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半島君
廣東人的湯盅裡,藏著一間中藥鋪、一座植物園、一座動物園和一點想像力。
如果用《精靈寶可夢》裡的小精靈來煲湯,廣東人可以煲出:
土茯苓燉傑尼龜、靈芝燉可達鴨、蟲草花海星星燉肉汁、石斛煲阿柏蛇、粉葛赤小豆煲鯉魚王、海底椰燉比比鳥、淮山枸杞燉火烈鳥等等。
為什麼沒有比卡丘湯?因為比卡丘的原型是松鼠,廣東人暫時還沒把魔爪伸向松鼠。
水果湯裡,椰子只是小兒科
原只椰子燉雞,在廣州的大街小巷早已成爆款。湯鋪若是沒有它,會顯得跟不上時代。
椰子水清新利尿,椰子肉堅硬耐燉,營養元素能慢慢析出,椰子殼又是天然的容器。
竹絲雞烏黑的顏色能和椰子白肉形成對比,顆顆紅色的枸杞漂浮,整道湯滋補虛勞,再沒有什麼搭配比這個更嚴絲合縫了。
廣東人對水果湯料的執著,當然不止於椰子。菠蘿蜜核有類似板慄的綿密口感,煲雞湯一絕!
榴槤吃剩,取下纖維澱粉豐富的瓤和核,搭配瘦肉,久燉可以讓湯汁變得濃稠順滑。勸退大多數人的榴槤香悄悄退場,只留下榴槤被物盡其用後的溫柔。大家不妨試試!
還記得那年夏天的西瓜皮煲排骨——阿媽嘴上說著瓜皮性涼解暑,而我懷疑這是她買到皮厚西瓜的一種藉口。
煲湯?煲中藥?
向外地人安利老火靚湯裡琳琅滿目的藥材,是廣東人的一大樂趣:
「這個漆黑的塊狀物是熟地,就是蒸熟的地黃,六味地黃丸的那個。我們愛用熟地和生地(幹制的地黃)一起來煲龍骨,清熱涼血的,你愛長痘,多喝點!」
「這個漆黑的片狀物是靈芝。用靈芝、石斛煲湯,濃濃的,很補氣,996的人要多喝才是。要想把靈芝煲出味,可以把它切得薄一些。」
「這個像樹根一樣的是五指毛桃,一旦用它和豬骨煲起湯來,屋子裡滿是椰香奶香,是客家人的招牌。」
花旗參、冬蟲夏草、當歸、天麻幾乎家家都有。
不過一切能買到的湯料,都不如自家曬的湯料來得有人情味、有力量:
每年春天,像手榴彈一樣大小的木棉花會從樹上掉落。老一輩喜歡在樹下撿拾,捧回家串一串、曬一曬,一味利溼清熱解春困的湯料就備下了。
兩三朵幹木棉花去掉花蕊,泡發,和微煎的鯽魚或豬骨同煮,加兩粒蜜棗增甜。
形似陳皮的木棉花漂在湯上,這煲甘甜清鮮的「花湯」,能熨帖一整家人的身心。
via 吃喝玩樂in廣州
要涼、要潤、要補,廣東人對於健康生活的精神嚮往,大多數時候會寄托在老火靚湯裡的素味食材裡。
就連毫不起眼的土豆,切半顆和靚湯同煮,土豆澱粉析出,湯能變得濃稠,在有的廣東人眼裡,這是「更潤」的體現哩。
喝湯不吃肉
翻一翻老火靚湯的肉渣,就知道廣東人是不是真的什麼都吃了。
到炳勝,能喝到靈芝蠍子燉水鴨;
甚至在諸如全華美食的農家菜裡,還能喝到老鼠湯,讓人相信在廣東地區吃一遭,能找尋到五毒教的真諦。
via 吃喝玩樂in廣州
留在炳勝,能喝到蟲草花海星燉肉汁;
到信行豐燉品皇,能喝到核桃瘦肉燉海馬、膨魚鰓(蝙蝠魚的魚鰓幹製品)沙欖燉豬展;
鮑魚花膠燉雲雀、土茯苓金龜湯、海底椰燉鷓鴣、淮山杞子燉兔肉,這一道道奇葩肉湯又讓全中國相信,廣東人上天入地無所不能。
好比老龜益腎、鷓鴣益智,每一味奇異的湯料,背後都有相應的「養生道理」。
而真正要把養生發揮到極致的,卻是廣東人對普通食材的「深度開發」:
一隻豬要是活在廣東,也算方得始終了:豬肺配雪梨,潤肺又化痰;豬腦配天麻,祛風又補腦;
豬橫脷配雞骨草,清熱又滋陰;孖寶(豬腰豬肝)配巴戟,補腎又健體;豬尾配花生,補血又益髓。
via 吃喝玩樂in廣州
這正是所謂的以形補形,吃哪補哪。除了豬豬,以牛鞭、羊腰為原材料的靚湯,目的就更加直接了。
老火靚湯,不過百年而已
廣式老火靚湯,看上去玄幻和悠遠,但它真正成為每一個廣東人的「信仰」,還是改革開放之後的事情。
via 羊城派
一來,嶺南地區氣候炎熱潮溼,容易形成迷之「上火」,人們的飲食中離不開湯湯水水。
二來,廣州作為南中國重要的通商口岸,從唐宋開始,已經有了藥材大宗買賣。
當時,並不在本土出產的人參、蟲草、枸杞匯聚在廣州出口,廣東的中醫也因此興盛。
中藥講究以肉做引,佐以各類草本,注水,文火長時間煎焙,作為救人治病的藥方。
至此,所有老火靚湯出現的土壤已經完備。但王親貴胄並沒有經濟條件整天吃肉,更何況老火靚湯這種只喝湯水、不吃湯渣的奢靡,能承受的人太少。
改革開放,以廣東為代表的中國經濟開始騰飛,與此同時,味精在全中國大量普及。
以中醫藥為淵源,還營養豐盛、滋味天然鮮美的老火靚湯,跟「化學合成」的味精形成對比,有著「更高的身段」。
這時,老火靚湯才正式在注重養生的廣東人心中樹立威信,紮下根來。
你看靚湯裡的食材花樣百出、獵奇繁雜,我道這背後精神慰藉大於所謂「療效」。畢竟,喝多了,嘌呤還是挺高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