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6月齡大,是積食的高峰期,因為寶寶積食最高發階段就是添加輔食後。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孩子6月齡以後機應該添加輔食了,這樣能更好滿足孩子生長發育所需營養,還能鍛鍊孩子的腸胃、牙齒。
有調查顯示,超過80%的小寶寶脾虛,都是由於錯誤的輔食添加造成的。輔食添加不當,容易引發"大災難"。之前就有個寶媽,給孩子吃了些甜玉米粒,看孩子愛吃就多餵了點,結果當天下午就進院了。
原因是孩子腸胃中堆積了太多無法被消化的玉米粒,繼而嚴重影響了孩子的脾胃,後來是做了手術,取出來小半碗玉米粒,孩子才得以保命。
脾是後天之本,要想寶寶體質好,這3輔食要少吃!
1. 米湯
老一輩的都覺得小孩喝米湯好,其實米湯中除了水就是澱粉,經常給孩子喝營養是無法保證的,不能滿足孩子生長發育所需營養物質,孩子要是長期喝很容易營養不良。
2. 葷湯
每次提到吃點東西補補、有營養,很多大人可定第一個就想到骨湯、雞湯等葷湯。這類湯通常含有大量油脂,而且營養含量並不高,吃多一點孩子很難運化得掉,孩子很容易就積食了。
3. 湯泡飯
主食經過湯泡孩子很容易進食,不用經過太多咀嚼就可以咽下去。沒有充分咀嚼,孩子除了消化液會分泌不足,容易積食外,還會影響牙齒的健康發育。
4. 粗糧
像是玉米粒等大顆粒粗糧,雖然營養完整口感豐富,但是往往因為顆粒大、難咀嚼充分,容易嚴重影響消化形成積食,給腸胃留下傷害。
5. 調味品
還有很多家長愛在孩子輔食裡加點鹽、醬油之類的調味品,覺得這樣有味道孩子才願意吃,或者孩子吃點鹽有力氣。其實這些調味品孩子脾胃很難運化,還會給腎臟等器官增加壓力,不利於生長發育。
養過孩子的過來人多少都知道,無論怎麼注意,孩子還是非常容易出現積食,所以輔食的添加量、頻次、種類......還是要根據孩子的消化情況來定。
當孩子還在積食中,家長們就選擇溫和安全的食療來給孩子調理,常用到的猴菇鋅棘消食水在孩子積食時來一點,就能起到很好的作用。這是因為裡面的猴頭菇、雞內金、沙棘、山楂、大麥、金銀花、茯苓等,除了能消積滯、解積食,還能對孩子脾胃滋養溫潤,很適合添加輔食後的孩子。
等孩子六月齡後,就可以常準備些猴菇鋅棘消食水來預防積食、調理脾胃用。並且裡面的多種營養元素對孩子大腦、身體發育都有幫助。
下面分先給大家一個輔食添加原則(以消化情況為基礎):
· 不過早添加
· 從稀到稠
· 食物品類從多到少
· 首選易消化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