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這是濰坊最老的和樂店,建店46年,至今仍用手工壓制和樂條

2020-12-17 地球味兒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在南馬道街上有一家南宮和樂,是很多濰坊人小時候的美味回憶:花上幾角錢就能買上一碗和樂,蹲在門口吸溜上幾口,鮮香無比。但隨著南馬道拆遷,原址風貌大變樣,但在中百街上仍然延續了這家南宮和樂。

店老闆叫周麗,師從趙拓老先生學習製作和樂,傳承了老南宮和樂的製作手法。

照片牆展示了南宮和樂店的變遷歷史。2012年,建店40周年。

和樂店仍然用手工壓制和樂條,人工用壓杆將和樂條擠到鍋裡,因為手工效率低下,據說,這是濰坊唯一家仍然在用手工製作和樂條的店鋪了。

嘗了一碗,和樂條子爽滑,勁道。

店內客人來來往往,南宮和樂作為濰坊老牌和樂店,吸引了很多顧客。

牆上掛滿了牌匾,象徵著店鋪曾經取得的榮譽。 美食探店,歡迎關注山東味道

相關焦點

  • 濰坊和樂大盤點,聊聊吃過的那些和樂店
    在濰坊,和樂作為濰坊的三大名吃之一,遍布大街小巷,出去吃飯,最繞不開的就是濰坊的和樂。為了探店,我也吃過不少和樂,但每次留言和評論眾說紛紜,最後我得出了一個結論,沒有最好吃的,只有相對好吃的,而且個人的口味差別很大,同一家店,有人喜歡,有人討厭,沒有唯一的標準。
  • 吃在濰坊:這家開了48年的和樂店,你去嘗過嗎?
    「我二十來歲就跟著老師傅學做和樂,1972年成立的時候,還是集體經營,到現在48年了,常吃和樂的人都知道。」在濰城區城關街道藏著一家老字號和樂店在店主周麗的經營下這家歷經半個世紀的老字號變的是不斷升級的就餐環境不變的是地道的老濰縣和樂味道
  • 來濰坊必吃的三大名小吃——雞鴨和樂
    濰坊和樂王坊子分店為了寫好文章,小編特地中午去了一家常去的和樂店——濰州和樂王坊子總店。濰州和樂王在濰坊每個區都有總店和多家分店,之所以能開這麼多家分店,好吃的和樂是必不可少的。而在這麼多店中,坊子總店是我認為所有總店裡最好的一家,當然,這裡邊的因素可能也包括這家店離家近,去的比較多。
  • 老濰縣記憶|舌尖上的回味之濰坊南宮和樂
    南宮和樂,為老濰縣的三大傳統名吃之一。老濰縣人每逢過年過節、老人過生日,都有全家人吃和樂的習俗,藉以祝願老人福壽康寧、全家和和樂樂。經過漫長的歲月,濰縣人將「餄餎」改名為「和樂」,賦予了民間傳統文化的內涵。
  • 上過央視的濰坊和樂,叫了個小碗,吃得最舒服的一頓飯了
    前幾天,查閱資料,偶然發現濰坊的一家和樂,上過央視,還被授予了「頂尖美食」稱號,我想,濰坊竟然還有這樣的和樂店,第一次聽說,找時間一定得去嘗嘗。但是,又很糾結,我是怕了和樂了,麵條太硬,每次吃了胃都不舒服,難受半天。
  • 舌尖上的濰坊之百年和樂:傳承不變的鄉土情懷
    大眾網濰坊5月13日訊 濰坊古稱老濰縣,至今已約有四百年歷史,是個文化底蘊十足的地茬兒。在這片土地上,飲食文化無疑佔據了相當重要的份額,各類代表性吃食粉墨登場。而和樂以自身特色躋身於濰坊三大名吃之中,成為飲食文化舞臺上的佼佼者和領跑者。
  • 山東濰坊的「雞鴨和樂」,到底是一種什麼樂
    搭配美味小菜的和樂面,讓人垂涎欲滴濰坊傳媒網訊 「和樂」是什麼?是樂器?是玩具?還是一首傳唱千年的名曲?不,都不是。它是一種很美味的小吃。8月29日,山東優質文化旅遊產品網絡媒體採風行記者團來到位於山東省濰坊市濰城區向陽路的南宮和樂店,親身體驗了「雞鴨和樂」的製作過程和美味。
  • 吃貨看過來,第四批濰坊餐飲老店和濰坊名吃公布
    &nbsp&nbsp&nbsp&nbsp日前,由濰坊市商務局、濰坊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濰坊市總工會、濰坊市婦女聯合會、濰坊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聯合主辦,濰坊市飯店和烹飪協會承辦的「崔字牌杯」濰坊市第八屆烹飪服務技能大賽暨山東省「技能興魯」職業技能大賽濰坊選拔賽在中恆國際大酒店圓滿落幕。
  • 濰坊美食——老濰縣的麵食
    作者:劉漢傑 來源:一枝一葉總關情濰坊古稱濰縣,有「東萊首邑」「北海名區」之稱。自古文風昌盛、科甲蟬聯,有「南蘇州、北濰縣」之說。明清時期,「田賦彌充、商賈雲集」,是魯東重鎮。正所謂「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千百年來,這片土地的人民創造了輝煌的歷史和燦爛的文明,走進濰坊,感受老濰縣的美食,你一定會喜歡上這裡。
  • 這些全上海第一的店,據說只有老上海人才知道
    地址:多家分店凱司令上海第一家中國人開的西餐店創建於1928年的凱司令,至今已有88年歷史。有人會好奇是否這家店是最初是司令開的?其實不然,取這個名字是為了紀念北伐戰爭的勝利,這是中國人自己開的第一家西餐店,當然而是上海灘第一家做慄子蛋糕的西點房!
  • 長達2124年建城史,山東濰坊的青州古城,中國歷史上的古九州之一
    濰坊市位於山東半島中部,是世界風箏之都和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前身濰縣,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城,自古即為登州、萊州、青州古道樞紐,有"膠東走廊"之稱。濰坊有豐富多彩的民俗旅遊、娛樂旅遊和觀光旅遊、田園生態旅遊,風格獨特的鄉土文化。
  • 百年筷子鋪至今一直延續手工刨制 現已後繼有人
    有了第四代傳人 老店筷子製作至今一直延續手工刨制  越秀區繁華老城區,在老街濠畔街的尾巴上,有家不起眼的百年筷子老店——「酸枝家具」,古舊的招牌旁邊擺了一疊疊筷子。63歲的冼聯廣說,老店筷子製作至今一直延續手工刨制。他坦言, 單靠這筷子生意,連自己都無法養活。他曾一度擔心無人繼承這門手藝,但現在已無此憂。
  • 組圖丨用鏡頭記錄百姓生活 「大國小家70年主題展」在濰坊開幕
    齊魯網濰坊9月27日訊9月27日,2019第27屆全國攝影藝術展覽暨首屆濰坊國際攝影周在濰坊拉開帷幕。作為此次展覽的重要組成部分,濰坊國際攝影周主題展分為國際主題展和國內主題展兩大部分。陳松作品《與共和國同齡民航功勳飛行員袁佔明》:2019年,袁佔明來到東北最大機庫,南航瀋陽飛機維修基地。安朝澤作品《祖母》:我把祖母的證件照放在了上面,下面全部都是她用過的紅筆。樊穎傑作品《多彩時光》:2017年10月3日,徐思詩和男朋友張輝在家鄉周巷鎮的耕民公園的合影。
  • 濰坊團建公司,濰坊團建活動策劃方案有哪些項目
    濰坊團建公司,濰坊團建活動策劃方案有哪些項目?組織團建活動最主要的是選擇拓展訓練項目,那濰坊團建活動怎麼選擇項目呢?趕快看下去吧!一、多米諾骨牌成員手裡有不同的圖樣,需要按照任務要求,用多個多米諾骨牌拼成與圖樣一致的圖形,然後將圖形合在一起,成為一副大圖。這個項目需要成員通力合作,在分配任務、完成任務的同時增強團隊溝通能力,激發成員創造力、想像力。
  • 寧波老鞋匠:42年堅持手工定製一雙鞋最貴上萬
    雖然店面身處小巷,生意卻是異常地好,這裡的一雙鞋,動輒好幾千,最貴的上萬元,但上門來找他做鞋的顧客絡繹不斷,目前的訂單已經預約到了國慶後。做鞋42年別人用機器他仍堅持手工沿著孝聞街一路走,一間簡易的門面邊,立著塊牌子,上書「手工鞋的歷史」,這就是老鞋匠的工作室。
  • 膠濟鐵路沿線探訪——濰坊段:百年老站 笛聲依舊
    在2013年3月,國務院公布的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坊子德日建築群就名列其中。與坊茨小鎮相同,依託二十裡堡車站開辦的大英煙公司建於1917年,目前也已保護性開發成為了濰坊1532文化產業園。濰坊在膠濟鐵路老站點的保護開發上下足了功夫。高密站:進入濰坊段的第一站,記者來到了高密。現在的高密火車站在德建車站原址上建設而成,原站房已不復存在。
  • 濰坊離縣縣有大學還差幾步?濰坊縣市區大學攻略來了
    濰坊職工大學是教育部備案的大學,當時可以大專文憑的。其實昌濰坊農業學校當時有意準備升格為昌濰農學院的。2010年,濰坊一職專(濰坊對外經貿學校)、濰坊師範學校(濰坊海洋化工學校)合併進入。當時,也可以直接合併升格的,可惜了。老校區在東風街上,日報上對面。2.山東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原是老信校。2002年,山東省信息工程學校升格為高職專科。老校區在東風街與北海路西南角。
  • 吃過濰坊這8道最好吃的特色小吃,你才算是真正去過濰坊!
    濰坊,山東省下轄地級市,古稱「濰州」、「濰縣」,又名「鳶都」,位於山東半島的中部,與青島、日照、淄博、煙臺、臨沂等地相鄰。氣候屬暖溫帶季風型半溼潤大陸性氣候,市域地貌自北向南,由低到高,形成幾個臺階。截至2016年,轄4區6市2縣。2017年總人口936.3萬人。
  • 濰坊老街巷:布政司街
    單聽這名字,便知道這條街歷史悠久。 這條位於老濰縣城中心位置的老街,應是在老濰縣建城以後就有了。在我們濰坊,還有這樣一些已消失的、即將消失的、已保留的、已經保護的老街巷(歡迎各位好友提供老街巷線索:位置、名字由來、歷史典故等)。
  • 匠心——濰坊「風箏王」的飛天夢
    但扎風箏養不了家,父母覺得這有點不務正業,讓他去一家機械廠工作。   王永訓與風箏的緣分並沒有就這樣被剪斷。一天,在風箏廠做學徒時的搭檔找上門來,請王永訓趕做幾隻小風箏,幫廠裡給客戶交差。王永訓不到兩個小時就做好了10隻風箏,掙了5元錢工本費。看樣子,訂單多了,手工作坊的產能跟不上了。王永訓猜思,風箏營生應該可以填飽肚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