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一部探訪不同國家兒童教育的記錄片《他鄉的童年》火了。
「什麼是最好的教育」一時間成了熱搜話題。
被稱為「教育最成功的國家」的芬蘭,進入了國內老師家長們的視線。
和國內小學生的學習壓力相比,芬蘭的孩子們過得簡直太幸福了……
沒有考試,沒有競爭,也沒有升學的壓力。
學習對於他們來說像遊戲一樣充滿樂趣。
「因為我們想要避免競爭
任何形式的競爭」
你以為,這種「放羊」式的培養會影響成績?不存在的!
在2012年的「國際學生能力評估計劃」(PISA)中,芬蘭學生的閱讀、科學成績都是歐洲第一。
更難能可貴的,他們很早就具備思辨性思維。
在被問到「什麼是成功"時,一個9歲的孩子說:「每個人都是一樣的好,平等的,沒有人是最好的。」
你聽聽!
成功、平等、自由,是多少人到成年之後也沒有嚴肅思考過的命題。
這種思辨能力,與芬蘭人注重兒童階段的哲學教育不無關係。
在芬蘭,有一種獨特的教學方式,被稱為「現象教學」:基於生活真實話題,融合各學科知識,培養孩子融會貫通的思考能力。
比如,在一所小學,三年級的學生有門主題為《時間、年齡、我》的課程。
在這門課程中,老師融合數學、生物學、藝術等多門類知識,讓孩子們理解時間的意義。
老師還會帶他們去康復中心,和老年人一起互動、畫畫、做遊戲,從而直觀地感受和思考,時間在人身上留下的痕跡。
通過這門課程,孩子們不僅能學會實用的知識,例如怎麼計算時間等,更重要的是,他們開始嘗試哲學性地思考:
什麼是時間?
我和時間是什麼關係?
為什麼人會老去?
我和他人又是什麼關係?
「他們會記得他們與這些老人的對話
了解自己是誰很重要
如果你身邊誰也沒有的話
你什麼也不是」
在開放的學習和自由的討論中,孩子們掌握了更全面的知識,鍛鍊了自己的思辨能力,看待事物的格局也更寬廣。
這樣更側重思辨性能力的課程,如果放到中國的教育環境下,有沒有可能呢?
很多家長聽到孩子的「靈魂發問」時,常常不知道如何應對。還有些家長對此視而不見,覺得"孩子還小,說多了也聽不懂」,或者認為「知道這些亂七八糟的有什麼用,又不能提高成績。」
正因沒有注重思維能力的培養,缺少把哲學貫通進教育理念的意識,導致中國的孩子雖然很聰明,成績也很優秀,但思辨能力卻普遍不如歐美國家的孩子們。
中國人所認為虛無縹緲又「無用"的哲學課,恰恰是被歐美國家視為兒童學習的重要課程。
在許多歐美國家,「兒童哲學」都被當作重要的課程,對兒童進行哲學教育,能激活兒童心靈中的思索潛能。
在法國,很多家長會帶孩子參加「兒童哲學工作坊」。他們的平均年齡在十歲以內,有的孩子甚至在三歲左右就已經開始學習了。
學習過程中,老師會充分鼓勵孩子自由發表意見,勇敢發問,從不輕易評論其回答得好不好、對不對。
等上了中學,哲學更是高中畢業會考的必考科目。
2019年,法國高考的哲學考題就有:
「人是否可能擺脫時間?」
「文化多元是否是人類團結的障礙?」
「道德是政治的最佳境界嗎?」
「承認義務是否是放棄自由?」
……
這些題目對於很多成年人來說,都有很大難度,而法國人在讀高中時,就已經在思考這麼有深度的哲學問題了。
由芬蘭和法國的教育經驗來看,從小接受哲學訓練的孩子,具備更優秀的邏輯思維能力,更善於獨立思考,眼界更加開闊,對抽象命題有自己的看法。這些素質不僅能遷移到其他學科的學習上,也讓一個人進入社會更加順利。
———從娃娃抓起———
每個孩子都是天生的哲學家
有人說,孩子那麼小,他們懂什麼是哲學嗎?
答案是肯定的。其實,每個孩子都是天生的小哲學家。
平日裡,我們常聽到孩子問一些「大問題」,比如:
「我從哪裡來?」
「我為什麼要學習?」
「我為什麼不能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這些其實都是哲學問題。
稚嫩地思索,是他們與生俱來的天賦之一。
每個孩子內心深處都蘊藏著無盡的潛能,只是有些人的潛能在長大過程中有幸被激活了,而有些人則沒有。
———拒絕「填鴨」!———
兒童哲學,重在激發與啟蒙
學校的課程、課外的輔導班,大多是教會孩子一種技能,側重的是知識的灌輸。而哲學訓練更側重的是對孩子進行智慧啟蒙。
好的哲學教育就像蘇格拉底的父親在雕刻石獅時所說:「我不是在雕刻它,只是在喚醒它。」
每個孩子都潛藏著強大的理解、思考、探索的能力,讓孩子從小接觸一點哲學,不要讓這些寶貴的探索精神,在他們成長過程中輕易被應試教育和社會規則埋沒。
學習兒童哲學,其實很「實用」
說到底,哲學這東西「虛無縹緲」,學哲學到底有什麼用呢?
其實,兒童哲學能大大提升孩子整體的學習能力,好處多多:
幫助孩子認知自我和世界、完成智慧啟蒙;
培養孩子獨立思考能力和批判精神;
哲學思維作為主線,把孩子們學的各科零碎的知識串聯起來,形成他較完整貫通的思索方式和能力,進而將知識的學習和人生的成長連貫起來;
提升孩子的情商、社交能力……
對於家長而言,和孩子一起感受哲學的魅力,也是一樁樂事,不僅可以更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拉近親子關係,自己也能從中感悟到不少寶貴的心得。
讓孩子及早接觸哲學非常重要,然而在國內,相關的兒童哲學教育材料還相當少見。要麼太深太難,不符合孩子心理發展階段的特點,讓孩子很難提起興趣;要麼又太淺,以似是而非的故事為主導,讓孩子學後沒有收穫。
為此,三聯中讀精心籌備了《哲學啟「萌」——讓孩子受用一生的極簡哲學課》
這門課程內容按照難度,由淺入深進階設計,不會給孩子太大的學習壓力。每次課程都以一個故事,一部動漫,甚至是孩子生活中的真實經歷為引線進入,非常適合小學高年級至初中低年級的孩子及家長一起學習。
課程共有25個主題,每個主題包含哲學史上的一位大師和一個著名命題,讓孩子在生動有趣的課堂中就能領悟哲學的真諦。
課程的線索由「自我」到「他人」再到「社會」,讓孩子把視線從「我」逐漸轉移到外界。與此同時,孩子也將從「思維(intelligence)」的訓練提升至「智慧(wisdom)」的薰陶。
早鳥價:99元
原價:129元
訂購即贈
姜宇輝開設的中讀小課《小小哲學家》
打卡全部課程還可獲贈
兒童哲學名著《與兒童對話》圖書一本
還可加入課程社群+主講人每周線上直播讀書會
與姜老師和「圈內人」1V1交流
長按二維碼即可購買
����
主講人簡介
姜宇輝,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最受歡迎的教授之一,是學生口中淵博、風趣的「姜帥」。
他碩士畢業於巴黎高等師範學校,與著名的哲學家薩特、福柯是校友。
他不僅是一位哲學學者,也是一位當代藝術研究者和實踐者,從後現代哲學到前衛的聲音藝術,「最酷的哲學教授」非他莫屬。
此外,他還是一個正在上小學二年級的女兒的爸爸。在與女兒談論哲學的過程中,他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與切身體會。
他在中讀開設的專欄《姜人生哲學到底》是最受歡迎的專欄之一,播放量超過百萬次。
課程大綱
課程亮點
1
聽過這門課,就是小小哲學家
從人類童年時期的古希臘哲學開始講述,解讀25+不可不知的哲學史重大命題,從日常生活出發,親切口吻講述,零基礎也能聽得懂。
2
「紀念碑谷」式進階解讀
課程精心分為三大板塊,「自我」到「他人」再到「世界」,問題越來越大,難度越來越高,引導孩子從關照自身到關心他人、社會,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3
沉浸式聽課體驗
每小節15-20分鐘的音頻課程、方便複習的完整文稿、25張精美定製插畫,3大環節,構建立體式學習體驗,讓孩子沉浸其中。
4
1v1互動,答疑解惑
購買課程即可加入主講人所在的哲學啟「萌」群,有機會與哲學教授爸爸1v1交流,諮詢聽課疑惑,交流育兒經驗。
原標題:《我們離「最好的教育」還差一個兒童哲學》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