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名家原創巨作,流傳千年的經典故事

2020-12-22 丹媽讀童書

上個月我在中國神話書單裡給大家提過一套寶藏書——《大師繪本館·楊永青》

說實話現如今,能見到的高品質,有「中國味」的圖畫書真不多,即便像我天天在書堆裡打滾,選到中意的也少,所以我在陪叮噹讀這套楊永青大師的這套故事集,不僅他聽得入迷,我也是打心眼裡欣喜。

這書一共10本,精裝版,從裝幀到內頁紙張,中少社都做得很用心。

紙張輕便平滑,有古樸質感

其中9本是每冊2個故事1本是3個故事,加起來就是21個流傳千年的經典故事。

按類別來分,它包含了9個八仙的故事——

八仙過海

曹國舅棄惡行善 | 鐵拐裡巧懲漁霸

呂洞賓趕羊造橋 | 何仙姑捨命布施

漢鍾離蒙冤修道 | 韓湘子皇宮鬧壽

藍採和流浪遇仙 | 張國老偷喝仙湯

歷史故事——

曹衝稱象 | 司馬光砸缸

諸葛洛得驢 | 荀灌討救兵

神話、民間、童話故事——

女媧補天 | 愚公移山

神筆馬良(作者洪汛濤) | 捆龍仙繩

李寄除妖 | 區寄殺賊

金斧頭 | 蚌姑娘

一套書,把中國傳統故事的幾個大類,幾乎都囊括了。

作者其人其畫,極富匠心

先來聊下這套書的繪者,我國當代著名的國畫家、連環畫家、兒童美術教育家——楊永青老先生

被稱為「新中國兒童畫最重要的奠基人」的他,一生愛兒童、畫兒童,留下52部「國民級」連環畫作品,享譽世界。

楊永青(1927—2011)

但同時他的人生經歷又異常曲折,1927年出生在貧苦的農民之家,種過田,當過學徒,教過書,直到1952才正式到出版社當美術編輯。

也正是如此,他在作品裡歌頌的大愛與和諧,散發的慈愛通達、天真純美的溫馨氣息,才越發顯得珍貴,匠心。

尤其對80、90後而言,也許不熟悉楊永青其人,但只要一看到作品,立馬就能喚起熟悉的童年記憶。

楊老的畫很特別,主要源於他繼承了中國畫的傳統技法,墨線的粗細曲直,剛柔濃淡,變幻無窮。

比如《司馬光砸缸》,故事發生在中式庭院,竹林近濃遠淡,豐富的層次,讓空間感更真切。

假山墨色變化細膩,有凹凸不平的立體感。

《八仙過海》,構圖舒展,疏密有致,人物個性分明,栩栩如生。

配色豔而不俗《曹衝稱象》裡曹操的服飾色調,單看豔麗飽滿,組合起來彰顯威嚴。

角色雜而不亂,比如《李寄除妖》,除主角焦點外,配角的神情也同樣生動,好一幅鄉親送行圖。

人物塑造更是一絕,形神兼備,眼神靈動,神態逼真,就像用身體說話,向讀者講述他們的遭遇和情感。

比如《金斧頭》裡,霸道的老財主瞪著眼,手拿長鞭,大腹便便,一副「窮兇極惡」的樣子。

而窮苦小孩呢,擔柴走在高山險川之間,身軀瘦弱,表情悲苦。

《荀灌討救兵》裡,萬馬奔騰,硝煙瀰漫中,上陣殺敵的氣勢,即便不在將士的表情上下功夫,同樣感受到大氣磅礴。

就這樣,大師一筆筆精心繪製,水墨的雅致與精彩,讓現代孩子也能領略真正中國畫的魅力,絕了!

故事經典,彰顯美好品格與寓意

畫面美,故事也同樣精彩。

原本傳統故事就凝聚了中華幾千年的文明和歷史,這套書的選材,更是從經典中,再挑出適合孩子的。

不管是故事情節還是主人公形象,無不體現著中國人勤勞、善良、誠實、勇敢等優良品質,給孩子以正面引導。

聰慧機敏

好幾個故事的主人公,都是小小年紀,就有大聰明智慧,讀來忍不住欽佩和讚嘆。

比如叮噹很喜歡的《曹衝稱象》,講三國時,吳國的孫權送給曹操一頭大象,曹操突發奇想,讓文官武將們想個辦法,稱出大象的重量。

大夥紛紛為難,有的說,造一桿頂大的秤才行,有的乾脆想,把大象宰了,切成塊來稱。

而此時,曹操的兒子,聰明的小曹衝早已想到絕妙的主意,他把大家帶到河邊,讓大象站在一艘船上,然後用小刀標註好沉水位。

等大象上岸,再叫人搬來同樣分量的石頭,只要知道石頭的重量,不就知道大象多重了?叮噹聽完,直誇曹衝哥哥好厲害。

同樣聰慧的還有《諸葛恪得驢》中小主人公諸葛恪,在一次吳王孫權的宴會上,他和父親諸葛子瑜一同參加。

孫權心裡高興,一時喝了很多酒,有些醉了,看到諸葛子瑜長長的臉,他突然想惡作劇一番。

叫人牽了一頭驢進了宴會廳,還在驢的前額上,寫了張「諸葛子瑜」的字條。

剎那間,文官武將們笑翻天,看著吳王這樣奚落自己的父親,諸葛恪氣炸了,又不好發怒,只好拿起毛筆,加了兩個字,變成「諸葛子瑜之驢」。

妙啊!這下不僅幫父親解圍,又為吳王保全顏面,的確才思敏捷,難怪被記錄在《三國志》中,供後代傳頌。

誠實善良

這點也經常被演繹成故事警醒後世,比如《金斧頭》裡,有個窮人家的小孩,在財主家當長工,隔山差五就得上山砍柴。

有天在過獨木橋時,不小心把砍柴的斧頭掉進了河裡,孩子又急又怕,放聲大哭。

這時河神聽見了,化身一個善良的白鬍子老爺爺,前後撈出了金斧頭和銀斧頭送給他。

誠實的孩子並沒有貪心,最後還是選擇拿回只屬於他的鐵斧頭。

財主聽說此事,直罵孩子傻,並且心生一計,也假裝把斧頭掉進河裡。

結果不僅金銀沒得著,自己性命也搭進去了。

《蚌姑娘》的傳說異曲同工,從前有個年輕的漁夫叫白海,因為好心放生了一個海蚌姑娘,收到來自海底仙女們的禮物,一串能治病的珍珠項鍊。

而此時白海的哥哥和鄉村裡的漁民們,都得了大脖子病,有了項鍊,整個村子都有了希望。

白海的意思,是免費借給鄉親們治病,而哥哥為了金銀財寶,卻把項鍊獻給了皇帝,白海趕去皇宮,想要回項鍊。

皇帝怎可能答應,故意用大海撈針刁難白海,最後,仙女們集體救了白海,皇帝也葬身海底。

正直勇敢

另外,大多數主人翁都是正義的象徵,比如《捆龍仙繩》,很久之前,山裡有個一身青色的孩子,人們喜歡叫他青娃。

有天青娃在路上發現一條黑蛇正咬住了可憐的小鳥,青娃仗義出手,打跑黑蛇,救了小鳥。

結果這蛇逃走後懷恨在心,不僅向惡龍告狀,還讓惡龍施法,把青娃所在的村子都淹沒了。

眼看村民大難臨頭,之前被青娃救起的小鳥來相助,原來小鳥是仙姑的女兒。

仙姑給了青娃一根捆龍仙繩,青娃不僅制服了惡龍,自己最後化身成青蛙,專門治那隻惡龍變成的害蟲,守護村莊。

《鐵拐李巧懲漁霸》裡,成仙之後的鐵拐李遊歷人間,替百姓消災,有天路過湘江,見一個漁霸橫行鄉裡,欺凌漁民。

鐵拐李決心替漁民討回公道,他故意變出一個小陶罐,吸引漁霸用錢來換他的長生不老秘方。

奇怪的是,漁霸不管用多少錢,都填不滿陶罐,即便搭上家中所有的金銀財寶,小陶罐依然空空如也。

漁霸惱羞成怒,叫家丁圍攻鐵拐李,結果,鐵拐李化成一溜煙,全把錢分給了漁民,漁霸又變得身無分文了。

這些或珍貴史事,或離奇傳說,雖然有著時代的局限,但都從側面反映了古人對懲惡揚善、扶危濟困、好人好報等傳統美德的重視和讚揚。

生動的語言&情節,讓故事大放異彩

當然,一套好書,除了畫面和故事精彩,也離不開生動有趣的語言和情節。

更何況由於古代經典大多是文言文創作,既要保留漢語的美,又要進行創作加工,符合現代孩子的價值觀,絕非易事。

我在陪叮噹讀時,語言風格上,並不感覺晦澀,拿大家熟悉的《愚公移山》來說吧,出自戰國時列子創作的一篇寓言小品。

語文課本裡是這樣的:

文言文的形式,即便是按譯文給孩子講也很生硬,我們挑幾段看這書作者怎麼描述的——

愚公也有煩心的事,他家世代居住在大山裡,門前便是太行、王屋兩座巍峨險峻的大山,出門必須翻山越嶺,交通極為不便。

智叟對愚公說:「你老糊塗啦,憑你這把老骨頭,連山上的一根草拔起來都費勁兒,怎麼能把兩座大山搬走呢。」

是不是人物的個性一下就生動鮮明起來?尤其是「煩心事,老糊塗啦」等用詞,一下拉近孩子和書中人物的距離。

出場人物描寫,口語+文學語言,閱讀也無障礙。(難理解的歷史背景需要父母稍加輔助)比如這樣描繪何仙姑和韓湘子:

人們想到何仙姑,首先就是長裾廣袖、儀態萬方的美麗形象。其實,她在成仙之前,名叫何香,是個受婆婆虐待、生活很不幸的鄉下小姑娘。

韓湘子生活的年代,皇帝整天聲色犬馬,百葉凋敝,民不聊生,韓湘子覺得,自己練就了仙術,應當施展本領,懲戒昏君。

情節上的改編,我注意到作者對有些情節進行了「現代轉化」。

比如取自《搜神記》的《李寄除妖》,原文是這樣:

大意是李寄勸說自己的父母,爹媽命不好,只生了六個女兒,雖說有後代卻和沒有一樣,既然不能供養雙親,活著沒益處,賣掉她還能換點錢。

這是很典型的「男尊女卑」封建思想,但經過作者處理,書中出現的是:

李寄長得聰明伶俐,爸爸媽媽最喜歡她,哪裡捨得她去送死!但是又沒有錢去抵人,全家哭成一團。

不僅剔除了落後觀念,李寄一家的弱小、無奈、對官府草菅人命的諷刺,通通傳神的表達了出來,也更符合現代的價值觀

我的陪讀心得

最後我想就陪讀時的感受,講下叮噹會遇到的問題及心得,以供參考。

1、關於古代神仙怎麼理解?

叮噹聽我在講八仙的故事時,在碰到一些「法術」的情節,比如張果老的毛驢喝了仙湯,就長出了翅膀,呂洞賓執劍一揮,羊群就變成了大橋等。

會覺得很疑惑又很有趣,問我古代真的有神仙?像奧特曼那樣厲害?

我是這麼回答的,這些故事都是古人根據當時的情況,再加上自己的想像編出來的,就像國外也有女巫溫妮,她的魔法能變出想要的東西,所以「仙術」和「魔法」很相似,他挺能接受。

2、故事背景發生在封建時代,怎麼解釋比較好?

這點之前買了書的讀者也在咱閱讀打卡圈子有問到,主要是在官府或富人欺壓窮人的故事中。

比如《李寄除妖》發生在宋朝,官府和巫婆串通,拿窮人家女兒祭蛇妖,不從就交錢。

或者像何仙姑在得道成仙之前,受盡惡婆婆虐待,最後被逼跳河。

其實這些橋段在我看來,正體現了過去很多傳統禮教和陋習的殘酷,人們才更盼望一個懲惡揚善,公平公正的制度。

這些傳說廣為流傳,既是當時活在底層的人的信仰,也是對「惡行」的一種警醒和約束。

我們在給孩子讀故事時,可以儘量強調他們面對困境表現出的善良,勇敢,正義,而不是一味以現代人的眼光去評判。

3、我建議的閱讀次序

基於以上情況,我建議拿到書以後,家長可以先看這些故事,評估一下孩子的接受度。

像《曹衝稱象》《司馬光砸缸》等民間故事,4+就完全OK,叮噹也很喜歡聽,八仙、除妖殺賊等故事,有些情節會有打殺衝突的,可以視情況而定。

到了小學階段,用這書作為小古文的補充也不錯,總之精品難得,值得珍藏。

4、關於圖畫的清晰度

還有個點是畫面的清晰度,可能不如現在電腦製圖那麼精細,顏色那麼鮮亮。

我跟編輯也討論過,主要是因為圖是畫家多年前所作,全手繪,出版社在印的時候,也意在突出國畫特點,保留大師手繪的味道。

同時,紙張也是選的偏黃的純質膠,比一般的紙更貴重,也更符合傳統風韻。如有介意,請慎拍。

丹媽碎碎念

說說叮噹讀這套書的情況,他目前是4歲10個月,目前對這套書的接受度還挺高。

尤其是讀八仙的故事,我解釋說這些神仙,就像你之前讀的溫妮女巫、巴巴爸爸、孫悟空那樣,都有法力。他一下子就理解了,還說:「原來我們的古時候,住著這麼多神仙啊,真希望我也有法力啊。」

哈哈,這不是跟我們小時一模一樣的想法嘛。

對了,如果只想看八仙的故事,還可以考慮清華出版社的《八仙的傳說》,精裝,一共9本。配圖也是楊永青大師的畫,但文本是常立老師重述,故事同樣精彩。

相關焦點

  • 「浸」享千年經典,重燃百年記憶 《經典詠流傳》——致敬英雄
    1月2日晚八點檔,《經典詠流傳》將如約而至。節目立足「兩個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圍繞「獻禮建黨百年,唱響英雄之歌」這一主題,進行了全方位的創新升級,唱響了慶祝建黨百年的第一聲「英雄讚歌」!節目追溯歷史軌跡,回顧百年曆程,尋找經典作品和英雄人物故事,以經典文本、經典旋律為抓手,通過創新改編和原創新編的方式,堅守文化自信,書寫中國故事,致敬英雄人物,傳承英雄精神。
  • 《經典詠流傳》一個特別用心的節目,流傳經典,傳承文化
    #經典詠流傳第三季#經典是懷舊的,精彩的現在的經典歌曲加入新聲代的元素,由正能量的人演唱,讓經典更加經典,更加沁人心脾,更加賞心悅目!《經典詠流傳》從第一季就一直在關注。從第一季到第三季明顯能看到舞臺,內容的一步步的升級,製作越來越精良。很多孩子也是受到了節目的影響。就像《有溫度的故事店》他們的製作初衷就很好,童謠更容易被孩童所接受。孩子在聽音樂的同時又能接觸到中國經典。
  • 《經典詠流傳》第四季:以英雄精神浸潤時代人心
    1月2日晚,大型文化音樂節目《經典詠流傳》第四季播出,節目以「獻禮建黨百年,唱響英雄之歌」為主題,延續「和詩以歌」的原創模式,追溯千年歷史,回顧百年曆程,聚焦不同時代中的中國英雄、民族精神,唱響了慶祝建黨百年的「英雄讚歌」。在第一期節目中,給人以至深感動的是毛澤東和楊開慧的愛情故事。
  • 讓文化發聲,國風經典傳承節目《經典詠流傳》與你在這個春天相遇
    #近期有一部文化綜藝節目再次出現在了大屏幕中,它就是《經典詠流傳》。還記得2018年,也是那個春天,《經典詠流傳》這一檔文化類節目悄悄的火遍了央視全頻道。這是一部高規格,高品質,高內涵的一部綜藝節目,節目「和詩以歌」、將古詩詞和部分近代詩詞配以現代流行音樂,帶領觀眾在一眾唱作歌手的演繹中領略詩詞之美、發現傳統文化深層價值。通過歌曲的形式,將中國古詩詞的美展現給大家,通過老師的講解,讓大家體會中國文化的內涵,讓經典永流傳。
  • 人民日報推薦:64首經典易懂古詩詞,膾炙人口,流傳千年
    本文節選最經典易懂的詩詞,供大家欣賞!人民日報推薦:64首經典易懂古詩詞,膾炙人口,流傳千年!
  • 客家娘酒文化:千年娘酒的傳承,影響著一代又一代客家女人的生活
    具有千年歷史的「客家娘酒」,在傳承客家文明的同時,也承載著客家母親對兒媳與女兒的濃濃愛意。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客家人的「娘酒文化」,深入了解「娘酒」是如何一代又一代影響著客家女人的生活。「客家娘酒」的歷史「客家娘酒」與紹興黃酒有異曲同工之處,但卻有著絕然不同的獨特底蘊。
  • 為世界文學之都賦能 這些經典民間故事在南京流傳
    為世界文學之都賦能這些經典民間故事在南京流傳南京憑藉文學發展的整體狀況被評選為世界文學之都,除了文學出版物、文學作品對城市生活的浸潤等方面,南京豐富的民間文學也增加了作為世界文學之都的內涵
  • 一個流傳千年的愛情故事《西廂記》的前世今生
    是它反對封建禮教,謳歌愛情的故事,還是其出眾的妙文?也許,你曾因「碧雲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宋朝演進 延續悲劇收場北宋文人趙令畤乃是皇室後裔,深受儒家經典思想的影響。其根據《鶯鶯傳》的內容,創作出了12首《商調·蝶戀花》鼓子詞,也並未對故事原貌做出修改。
  • 名家出版版畫領銜嘉德在線四月大眾收藏拍賣會
    原標題:名家出版版畫領銜嘉德在線四月大眾收藏拍賣會  4月12日——4月16日在線拍賣的嘉德在線四月油畫大眾收藏拍賣會,精心遴選了200餘件優秀的藝術作品,組成6個專場。  除經典的油畫專場外,最令人矚目的是包括黃永玉老先生在內的數十位名家聖手的優秀版畫作品匯集成的《藝海遺珍——版畫名家出版作品專場》。專場內的所有作品全部出版刊出過,意味著都是經過學術界和收藏界雙重肯定的優秀作品,著錄分明,流傳有序,可最大程度的規避偽作風險;且入場門檻極低,全部作品都一元起拍,是新手收藏的絕佳之選。
  • 《經典詠流傳》:讓古典詩詞乘著歌聲的翅膀飛翔
    「經典詩詞」,彰顯時代精神 有五千年厚重積澱的中華經典詩詞滋養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影響著中華民族的思維方式、價值取向和情感認同,與時代的發展息息相關、血脈相連。同時,它也是電視創作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貴資源,成為沁入觀眾心田的一泓清泉。
  • 青花郎攜手《經典詠流傳》第三季 以經典致敬經典
    近日,《經典詠流傳》官方微博頻頻發文表示:新一季節目即將來襲,敬請期待。作為合作夥伴的青花郎也公開發聲表示「開播不遠」了。作為央視高品質的大型文化類節目,《經典詠流傳》每一期內容裡的每一個「經典」,無論內容遴選還是傳承者的人選都極為認真甚至苛刻。
  • 《經典詠流傳》傳唱經典,讓歌聲帶著中華文化永遠流傳
    #經典詠流傳第三季肖戰在《經典詠流傳》舞臺傳唱之前說了一句:可能會和大家想像的不太一樣。一曲《竹石》唱罷,朱丹說:唱之前輕飄飄說了一句「可能和大家想像的不太一樣」,但這也太不一樣了,一開口就把我們震撼了。當初看《國家寶藏》的時候,就很震撼,但是再看《經典詠流傳》又是另一種震撼,這是兩種不一樣的傳承方式。《經典詠流傳》將詩和歌曲結合,以歌曲為載體,使得中華文化在新時代得到傳播,傳承經典,這便是節目的意義了。
  • 名家名品共聚江南國潮節,青浦開啟長三角文化新門
    流傳千年的經典戲曲以時下最流行的浸入式表演形式呈現,會產生怎樣的化學反應?
  • 中國古代著名的十大愛情故事,流傳至今
    好像至今都沒有人能夠確切解答,但是千古以來,流傳著著名的十大愛情故事!中國古代愛情一、梁山伯與祝英臺梁山伯跟祝英臺之間的愛情故事是非常美麗而又悽婉動人的,很多權威的專家也證實了歷史上梁山伯跟祝英臺愛情故事是真實的。
  • 《經典詠流傳》以唱代寫如何傳承文化腳本?
    重拾創作源泉的詩韻《經典詠流傳》重拾創新的鑰匙,開啟佔據六成中華文明光陰的寶庫,從詩韻開始,讓經典流傳。「創新」是廣電人的共同追求,《經典詠流傳》為何能夠在眾多節目中脫穎而出,不同於其他綜藝節目,擁有自己獨特的氣質?
  • 司馬光砸缸真相:這個流傳了千年的經典故事,竟然是後人瞎編的?
    在小學的課本上,往往都會出現關於司馬光的一個故事——司馬光砸缸。當一個小孩子因為貪玩掉進了水缸之中時,旁邊的小孩子都無能為力,甚至害怕得哭了起來的時候,司馬光找來了一塊石頭,把水缸砸了,水流出來之後,孩子便被得救了。
  • 超越詩樂,《經典詠流傳》美育背後的文化創新與傳承
    深度閱讀指南:主題曲「吟一首詩看千年經典惹人戀,歌一闋詞讓盪氣迴腸詠流傳。」《經典詠流傳》意味著很長時間,當主持人撒貝寧和三名欣賞小組成員在節目第二季結尾再次演唱這首歌時,中國式的審美震撼縈繞在觀眾心中。
  • 《經典詠流傳》「央視boys」再合體 獻唱《青春》
    除此之外,全新演繹的經典作品在主流媒體和新媒體平臺收穫肯定和好評,譚詠麟一首粵語版《定風波》更是被網友盛讚為「十年來華語歌壇第一佳作」,而圍繞新一季「致敬英雄」主題所展現的音樂和故事,也讓不少網友表示:「真正感受到了英雄讚歌穿透時空的心靈力量。」本周六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合頻道八點檔,節目第二期將繼續用歌聲傳頌英雄精神風骨。
  • 《經典詠流傳》創新傳承經典 打造新時代文化節目新標杆
    《經典詠流傳》憑藉精緻有創造力的「央視氣質」讓眾多領導、專家、學者看到了國家平臺的高級水準和創新實力,贊其引領行業方向,讓經典作品具有穿透性!(《經典詠流傳》看片會現場)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康震以節目經典鑑賞團成員這一全新身份亮相,主持此次看片會。
  • 《經典詠流傳》:讓詩詞經典乘上歌聲的翅膀
    《經典詠流傳》第二季將詩詞經典與流行音樂相結合,精選經典傳承人唱響一首首各具風格的歌曲,豐富節目內容,以情打動人心,強化融合傳播,讓詩詞經典乘著歌聲的翅膀傳唱四方,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再添助力。作者:鄭怡潔單位: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監管中心「五千年文化,三千年詩韻,經典永流傳,我們的文化從未斷流。」伴隨著熟悉的主持詞,《經典詠流傳》第二季於1月28日小年夜登陸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合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