家人,去掃墓。緬懷意,深情訴。人生路,莫停步。勤梳理,多回顧。平常心,把握住。柳色新,春莫負。多保重,情如故。
  • 清明回鄉掃墓有感
    又是一年清明節了,因為工作緣故,不能像以前那樣每年都父母回老家掃墓了。今年難得我清明當天不值班,便決定帶著兒子陪父母一起回鄉下。父母十分開心,早早地把一切都準備妥當了。有掃墓的祭品、紙錢、元寶等,還有給七大姑八大姨準備的各種東西。
  • 踏青、插柳、約約約?——小長假來臨,看古人清明怎麼過
    在民間與清明有關的俗語頗多,因為清明初為農事節氣,所以這些俗語多與耕種有關。如:「清明要明,穀雨要淋」「清明前後一場雨,勝似秀才中了舉」「清明、穀雨緊相連,浸種、耕田莫遲延」「清明播谷,小滿栽秧」「清明前,好種棉,清明後,好種豆」「清明種菜,有吃有賣」「雨水清明緊相連,植樹季節在眼前」。作為一個節氣,清明是怎麼一步一步成為節日的呢?
  • 清明時節雨紛紛原來是一首偽詩?
    不單在杜牧自己的詩集中沒有這一首詩,在比較可靠的唐代、宋代的文獻當中,都沒有提到過杜牧曾經寫過這首詩,這是第一個問題。要點二第二個值得懷疑的地方,是這首詩的用韻,韻腳非常奇怪。這首詩並不是一首好詩,而是一首寫得非常普通,非常一般的作品。第一句清明時節雨紛紛。清明節的時候,天上在下著綿綿的細雨,而路上的行人怎麼樣呢?銷魂,表示感動,並不一定就表示傷心、痛苦,很歡樂也可以說是斷魂,銷魂。清明節在唐代和宋代,是一個踏青的節日,是一個非常開心的,男男女女都出去遊玩親近大自然的節日。
  • 清明節踏青的意義是什麼 今年清明臨沂人別忘了春遊
    清明節就快到了,這天在我們臨沂也有踏青春遊的習俗,很多臨沂的網友以為清明節踏青是近代才有的習俗,其實由來已久,而且有它的寓意。   踏青又叫春遊,古時叫探春、尋春等。清明節祭祖活動往往在郊外進行,人們把祭祖掃墓和郊遊踏青結合起來,即追思先人,又健康身心,於是踏青成為清明節的習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