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在標準化考試成績和其他傳統學業成績方面往往落後於較富裕家庭的學生?
2015年4月17日,麻省理工學院(MIT)和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經過研究報導,低收入和高收入兒童之間在學業上的「成就差距」反映在大腦解剖上。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比較了高收入和低收入學生的MRI腦成像掃描。研究人員發現,高收入學生在與視覺感知和知識積累相關的區域大腦皮層較厚。
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估計,這些大腦區域的皮層厚度差異可能佔本研究發現的收入成就差距的44%。
研究人員發現顳葉和枕葉的皮質部分的厚度存在差異。這些區域的主要作用是視覺和存儲知識。皮層厚度的差異與考試成績和家庭收入的差異直接相關。
這項研究沒有探討這些大腦解剖結構差異的潛在原因。但是,研究表明,低收入學生傾向於:幼兒期承受更大的壓力,獲得豐富的教育資源的機會有限,並且在生活的早期就很少接觸口頭語言和詞彙。當所有這些因素共同作用時,它們會導致大腦結構,認知技能的改變和學習成績的降低。
先前的研究還顯示了與收入相關的大腦解剖學差異,但並未將這些差異與學業成就聯繫起來。這些發現證實了上個月來自九所不同大學的一組研究人員發布的類似發現,他們確定了家庭收入與孩子的大腦結構之間的相關聯繫。
這些大腦結構的差異還與 一項學業成績的衡量標準相關,這就是來自高收入家庭的學生在標準化考試中獲得的更高分數。
不幸的是,近年來,美國高收入和低收入家庭的學生之間的成就差距不斷擴大。根據 馬丁·韋斯特,哈佛大學教育研究生院教育副教授,本研究的作者,儘管種族和族裔之間的差距縮小了,但家庭收入對學生成就的差距仍在擴大。
韋斯特在新聞稿中說:「用低收入和高收入學生的考試成績來衡量,學生的成績差距是美國教育乃至世界範圍內教育系統中普遍存在的長期現象。」 補充說:「教育工作者和決策者對試圖了解成就差距的根源非常感興趣,但對解決這些差距的可能策略則更加感興趣。」
一篇題為「 影響兒童大腦發育的社會經濟因素 」,關於2015年3月的研究,「兒童和青少年的家庭收入,父母教育和腦結構」,已發表在《自然神經科學》雜誌的在線版上。
在同類研究中規模最大的一項中,研究人員小組確定了家庭收入與孩子的大腦結構之間的相關聯繫。在低收入家庭中,大腦結構差異與家庭收入之間的相關性最為顯著。
第一作者金伯利·諾布爾(Kimberly Noble)在新聞稿中說:「特別是,在收入最低的家庭的孩子中,收入的細微差異與大腦許多區域表面積的較大差異有關,而這些差異與學業重要成功。」
主任伊莉莎白·索威爾(Elizabeth Sowell)表示:「儘管絲毫不暗示兒童的社會經濟狀況會導致大腦發育或認知的一成不變,但我們的數據表明,較富裕的人獲得更多的資源可能會導致兒童大腦結構的差異。」新聞稿中強調了發育認知神經影像實驗室的觀點。
Sowell和Noble相信,他們的發現表明,針對生活貧困兒童的幹預政策可能對個人的大腦發育和社會產生最積極的影響。
他們重申,這些結果並不意味著孩子未來的認知或大腦發育是由社會經濟環境預先確定的或者是一成不變的。大腦是可塑的,可以隨時重塑自身。
麻省理工學院腦與認知科學教授約翰·加布裡埃利(John Gabrieli),也是最新研究的作者,得出了類似的結論。他在麻省理工學院的新聞稿中說:
就像您期望的那樣,不住在好的生活環境中確實要付出代價。我們不僅可以從考試成績,教育程度上看到它,而且可以在這些孩子的大腦中看到它。對我來說,這是行動的號召。您想為那些在他們的生活環境中不容易實現的人增加成功的機會。
這裡有一個問題:「作為父母,政策制定者和教育者,我們可以做些什麼來平衡競爭環境,並減少涉及「有」和「沒有」之間的不平等現象。兒童貧困,大腦發育和認知功能?」 我相信答案可能是將重點從標準化測試上移開。
哥倫比亞大學梅爾曼公共衛生學院的國家貧困兒童中心(NCCP)的最新研究 發現,美國 十分之四的兒童生活在低收入家庭中。
在我們找到問題的根源並減少社會經濟分層之前,在我看來,成就差距只會繼續擴大-尤其是如果我們繼續依靠當前的標準化測試模型來評估學術潛力。
就個人而言,如果參加標準化考試很糟糕,可以選擇的機會就會不多。漢普郡學院是美國少數幾所不將SAT納入招生流程並且沒有任何考試或成績的大學之一。
漢普郡的「測試盲人」教學法反映出他們致力於創造公平的受教育機會。這也符合漢普郡的使命和學術理念。管理人員認為,「標準化考試比大學成功的潛力更能準確反映家庭經濟狀況,而且標準化考試可能對種族,階級,性別和文化構成平等機會的障礙。」
眾所周知,許多大學在很大程度上或部分根據考試成績來決定是否提供經濟援助獎勵。經濟援助應該用於支持最需要幫助的學生,而不是應該獎勵那些應試者。
我們要明確一點,我們的獎學金援助旨在獎勵始終如一的強大學習成績,並輔以領導力,社區參與度和非凡創造力等屬性。不能從單個考試成績中看出紀律,熱情和學習奉獻精神。
如果繼續使用標準化測試的結果來提供獎學金或者各種的獎勵,最終的結果只能是造成這種差距的增加。
我相信,如果更多的學術機構採用「盲測」教學法,則可以幫助平衡「有」和「沒有」之間的競爭環境,並扭轉與家庭收入和收入相關的成就差距不斷擴大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