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書達禮」親子溝通時需要注意這幾點!

2020-12-18 瀟湘晨報

建立良好的親子溝通是家庭教育中尤為重要的一環,也是對孩子進行各種教育的核心內容及重要前提。親子溝通時需要注意哪些文明禮儀?

您懂得,了解性格尊重習慣;

別忘了,關注呵護共情理解。

充分了解孩子的性格類型,尊重日常生活習慣及思維模式。隨時關注呵護孩子的生理心理健康,面對成長過程中的心態變化請予以共情理解。

您懂得,平等溝通維護自尊;

別忘了,保護隱私充分信任。

與孩子交流時要注意態度溫和,擺正位置平等溝通,注意維護孩子的自尊心。重視保護孩子的隱私,包容接納、充分信任,請勿隨意取笑指責。

您懂得,情緒平和耐心傾聽;

別忘了,真誠建議正確引導。

家長請保持平和穩定的情緒狀態,耐心傾聽孩子的想法與心聲。當孩子遇到問題時可以真誠的給予有效的建議,並正確引導他們妥善解決問題。

您懂得,互動加深親子關係;

別忘了,良好習慣從小養成。

加強親子互動關係,通過一起做遊戲、合作畫畫、表演節目等方式加深情感聯繫,從小培養團結協作、樂於奉獻共享的良好習慣。

您懂得,合理舒壓互相體諒;

別忘了,培養積極陽光心態。

日常學習生活中,定期與孩子進行深度交談,合理幫助紓解壓力,釋放情緒。親子之間互相體諒共同成長,培養積極向上、陽光自信的心態。

來源:文明江西

編輯:夢成

【來源:文明上饒】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知書達禮】親子溝通時需要注意這幾點!
    【知書達禮】親子溝通時需要注意這幾點!建立良好的親子溝通是家庭教育中尤為重要的一環,也是對孩子進行各種教育的核心內容及重要前提。親子溝通時需要注意哪些文明禮儀?
  • 棉花糖「親子溝通」主題講座:如何共度美好親子時光?
    適逢國慶假期前夕,如何陪伴孩子度過美好的親子時光,成為父母最為關注的話題。2020年9月29日晚,棉花糖情商·家庭教育的於愷律老師(開開哥哥),受邀為羅陽河畔幼兒園的家長們,做了一場關於「親子溝通」的講座分享。該課程也在線上同步直播。
  • 「親子溝通」主題講座:棉花糖走進EF英孚大華校區
    「親子溝通」主題講座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棉花糖線下公益講座,火熱進行中~2020年10月22日,棉花糖情商·家庭教育的蘭豔老師(笑笑姐姐)來到EF英孚大華校區,為現場的家長們帶來「親子溝通」主題講座:「如何說,孩子才會聽?」
  • 精神科醫師鄧惠文:邀請伴侶溝通,也要提供對方「溝通的安全感」
    然後兩個人開始吵……想要改變這樣的溝通模式,鄧惠文醫師提出一個關鍵:邀請溝通,也要提供對方「溝通的安全感」。七夕情人節,祝福每對伴侶能幫助彼此成為更好的自己。陪伴每個父母和小孩,成為更好的自己。親子天下專欄作家,著有《有你,更能做自己》等書。另有在線課程《鄧惠文的關係心理學:夫妻篇》、《鄧惠文的關係心理學:親子篇》。 親密溝通的目標,在於協助彼此理清自己從原生家庭、成長過程中承受的創傷和陰影,相互扶持,超越內心的束縛,不再無意識的把伴侶關係推入自己熟悉的傷心戲碼。這並不是「說出來」就可以解決的。
  • 「親子溝通」主題講座:棉花糖走進EF英孚春申路校區
    「親子溝通」主題講座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棉花糖線下公益講座,火熱進行中~2020年10月24日下午,棉花糖情商·家庭教育的周常輝老師(Mark哥哥)來到EF英孚春申路校區,為到場的家長們帶來「親子溝通」主題講座:「如何說,孩子才會聽?」
  • 溝通的藝術:4則心法1條公式,解決90%親子溝通的難題
    「這點小事都做不好!」「為什麼別人能做到你就做不到!」「你腦袋裡裝的是什麼?」這些,都是父母「暴力溝通」的常用語。有些父母不是不知道這些話會傷到孩子,也不是控制不住情緒要發洩。暴力溝通,不只體現在語言暴力上說到暴力溝通,我們最先想到的是「打罵」。但其實,日常親子間的暴力溝通,不只體現在肢體和語言上,還體現在其他「隱秘的角落」。
  • 「NLP育兒系列」父母必學的溝通小技巧
    NLP親子研讀計劃 第014篇01有天下班,孩她媽收到了女兒的微信,皺起了眉頭。這是因為,在大多數我們認為的「溝通」裡,其實有一個很明確的目的:說服孩子按我們說的做。在我經歷的這次溝通事件中,孩她媽的目的非常明確,就是希望消除女兒的不愉快,且接受事實。
  • 「日本高中留學」日本面試時需要注意的細節
    日本面試時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儀容儀表中國有句古話,「人靠衣裝馬靠鞍」。在合適的場合穿合適的衣服是基本常識。而日本對此更是注重,所以面試時我們要穿相對正式的服裝。根據我們以往的經驗,很多同學都喜歡穿日式制服面試,這是非常好的,不過我們也要注意不要太誇張。同學可以參考所報考日本高中的校服來搭配。
  • 4個方法,避免親子衝突失控又後悔
    沙皮羅博士認為,沒有一種關係比親子關係更緊密,也沒有一種衝突比親子間的衝突更強烈。當與孩子發生衝突時,我們很容易被負面情緒啃噬,直到我們再也無法理性思考任何事。每次你想重新集中精神時,總會有一個孩子又提出新的要求,或是有一個孩子又惹了新的麻煩。避免陷入情緒漩渦的最好方法,就是不要讓負面情緒上身。當親子之間劍拔弩張時,問你自己:「需要為了這件事跟孩子起衝突嗎?」通常你會發現,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否」。所以,先用一分鐘讓自己冷靜下來。
  • 孩子「叛逆」不服管?一招進階「高段位」父母
    這股「起床氣」一併延續到了早餐桌上——小雷一會摔筷子,一會使勁放碗,早飯也沒扒拉幾口。見自己一早辛苦忙活的成果被兒子各種嫌棄、糟蹋,加之小雷時不時做出各種破壞「舉動」,早已令張舒怒火中燒。等母親來到大橋圍欄時,早已為時已晚。
  • 別讓買禮物的好意,成為親子關係的「傷口」
    真心換「切心」緣由,可能來自於孩子心底的意見需求沒有被採納。禮輕情意重,對孩子來說,最重要的是感受到爸爸媽媽對自己的重視。小麗看起來有點悶悶不樂。「怎麼了」我問她。她沒回答我。我注意到她腳上穿著嶄新的鞋子。「欸?你穿新鞋了!」但她的臉上並沒有出現穿新鞋的雀躍或得意,相反地,卻是一抹落寞。
  • 「親子育兒」如何有效地安排親子閱讀時間
    這就導致這個親子閱讀時間的不確定性,它需要父母隨時觀察孩子的需求,在孩子翻書時及時地參與進閱讀當中給孩子以引導。因為我們提倡在固定的時間進行親子閱讀,所以在孩子自己看書時輔以引導只能算是「加餐」,而閱讀「正餐」最好還是將時間固定。
  • 親子關係需要經營,親子溝通需要學習:換位思考才能溝通無障礙
    和諧的親子關係中,溝通是第一位的。只要孩子和父母總有話說,願意和父母說出心裡話,親子關係就不會有什麼問題。親子關係好,父母的話孩子才能聽得進去,才有可能談到教育。有數據顯示,80%的問題青少年不和父母溝通。網癮、厭學、抑鬱症離家出走,這些問題的背後暴露的都是親子溝通的危機。有一位父親對我說:「孩子已半年多沒怎麼和我說過話了,真不知道他在想些什麼。我感到自己很失敗,已經失去了對他的控制。
  • 「通透教育洞察」留學申請時,為什麼會需要第三方面試?
    「面試形式」寫作測試【30min】+錄像面試【現場面試/網絡面試webcam(skype)面試15~30min】「費用」1025~1500RMB左右申請研究所項目,面試費用為150美元(1025人民幣)。筆試單獨費用為70美元(475人民幣),申請人需要與所申請的學校確認是否需要做筆試。
  • 喝茶好處多,但這幾點需要格外注意!
    有疾病的朋友在喝茶時又有什麼講究?今天,小編就繼續和大家聊一聊「茶」。這個好處是大家所熟知的。至於為什麼提神,相信不是每一個人都知道。因為茶葉中含有咖啡因,這個物質也是咖啡的「有效成分」,所以喝茶、喝咖啡都有提神的作用。不過有些朋友可能不大喜歡咖啡,而喜歡更具文化底蘊、更溫和的茶葉。
  • 做好父母並不難,學會「接發球」式互動,讓你的親子時間寓教於樂
    其實,孩子和成人之間的互動就像在球場上一樣,也需要互相配合——一個在「發球」,另一個就要去「接球」。今天在這裡介紹以下 5 個方法,可以有效地幫助我們更好地與孩子展開互動,讓我們能夠在這片名為「互動」的球場上,與孩子成為最默契的搭檔。
  • 有話好好說--和孩子溝通的秘訣
    我舉個假設事件,示範我如何應對「問題」的對話,運用前述語句,將聽話更改為對話。比如:孩子答應八點鐘洗澡,時間已過八點了,仍然在玩遊戲。這可能是親子教養中,常碰觸到的問題,一般父母的應對,通常會出現以下四種應對模式。(這四種模式很有意思)指責孩子的模式:「講幾遍了,都幾點了,還在那兒玩!」、「你到底要玩到幾點!」
  • 【11.27-29完形親子溝通培訓(師)班 人保部證書班】適用於父母及親子培訓師
    孩子學習差、厭學,父母需要怎麼做?孩子學習壓力大、注意力不集中,父母需要做些什麼?當父母回家累了,孩子又吵鬧,父母應該怎麼辦?1、注重體驗、感受與互動(包含舞蹈、音樂、繪畫、心理劇與完形療法體驗)。2、完形療法概念貫穿課程,較一般親子課程深入內在。3、課程結構化,易學、易用、短時間內改善溝通方法與關係。
  • 孩子不聽話多是這個原因,一個公式幫你解決親子溝通難題
    我們要學會運用「我不高興」、「我很生氣」、「我很難過」、「我覺得很累」等詞彙,對孩子講出自己的感受。反過來,我們也要教會孩子去識別情緒,讓他學會表達自己的情緒。接著,是要搞清楚自己的「需要」。,如果我們要求孩子「不做什麼」,孩子通常會感覺到困惑,甚至容易引起反感。
  • 【爸媽別抓狂】分享式的溝通
    親子互動的重點不在時間的長短,而在互動的品質。 誰綁架了你的孩子?乍聽之下,這個議題十分可怕,但我們要討論的是,為何孩子常常和父母不同心?父母抱怨孩子不聽話,連吃個飯、洗個澡都要唱反調;尤其當孩子看電視和玩電腦時,更是叫都叫不動;於是家長們高呼:「孩子被電視和電腦綁架了!」沒錯,這是社會生活形態改變後,所引發的親子互動教養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