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最火的劇莫過於《以家人之名》了,沒有血緣關係的三兄妹和兩個爸爸組成了全新的五口之家。
三個孩子中最可憐的便是張新成飾演的子秋。尖尖和凌霄至少有爸爸在身邊,秋真的是無父無母的孤兒。跟這個家沒有絲毫的血緣關係。
子秋一出生便沒有爸爸,媽媽獨自生下他卻沒有能力養活他,跟著媽媽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媽媽扔下他前往深圳,寄人籬下、顛沛流離的童年讓子秋早早地學會了察言觀色。如果沒有李海濤,他還在鄉下幹農活的,他的命運將和他二姨的兒子一樣,早早輟學外出打工,可能還不如二姨的兒子,因為他不是親生的。
跟尖尖的調皮搗蛋不同,他能很好的做到自我管理。學習上,一直在班級前十;生活上,一直以自己的方式保護著尖尖,對她「有求必應」,讓她真性情的成長;在家裡,家務幹得最多,不爭不搶。
李海潮給了他無私的父愛,讓他逐漸感受到了家庭的溫暖,彌補了他內心的創傷。但骨子裡子秋是缺乏安全感的,也是敏感的,初到李爸家的時候,街坊鄰裡調侃他, 「子秋你一定要好好表現,要不你爸就不要你了」。子秋默默地含著眼淚,忐忑不安。好爸爸李海潮心疼地安慰他,不要當真,他會永遠把他當作親兒子,永遠不會不要他。
而子秋也是發自內心地把李海潮當成了親生父親,可是他身邊的人諸如二姨一再叮囑提醒他「他是這個家的外人,他們不是真父子」他跟凌霄不一樣,凌霄的爸是給了錢的,對尖尖要忍讓,要多幹活,要孝順,要聽話,只有這樣,他才能繼續留在這個家裡。
夜深人靜的時候,子秋幫忙洗衣服,打掃衛生。尖尖可以任性,凌霄可以有脾氣,唯獨他不行,他一直是最好說話,最好脾氣,最懂事的那一個。因為在他心裡,他沒有資格抱怨、鬧脾氣。
在最新的劇情中,子秋的親生父親找到了他,想帶他出國,子秋不屑地拒絕了。晚上,子秋失眠了。子秋說「我現在的生活是不是太幸福了,所以害怕有人破壞它」
子秋懂事的背後,壓抑著內心真實的需求。他是渴望愛的,他是想念他媽媽的。凌霄的親生母親來找凌霄了,凌霄問他有沒有想過找媽媽,子秋雖然嘴上不承認, 可是在人群中發現類似母親的背影,他會毫不猶豫地追上前去一探究竟。他會偷偷地看著媽媽的物品想念媽媽,其實他一直在等,等著媽媽來接她。
調皮搗蛋是孩子的天性,懂事大多是大環境的影響,好比「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因為害怕失去,所以選擇妥協,做一個乖寶寶,努力爭取大人的喜歡。但長期壓抑內心的真實需求未必是件好事,隨著年齡增大,累積的不適會在某一天驟然爆發,任何情感都需要一個發洩的口子。有些家長說「為什麼小時候這麼懂事,長大了就叛逆了」或是「一直是大家心目中的乖乖男,乖乖女為什麼會這麼出格的事情」諸如此類,想必就是這個原因吧。
#以家人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