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真是太難帶了,必須得抱著睡,一不抱就醒!」
「自從他出生後,我全家人都變成了「小偷」。走路都得輕手輕腳的,大氣都不敢喘,就怕她好不容易睡著了醒來。」
「我家孩子才過分,睡覺必須得摳著我肚臍眼睡。都把我肚臍眼扣發炎好幾次了!」
「我家的還有摸著我鼻子睡呢!拿下來他又放上去,我看手機都不好看!」
一堆媽媽在七嘴八舌的比慘。我看了看在操場玩得正開心的孩子。他們的笑容似乎讓人忘了所有的憂愁!
孩子,這種神奇的生物,真是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
孩子為什麼總是要摸著你或者需要你抱著才能入睡呢?
其實這是一種「皮膚饑渴症」。
「皮膚饑渴症」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生理疾病,而是人類一種正常的心理需求!
從孕育寶寶開始,孩子在媽媽的肚子裡成長,無時無刻不在跟媽媽的肉體親密接觸,這種接觸給了孩子充足的安全感。
孩子呱呱落地以後,突然跟母體隔離,這時候,媽媽的跟寶寶的肢體接觸,就顯得尤其重要!
一般情況而言,剛出生的孩子,跟大人肢體接觸越少,在兩三歲左右,跟媽媽的肢體接觸需求會大增,如果媽媽拒絕,孩子反應會比較激烈。
但是如果過了這段時期,孩子對媽媽的肢體接觸需求會產生抗拒。但是性格會受到影響,變成一個獨來獨往的人!
而剛出生跟媽媽肢體接觸親密頻繁的孩子,會逐步減弱這個需求。很多到了兩三歲便可以獨自入睡。因為最初的安全感給予得足夠了!
如果孩子「皮膚饑渴症」反應嚴重。媽媽該怎麼辦呢?
第一 要培養孩子良好的睡眠習慣,很多孩子白天睡多了,晚上睡不著。所以會一直拉扯著媽媽玩,把大人累得夠嗆!
第二 平時一定要多有效的陪伴孩子,所謂的有效陪伴,一定是要放下手機,跟孩子多玩玩遊戲互動等。
第三 孩子睡著後,可以緩慢轉移他的手,放在玩具上,代替你的肢體!
第四 可以嘗試跟孩子講道理,換一種方式安撫他入睡。比如說:你摳媽媽肚臍眼,媽媽肚子會疼,我們睡覺牽手睡等等!
「皮膚饑渴症」其實非常常見。我們並沒有必要去根除它!
因為科學表明,對孩子足夠的擁抱撫摸,可以促進孩子的大腦發育,並且建立孩子的安全感。是孩子智商和情商都得到最好的發展!
假如我們成人以後也會常常喜歡擁抱,並多於交流等其他親密溝通方式。
那麼恭喜你。你也有貨真價實的「皮膚饑渴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