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該如何評價曹操,他到底是個怎麼樣的人?

2020-12-13 歷史筱佰科

三國故事圓了一部分讀者的明君夢、智者夢、俠客夢,也向另一部分讀者提供了大量的心機、算計、權術、謀略。浪漫且實用。

然而三國故事的魅力還不止於此,當我們厭倦了好得不像人的好人和壞得不是人的壞人,曹操世家這一經典反派進入了我們的視線。於是非黑即白、非對即錯的思維牢籠開始崩塌,臉譜化、平面化的人物形象也變得豐滿了起來。

由於曹操的事跡知名度極高,本期將以略寫事跡,詳細探討問題的方式為您講述三國最強世家——曹操世家!

毛澤東對曹操持正面評價,他不僅有「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的詩句,還在1954年公開讚揚曹操說:「曹操是了不起的政治家、軍事家,也是個了不起的詩人……曹操統一中國北方,創立魏國。那時黃河流域是中國的中心地區。他改革了東漢的許多惡政,抑制豪強,發展生產,實行屯田制,還督促開荒,推行法治,提倡節儉,使遭受大破壞的社會開始穩定、恢復、發展。這些難道不該肯定?難道不是了不起?說曹操是白臉奸臣,書上那麼寫,戲裡這麼演,老百姓這麼說,那是封建正統觀念所製造的冤案,還有那些反動士族,他們是封建文化的壟斷者,他們寫東西就是維護封建正統。這個案要翻。」

魯迅說:「曹操至少是一個英雄。」曹操是一代軍事大家,對中國軍事思想作出重大貢獻;曹操謀求集權,禮刑並用,唯才是舉,不信天命等主張,和行屯田以資軍食、抑刑並用,唯才是舉,不信天命等主張,和行屯田以資軍食、抑兼併無令弱民兼賦等諸多經濟主張,以及力除社會陋習、以先王之道為教和文學主張,都是對中國政治、經濟、教育、文化等思想的繼承和發展。

亂世之梟雄!千百年來對曹操的評價褒貶不一,譽之者為當世英雄、說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流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毀之者稱其為逆賊奸臣。說曹操是軍事家,這點我很同意。曹操有統一北方的歷史功績,這是無法泯滅的歷史事實。說曹操是個詩人,我也贊同。因為「對酒當歌、人生幾何?.....周公吐哺、天下歸心」這樣的詩句不是一般文人所能達到的文學意境。說曹操是政治家,我認為有些評價偏高:首先,曹操有屠殺百姓的暴行,屠殺的黎民達到幾十萬之多,是曹操一生最大的汙點。其次,曹操個人作風也有很大問題,曹操這個人非常的好色,曹操為了女人確實到了瘋狂的地步。徵戰張秀時霸佔其嬸母,打呂布時強佔其部將秦宜祿的夫人。最後,曹操為了自己的權力『挾天子令諸侯』而屠殺了許多文臣武將。驗證了封建統治者能為我所用留之 不用則殺之的惡劣作風。我們國人所崇拜的魯迅認為曹操『至少是個英雄』曹操到底英雄在何處?卻並未明言。任何極端的評價曹操的觀點都是錯誤的,我們應該更加辨證公正的評價和認識曹操。雖然說我並不是很喜歡曹操,但是不得不承認他的性格是我很喜歡的,我們每一個人其實都和曹操一樣,有著私心也很有雄心壯志,但是卻沒有曹操的氣魄和曹操的堅持。

如果說我們也可以和曹操一樣,不在乎別人的評價勇敢的表現自我,如果說我們也可以和曹操一樣始終如一的堅持,哪怕與世界為敵也要堅守著自己的夢想,或許我們早已擺脫了現在的環境,雖然沒有一步登天的希望,但是腳踏實地的努力卻是必不可少的。

63歲,皇家醫學院院長吉本串聯了一小撮漢室忠臣在許都作亂,試圖劫持獻帝投奔關羽,曹操的秘書長王必在平亂後傷重而死。64歲,曹操的愛將、連襟夏侯淵在定軍山被劉備軍斬殺。漢中失守,劉備稱漢中王。關羽降于禁、斬龐德、水淹七軍、威震華夏。宛城守將叛變響應關羽。同時鄴城有一位超級演說家魏諷煽動了一大堆官二代準備發動政變。65歲,關羽在曹操孫權兩軍的聯合絞殺之下敗走麥城,孫權居心叵測地將關羽首級送到曹操面前。曹操見招拆招,將關羽以諸侯之禮安葬在洛陽。

葬禮之後,曹操在洛陽一病不起,當時曹丕身在鄴城,曹操卻派人去長安急召近年來在軍事上表現搶眼的曹彰,由於曹彰未至曹操就已去世,其動機成為千古之謎。曹操臨終前發表了題目為「分香賣履」的著名遺言,一句軍國大計都不涉及,只是嘮嘮叨叨地安排著小妾們以後的日子到底該咋過。在曹操看來,軍國大計早已安排妥當,屯田保障了糧食,唯才是舉保障了人才的梯隊建設、漢室無人可用,孫劉反目成仇、他還有什麼可擔心的呢?

曹操想不到他所自豪的制度在曹丕看來是多大的麻煩。曹操充分考慮了那些不忠於自己的人已經被解決得七七八八,卻沒有充分考慮過忠於他的人不一定會忠於曹丕……

在開啟曹丕時代之前,按照慣例應該給曹操一句評語,筆者原本想刷刷刷寫上一大堆評價,但在1954年,唯一一位與曹操同樣在政治、軍事、詩歌、書法上造詣極深的毛澤東已經為曹操寫下了一段無法超越的詩詞,遂決定老老實實摘錄如下:

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

相關焦點

  • 歷史名人對曹操的評價
    周瑜評價曹操:「操雖託名漢相,實為漢賊。」  陳琳評價曹操:「操贅閹遺醜,本無令德,僄狡鋒俠,好亂樂禍。幕府董統鷹揚,埽夷兇逆,續遇董卓侵官暴國」  《曹瞞傳》評價曹操:太祖為人佻易無威重,好音樂。
  • 成為眾矢之的的曹操,到底是個怎樣的人
    然而,在三國這段歷史中,曹操的形象是最為複雜,同時也是分歧最多的,在北宋時期,人們一旦提起曹操,便對他深惡痛絕,而到了《三國演義》中,曹操則更是被看作了一個陰謀篡權的大奸臣。那麼,在真實的歷史中,曹操到底又是一個怎樣的人呢?所謂三國,主要有曹魏、蜀漢和東吳三個政權,而魏的開國皇帝,實際上就是曹操。
  • 歷史上論狡猾,曹操只能排第二,他比曹操還要牛三分
    說到梟雄,就不得不提曹操。曹操是個非常狡猾的人,即便是在人才眾多的三國,他也能夠脫穎而出。他對抗董卓,擊敗袁紹,打敗劉備,活捉呂布,以一方勢力對抗孫權與劉備的聯軍。如果把曹操放在其他朝代,或許他就能夠建立一個強大的王朝。可惜曹操是在三國時期,那個時期的牛人實在太多了。但是歷史上有一人,比曹操還要狡猾。這就是後梁太祖朱溫。
  • 唐太宗李世民是怎麼評價曹操的,為什麼說他故意把曹操給貶低了?
    曹操在京劇中為白臉形象,意為奸臣。而在真實歷史中,他的形象也被各種解讀和有意塗抹,像極了廣告詞裡的那句話:「男人有很多面,今天你要秀哪面?」在古代千千萬萬的曹操「解讀者」中,最有分量的恐怕是這兩位:西晉時期建立了漢趙的匈奴人劉淵,以及唐太宗李世民。
  • 三國演義中「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的曹操到底是個怎樣的人?
    本期內容給大家講述一個歷史上相當有名的人物:圖片來源於網絡相信只要一提起曹操,大家用來形容他的字眼無非就是「一代梟雄」、「傑出的政治家」、「優秀的軍事家」,但似乎沒有太多的人特別留意過曹操所寫的詩,其實曹操也是歷史上一個著名的詩人
  • 歷史上跑得最快的人是誰?不是曹操,而是這位猛人
    要問歷史上跑得最快的人是誰?很多人可能都會說非曹操莫屬了,「說曹操曹操到」,曹操肯定跑得比誰都快!然而,這只是一句玩笑,或者說是一個腦筋急轉彎罷了。那麼,歷史上到底哪個人跑得最快,又有著怎麼樣的故事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究一番!
  • 歷史上的袁世凱到底是好還是壞,該如何對他進行評價?
    他是中國近代史上一位赫赫有名的政治家,軍事家。袁世凱是北洋軍閥的首領,帶出了一大批當時的軍政要員,如徐世昌、段祺瑞、馮國璋、王士珍、曹錕、張勳等等。袁世凱的榮辱功過各有評說,有人說他是「獨夫民賊」、「竊國大盜」,也有人認為他對中國的近代化做出貢獻,是真正的改革家。總之,袁世凱是中國近代史上最具爭議的人物之一。
  • 曹睿是個怎樣的人?歷史如何評價他?
    古往今來人們對魏明帝的評價,可謂是褒貶不一。 曹魏侍中劉曄就有「秦始皇、漢孝武之儔,才具微不及耳」的評價。王沈《魏書》則有「褒禮大臣,料簡功能,真偽不得相貿,務絕浮華譖毀之端,行師動眾,論決大事,謀臣將相,鹹服帝之大略」的評價。
  • 曹操墓考古方:對復旦研究不了解不評價
    復旦大學研究團隊成員之一嚴實稱,現代人類學實驗室一直在研究中國乃至東亞、全世界的民族起源和遷徙問題,他們的工作證明了用分子生物學方法、用DNA可以解答史前和歷史上一些沒能被歷史、考古學等學科解答的問題。這些研究的意義與歷史學、考古學一樣,可以回答「我們是誰」、「我們從哪裡來」以及「我們會演化到何處去」這樣的問題。  嚴實稱,中國的姓氏史只是他們工作的一部分。
  • 漢獻帝如果在朝堂上成功誅殺曹操,他的結局會怎麼樣?
    歷史長河奔騰不息,有風平浪靜,也有波濤洶湧,讓小編來帶你走進歷史,了解歷史。 公元196年,輾轉東行的漢獻帝來到了洛陽,然而此時的洛陽已經不是他幼時曾經居住時候的模樣了,因為當年董卓亂政,並在關東諸侯聯手討伐他時直接將洛陽付之一炬,因此洛陽城及其周圍百餘裡處一片荒蕪,漢獻帝雖然依舊是漢室的帝王,但此時他隨時都有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的風險。就在這個時候,曹操來到了洛陽,並將漢獻帝接到了許都。
  • 架空歷史小說:他穿越東漢末年,成曹操義子,助曹操統一中原!
    導語:架空歷史小說:他穿越東漢末年,成曹操義子,助曹操統一中原!大家好,歡迎來到百家號古賢小說,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安利幾本男主殺伐果斷的架空歷史小說。其中第二本《董郎顧》是小編昨天剛剛看完的,作者的文筆很不錯。
  • 歷史雜談:如何正確評價歷史人物,看完長見識了!
    這兩道試題都考查了如何評價歷史人物的問題:第一題中的隋煬帝是歷史上有名的暴君,但題目的設計卻「反其道而行之」,考查其推動社會進步的一面;第二題要求考生分析回答「貞觀之治」出現的「時會」(客觀條件)和「人力」(唐太宗個人的因素)兩方面原因,隱含著對「傑出人物」認識的考查。學生要學會評價歷史人物,掌握科學的評價方法,才能解決考試中遇到相關評價題目。
  • 孔融一代名流,官渡之戰後,他到底做了什麼,曹操非殺他不可
    孔融讓梨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可是孔融之死,不熟悉三國歷史的人,就不是很熟悉了。199年,官渡之戰後,曹操對孔融的態度,已經是急轉直下,最終找了一個藉口,將其殺掉,兩者之間到底存在哪些不能調和的矛盾呢!以前的事情,我們先不說,就從官渡之戰說起。大戰之前,曹操曾經讓謀士分析一下袁紹集團,到底有多少實力。
  • 誰才是曹操的第一謀士?曹操評價他:吾之子房!
    如今各大城市的「搶人大戰」,客觀上說明了這一點。在三國亂世,人才就更重要了。所以,曹操才頒布「唯才是舉」的政策,石破天驚的打破了當時官員選拔傳統。正因為手下人才濟濟,所以弱小的曹操,才能擊敗兵多將廣的袁紹,從而統一北方。關於曹操手下的人才,想必大家都能說出一兩個,比如郭嘉、賈詡、程昱、戲志才、荀攸、劉曄、司馬懿、荀彧等。那麼,問題來了,誰才算曹操手下第一謀士呢?
  • 曹操是奸臣嗎?到底是誰把曹操變成了白臉的奸臣?
    在中國的歷史人物中,曹操是最具爭議者之一。對他的評價歷來在奸臣和梟雄這兩極中搖擺。「寧我負天下人,毋天下人負我」之類的話為他「招黑」無數,這多半要拜明朝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所賜。之後的幾百年中,以《三國演義》為藍本的各種文藝作品(戲曲、評書、小人書等)將曹操這種惡劣形象不斷強化。然而,曹操真的就是奸臣嗎?
  • 歷史上劉關張共有5個女兒,她們結局如何?還是張飛的千金命最好
    劉備天生是當君主的材料,他有著漢王室的高貴出身,加上為人又以仁厚愛民著稱,因此深受百姓擁戴。而關羽、張飛都是當時難得一見的猛將,武力值爆棚,為蜀漢政權的創立與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但比較遺憾的是,歷史上劉、關、張3人的後人卻沒有繼承父親的雄才或者勇武,似乎個個有點拿不出手。
  • 歷史上真正當面刺殺董卓的人,比曹操有勇氣多了!
    在前面幾天老福說到董卓進京後做了一系列的動作,把那些反對派該殺的殺,該貶的貶,處理完這一切以後,他就正式廢除劉辯立劉協為皇帝,再後來就乾脆派李儒把劉辯和何太后一起殺死在永安宮內。在強橫的董卓面前,朝中大臣攝於他的淫威,大多選擇了做好漢,不吃眼前虧。不過世界這麼大,有個性和膽子大的人還是有的。於是有人想刺殺董卓。說起行刺董卓,大夥的第一反應可能是曹操借七星刀行刺董卓。也有人可能會想起丁管,鍾敬伯有這樣一段評論:「丁管擊卓而死,伍孚殺賊而亡。兩人並稱丈夫。忠魂猶繞漢庭。」
  • 歷史上沒有蔣幹盜書,曹操也沒中反間計,張允蔡瑁後來下場如何?
    不過《三國演義》畢竟是演義小說,與三國時期的真正歷史還是有很大出入的。比如膾炙人口的「蔣幹盜書」的故事,其實在歷史上並不存在。《三國演義》中,曹操率軍南下,劉琮直接把荊州拱手相讓。曹操決定順流而下,攻佔江東。他命令張允和蔡瑁訓練水軍。周瑜對此非常擔心,視二人為心腹之患。
  • 曹衝到底是怎麼死的,為何曹操卻不願深究?歷史總是有相似之處
    歷史總是有相似之處文/說過的水流三國時期有一個非常出名的君主,他也是當時一個傑出的軍事家和政治家,他的存在也存在著很大的爭議,不過小編覺得這個人依然是一個非常有才華的人,如果說三國當中英雄輩出的話,那麼它就是一個最傑出的英雄,這個人就是曹操。
  • 曹操做了個夢失了天下,司馬懿佔了一卦結果怎麼樣?
    曹操做了個三馬共槽夢失了天下,司馬懿佔了一卦牛繼馬後結果怎麼樣?   東漢未年,曹操用三十年一統北方,稱雄一時,晚年受頭疾所困,曾夢到三馬一個槽內吃草,驚出一身涼汗。多疑的他又找不到身邊的司馬懿的毛病,開始有意涼落當時的司馬懿,令後人提防,好在司馬懿隱藏鋒芒逃避此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