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規格接待李登輝
1月2日晚,「臺獨」勢力總代表李登輝結束了7天的「哈日之旅」,乘飛機離開日本返回臺灣。在離開日本之前,李登輝用日語宣讀了事先準備好的講話稿,對日方的「熱情接待和照顧」表示感謝。
日本政府怕李登輝來訪導致中日關係進一步惡化,因此在同意他訪日之時曾約法三章,要求他遵守「三不政策」:不得舉行記者招待會、不得從事政治活動、不得會見日本政治家。但是,日本政府在其他方面還是向李登輝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一是派大批警察對李登輝進行專門保護。日本政府嘴上說李登輝是一個普通百姓,但實際情況是,李登輝每到一處,當地警察就前呼後擁地嚴加保護,甚至專門從東京調來外事警察全程護衛。共同社報導說,日本政府對李登輝來訪所採取的警衛措施,「如同國家元首來訪」。
二是在交通、景點參觀等方面給予特殊照顧。李登輝在名古屋的一處景點參觀時,日方為方便他一人,竟將其他遊客一律擋在外邊。「李登輝之友會」等支持「臺獨」的日本團體和勢力,還組織了好幾百人到機場歡迎和送行……消息傳到臺灣,一些「臺獨」分子洋洋得意地表示,李登輝此行「功莫大焉」,「日本是臺灣人的朋友」,等等。對此,分析人士指出,日本冒著破壞中日關係的風險,極力拉攏「臺獨」勢力,透露出一個重要的信號:日本正在加緊向臺灣滲透。
日本的滲透令人震驚
2004年12月中旬,臺灣一位大學教授擔憂地說,日本對臺灣的滲透「達到令人震驚的地步」。這一說法很快得到了證實。12月底,日本一個親臺組織的成員露骨地表示,日本已經「控制」了臺灣的兩代領導人。此話雖有些危言聳聽,卻不無道理。首先是李登輝。1994年,他公然宣稱自己「22歲以前是日本人」;2004年,他又為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參拜靖國神社辯護,甚至說自己「也想去看看」。接下來是陳水扁。不久前有媒體透露說,陳水扁首次宣布競選「總統」的前一天還在日本,受到日本首相和外相的接見,並得到了對方的「錦囊妙計」。
日本對臺灣的滲透是全方位的。在經濟方面,日本經濟界早就喊出「重返臺灣」的口號。現在,日本是臺灣最大的貿易夥伴、第一大進口國、最大的外國投資者和技術輸入國。據臺灣「經濟部」統計,2004年1—10月,臺灣從日本的進口達到355億美元。日本9大貿易商社控制了臺灣外貿總額的66%以上。
在文化教育方面,自1995年開始,臺灣各大學的日語系劇增,到2004年,全臺設有日語系的高等院校多達43所,共有7.5萬名學生在學日語。日本交流協會及其在臺北、高雄兩地的事務所,是「日語滲透臺灣」的最大推動者。比如,東吳大學舉辦的日語演講比賽、「金馬影展日本電影周」等,都可以看到日本交流協會臺北事務所所長內田勝久,以及該協會幹事長垂秀夫等人的身影;甚至島內一所二流大學日語系的學生社團一出面邀請,這些具有半官方身份的日本人都會跑過去,大講日本文化和日臺關係。此外,兩個事務所還負責向臺灣的大學贈送日文圖書,在臺舉辦日本藝術文化展覽,邀請臺灣教師和學生訪日等十幾項文化交流活動。
日本對臺灣的政治滲透力度最大。日本國會成立了大批親臺團體,如「日華議員懇談會」、「21世紀委員會」、「日臺友好懇談會」等,右翼勢力還組織了「李登輝之友會」和「陳水扁之友會」,專門為「臺獨」分子提供各種幫助。每到臺海局勢緊張時,總會有大批日本人到臺灣。據統計,臺灣高層見到的一半以上的「外賓」都是日本人。2004年12月,呂秀蓮接見的兩批「外賓」全都是日本人,其中一批是日本自民黨前幹事長山崎拓的夫人等。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的智囊岡崎久彥常去臺灣,給陳水扁當局的高官「上課」,「指導」他們思考有關「臺灣獨立」的問題。除此之外,日本還千方百計在島內扶植政治代言人。日本一直是海外「臺獨」勢力的大本營,許世楷、金美齡等「獨派」分子都長期生活在日本,受到日本的扶植。分析人士認為,此次日本允許李登輝赴日,實際上是要幫助這個「急獨」代表延續在島內的影響力。對於「臺獨」組織「臺灣團結聯盟」,日本向它提供資金早已是公開的秘密。
滲透臺灣目的何在
日本為什麼要加緊向臺灣滲透勢力呢?看看目前日本在臺灣的影響力,答案不言自明。
第一,日本培養了一批仰仗日本鼻息的臺灣財團。日本企業一直把臺灣當成加工廠,像汽車、家電等,雖然在臺灣生產,但「心臟部位」必須從日本進口,使臺灣經濟高度依賴日本。那些為日本「打工」的臺灣財團,如奇美集團,號稱擁有570億元新臺幣的資產,實際上命脈卻握在日本人手中。這些財團自然要照顧日本的利益,它們支持的政客也自然要聽日本的。長期以來,臺灣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貿易大多是順差,惟獨對日本是逆差,而且動輒就是幾百億美元。但是,包括政要和媒體在內,臺灣很少有人會對此提出抗議。
第二,臺灣成了一個受日本影響極深的社會。現在的臺灣,經常發生下列現象:有些人串門時,用「『歐吉桑』(日語音譯,意為老爺爺)你好」和「『歐巴桑』(日語音譯,意為老奶奶)你好」跟對方的老人打招呼,中午吃日本「壽司」、「御飯糰」或「關東煮」;不少人看的漫畫和電視劇是日本作品。正是在這種環境下,島內的某些政客才敢胡言亂語。比如親日分子金美齡曾誣衊臺灣的慰安婦「是自願的」,並說自己沒有時間和熱情替她們向日本政府討公道。這麼一個人,去年年底竟被島內的「獨派」請去為「立委」選舉助選。
第三,「臺獨」勢力自願向日本靠攏,把日本當作繼美國之後的另一個靠山。陳水扁上臺後不久,臺灣當局和民進黨就一口氣組織了十幾個對日工作團體,如「總統府」的「對日工作項目小組」、「外交部」的「有關日本問題諮詢委員會」等。島內政客還把學日語、去日本訪問當成撈取政治資本的捷徑。據「立委」蕭美琴透露,最近,包括「國安會秘書長」邱義仁、前民進黨秘書長張俊雄等人都在學習日語,而所有的課程都是由日本交流協會臺北事務所安排的。去年12月15日,高雄市長謝長廷秘密訪問日本,據稱見到了不少日本政要。他回來後不久,就成了新「行政院長」的熱門人選。
日本的滲透為何能得逞
專家認為,日本對臺灣的滲透,已使日本成了中國解決臺灣問題的另一個障礙。
日本在臺灣影響力不斷擴大,其中一個原因是,有些臺灣人有「日本情結」;與此同時,多數日本右翼也有「臺灣情結」。其歷史根源是日本對臺灣50年的殖民統治。在島內,日本當年的殖民統治培養了李登輝之類的日本「皇民」、「順民」。這些人對日本感恩戴德,甘願效忠日本。在日本,一部分人至今仍不放棄「臺灣地位未定論」,甚至將臺灣視為「不在日本版圖內的日本領土」。
第二個原因是日臺當局需要相互利用。對日本來說,臺灣保持現狀或「獨立」最符合它的利益,因為這樣的話,它將可以「確保海上生命線的安全」,並牽制中國的發展;隨著中國日益強大,「防範中國」成了一些日本政客的座右銘。所以,日本才如此賣力地向臺灣滲透,以保持臺灣對大陸的離心力。對臺灣當局來說,推行「臺獨」急需日本的支持,所以,陳水扁等人很樂意配合日本的滲透行動。
分析人士認為,日本對臺灣的滲透不會停止,甚至還會繼續加速,因為隨著中國不斷強大,日本一些人會更焦慮。但是,日本的這種滲透只會秘密進行,因為它不敢公開與中國大陸對抗。不管怎樣,一名臺灣學者的話值得引起人們的重視,他說:「日本對臺灣政治的影響僅次於美國,而對臺灣社會的影響還高於美國。不論我們恨它也好,愛它也好,日本都是我們(目前還)擺脫不掉的國家。」(王海峰 張莉霞)
《環球時報》 (2005年01月05日 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