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條件養育》的作者這本書一定要讀

2020-09-03 閱生活悅成長

《無條件養育》豆瓣評分8.5分,相信很多父母都閱讀過,作者艾爾菲·科思(Alfie kon)寫的另一本書《獎勵的惡果》雖然豆瓣評分只有7.9分,但建議每一位父母、老師和管理者都應該儘快閱讀這本書,重新認識獎勵的本質和惡果。

作者是美國著名作家和演講者,他的寫作和演講廣泛涉及學校、教育、企業管理和家庭教育等領域。他在《時代周刊》上被描述為「可能是美國最公開批判評分和考試等教育體制的人」,《財富》雜誌則把他稱為」美國最猛烈批判金錢獎勵的人「。

作者在大學期間學習心理學時接觸的是斯金納的行為主義,他對此毫無好感,後來拋棄斯金納的觀點,對普遍盛行的行為主義理論如通過給別人好處讓其做我們想要的事情感到擔心,開始思考並意識到我們常常抱怨的問題,如:工作低效,學校教育危機,孩子價值觀扭曲,有一部分原因恰恰是基於行為主義的獎勵導致的。當他去圖書館查閱資料時,驚訝地發現大量行為主義失敗的研究結果竟然未被大部分人所知,於是他下定決心要通過本書告訴人們真相。

列舉幾個反常識。

通常人們會想:雖然獎勵有明顯的負面作用,但依然盛行。

真相是:獎勵屬於外在激勵,本質是錯的,不會帶來好的結果

「內在激勵」和「外在激勵」存在著質的差異,而且質比量更

重要.即使存在大量的外在激勵,但由於其本質就是錯的,所

以也不會帶來好的結果,老師和經理們需要關注的不是一

個人受到多大程度的激勵,而是他如何被激勵。

由於人們錯誤地以為激勵只有一種方式,即獎勵,即便

效果不好,也大行其道。大寶學習xx英語時,曾參與一個活動,堅持學習會得到一個獎盃,這屬於外部獎勵,目的是督促孩

子堅持學習,但獎盃拿回來後幾天,學習又恢復原狀.我很想

知道如何能激發她學習的興趣,試了很多方法,收效甚微。

獎勵只是短期解決了問題,但並未真正解決問題。

另一個例子:為了吸引用戶,直播設置抽獎環節,如果直播的

內容形式不能滿足用戶的需求,沒有找到用戶的參與動機,

用戶很容易抽完獎就走,不關注後續的直播內容,抽獎屬於

外在激勵,而用戶的需求是內在激勵,想有好的直播效

果在設計之初就需要考慮這點

生活中許多用外部激勵引導人們行為的例子,學習了這個

反常識後,需要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想,要做的事情對他有

什麼好處,如何才能吸引他主動參與進來,很難,尤其初

期,但如果一直以這種思維模式思考,就會慢慢擺

脫原有受行為主義影響的行為模式

有一個笑話,一個動物園的大猩猩不見了,園方不停地加高圍欄。可還是丟,最後才發現籠門開著,沒有找到真正原因,解決方案無效,獎勵便是這種情況。

常識:普遍存在的事情說明有其合理性

反常識:普遍性不代表是合理的

我們整個社會正是依靠獎勵和懲罰來維持運轉的.

這一觀點很讓我迷惑.我當然明白要徹底否以一種業

已普遍存在的東西很困難,但其普遍性能成為證明它

合理存在的理由嗎?如果有充分的理由來反對某種做法,

那麼證明它深人人心的證據恰恰反過來凸顯出它迫切需要得到改變

我思:應試教育以考試成績為導向,越未越受到人們的質疑,

這種一直存在的深入人們意識的機制是合理的嗎?教育以

人為主體,是為了培養出一個有完整人格,有豐富內心,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有追求幸福能力的全人,讓每個人的天性和與生具來的能力得到健康發展,而應試教育則是功利教育,成績是指揮棒,老師學生和家長被它控制著,眼睛

只盯著成績,必然只顧眼前,而忽略了表面與成績無關但

對人的發展有長遠影響的東西.比如以讀書為例,只

讀對考試有用的書,不讀無用之書,恰恰是一些無用之書

影響了一個人靈魂的成長.

有許多人為了考試而讀書喪失了學習的興趣.是典型

的外部類勵和懲罰機制破壞了內在學習動機.成年後

厭惡學習的人大有人在

因此,普遍性不代表合理性,要勇於質疑普遍存在

的觀念和行為.

常識:獎勵基本無害,有形的物質類勵也許會產生負面效果

但口頭表揚總體來說大有幫助

反常識:有形的物質獎勵會對內在動機產生明顯的負面影響,迄今為止最有害的獎勵便是根據人們的表

現進行直接的獎勵.

我思:行為主義堅信獎勵無害,靠外部刺激驅動人們

行為的做法天經地義.帶著這種眼光 做實驗證明腦中

原有的想法,會有意識地尋找相關證據,用證據證明

已有的結論.卡麥隆做研究過程中煞費苦心地淡化對

結論不利的發現,忽略了其他相關研究,並混淆一些重

要的區別,

最終論著漏洞百出,經不起更科學的研究挑戰.想起

一則出自戰國·鄭·列御鬼《列子.說符》的寓言:疑鄰盜斧,說的是一個人丟了斧子,總懷疑是鄰居的兒子偷的。帶

著這種眼光看那兒子,怎麼看怎麼像偷斧子的.一言一行,一舉

動都是.後來,丟斧子的人在山谷裡找到了斧子,這時再觀察

鄰居的兒子,就覺得不像偷斧子的了.如果一個人帶著主觀

成見看待事物時,一定會歪曲事實未來的面貌

相關焦點

  • 這個世界存在無條件的愛嗎(《無條件養育》讀書筆記)
    這本書我買了有兩年了,為什麼一直沒有讀?現在認真問自己的內心,發現其實對於這本書的題目《無條件養育》,我是持懷疑態度的,我不相信這個世界有無條件的愛,所以我也不願意去翻開這本書。然而看到讀書會的書友,又一次大力推薦,我想試著讀一下吧,不喜歡那就不讀了唄。就這樣,一個月下來,寫了近萬字的筆記和反思。這本書你只定義它是一本育兒書,真的是太可惜了。
  • 《無條件養育》:你以為你是無條件愛孩子的,但有可能相差甚遠
    這本書用將近過半的篇章讓我們警醒:原來我們慣常使用的很多養育方式都是有條件養育,並造成了許多不良後果;在此基礎上作者艾爾菲·科恩給出了無條件養育的解決辦法,提供了數條無條件養育的原則及可行且有效的實用性建議。
  • 《無條件養育》重塑了我的育兒觀,原來很多方法都是錯的
    但是時間一長,其實效果並不好,孩子並沒有自覺糾正不良行為,反而經常為了多要幾張貼紙而耍賴。朋友說我是執行不到位,但身為媽媽的直覺告訴我,一定是哪個環節出現了問題,讓孩子感覺不舒服了。直到看完《無條件養育》,才印證了我的想法。
  • 讀了《養育男孩》這本書的點滴思考!
    然而,到底如何把一名不懂事兒的小男孩養育成為一位對社會有用,對家庭負責,對國家和民族有擔當的大丈夫,估計很多成年人頭腦裡是比較模糊的。《養育男孩》這本書,從生物科學、腦科學以及心理學等方面系統的介紹了養育男孩的科學方法,我讀了以後令我這個大男人腦洞大開。
  • 《無條件養育》:有毒的父母,如何才能培養出「無毒」的孩子?
    兒子的哭聲,讓我意識到《無條件養育》的重要性,這是一本理論+實踐的書籍,本書的作者艾菲爾·科恩,他是一位育兒專家,同時還是一位踐行者,他通過各種不同的科學研究,以及他的育兒講座總結出來的無條件養育對於孩子是多麼的重要。
  • 顛覆認知的育兒書《無條件養育》讀後感
    一 什麼是無條件的愛以前看的育兒書大部分是教我們怎麼讓孩子聽話的,大部分是控制孩子的行為類的書,最近看了一本完全顛覆我的育兒認知的書《無條件養育》,首先介紹一下,這本書著眼於這樣一個區別:家長對於孩子的愛到底是出於「他們做了什麼」還是因為「他們是誰」。
  • 《無條件養育》:讓「神獸」乖乖「聽話」的絕招,是與他和解
    實際上,我們長期只關注孩子的行為表現,而不是關注孩子,這本身就是問題的根源。美國知名育兒專家艾爾菲.科恩在《無條件養育》裡提醒大家找到問題的根源:你對孩子的愛到底是出於「他們做了什麼」還是因為「他們是誰」。前者是傳統的有條件的,後者則是無條件的。
  • 了解人工智慧,這15本書你一定要讀
    《人工智慧:一種現代方法》(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 Modern Approach),作者Stuart Russell,Peter Norvig這本書可以說是人工智慧領域的《聖 經》,這是一本全面介紹人工智慧知識和內容的書籍,任何從事人工智慧相關領域的人都應該讀一讀這本書
  • 《無條件養育》:懲罰和獎勵都沒效,最有效的教育是無條件的愛
    要避免這樣的失誤,就需要我們用科學的方式重建自己的育兒觀了。2最近正在看美國知名育兒專家艾爾菲·科恩的《無條件養育》,不得不承認,他的某些觀點刷新了我的認知。尤其是那些經歷過精神懲罰的孩子,他們要時常遭遇家長的「冷漠」,所以比別的孩子更容易自卑和抑鬱,他們長大以後很容易從根本上否定自己;又因為經常承受可能被家長「拋棄」的威脅,很容易焦慮,很害怕自己不被人接納,卻又不敢暴露這種依附感,所以很容易把人際關係搞得一團糟。3這是科恩的觀點,也是很多人的切身體會。
  • 《養育女孩》如果你對女孩養育有焦慮,不妨看一下這本書
    家有兒女,免不了會閱讀到各種兒童養育的專著或者文章。初為人母,小女一枚,可面對要如何養育充滿未知,偶有焦慮。在樊登推薦了這本《養育女孩》後,我也第一時間找來了讀一讀。作者史蒂夫.比達爾夫是澳大利亞著名家庭問題專家,育兒類暢銷書作家。
  • 讀這幾本書會改變孩子一生 | 心理學大咖力薦的2019年家庭教育書單
    作者提出了他的「關於養育的核心觀點」:父母能夠為孩子提供一個安全基地,讓孩子安心地去探索外面的世界。如何讓孩子安心地成長與探索,這本書給你答案。如果您家有個調皮的男孩,建議您一定看看這些內容,對您養育孩子定有幫助。
  • 阿德勒教育理念:孩子不聽話,巧用「無條件養育」,結果立竿見影
    很多家長對孩子的要求都是乖巧聽話懂事,這是在他們心中完美孩子的模樣,如果誰家的孩子特別聽話,那麼其父母一定是眾人羨慕的對象,紛紛表示天使降臨在他們家中。父母教育孩子時也要注重心理學,抓住孩子的心理,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阿德勒教育理念:孩子不聽話,巧用"無條件養育",結果立竿見影
    很多家長對孩子的要求都是乖巧聽話懂事,這是在他們心中完美孩子的模樣,如果誰家的孩子特別聽話,那麼其父母一定是眾人羨慕的對象,紛紛表示天使降臨在他們家中。父母教育孩子時也要注重心理學,抓住孩子的心理,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想要避開C語言的坑,這本書一定要讀
    程式設計師書庫(ID:CodingBook) 猿妹綜合整理很多人在大學時期一定都避不開
  • 【周醫微語】第105本書:《養育男孩》
    中文版上市後累計加印33次,銷量突破100萬冊,被萬千中國媽媽奉為「養育男孩的啟蒙之書和養育指南」。如果你是男孩父母,這本書請你一定不要錯過!本書將告訴你:如何能讓男孩變得快樂、自信而友善?如何令男孩順利度過他們成長必經的三個階段?不可忽視的睪丸激素怎樣改變男孩的行為方式?男孩的思考方式與女孩有哪些與生俱來的差別?
  • 你以為你是無條件愛孩子的,但有可能相差甚遠
    這本書用將近過半的篇章讓我們警醒:原來我們慣常使用的很多養育方式都是有條件養育,並造成了許多不良後果;在此基礎上作者艾爾菲·科恩給出了無條件養育的解決辦法,提供了數條無條件養育的原則及可行且有效的實用性建議。
  • 如果你正在對自己的人生感到迷茫,一定要讀這本書
    窺得這世界一隅,便覺家鄉的小地方施展不開拳腳,興衝衝去往大城市追夢。 然後才發現,世界那麼大,最先看到的就是自己的無能為力。曾經的優秀在這花花世界面前也不過是一點螢光,不值一提。 持續性沒有方向,間歇性懷疑人生。
  • 給想要生可愛的女兒的人分享的一本書——《養育女孩》
    慢慢來吧,焦慮反而會使問題更糟,等她長大了,也不一定能受你把控的。類此種種,相信有了女兒的人一定有很多感同身受吧? 那你看看我推薦的一本書吧,也許可以給你的這些焦慮疏解下呢。我要分享的是【史蒂夫·比達爾夫】寫的《養育女孩》這本書,雖然我不同意書中的觀點,但我還是選擇分享出來,是因為我覺得這是一本值得一讀的書。 作為一個女生,我看了書之後,對書中有些教育方式我是不認同的,正因為不認同,所以看了也許會讓你有更清晰的養育女兒的思路呢。
  • 《內在父母的覺醒》:給內在小孩無條件的養育
    智慧機器人 給你舒適健康的家 讓生活更美好 《內在父母的覺醒》 作者
  • 為什麼要讀《鄉土中國》這本書?
    為什麼要讀整本書呢,打個比方,吃再多的零食,也代替不了主食,吃再多的雞爪,也是沒辦法完整了解一隻雞。我們不能只有零碎的單篇閱讀,還要進行整本書閱讀。《紅樓夢》大家都比較熟悉,文學作品;《鄉土中國》很多同學可能沒聽說過,這是一本社會學的學術著作。沒有老師指導,還真不容易讀。所以我來做個系列微課,幫助大家讀懂這本書,同時講一些整本書閱讀的方法。就講這兩個方面,不是我要求不高,是要考慮到學生目前的閱讀實際,沒時間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