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生日會上,一群小夥伴聚在一起。
因為大家聚在圓明園附近的一個飯店,於是說話間聊起了圓明園。
圓明園遺址
其中一個叫凱凱的小朋友滔滔不絕地講到圓明園中被搶劫的十二獸首和鴉片戰爭的歷史。他在解釋有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原因中,還提到了英法俄之間發生的克裡米亞戰爭,讓人印象深刻。
他用兒童的語言,如同講故事一般講述著這個地球上曾經發生的跨國故事。
顯然凱凱沒有刻意準備,也不是死記硬背。
這樣的知識可能大人都不清楚,但一個二年級孩子能從一個點將這一段中國歷史到世界歷史講得很清楚,大家都由衷誇讚!
在場家長了解凱凱各方面都很優秀,於是紛紛向凱凱媽媽請教經驗。
作為父母我們都知道歷史素養對孩子的學習、國際化視角的培養和發展出更具適應性人生目標和思維方式很有幫助,但是大家關心的重點不是這個。
因為即使它再重要,如果掌握不了也不是自己的。
家長們想知道,凱凱如何在很好地完成校內學習之餘,還能這麼深入掌握這些課外知識的?
一些家長吐槽自己「心有意而力不足」:「(小學)校內學習都能讓人崩潰,咋來的餘力學好歷史?」
凱凱媽媽告訴大家:
其實凱凱並非智商突出,父母科學引導很重要。她和孩子爸爸很注重引導孩子的學習興趣。
凱凱爸爸是大學哲學老師,所以從小經常給孩子講解文史哲方面的故事,會挑選書籍給孩子看。閱讀,從親子共讀,到孩子自己看,再和大人討論。
每年帶出去旅遊的時候,從來都不是走馬觀花、浮光掠影,而是提前做好功課,在旅遊過程中親身體驗和探討這些「知識」。
從凱凱媽媽的言語中,聽起來完全沒有學習的鬥爭和掙扎,有的家長表示很難做到。
比如有人說,歷史知識的學習,是很枯燥的,我們非歷史專業的父母,自己都沒有清晰地理順,更何況有趣地給孩子講。
一個美好的結果背後,一定是父母們用心投入精力思考、規劃和堅持。
「在學習上持續的鬥爭和掙扎」,說明父母和孩子花費了精力,效果卻不佳甚至兩敗俱傷。
其實這正是提醒家長,這種狀態需要調整了:錯誤的方法不管用,就得換了。
凱凱媽媽說的其實是一種很好的思路——「寓教於樂」,讓孩子有興趣,愉快地學更容易提高效率。
澎湃社對高考狀元調查發現興趣是獲得好成績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我們要做的是儘量讓孩子學得有意思、感興趣。
拿歷史來舉例:
雖然不是歷史專業出身,但我們可以思考或研究一下這門學科的規律和學習方法,並學習凱凱爸爸「講故事」「討論」甚至「遊戲」、「動手」等多種感性方式激發孩子的興趣。
可能有人說,我沒有那麼多精力去系統準備一門學科的知識。
那我們可以向專業人士請教,或借力一些現成的工具,如好的書籍。
好的學科啟蒙書籍,不僅有權威科學的知識,更要能提高孩子學習的興趣,有效幫助孩子吸收內化。
在歷史的啟蒙或者培養興趣上,《地圖上的世界全景史》是非常好的選擇。
對於歷史學習,可能你也有過這種經歷:
我們中學時候學習歷史課,因為是死記硬背的碎片化學習,並沒有在腦海裡形成牢固的知識體系;後來因為知道歷史素養的重要,也買過一些歷史方面的書籍,要麼是內容太繁瑣,要麼因為無趣,總是很難讀完。
大人尚且如此,更何況孩子呢?
《地圖上的世界全景史》這本歷史書,將給你耳目一新的感覺。
孩子爸爸拿到它時,翻了幾頁覺得「有點意思」,接著他這半天時間就投入到書中。結束的時候,他感嘆道:
「真的很不錯!這是我頭一次腦海中有一個完整的世界史全景。有種終於完成了一個多年心願的感覺!」
孩子比爸爸更早看到書,當時一打開,她就被「史前時代」的震撼畫面所吸引,愛不釋手。
她興奮地告訴我:「媽媽,我終於搞清楚史前時代了!這本繪本只用了十多頁就講清楚了。」
因為孩子去過幾次動物博物館、自然博物館,但始終沒理清史前時代的脈絡。因為內容太多,不成體系,看著看著就搞不清楚了。
孩子喜歡藝術,看到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家「達文西」時,她更好地理解達文西生活的時代;
她和爸爸一起拿著地球儀研究工業時代的航船去了哪些地方,動手做了一艘「航船」。
這套書的準確權威自不必言,它是由央視《百家講堂》主講人魏新老師編寫。經過央視把關,內容一定值得信任。
魏新老師還有一個風格是,擅長把枯燥冷硬的歷史事件,講得幽默獨特、栩栩如生。
這本書讀起來非常輕鬆有趣。
但我認為,內容準確權威不是最重要的,因為其他有的書也能做到,比如教科書。
一本書不僅要有正確的內容,還要能讓它有能力轉化為讀者的東西。
這本書最值得讚賞的,是它的設計非常符合孩子(甚至是成人)認知發展特點:
挑選最核心的知識點,用生動形象的描述或故事的形式講述,內容簡潔明了,繪本形式展示,引人入勝;
以清晰的時間線對比中國和世界同時期發生的事件,讓人很容易融會貫通,迅速在腦海中形成全景圖。
我曾經請教過一個歷史老師,他說孩子歷史啟蒙或學習,可以按照「線——面——點」的思路:
以時間發展順序為「線」索,讓孩子知道整個面。比如給孩子中國歷史啟蒙,我們讓孩子先背誦了簡單的《朝代歌》,以理清朝代更替。
再看整個圖景中的某個「點」,結合與知識「點」所處的面理解這個「點」;
最後通過「面」與「面」的對比、歸類、總結,最終構成整體的基礎知識框架。
這本書正體現了這個學習方法和規律。
家長可以好好研究琢磨一下,作為一個好的抓手,好好用在孩子的引導上。
各個時期的發展脈絡圖
另一個值得一提的是這本書的繪畫,非常恢弘、精美、生動,包含自然和名勝古蹟、歷史名人畫像、故事場景、世界地圖圖景、時間線等內容。從圖片中,我們就能領略到世界的變遷,感受到全球各地不同的人文特點。
我們知道,小學和中學的孩子,大腦雖然不斷成長,但理性大腦還沒有發育成熟,處於直觀思維為主的階段。知識的傳授應該主要還是以感性、直觀的形式更符合大腦的規律,有助於理解和吸收。
這本書圖大,字在圖上,圖文結合非常緊密,能很好地幫助孩子閱讀興趣和對文字的理解。
文藝復興時期的特點躍然紙上
這本書,你可以說它是一本科學的世界史,也可以認為它是一本有趣的繪本。
無論對於感興趣的大人,還是需要學習歷史的孩子,其實都是值得擁有的。
它也是一本爆款童書,原價316元,頭條活動價格128元,點擊下方連結購買,相信它一定會給你意想不到的愉悅體驗和滿滿的收穫感!
最後的話:
有時候我們教得很累,孩子學得崩潰,其實根上還是方法的問題。
當我們用孩子的視角,以符合孩子的發展特點,用適合孩子的方法,藉助有效的工具,父母的愛和付出,才收到效果,才能真正幫助孩子。
—End—
「有料家庭教育」,感謝您的閱讀,歡迎關注!
我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心理諮詢師、家庭教育培訓師;
中國人民大學管理學碩士、北京師範大學心理碩士,從金融業轉行家庭教育,服務多所北京、上海等地中、小學,2000+孩子與家庭。
希望用我的專業、經驗和真誠,給您、孩子或家庭帶來成長。
養育、成長過程中遇到任何困惑,歡迎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