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巴彥淖爾市臨河區共有45個「爛尾」和「半拉子」工程,佔項目總數的68%,大量回遷房、商品房難以交付,一房多賣現象層出。據統計共有逾期未交工房7.5萬套,其中回遷房2.5萬套、商品房5萬套,涉及居民13萬人,佔常住人口23.4%。這些矛盾日積月累最後湧入法院。近三年,進入訴訟審理的案件多達3000餘件。
造成房地產領域「爛尾樓」問題的出現,既有相關部門監管不嚴不力,重審批、輕監管,重開工、輕手續,也有房地產企業良莠不齊,資金不足而盲目非法高息融資;未批先建,未建先售,加之市場變化和國家信貸調整,各種原因致使部分項目建設資金斷裂施工中斷。
根據近幾年的情況看,解決「爛尾樓」問題的主要障礙是高利借款的困擾。據估算臨河區房地產領域有民間借貸資金約110億元,主要是「高利貸」和「套路貸」資金。高利貸大量侵吞了「爛尾樓」項目的有效資產。由於資金短缺,開發商以年利率高達36%、48%的利息向外融資,並以未建或在建商品房以籤訂買賣合同的形式提供擔保,而擔保的商品房價值超過了借款本金和按年利率24%計算後本利和的幾倍之多。如一個融資戶出借本金50萬元,抵了三套房都沒能還清本息;一出借人給開發商借款300萬元,卻佔有價值900多萬元的商品房。諸多的高利貸幾乎吸食和佔有了開發商大部分的利潤和資產。某開發項目給一個高利貸擔保的商品房就達30多套。更嚴重的是,出借人有網籤合同作擔保,既不起訴借款人還款,也不起訴履行買賣合同要房或抵頂欠款,坐等收取高額利息。
所以解決「爛尾樓」問題的關鍵是斬斷高利貸,幫助開發企業合法地收回部分房源,為「爛尾樓」復工完工提供資金支持。為此臨河區法院採取了有效措施:一是借力政府工作組,幫助企業與高利放貸人協調解決相關問題;二是公檢法形成合力,打擊高利放貸,對非法經營罪進行打擊;藉助《九民紀要》高利放貸的規定給予相應制裁;三是通過解決「名為買賣、實為借貸」案件,從高利貸手中釋放一些擔保的房源;四是依法治理職業放貸行為。2019年,下發了市六部門《依法嚴厲打擊與民間借貸相關的刑事犯罪強化民間借貸協同治理會議紀要》,兩級法院制定了《關於依法辦理涉職業放貸及相關民間借貸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引(試行)》,建立了職業放貸名錄。目前,已審結涉職業放貸案件7件,在社會上形成了一定的震懾效應。
通過以上舉措,「爛尾樓」問題解決取得了顯著效果。如在解決某小區「爛尾樓」過程中,藉助法律手段,幫助開發商從高利貸手中取回商品房293套,價值8000餘萬元,全部用於抵償建設工程款和工人工資,使停工4年上訪問題最多,建築面積達23萬平米的「爛尾樓」得以續建完工。此前,已交付商品房891套,清償高利貸借款3.5億元,大批社會矛盾得以化解。同時,全市法院治理職業放貸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方面,整治職業放貸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隨著職業放貸人名錄的建立,與稅務、金融辦部門的聯動,部分案件的判決,打擊「職業放貸」行為的態勢已逐步形成;另一方面,將辦理職業放貸及相關民間借貸案件與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結合起來,嚴格審查資金來源、款項交付、還款過程等內容,深挖徹查借貸「套路」的犯罪線索,並將有關線索移送公安、金融監管和稅務部門;再者,「三難」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區領導小組充分發揮統籌協調的作用,法院為解決「三難」的順利運行提供充分的法律服務和保障,各部門集中力量強力推進問題化解。目前「辦證難」入庫項目已在2020年6月底前完成了大證辦理,預計11月底前完成小證辦理。「回遷難」「入住難」項目2020年底前解決比例即將達到80%以上,從明年開始,此類訴訟案件將大幅減少。
總之,在解決「爛尾樓」事項上,仍將以政府為主導統籌協調,形成綜合整治合力,打擊高利放貸,治理房地產亂象。
(王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