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人之名:孩子是不是越懂事越好?從子秋經歷來看答案未必

2020-12-22 愛看劇的狐狸

最近最火的劇莫過於《以家人之名》了,沒有血緣關係的三兄妹和兩個爸爸組成了全新的五口之家。

三個孩子中最可憐的便是張新成飾演的子秋。尖尖和凌霄至少有爸爸在身邊,秋真的是無父無母的孤兒。跟這個家沒有絲毫的血緣關係。

子秋一出生便沒有爸爸,媽媽獨自生下他卻沒有能力養活他,跟著媽媽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媽媽扔下他前往深圳,寄人籬下、顛沛流離的童年讓子秋早早地學會了察言觀色。如果沒有李海濤,他還在鄉下幹農活的,他的命運將和他二姨的兒子一樣,早早輟學外出打工,可能還不如二姨的兒子,因為他不是親生的。

跟尖尖的調皮搗蛋不同,他能很好的做到自我管理。學習上,一直在班級前十;生活上,一直以自己的方式保護著尖尖,對她「有求必應」,讓她真性情的成長;在家裡,家務幹得最多,不爭不搶。

李海潮給了他無私的父愛,讓他逐漸感受到了家庭的溫暖,彌補了他內心的創傷。但骨子裡子秋是缺乏安全感的,也是敏感的,初到李爸家的時候,街坊鄰裡調侃他, 「子秋你一定要好好表現,要不你爸就不要你了」。子秋默默地含著眼淚,忐忑不安。好爸爸李海潮心疼地安慰他,不要當真,他會永遠把他當作親兒子,永遠不會不要他。

而子秋也是發自內心地把李海潮當成了親生父親,可是他身邊的人諸如二姨一再叮囑提醒他「他是這個家的外人,他們不是真父子」他跟凌霄不一樣,凌霄的爸是給了錢的,對尖尖要忍讓,要多幹活,要孝順,要聽話,只有這樣,他才能繼續留在這個家裡。

夜深人靜的時候,子秋幫忙洗衣服,打掃衛生。尖尖可以任性,凌霄可以有脾氣,唯獨他不行,他一直是最好說話,最好脾氣,最懂事的那一個。因為在他心裡,他沒有資格抱怨、鬧脾氣。

在最新的劇情中,子秋的親生父親找到了他,想帶他出國,子秋不屑地拒絕了。晚上,子秋失眠了。子秋說「我現在的生活是不是太幸福了,所以害怕有人破壞它」

子秋懂事的背後,壓抑著內心真實的需求。他是渴望愛的,他是想念他媽媽的。凌霄的親生母親來找凌霄了,凌霄問他有沒有想過找媽媽,子秋雖然嘴上不承認, 可是在人群中發現類似母親的背影,他會毫不猶豫地追上前去一探究竟。他會偷偷地看著媽媽的物品想念媽媽,其實他一直在等,等著媽媽來接她。

調皮搗蛋是孩子的天性,懂事大多是大環境的影響,好比「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因為害怕失去,所以選擇妥協,做一個乖寶寶,努力爭取大人的喜歡。但長期壓抑內心的真實需求未必是件好事,隨著年齡增大,累積的不適會在某一天驟然爆發,任何情感都需要一個發洩的口子。有些家長說「為什麼小時候這麼懂事,長大了就叛逆了」或是「一直是大家心目中的乖乖男,乖乖女為什麼會這麼出格的事情」諸如此類,想必就是這個原因吧。

#以家人之名#

相關焦點

  • 以《以家人之名》凌霄新加坡的一天,聯想他和子秋離開的九年經歷
    《以家人之名》第21集中,凌霄返回新加坡陳婷家中,從這一日的經歷,可以大概看出凌霄九年都經歷了什麼。觀眾已經看到,去新加坡一邊照顧母親、一邊上大學的這九年,凌霄右邊肩膀被燙傷一大塊兒,還患上了焦慮症,每天晚上要吃些安定之類的藥品才能入睡。
  • 《以家人之名》熱播:父母最大的失敗,是教出「太懂事」的孩子
    《以家人之名》一開播,就頻頻登上熱搜。在豆瓣評分8.5分,好評如潮,在閨蜜的強烈推薦下,我每天陷入追劇,不可自拔。,兩個單身爸爸,機緣巧合之下,組成了一個新的五口之家,上演了各種悲歡離合。究其原因,每個「懂事」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對不懂事的父母。當子秋看到凌霄的母親回來的時候,他雖然嘴上說著自己才不想,但是心裡難過極了。
  • 《以家人之名》引熱議!懂事的孩子,真的快樂嗎?
    從傳統眼光來看孩子「懂事」是自家父母最大的欣慰與驕傲一個「懂事」的孩子也向來是家長們羨慕的「別人家的孩子」然而,相對於會哭會喊的孩子乖孩子似乎更讓人心疼明明想吃的東西,卻說不想要;明明想買的東西,卻說不喜歡;明明想做的事情
  • 《以家人之名》:父母最大的失敗,是教出「懂事」的孩子
    網友們紛紛吐槽《以家人之名》的編劇,對女性也太不友善了!除了尖尖去世的媽媽,其他的都是奇葩,關鍵是這幾個奇葩媽媽,都擁有別人眼裡「懂事」的孩子! 子秋媽媽:愛的缺失,孩子被迫懂事在本該無憂無慮,童真無邪的年紀,卻格外的懂事,懂事得讓人心疼。 街坊鄰裡嚇唬子秋:「子秋你可得好好表現呀,不然你爸就不要你了。」
  • 《以家人之名》:家庭教育最大的失敗,是培養出「太懂事」的孩子
    01懂事的孩子,大都讓人心疼 很久沒有哭過,最近卻被電視劇《以家人之名》中的兩個孩子溼了眼眶。 該電視劇在豆瓣評分8.5,好評如潮,有不少觀眾在下面留言:「凌霄和小子秋也太懂事了吧」、「哭了哭了,凌霄和子秋懂事得讓我心疼」…… 這兩個孩子可謂是賺足了觀眾的眼淚,那他們到底有多懂事呢? 這部劇中,凌霄是大哥。他的父母經常吵架,每次吵架,媽媽都會將矛頭指向凌霄:「為什麼要給妹妹吃核桃?都是他,是他害死妹妹的。」
  • 《以家人之名》熱播:父母最大的失敗,是教出「太懂事」的孩子
    《以家人之名,兩個單身爸爸,機緣巧合之下,組成了一個新的五口之家,上演了各種悲歡離合。,你越會發現——小時候越乖越懂事的孩子,長大後心理問題也越多。順手就給子秋夾肉吃。那一刻,我看到了子秋眼裡的光芒。換成『孩子,你不需要太懂事,小時候開心最重要』。」
  • 《以家人之名》:長大就在一瞬間,希望懂事的孩子也一樣純真
    最近劇荒的我追了一部青春家庭劇《以家人之名》,一看就停不下來,連刷6集。這6集每集都既有笑點又有淚點,從小演員到老戲骨演技都在線,劇情流暢,細節滿分,頗有點韓劇《請回答1988》的感覺。在媽媽忽略的地方,凌霄變得懂事,變得早熟和穩重。02子秋的媽媽,留下孩子自己一個人出去打工,十年沒有消息。這個故事可能抽離出來看,可能也很普通。
  • 《以家人之名》別用"懂事"綁架孩子的成長,壓抑孩子的天性
    最近的熱播劇《以家人之名》中凌霄說過:有時候長大,真的就是一瞬間的事。當你感受到了生活的重量,你的內心改變了,也就一瞬間長大了。長大的痛還有他在照顧母親時,燙傷的身體,還有嚴重的睡眠障礙,但他沒法跟家人說,因為在家裡,他是最不能生病的那一個,他需要照顧所有人。是的,他是懂事的,可是他本不該承受這一切,他本可以跟弟弟妹妹快樂的生活在一起,享受著最快樂的大學生活。卻要過早的承擔起大人的責任,他並不快樂,只是沒的選擇。
  • 《以家之名》中的子秋越懂事越讓人心疼,他一直被人進行情感勒索
    最近在看電視劇《以家之名》,這部電視劇講的是三個沒有血緣的孩子和兩個男人組成一個大家庭,互相幫助互相成長的故事,故事中的兩個主人公凌霄和子秋都是可憐人,兩人都身陷內疚中,無法自拔。子秋是三個孩子中最懂事的孩子,懂事得讓人心疼,因為他與凌霄和妹妹李尖尖不一樣,凌霄和李尖尖都有爸爸,而子秋的媽媽拋棄了他,去了深圳,從此杳無音訊十餘年,而對於父親他只知道一個名字,從未見過。子秋是被李尖尖的父親李海潮好心收養在家裡的,照顧他生活起居,供他上學。
  • 《以家人之名》:抹殺孩子童年,直接進入大人的世界,是父母失職
    有一次,我去超市買東西,看到一位穿著很樸素的年輕母親帶著孩子,小男孩大概才五六歲,長得非常帥氣,只不過眉宇間有淡淡憂愁。他在一個玩具前站了很久,應該是很喜歡,他媽媽問他:你想要買是不是,如果你想要我們就買。
  • 以家人之名,子秋沒有血緣關係,但卻最懂事、最乖,也最讓人心疼
    李尖尖一家五口人,只有賀子秋是唯一一個跟他們沒有任何血緣關係的人,因此他從小就是最懂事、最乖的孩子,卻莫名地讓人心疼!第一次見面時,子秋在麵館玩了尖尖的小青蛙玩具!尖尖因不想要後媽,把怨氣都撒在子秋身上!
  • 《以家人之名》:缺席孩子成長的家長是否值得被原諒?
    《以家人之名》:缺席孩子成長的家長是否值得被原諒? 《以家人之名》前部分看出《陳婷無法走出喪女之痛,與工作狂丈夫凌和平當著凌霄的面頻繁吵架,直到動手後拋下孩子,決絕離婚出走。失去一個孩子痛入骨髓,未能自我緩解,再強行拋下另一個孩子,讓年幼的他承受對妹妹意外離世的深深自責,同時又承擔本不屬於他這個年紀該有的至親離散之苦。
  • 《以家人之名》——讓孩子勇敢成為TA自己
    這句話的來源是火爆全網的家庭劇——《以家人之名》。因為父母離異,母親去世,父母遺棄而陰差陽錯成為一家人的兄妹三人,成就了這個夏天裡最溫情的家庭故事。家長會上,老師問李海潮給尖尖報美術班是不是希望給孩子走藝術生,可李海潮回答:那倒真沒想那麼多,我就覺得她喜歡,學的開心,那就學吧。李海潮的想法就是這麼簡單,沒有目的,沒有功利,沒有權衡,有的只是女兒李尖尖的快樂和幸福,一切的一切都以這個目標為中心。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
  • 父母最大的失敗,是教出「太懂事」的孩子
    近一個月來,劇集市場上,《以家人之名》各種話題、爭議不斷,即使口碑高開低走,熱度依舊居高不下。故事接近尾聲,劇情也出現反轉,小哥媽媽雖然被洗白,但那個小小的、懂事到極致的「小子秋」早已扎進觀眾的心裡。每個「懂事」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對不懂事的父母三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孩子,兩個單身爸爸,機緣巧合之下,組成了一個新的五口之家,上演了各種悲歡離合
  • 父母犯錯,孩子買單,《以家人之名》扎心了
    最近有小夥伴兒們看電視劇《以家人之名》嗎?反正喵妹不但看了,還看哭了。在追劇的過程中,喵妹不但感動的熱淚盈眶,還不爭氣的流下了氣憤的淚水。原來「以家人之名」的意思不是以家人的名義愛你,而是以家人的名義折磨你。
  • 《以家人之名》:孩子長大,是一瞬間的事
    最近熱播的《以家人之名》,就有這樣異父異母的「三兄妹」,因為巧合、陪伴與羈絆而成為一家人。其實孩子的內心非常敏感,越是小的孩子越會察言觀色。當家長不懂得管理負面情緒,孩子也會被折磨得遍體鱗傷:父母猙獰的面孔、耳邊刺耳的謾罵,都可能成為孩子的陰影,伴隨他的一生。即使長大後,家長再多的反思與道歉,都無法彌補和孩子之間的裂縫。
  • 《以家人之名》收官!孩子的成長之路,也是父母的修行之路
    是枝裕和的電影裡說:並不是只有血緣關係才能成為家人,而是有了羈絆,才成為家人。,一個家庭,歡樂,苦惱,衝突,所有的所有羈絆在一起 《以家人之名》收官,結局可能讓很多人頗感遺憾,因為有很多人很多事都沒有來的及交代,故事卻戛然而止了……
  • 馬伊琍:越「懂事」的孩子,越代表家庭教育失敗!父母該認真反思
    「你家的孩子真懂事啊」,是不是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話,想想有人這樣誇獎你的孩子你是什麼心情?沒錯,一定很開心!「懂事」本身是一個褒義詞,是對孩子的誇獎,也是對家長教育孩子的肯定。但是「懂事」的孩子,真的是孩子自己本身的意願嗎?我看到更多的是懂事的背後是被壓抑著失去本來自我的孩子。我們父母有沒有好好坐下來想想:懂事真的是孩子希望的嗎?
  • 從《以家人之名》談「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
    懂事的凌霄在父母摔碗後,默默地打掃家裡的衛生,想以這點懂事來挽回這個瀕臨破滅的家庭;在母親成天睡覺、沉湎過去中,從不去打擾,餓了就吃一點白水泡麵。子秋也是一個不幸的孩子。李爸一直把子秋當作自己的孩子來養著,深怕子秋受到傷害和委屈。可是子秋的二姨在子秋還那麼小的時候就不斷的給他灌輸著他是一個寄宿在別人家的孩子,是一個不幸的孩子,要勤勞,不然會被掃地出門,讓子秋從小就有一些自卑。
  • 《以家人之名》:家庭環境給孩子的影響
    近日《以家人之名》剛開播就火了!豆瓣評分8.6分,頻頻上熱搜,題材新穎:三個經歷原生家庭的傷痛的孩子著實懂事得讓人心疼,單親母親在他幼年之時出走,讓他體驗到了被拋棄的感覺。劇中,來麵館吃麵的婆婆們故意逗子秋,說你可要好好表現啊,不聽話你爸就把你送走,急得無助弱小卑微的子秋也忍不住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