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對照丨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2020-12-13 大道知行知行堂

今日選句

《論語》: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原文釋義

在位的人的品德好比風,百姓的品德好比草。風吹到草上,草一定會順風倒下。

英文翻譯

Confucian Analects》:The superiors' virtue is The wind, The inferiors' virtue is grass. Wherever The wind blows, grass bends.

相關焦點

  • 《論語》: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
    回顧上文「《論語》:君子,只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孔子認為君子是會懂得成就他人的。「君子成人之美」,並非是一句拿來客套的話。君子,君子,簡單的來理解就是君子只會成全別人做美德的事情,而不會看著別人去行惡。就是把別人帶向好的一面,幫助他人走出困境,就是「君子成人之美。」
  • 中華故事第二十三集|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
    傳統家訓,一方面是中國古代社會形成和繁盛起來的關於治家教子的訓誡之詞,另一方面則是施行於一家一族之內的家庭教育實踐活動。中國人選擇家訓文化,最根本的決定因素在於其滿足個人成長、家族興旺、民族興盛等大眾需求的文化特質。正因如此,我國的傳統家訓隨著家庭的產生而出現,在家庭教育實踐中逐步成熟完善,最終形而上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哲理範本。
  • 「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有兩層含義,「小人」含義讓人意外
    君子之德風,人小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這段對話的大致意思是這樣的:季康子問孔子一些治國理政的事情,季康子問:「為了成全符合道義的人,我去殺掉不講道義的人,這樣做可以嗎?」孔子回答說:「治國理政不要殺戮太重,只要您向善,百姓就會跟著您向善。
  • 有感「草上之風必偃」
    「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語出《論語·顏淵篇》。其大意為,上層執政者的道德品質就好比是風,平民百姓的道德品質就好比是草,當風吹到草上面的時候,草就會跟著風的方向倒。因此,無論何時何地,都必須把加強人品官德修養作為重要任務,自覺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努力實現做人與做官相一致。縱觀一些優秀的黨員領導幹部,如焦裕祿、楊善洲等之所以被人民銘記,正是「立言」與「立行」相一致,慎始與慎終相一致。  明代的範景文歷任兵部侍郎、工部尚書、內閣大學士等職。他位高權重,很多人來求他辦事。
  • 《論語》:「君子德風,小人德草」,是什麼意思,你讀懂了嗎?
    「君子德風,小人德草」,這句話原文出自《論語·顏淵》,在這一篇裡,季康子同學向孔子老師請教了三個問題,都是問政方面的道理,原文如下:季康子問政於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 今日摘句--君子之德風
    今日摘句仍然摘自《君子之道》。內容是本論部分的君子之德風。摘句似乎已經變成了摘段,或者叫做推書節選可能更加合適。不管如何,先把君子九論更完吧。
  • 高二語文測試題:為政以德隨堂測試
    論語 顓臾 社稷 虎兕 出於柙 千乘 偃旗息鼓 南宮适 道之以政   何以伐為 為政以德 後世必為子孫憂 疾夫舍曰 不足為外人道也 聚斂   2.找出句中的通假字並解釋   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道之以政,齊之以刑 道千乘之國   3.解釋加點字   冉有適衛 顛而不扶 既庶矣 焉用彼相 相夫子 無乃爾是過與 盍徹乎
  • 《論語》中的君子和小人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這裡的喻是看重的意思。「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君子心胸寬廣,小人卻經常侷促憂愁。「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君子成全別人的好事,不促成別人的壞事。「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 十句論品行的經典名言,讀懂聖人眼中的「君子」!
    一、君子以果行育德。選自《易·蒙》。君子以果斷的行動培養高尚的道德。二、君子謀道不謀富。見唐·柳宗元《吏商》。君子:道德高尚的人。道:指合於道義的善事。四、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選自《論語·學而》。君子顧不上追求飲食的滿足、生活的安逸。五、君子可招而不可誘,可棄而不可慢出自隋·王通《中說·禮樂篇》。
  • 君子喻於義 小人喻於利
    「和而不同」的理念是:君子相交,有容人的雅量與堅持己見的操守,互相取長補短,不趨炎附勢,不與黑暗勢力同流合汙。小人相交,必為共同謀利,依附強權,各懷損他利己之鬼胎,表面上強求一致,轉過背來就互相攻擊,故同而不和。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不追求同,不會要求別人跟自己一樣,各自保持自己的特點。
  • 【2017年遴選公文寫作素材】寫材料/作文必備之活學活用古文(2017...
    北京遴選:對於參加遴選考試的考生來說,需要詳細的了解遴選考試的相關信息,中公教育特別為大家歸納整理各種公務員遴選相關資料,本文整理【2017年遴選公文寫作素材】寫材料/作文必備之活學活用古文(2017.10.13)。更多北京遴選考試備考資料,請點擊遴選考試網。
  • 潛江德風學校給了我們太多啟發!
    「大朋友」與「小朋友」潛江德風學校教師 王可在走上夢想的崗位之前,我總是認為,教師是最光輝的職業,是辛勤的園丁,是塑造靈魂的工程師。直到真正走上三尺講臺,我才發現,教師是一個與學生一起成長、一起進步的「大朋友」。
  • 君子十品六德,太精闢了!
    君子量大,小人氣大。君子心胸寬廣,海納百川,小人氣量大,心眼小。2. 君子不爭,小人不讓。君子遇利不爭,小人遇利不讓。3. 君子和氣,小人鬥氣。君子待人和氣,小人喜愛與人鬥氣。4. 5. 君子重義,小人重利。
  • 《論語》全文之顏淵第十二
    曰:「其言也訒,斯謂之仁已乎?」子曰:「為之難,言之得無訒乎?」12.4 司馬牛問君子。子問:「君子不憂不懼。」曰:「不憂不懼,斯謂之君子已乎?」子曰:「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12.5 司馬牛憂曰:「人皆有兄弟,我獨亡。」子夏曰:「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
  • 君子之思
    孔子的回答很簡單,只有一句話:真正的君子沒有憂愁和恐懼。弟子仍然困惑,難道做一個君子這麼簡單?孔子繼續說道,當一個人深夜反省自己的靈魂時,沒有任何愧疚,自然就不會有憂愁和恐懼。從這段話可以看出,《論語》中的「君子和小人」,雖然也有著社會地位的區分,但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社會地位的標準,不惟「出身論」,而以「修身進德」作為君子和小人的最大區別。也就是說,有德者是君子,無德者是小人。
  • 俗語:「有才無德是小人,有德無才是君子,德才兼備乃聖人也」
    中國有句古話叫「有才無德是小人,有德無才是君子,德才兼備乃聖人也」。有才無德是小人如果一個人,很有才華,但是沒有道德約束,很容易行小人之事。這樣的人越有才華,就對社會的危害越大。有德無才是君子就是說有德無才的人,他們雖然不是才華橫溢,但他們為人正直,可為謙謙君子,能促進社會道德風氣的提升。
  • 《論語》中「君子」出現107次,什麼樣的人才能稱之為「君子」?
    孔子在《論語·先進》篇,子曰:「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學:子遊,子夏。」朱熹註:「孔子嘗厄於陳、蔡之間,弟子多從之者,此時皆不在門。故孔子思之,蓋不忘其相從於患難之中也。」由此也可以看出,孔子對德行、言語、政事、文學尤為看重,後世學者稱之為「孔門四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