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餵養,一直是父母的一大難題,特別是的新晉父母,一些問題都需要了解。而這個時候,大部分的父母會請教老人,一部分則是通過網絡來了解。總的來說,一切都是摸著石頭過河,第一胎的時候,孩子的得到的照顧不算最好。餵養方面也是老出錯,就比如一個簡單的問題,什麼時候可以讓孩子吃輔食,這其實就太好把握。
我在生第一個孩子的時候,就出現了一個情況,奶水不足。開始孩子的食量不是很大,勉強母乳供養到了3個月,然而之後就因為食量大增,讓我犯難。當時既不想過早給孩子喝奶粉,也不願看到孩子「營養不足」。
於是我就誕生了給孩子添加輔食的想法,然而還是老人勸說我,孩子太小,不適合三個月添加。實在不行用奶粉,這才沒讓我釀成大錯。所以我也想給不少同齡的媽媽,普及一下知識,在我二胎後,我也總結了如何添加輔食的問題。
時間問題。
一般的寶寶,在六個月之後才能添加輔食,然而有的寶寶發育較快,符合添加的要求後,我們可以在4個月左右就嘗試。雖然沒有硬性指標,但是我不推薦四個月,因為這個時候大部分的孩子都是腸胃發育不夠成熟,會出現過敏,腹瀉的問題。
先天條件。
添加輔食,一般寶寶需要體重達到6.5公斤以上,然後給孩子添加的輔食,他要非常感興趣,就是想吃的樣子。其次看他的適應情況,孩子吃了以後會不會吐出來,看身體會不會過敏。最後一點就是孩子能坐穩了,這是一個重要步驟。
添加輔食的幾個原則。
由少到多:開始不能添加太多,一般都是1-2勺,這個勺子的劑量以10ML為主,然後逐漸加量。
由細到粗:一開始吃糊狀,慢慢過渡到碎末,最後塊狀。
由單到多:開始每次添加單一的輔食,每種吃了三五天的,然後開始豐富食物,逐漸同時添加。
2歲以後輔食該注意什麼?
這個年齡的寶寶,有一大原則,就是食物的多樣性,其中包括穀物類,蔬菜水果,魚肉蛋白,此時要少油。穀類食物不只是米麵,要包括五穀雜糧,這種對孩子的身體發育其實更好,可以拓寬毛細血管的粗細。
大部分的精緻食物,會讓其內的營養成分流失,因此我們要注重一些表皮上的膳食纖維。其次蔬菜類,必須提供孩子真正所需的一些營養,我們可以根據一些膳食大全,來烹飪對孩子有益的菜色。
補充營養是補充複合性還是單獨來補。
除了維生素D3需要額外補充,其他營養都可以通過膳食補充。再說到維生素A,市面上的大多都是維生素AD的複合產品,所以有些父母就會杞人憂天,認為會給孩子補充過量。其實這種情況很少發生,建議母乳餵養,其中就蘊含孩子所需的所有需求了。
6個月以後純母乳餵養的寶寶,一般開始單獨來補充,在經過2-3個月後,寶寶的腸胃吸收功能再次發育,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進行複合型的補充了,同時添加3-6種輔食,多以水果為主,而且不能加熱,這樣有利於寶寶的吸收。
寄語:添加輔食是一個重要的環節,這意味著孩子慢慢可以脫離母乳了,他的食譜也會變得豐富。我們都知道特別是一歲孩子以後,可以運動,這個時候消耗是巨大的。只靠母乳根本不足以讓孩子保證健康成長,那麼適當地添加輔食。
甚至合理的飲食搭配,才能讓他更加快速成長。所以大部分的新手媽媽,都需要儘快地了解,搭配出適合自己孩子的一個膳食食譜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