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的潛能不用就是最大的浪費-有效激勵原則

2021-01-11 騰訊網

美國心理學之父威廉·詹姆斯教授在實地調查中發現,按時計酬的員工一般情況下只發揮了20%-30%的能力,如果員工能夠受到充分激勵,就能發揮其能力的80%-90%。可見,正常狀態下員工表現的能力水平,與經過激勵後可能達到的水平存在約60%的差距。企業員工成百上千甚至數以萬計,如果這60%的潛能不能夠被激發出來充分利用,對於企業來說確實是一筆極大的浪費。

精益管理崇尚「人本」思想,以人為出發點和中心,圍繞著激發和調動人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實現人與企業共同發展。《改變世界的機器》一書中有這樣一段描述「工人已經和機械設備一樣成為短期的固定成本,而且從長遠來看,工人甚至是更為重要的固定成本,畢竟,機器可以貶值甚至報廢,但豐田公司需要在長達40年內從旗下的人力資源中獲取最大的利益」,大野耐一正是基於這一重要認知,才創造了影響世界的豐田生產方式。所以,不斷激發員工的智慧和潛能,提升他們的知識、經驗和技能,企業才能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

近期有個關於員工激勵的新聞案例,被各大媒體競相報導,相關內容值得企業借鑑。

來源於前瞻網消息:2020年10月1日,方大集團九江萍鋼鋼鐵有限公司舉行了「祝福祖國感黨恩、喜迎轎車奔小康」轎車發放儀式,向員工發放4116輛轎車,總價值5億元。

據網友爆料這家企業不是頭一次這麼幹了,2019年1月21日,位於江西湖口的方大九江鋼鐵為員工和60歲以上退休員工發放大紅包,共計發放紅包1.67億元,在崗員工每人發放3萬元,60周歲及以上的退休人員每人發放2000元。

2018年1月26日,方大九江鋼鐵2.56億獎金堆成牆,每人5萬元。員工打橫幅感謝老闆。

2017 年4月24日,方大九江鋼鐵豪送員工1.68億元,近6000名員工每人3萬人民幣。

另一條來自2012年中國信息報的報導:方大特鋼在關係關愛員工方面還有1、工作餐免費;

2、按季度效益發放指標調整獎;

3、年終發放效益紅包獎;

4、職工患病住院,醫保報銷以外的自費部分全額報銷;

5、70歲以上的離退休人員每月100元捐贈金;

6、員幹部員工手機費補貼(幹部200元每月,員工50元每月)。

方大特鋼董事長徐志新在接見寶鋼股份一行對標時曾表示「方大的核心經營特點主要有四個方面:一是以黨建引領企業發展,用黨的理論治理企業;二是充分體現「三個有利」的企業價值觀;三是實行績效管理「賽馬」,各層級、全方位的真賽;四是堅持「方大發展為了員工,方大發展依靠員工,方大發展成果由員工共享」的發展理念,薪酬分配機制與「賽馬」相匹配,以強激勵強約束激發強大動能。」

方大集團員工激勵形式不僅多樣,且適時適度,精準把握員工需求,隨著時間的變化持續強化激勵目標,不僅員工受益、大大提高了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同時更促進了企業績效目標的實現,值得借鑑。

同樣的設備和人員,不同的激勵方式會產生不同的效果。有的企業激勵形式多樣,按員工需求制定激勵策略,並且適時適度,即鼓舞了士氣,又調動了員工工作積極性,經濟效益因此得到提高;而有的企業激勵形式單一,激勵機制僵化,激勵方法則生搬硬套,沒有考慮到員工的具體需求,最後只會扼殺了員工的創造力和積極性。那麼,在設計激勵機制以及制定激勵策略時企業應當遵照哪些原則?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第一,組織目標與個人目標相結合的原則。

激勵目標有兩層含義,一是員工的目標,二是企業的目標。激勵所採取的形式都是從員工的個人目標出發的,而員工之所以能從組織中得其所需,是因為組織目標得以實現。員工為個人目標的實現,個人投入資源(時間、技能、潛能)給組織,組織目標得以實現,員工從中實現個人目標。新聞案例裡的「轎車獎勵」並不是企業的目標,而是廣大員工的特定目標,此時員工轎車目標的實現服務於企業目標的實現。「轎車獎勵」的條件則是需要企業實現既定的利潤目標,所以「轎車獎勵」其實是服務於組織利潤目標的激勵手段。

第二,按需激勵原則。

這個原則是以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為指導,去設計激勵機制。激勵員工的起點是滿足員工的需求,而員工的需求存在著個體差異,管理者的任務就是找準員工的各種不同需求,採取相應的激勵措施滿足其需求,從而調動員工的積極性,進而有效地實現組織目標。案例中在連年發放獎金的基礎上,企業確定轎車符合廣大員工當下的普遍需求。「轎車獎勵」政策的推出,滿足了職工這一需求,從而激發了職工的主動性與創造性,在工作中能夠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智慧,企業的全年預期盈利目標便能成功實現。

第三,適時適度原則。

激勵要適時,必須注意時效性,激勵周期不可過短或過長。員工工作表現良好,取得良好業績,或者提出好的合理化建議等,都應及時予以肯定,使其保持改善的動力。稻盛和夫在其著作《活法》一書中介紹其在工廠工作經歷時有這麼一段描述:「看到好的成果上司就表揚我,這促使我更加投入,於是又產生了更好的結果。由此進入了良性循環。」最終在日本合成並開發成功了一種用於電視機顯像管的新型陶瓷材料。「周圍的人開始對我刮目相看。我感到了工作的意義和生命的價值,至於工資遲付的問題已經不再介意。」這裡上司的表揚就非常適時。因此,無論獎勵還是懲罰都要適度,激勵要適度,否則不僅會增加激勵成本或許還會產生反作用。

第四,公平原則。

公平原則的理論依據來源於亞當斯公平理論(由美國學者亞當斯在綜合有關分配的公平概念和認知失調的基礎上,於20世紀60年代提出的一種激勵理論)。其觀點是當一個人做出成績並取得了報酬以後,他不關心自己所得報酬的絕對量,而是關係自己所得報酬的相對量。因此他需要進行種種比較來確定自己所得報酬是否合理,比較結果將直接影響今後工作的積極性。通常情況人們會作兩種比較,一是橫向比較,即他所獲得的報償與自己的投入的比值與組織內部其他人作橫向比較;二是縱向比較,即把自己目前投入的努力與目前所獲得報償的比值進行比較,只有相等時他才認為公平。案例中各種獎金、轎車均是普惠性的政策,營造了很好的公平激勵氛圍。不患寡而患不均,說的也是這個道理。

第五,多種激勵形式有機結合的原則:

激勵的本質是滿足個人的需求,而人的需求又是多種多樣的,不斷發展變化的,因而激勵的形式也要多種多樣。這就需要管理者在制定激勵策略時,既要運用精神手段,也要運用物質手段,既要注重組織內在的因素,也要考慮組織外在的因素。

從現金季度獎、年終獎、轎車獎勵,到助學獎學金、退休紅包、話費補貼、醫療互助等等,方大集團的激勵形式不僅滿足了不同層次員工的需求,其激勵目標還囊括員工家屬(子女、老人)和退休人員,可謂面面俱到。方大集團核心經營特點的四個方面也分別對應了激勵機制中的兩個層次,前兩個方面「黨建引領企業發展,黨的理論治理企業」及「三個有利的企業價值觀」是企業精神層次的體現;後兩個方面績效薪酬分配與「賽馬」機制的激勵形式則符合物質激勵的體現,做到了精神激勵與物質激勵的有機結合。

第六,正向激勵為主,負向激勵為輔,獎懲結合的原則:

正向激勵是組織通過認可、讚賞、增加工資、提升或創造一種令人滿足的環境來表示對員工的獎勵和肯定。而懲罰是指對員工的不良行為或業績採取諸如批評、扣發工資、降職等來表示對員工的懲戒或批評。得到獎勵的人會更努力,獎勵先進人員的同時其實也是對後進人員的一種鞭策。懲罰的目的不是為了讓員工無地自容,而是藉以告誡員工可以做得更好,一般都是觸碰了組織的底線才對其進行處罰。制定激勵機制一定是正向激勵,出發點也一定是立足獎勵。「獎要獎的心花怒放,懲要懲的刻骨銘心」,獎懲結合的激勵機制才能做到有效地激勵。

因此,遵循以上六條激勵原則,通過各種有效地激勵形式充分激發員工的潛能,調動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實則是為了消除企業中最大的浪費-對員工智慧的浪費。

本文原創作者:北京唯實管理諮詢有限公司-梁建老師(引用請註明來源和出處,商業轉載請與我司聯繫,否則一經發現會追究其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員工激勵的四大原則
    1、因人而異 針對員工的需求量身定製激勵措施,要求管理者提供的獎勵必須對 員工具有意義,否則效果不大。每位員工能被激勵的方式不同,管理者應該模仿自助餐的做法,提供多元激勵,供員工選擇。例如,對上有老母、下有兒女的職業女性而言,給予她們一天的假期獎勵,比多發獎金或許更有吸引力;而對於衣食無憂、渴望上進的單身漢,獎勵他們外出學習培訓則可能正是他們的最大願望。所以,在管理實踐中,管理者要努力避免激勵「大鍋飯」 的做法,只有發現下屬的優先需求,設計個性化的激勵方案,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激勵資源,並達到激勵效果的最大化。
  • 激勵員工的五項原則
    其實,問題的根源在於激勵不當,或者激勵缺失。有人這樣評價沃爾瑪強大的向心力:「沃爾瑪公司的迅速崛起,主要取決於沃爾瑪內部的團結與和睦。沃爾瑪的員工聚在一起,就像噴發的火山一樣,氣勢非常兇猛。」毋庸置疑,有效的激勵是保證員工工作熱情和工作態度的核心要素。那麼作為企業的老闆,又該如何激勵自己的員工、增強團隊向心力呢?
  • 張勇:從海底撈薪酬制度看員工的動力,有效激勵並留住優秀業務員
    業務員是人員變動最頻繁的職業,如何有效激勵並留住優秀業務員是困擾企業及銷售管理者的一個難題? 講到這裡不得不說一下海底撈員工的薪酬激勵: 張勇對於自家員工採用:「人人平等的管理理念」,員工工資發放採用」逐級考核,按勞取酬,多勞多得」的原則。工資根據對員工的工作績效、考勤等方面認真考核後發放。同時工資發放採取「下發薪制」,即當月考核下月發薪。遇到節假日及特殊情況順延發放。
  • 激活新員工潛能「活水」
    ​ 「新」是新員工的劣勢也是優勢。如何有效在短時間內,將新員工「新」的劣勢有效轉化為「新」的優勢,深入挖掘新員工在攻堅創效每一個階段「新」的潛能與優勢?各企業應該因材施教、因勢利導給新員工提供幹的陣地,學的平臺,說的機會以及建言獻策的渠道,激活新員工潛能「活水」,以3個「借」力為企業經營創效助力注能。  借一線輪崗,用好幹的陣地。
  • 《有效激勵員工的70個場景案例》兩種激勵,提高下屬工作積極性
    物質激勵,掌握方法才能有效激勵物質激勵是其他激勵方式基礎,物質激勵可以給下屬帶來「安全感」,如果沒有物質激勵,其他的激勵方式無法有效起到激勵的作用。③經濟性原則。公司在設計薪資水平是要充分考慮到經營情況,財務承受力等方面。用有限的資金髮揮最大的效果,用更科學的方式,激勵員工創造更大的價值。公司不怕多發薪水,創造越多的價值,發的獎勵越多,水漲船高一個道理。
  • 管理者必讀12篇:9大原則,7個步驟設定有效激勵員工的企業目標
    員工在工作時間經常做與工作無關的事情,比如聊天、看手機、看雜誌等。員工如此固執和工作不順利的主要原因是他們缺乏明確的目標和動力。沒有目標和動力,員工會養成懶惰和拖延的習慣。它會像一個雪球。持續的時間越長,問題就越大,解決起來就越困難。員工的工作效率只會繼續下降。因此,一個有效的目標管理系統是非常重要的。那麼我們如何通過目標來管理呢?
  • 激勵計劃要簡單易行,形成有效的激勵系統,讓員工保持工作效率
    你必須明確地表示具體的行動,目的與方針可以稍微抽象,但行動卻應當明白地指出,讓負責實行或要被激勵的對象了解自己該如何做,以及這樣做後的必然結果。②有限期。你的激勵計劃的最終目標就是提高員工的工作績效,這是毫無疑問的。目標是一隻無形的手,在遠方召喚著所有的人。擬訂激勵計劃一定要顧及時間上的安排,以便在實行一段時間後就實現效果,可以據此做出相應的調整。
  • 領導薦讀:員工犯錯時,激勵比批評更有效
    員工真的是越批評越好嗎?小雅公司的業績不斷下降,其實就是最好的答案:下屬犯錯,越批評效果就越差!可見,要想改變員工,讓他們意識到錯誤並且改進,鼓勵來得更加有效。案例裡的老職員在升為組長以後,就會下意識地改正自己的遲到行為。當領導給予信任,下屬賦予期待時,老職員的心態就會發生改變,遲到的行為也會予以克制。給團隊做好示範,最終帶領團隊取得了好的成績。
  • 如何行之有效激勵員工
        松下電器的創始人松下幸之助是個懂得激勵的企業領袖。他常對部下講:「我做不到,但我知道你們能做到。」他要求管理者必須經常做為員工「端菜」也即服務的工作,尊重員工,激勵員工,讓員工最大限度地發揮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 企業積分制管理:如何充分發揮員工潛能,實現利益的最大化
    多數管理者是不了解員工,所以在招人的時候是以崗位招人,考慮的是這個崗位需要什麼人就找什麼人,很少有人因人而找崗位的,我們在做管理的時候,很少有時間去發現員工的優勢,並沒能夠讓員工發揮最大的作用。其實很多管理者也在反饋,每個人都考核,壓力很大,管理者更多是把時間和精力放在產生效益上,至於如何發揮員工潛能上,根本就沒有辦法顧及。想要發揮員工潛能,我們可以通過積分制管理軟體中的懸賞任務去發現員工內在的潛質,如何使用?
  • 知識型員工不能按馬斯諾需求理論來激勵了
    也就是說,知識型員工是GH公司的最大資本,也即「知本」。諸如GH公司這樣的知識密集型企業,其人力資源管理的核心在於對知識型員工的有效管理,即如何圍繞公司的生存、發展,建立一套有效的激勵機制,讓「知本」發揮出最大潛力和價值。「知識型員工」,一般是指具有從事生產、創造、擴展和應用知識的能力,為企業帶來知識資本增值,並以此為職業的人。
  • 華為發狠,應屆生年薪給201萬:談錢,就是給員工最大的尊重!
    算下來,在華為的總員工裡,研發人員能直接過半。 但一家公司的強大與否,並不直接取決於公司內頂尖人才有多少。 任正非也說過:人才不是華為的核心競爭力,對人才進行有效管理的能力,才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 團隊氛圍差,下屬工作達不到預期,四個方法讓員工發揮最大潛能
    「經理」中的「經」指的是「經營」,「理」指的是管理,做「經理」就是要經營事,管理人。要經營事,就要針對事情設立好目標和行動計劃;要管理人,就要關注人所處的環境和人的狀態。團隊管理者不論工作再紛雜、每天再忙碌,都需要做好團隊管理工作。歸根到底,就是需要關注目標、計劃、環境和人這四大領域的內容。
  • 如何激勵員工,而不給管理挖坑?
    2有效激勵的前提,熟知需求、管理期望管理學中有一個德普雷定理,它是由美國企業家M.德普雷提出的,說的是人們之所以需要工作,是因為希望得到自由發揮的機會。對於熱愛工作的人來說,工作本身就是對他的最佳鼓勵。
  • 激勵一個人最有效的結果:讓他上癮
    湖畔大學梁寧老師在一堂產品課裡分析,這是因為《王者榮耀》有效降低了激勵門檻。 對於熱愛工作的人來說,工作本身就是對他的最佳鼓勵。 真切地重視員工比天花亂墜地設計激勵更有效,你越是了解你的員工,越是知道如何激勵他們、成就他們,這才是激勵的重點。 德普雷說,「人們之所以需要工作,是因為希望得到自由發揮的機會。
  • 適當的激勵員工,回報率會使你意想不到
    人們會對激勵作出反應,沒有什麼是比激勵更有效的了,如果你在公司對員工的某種行為給予獎勵,那麼員工就會做的更多,更全力以赴。如果你懲罰某種行為,那麼員工就會避免這種行為。但是也會畏手畏腳,寧願不去做,也不願意去推陳出新。如何通過激勵在兩者中保持平衡,最主要的是看你想要員工做到那個階段。
  • 構建金融業有效的薪酬激勵體系
    作者|魯桐「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公司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文章|《中國金融》2020年第15期在市場競爭中,為了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構建有效的公司治理結構,必須解決激勵相容約束問題,即如何使企業員工(特別是經營者)有積極性努力工作
  • 如何讓員工發瘋般的工作—有效激勵四步曲(方法)【標杆精益】
    推薦語:我們在企業推行精益的過程中,要恰當的使用好激勵的手段。而激勵不僅僅是獎金那麼簡單,計劃通過三篇文章的連載,為大家闡述清楚激勵的原因、定義、方法和原則。整體內容既有理論又有恰當的案例和典故。本篇是第二篇,屬於實踐案例篇,闡述激勵的二十個方法中的前十個。
  • 激勵與福利的本質區別是什麼?企業這樣為員工「加工資」更有效!
    薪酬、激勵、福利「物質對留住員工起不了決定作用」成為很多公司忽視員工薪酬福利的藉口。員工激勵的方式很多,但薪酬激勵仍佔據極其重要的位置。1.激勵是做到才給,福利是做沒做都要給;2.激勵是員工為自己而做的,福利是企業為員工而做的:3.不給激勵的結果是員工可能不努力工作,不給福利的結果是員工可能放棄工作;4.激勵是因結果而異,福利是因人的層次
  • 『細談人資』3步,降低企業離職率,有效激勵你的員工
    據研究表明,90%以上的領導許諾和員工期望都不成正比。而這恰巧就是員工失去激情的主要原因。俗話說得好,當你知道了事情的起因,那麼你馬上就會曉得解決的辦法。今天給你分享的就是最基礎但卻最實用的激勵員工的辦法:所有激勵員工都有一個重要的前提:就是信任。不僅你要信任他們,而是讓你也要值得他們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