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食=把大人食物煮爛?可別!寶寶輔食大有講究

2020-10-17 艾特育兒

隨著寶寶一天天的生長,為了有利於寶寶生長有足夠的營養,媽媽們就會開始考慮給寶寶添加輔食。然而很多新手媽媽沒有經驗,在添加輔食上出現很多錯誤做法,嚴重時甚至造成寶寶營養不良,損害身體健康。

今天就來盤點一下那些添加輔食過程中的常見誤區,為了您孩子的健康,各位媽媽注意別這樣做啦!



誤區一:

寶寶吐出食物就不再餵了


剛開始添加輔食時,寶寶會將新食物吐出的現象其實是很正常的,這是他們特有的一種自我保護能力,有些寶寶則是因為舌頭的「挺舌反射」還沒有消失的緣故,將餵進嘴裡的食物吐出來。


遇到這種情況媽媽們應該保持耐心,不要覺得寶寶是不喜歡這種食物就不餵了,而應該循序漸進,從少到多,慢慢添加,通常寶寶會經過一段時間就適應下來。



誤區二:

用奶瓶來餵米糊


有的媽媽為了省力,在添加米糊等半固體食物時用奶瓶來餵寶寶,但其實這忽略了寶寶進食技能及咀嚼功能的鍛鍊。為了避免影響寶寶相關功能的形成以及協調,我們特別強調,家長一定要用勺子來餵寶寶。



誤區三:

添加輔食後,就停吃母乳或配方奶


1周歲以內的寶寶主要以母乳餵養或配方奶餵養為主,而輔食則是輔助餵養。媽媽們添加輔食時要注意,首先應確保寶寶有充足的母乳或配方奶的攝入,避免造成寶寶營養不足。



誤區四:

添加輔食的時間過於隨意


在寶寶的胃腸功能還沒發育完善時就過早添加輔食,會增加他的胃腸道負擔,還會增加食物過敏、腸道感染的機會。另一方面,如果輔食添加太遲了,又會錯過寶寶味覺、咀嚼功能發育的關鍵年齡,造成他進食行為異常、難斷奶等等。


添加輔食的時間應根據寶寶的體格生長、神經發育以及攝食技能等方面的狀況決定。通常寶寶在6個月左右,體重達到6~7.5Kg以上,能夠控制身體運動、扶坐,同時坐在餐桌旁有想吃的欲望,那麼就可以嘗試添加輔食了。



誤區五:

將大人食物煮爛餵寶寶


照顧寶寶可是個技術活,家長千萬不能太粗心大意!大人的食物中含有很多鹽、糖等調味品,不僅會造成寶寶偏食挑食,讓寶寶變成「重口味」,還可能增加其兒童期及成人期肥胖、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小寶寶的輔食應該單獨製作,保持清淡的原味,不必加任何調味料。1歲以後再逐漸嘗試淡口味的家庭膳食。



添加輔食的原則


01

少→多


添加新輔食時,應從少量開始,慢慢加量。比如說添加蛋黃,可以從四分之一個開始試喂,如果寶寶沒有出現嘔吐、腹瀉、皮疹等不良反應,那麼3~5天再增加到三分之一個或半個,再過1~2周慢慢增加到1個。


02

一種→多種


家長應該先添加一種新食物,寶寶沒表現出不適應後,7~10天後再試另一種,往後根據寶寶具體情況來逐漸增加品種。


03

粗→細


先餵泥狀食物,再逐漸過渡到半固體或固體食物,可幫助寶寶學習咀嚼,同時幫助寶寶更好地獲得營養。


04

軟→硬


寶寶的年齡越大,牙齒萌出、咀嚼功能也隨之形成,可適當增強食物的硬度。


05

培養進食技能


注意培養孩子主動參與進食的習慣,比如說寶寶7~9月時可以抓食,1歲後可自己用勺進食,這樣不僅增加了孩子進食的興趣,還可以訓練其眼手動作協調,培養其獨立能力。

相關焦點

  • 寶寶輔食≠食物煮爛!寶寶輔食大有講究
    寶寶6個月開始,單純的母乳或者奶粉餵養已不足以為寶寶發育提供足夠的營養,這時家長們就要開始給寶寶添加輔食了。為了便於寶寶消化,食物通常都會被做成泥糊狀的。但有些家長可能會貪圖方便,取大人的食物給寶寶吃,認為只要把大人的食物煮爛一些,就能給寶寶吃了。其實這樣的做法,是萬萬不可的。
  • 八個月的寶寶如何添加輔食 寶寶這動作要加輔食
    將土豆與大米與同時煮爛,用研磨工具磨好就可以。兩種食物混合,不算多,但是適合養胃。2、蓮藕小米百合粥藕是很有營養的一種食物,注意,如果要口感也好的話,那麼應該買蓮藕,水裡長的那種,因為現在北方也可以種旱藕。個人感覺,不如水裡長的好吃。百合可以是幹的,如果方便買到鮮百合,也是很不錯的。3、蛋黃可以分蛋黃羹與蛋黃泥兩種。
  • 寶寶輔食添加順序有講究,寶寶輔食注意這五點寶寶身體更健康
    做父母的都想將最好的給寶寶,製作寶寶輔食時亦是如此,在給寶寶製作優質的「寶寶輔食」時,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呢?美國兒科學會表示:「並沒有醫學證據顯示,按照特定的順序餵輔食對寶寶有特殊的好處。」所以,並不需要特別講究輔食的添加順序。
  • 寶寶的輔食一天應該吃幾次?家長別大意,這些都是有講究的
    導讀:寶寶的輔食一天應該吃幾次?家長別大意,這些都是有講究的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
  • 寶寶輔食有講究,「粗細得當」才到位
    相信有不少父母和我妹妹的想法是一樣的,覺得寶寶還小,牙齒長得少,只能吃糊糊狀的精細的食物,其實他們都錯了。9-11個月的寶寶可以吃一些煮爛的碎末末,比如玉米、麵條等,等到一歲以上,寶寶的輔食就可以是和成人差不多的小丁了,只要比成人稍微軟爛即可。
  • 寶寶每天的輔食怎麼安排,吃多少,月齡不同大有講究!
    每天給寶寶準備輔食,吃多少怎麼吃,成為了媽媽每日必備的功課,一天到底吃多少合適,吃幾頓輔食才算合格,怎麼安排一天的飲食搭配,都是媽媽最為關心的問題,從5—6個月寶寶初添加輔食開始,媽媽就開始練就一身的好廚藝,不僅得好吃,還得好看有營養,為了寶寶能多吃一口飯,再辛苦都是心滿意足的,每個月齡的寶寶,輔食的量和形狀都各異,媽媽需要根據寶寶不同的月齡準備不同的輔食營養餐
  • 嬰兒輔食吃什麼
    在初次餵寶寶輔食最好是一次餵單一品類的蔬菜或者水果(如西蘭花,土豆,山藥,紅薯,胡蘿蔔,蘋果,梨等),將之煮熟煮爛,然後搗碎成糊狀,可以混合米粉或者寶寶喝的牛奶。輔食一定要冷卻之後再餵給寶寶,以免燙傷寶寶。
  • 寶寶蔬菜類輔食有講究,家長應注意這幾點,別犯迷糊
    輔食,是繼喝奶之後第二個難倒家長們的育兒難題。自從寶寶添加輔食以來,朋友小泉對食物的焦慮到達了巔峰。前兩天,蓓康僖小純陪小泉逛超市,看著小泉在超市裡面轉了一圈又一圈,快一個小時了推車還是空空如也,小泉苦大仇深地拿著兩顆大白菜忍不住抱怨,「看了很多育兒資料,我也知道吃蔬菜對寶寶好,可每個資料說的都不太一樣,給寶寶做蔬菜輔食,好難啊。」
  • 寶寶輔食怎麼添?階段性輔食,新手爸媽的讀音
    輔食添加是媽媽們心中最大的困擾,應該給孩子吃什麼,按什麼順序吃,怎麼添加,輔食之間會不會有相互影響等都是寶媽擔心的問題;那麼寶寶多大開始添加輔食?添加什麼輔食比較合理呢?輔食添加順序是什麼?許多爸爸媽媽在給寶寶添加了一段時間的輔食後,見孩子吃得挺好,圖省事,便讓孩子和自己吃一樣的飯菜。那這種做法到底合不合適呢?寶寶多大的時候可以吃大人的飯菜了呢?接下來,讓我們一一揭曉。
  • 寶寶輔食有講究,「清淡適中,粗細得當」,這兩點你做到了嗎?
    說起美食,不僅大人們要享受一頓饕餮盛宴,寶寶們當然也要來一餐精緻美食。大人們的食物自然可以煎炸悶燉燻烤焗,油鹽糖醋親上陣,甜辣酸香多滋多味。但寶寶們的輔食可不行,他還沒到1歲,輔食不能加任何調料品!誒,這位寶媽,做輔食時手別抖,抖點鹽不行,糖更不行,哪怕是用筷子沾一點醬汁給寶寶嘗一嘗,也不行!可別擔心因過年吃得寡淡無味委屈了寶寶,吃得健康才更重要啊。1歲內寶寶的輔食,不加鹽!老人家常說:不吃鹽沒力氣。所以,在剛給寶寶吃輔食時,有的媽媽可能會在自製輔食裡加鹽,但這是不對的。
  • 寶寶輔食攻略,輔食期大解析
    看著寶寶一天天成長,每天都帶給父母的許多驚喜與成就感,今天寶寶學會翻身了,突然開始對於大人碗中的食物產生興趣,許多的小提醒都在偷偷告訴您,寶寶即將要進入輔食,您準備好帶寶寶認識這世界的食物了嗎?不用緊張,讓我們先帶您一塊搶先了解輔食期,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8個月大寶寶吃了這種輔食後住院,醫生:不是所有食物都能叫輔食
    醫生還說:「不是所有的食物都能叫輔食,要知道孩子的身體很脆弱,脾胃也比較虛弱,有很多食物是不適合做成輔食的。」而可以給寶寶添加輔食的一個標誌則是:寶寶在喝完奶後還是很餓,甚至嚮往大人餐桌上的飯菜,推舌反應也消失了等等。
  • 95後寶媽迷戀「網紅輔食」,滿心好意辦壞事,輔食講究不止一點
    文/孕媽咪育兒經(原創丨歡迎轉載分享)曾經有報導稱,有位媽媽堅持純母乳餵養,長此以往,竟然讓寶寶出現了營養不良的現象。這時,就出現一種過渡性食物——輔食。但孩子的內臟器官仍未發育完全,輔食的講究之處很多,家長不能光圖一時的花樣,隨意給孩子添加輔食。
  • 6~12月齡寶寶輔食怎麼吃?種類搞錯不易消化,每日輔食時間表
    編輯:邱寫寫輔食是寶寶飲食結構轉變的重要過渡期,在此之間,寶寶每天的食物都是乳汁和配方奶,而從輔食引入開始,寶寶就在逐漸地為離乳做準備了。作為母乳和「大人飯」的過渡,輔食的攝入是非常有講究的,如果搞錯了種類和添加順序,寶寶脆弱的腸胃可能受不住,可能還會消化不良、身體不適。6~12月齡寶寶輔食怎麼吃?
  • 寶寶輔食有講究,不同月齡要求不一樣
    時間真的過得好快呀,一晃五個多月就能加輔食啦!哺乳壓力也小一些,但是怎麼搞輔食,又成為新難題,輔食選啥食材,怎麼做,餵多少,怎麼加,要不要混在奶裡,第一口吃蛋黃還是吃米粉,簡直頭大.....寶寶的第一口輔食之前說過,最好是添加米粉,而不是蛋黃,雖然蛋黃有營養,但是寶寶胃腸嬌嫩,還消化不良蛋黃。將米粉調至稀泥糊狀,方便寶寶吞咽,還要注意不要有雜質,沒衝開的小疙瘩,防止噎住寶寶。剛開始吃輔食,寶寶可能會吃不了幾口,不要著急,慢慢來,從奶液到食物寶寶需要一個過渡和習慣的過程。
  • 輔食初期,這些東西再營養也別給寶寶做輔食,以免「小病不斷」
    寶寶6個月大的時候,單一的母乳餵養已經無法滿足寶寶的營養需求,因此需要通過更多的方式獲取足夠的營養和能量,為了讓寶寶健康成長,這個時候媽媽就可以給寶寶添加輔食了。但是很多新手寶媽在這個時候犯了難,生怕輔食添加不當營養不夠,影響寶寶發育。
  • 什麼時候添加輔食?輔食添加有講究
    寶寶的吃飯問題至關重要,關係到寶寶的成長發育、身體免疫力等。很多新手爸媽都在問什麼時候開始添加輔食呢?需要添加什麼才能讓寶寶吃得更好更有營養?除了學會在寶寶成長的每個階段給寶寶添加合適的食物,還要考慮寶寶愛不愛吃,並對寶寶的一些不良反應如便秘、腹瀉、過敏做好應對準備。為了讓新手爸媽在「寶寶吃什麼」的問題上少走彎路,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寶寶添加輔食相關的知識。
  • 寶寶輔食添加順序有講究,兩大原則寶媽提前知,別影響發育不自知
    這是因為寶寶的腸胃消化功能是逐步發育健全的,在輔食初期,寶寶的腸胃很脆弱,若寶媽不按照輔食添加順序來,怕是會破壞寶寶的腸胃健康。今天就來跟大家說一下寶寶輔食的添加順序,兩大原則要記牢。現實中,我不止一次聽到家長對孩子挑食的抱怨,只不過大人不知道的是,孩子挑食是輔食時期的歷史遺留問題。小孩子之所以挑食,正是因為嬰兒時期輔食單一化造成的,因此,家長要注意輔食添加的順序——從單一到多樣化。
  • 寶寶為什麼越長越黃?輔食添加有講究,爸媽們可別大意
    ,比如說:給寶寶吃一些胡蘿蔔、南瓜、紅薯等等,這些輔食給寶寶吃下去之後,寶寶就會出現越長越黃的情況。出現這種症狀的寶寶通常都會有相同的特徵:寶寶的手腳心會出現明顯發黃的情況,甚至會延伸到全身,但是經過肝功檢測後卻發現也是正常的。當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就說明寶寶已經患上了由食物色素所導致的皮膚發黃的疾病,雖然這種情況的出現對人體無害,但是看起來確實有點不舒服。想要讓寶寶這種皮膚發黃的情況消失,就必須要減少這類食物。
  • 6~12月齡寶寶輔食怎麼吃?種類搞錯不易消化,附每日輔食時間表
    編輯:邱寫寫輔食是寶寶飲食結構轉變的重要過渡期,在此之間,寶寶每天的食物都是乳汁和配方奶,而從輔食引入開始,寶寶就在逐漸地為離乳做準備了。作為母乳和「大人飯」的過渡,輔食的攝入是非常有講究的,如果搞錯了種類和添加順序,寶寶脆弱的腸胃可能受不住,可能還會消化不良、身體不適。6~12月齡寶寶輔食怎麼吃?這篇每日輔食時刻表或許能幫到你,趕快收藏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