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使用漢字達到2000多年,但是在1945年,越南方面廢除漢字,改用拼音文字。然而,越南的古籍都是用漢字記錄的,那麼越南人是如何看古籍,洞悉越南古代史的?
(越南)
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的公元前214年,派大軍越過嶺南佔領今日的廣西、廣東、福建,徵服當地的百越諸部族,秦朝在這一帶大量移民,設立了三個郡,其中越南北部(即駱越)歸屬於象郡管理。
秦朝末年天下大亂,公元前203年,秦朝的南海尉趙佗自立為南越武王(後改稱「南越武帝」),首都在今廣州,越南中北部成為南越國的一部份。
公元前111年,漢武帝滅南越國,並在越南北部和中部設立了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在之後長達一千多年的時間裡,今越南中北部一直是中國各朝代(漢朝、東吳、晉朝、南朝、隋朝、唐朝、南漢)的直屬領土。
因為這個,很多中國人進入越南,帶來了先進的中國文化,漢字也一直是越南的官方語言。
(胡志明)
十七世紀,隨著葡萄牙、西班牙和法國人等西方國家來到這片大陸上,跟隨而來的不只是經濟侵略和政治壓迫,對越南的文化侵略也是非常深厚。
侵略者在越南推行拼音文字,極力打壓漢字的推廣。因此,越南出現了以拼音文字和漢字盛行的現象。
真正讓漢字從越南社會全面退出歷史舞臺的是1945年8月越共(北越)革命勝利後,越共政府宣布全國範圍內全面停止漢字和漢語的使用,代之以完全的拼音文,越南語中稱這種新的拼音文字為「國語字」。
(越南古文字)
漢字消失以後,越南人的文化出現了斷層。
例如在某個山上發現了古墓,普通的越南人連哪個朝代的都看不出來,因為古墓的文字都是漢字。很多越南學生在查閱古籍資料時也是一頭霧水,古籍清一色的漢字。
對於一個國家而言,研究歷史能讓國人產生一種愛國熱情,而在越南,因為年輕人都在說拼音文字,根本無法看懂古語文。
近年來,隨著中越經濟文化交流的不斷深入,對於恢復使用漢字的呼聲在老百姓中越來越高。越南政府也開始重視漢字和漢語的推廣和使用,目前漢語已經成為越南國家第二大語言,可見一種文字和語言對國家的歷史文化傳承有多麼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