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之一,是中華文化寶庫中的一顆摧殘明珠。而在現存的大約5萬首唐詩中,有一首唐詩想來大家都不陌生,那就是廣為讚譽的《春江花月夜》。只要談到該詩,必定會拿出「孤篇蓋全唐」的讚譽!但是確切的說來,這種程度極高的讚譽,《春江花月夜》是否能承受?
《春江花月夜》的作者張若虛,是生活在公元647年到公元730年,與賀知章、張旭等交往甚密。應該說張若虛的詩詞《春江花月夜》對賀知章等人來說是不陌生的,但是查遍賀知章等人的文稿,找不到任何對《春江花月夜》讚譽的文詞。從這個方面來說,在唐中宗時代,《春江花月夜》即使在揚州地區,也並沒有得到當地名士的讚譽。從唐中宗以後,歷宋、元,到明、清,能找到對《春江花月夜》的讚譽嗎?抱歉,幾乎沒有。而在唐中宗到唐玄宗時代的李白、賀知章等人的詩詞,在歷代的詩評中都被廣為讚譽。
我們看看在歷史中能找到的關於張若虛及《春江花月夜》的記載。首先,關於詩人張若虛的記載能在《明皇雜錄》及《唐詩別裁》中找到,記載如下:若虛開元初人,與賀知章、張旭齊名。其次,關於《春江花月夜》的評論可以在《載酒園詩話又編》中找到,記載如下:《春江花月夜》,其為名篇不待言,細觀風度格調,則劉希夷《搗衣》諸篇類也。此誠盛唐中之初唐。且若虛與賀季真同時齊名,遽分初盛,編者殊草草。吾讀詩至賀秘書,真若雲開山出,境界一新,毋寧置張於初,列賀於盛耳。讚譽之詞距離「孤篇蓋全唐」還很遙遠。
我們看看「孤篇蓋全唐」的讚譽是怎麼來的?抱歉,距離大家的想像可能有些遙遠,這個讚譽最早來自王闓運的《湘綺樓論唐詩》,記載如下:張若虛《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調,孤篇橫絕,竟為大家。李賀、商隱挹其鮮潤,宋詞、元詩盡其支流,宮體之巨瀾也。 王闓運先生晚清詩文大家,生活在1833年到1916年。也就是說,從唐中宗十七一直到晚清民國時期,對《春江花月夜》的極品讚譽僅僅出現在我們大家不熟悉的王闓運先生的詩評中。而晚清到民國時期的詩詞大家梁啓超、王國維等人都沒有對《春江花月夜》做出過類似的讚譽。自王闓運先生而後,就是我們大家所熟知的近代著名詩人聞一多先生對《春江花月夜》的讚譽之詞:詩中的詩,頂峰中的頂峰。自此,《春江花月夜》擁有了「孤篇蓋全唐」的美譽,談到《春江花月夜》,不提一下「孤篇蓋全唐」,好像就不能談論唐詩一樣。
平心而論,《春江花月夜》確實很有美感,有人生哲理,意境空靈綿邈,但是「孤篇蓋全唐」的美譽還是不要隨意的放在《春江花月夜》的頭上。就像李杜等人的詩歌,從盛唐開始,歷經了宋元明清的無數文人大家的批判,才得以極高的美譽。而《春江花月夜》在歷代文評中,幾乎難以得見對其的讚譽!
《春江花月夜》是一首好詩!但是當別人不接受「孤篇蓋全唐」的讚譽時,請不要用鄙視的目光對待別人!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