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刑事責任和民事責任的那些事!如何區分?又分別如何處理的?
弄明白違法和犯罪的關係後,那麼民事責任和刑事責任也就比較好劃分了。可以從以下幾點來區分:一、責任起因不同,民事責任是指違反了相關民事法律法規所規定的、或當事人幾方所約定的義務而應承擔的責任。刑事責任則是因當事人的行為違反了刑事法律法規而產生的法律責任。
-
.| 涉民營企業法定代表人民刑交叉案件處理中刑事責任和民事責任...
本文通過對正確認定、區分民營企業法定代表人涉民刑交叉案件刑事責任、民事責任的法理基礎的分析,在此基礎上提出完善涉民營企業法定代表人民刑交叉案件審理的建議。二、對民營企業法定代表人經濟犯罪案件審理過程中存在問題的分析民營企業法定代表人涉嫌的經濟犯罪案件中,大多數犯罪事實可以歸入屬於民刑交叉案件的研究範疇。民刑交叉案件涉及民法和刑法,究竟認定為民事不法適用民法,還是認定為刑事犯罪適用刑法,值得研究。
-
民事訴訟中作偽證涉及的刑事責任
民事訴訟中作偽證涉及的刑事責任民事訴訟活動中,部分當事人或訴訟參與人為獲得法院勝訴判決而做出偽造證據的行為。這一行為不僅可能會使得最終的民事判決無效,還會受到民事訴訟法相應的處罰,對於情節嚴重的,還會遭受刑法的制裁。1.
-
【法律小知識】民事責任的優先承擔
【法律小知識】民事責任的優先承擔 2020-09-14 1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負刑事責任後是否可以進行民事訴訟
犯罪分子被人民法院判處有罪後,就需要承擔刑事責任。如果是判處有期徒刑的,一般會移送到監獄服刑。而有些犯罪行為造成被害人出現損害的,負刑事責任後可不可民事訴訟?下面由李勝勇律師進行詳細解答:一、負刑事責任後是否可以進行民事訴訟犯罪分子負刑事責任後,如果犯罪行為損害了被害人民事權利的
-
...與檢察工作|辦理涉正當防衛案件時,應統籌考慮刑事責任和民事責任
元明認為,在辦理涉正當防衛刑事案件時,應當統籌考慮刑事責任和民事責任。「民法典規定了正當防衛的民事責任承擔規則,明確正當防衛不承擔賠償責任,防衛過當的承擔適當的民事責任。」江蘇省蘇州市檢察院副檢察長王勇認為,民法典的頒布將對刑法適用帶來一系列影響,檢察官在刑事案件辦理中,應當特別注意刑法和民法的平衡問題。
-
過失致人受傷或死亡,是否承擔刑事責任?及需承擔的民事賠償責任
過失致人受傷是否承擔刑事責任呢?很多人認為過失致人受到傷害,是不用承擔刑事責任的,因為雖然過失致人受傷,自己的行為和結果有著因果關係,但是由於沒有主觀故意,所以不能追究刑事責任,究竟是這樣嗎?要區分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致他人受傷,傷害程度輕傷及以下這裡的「輕傷」指的是什麼呢?
-
法理學 ‖ 法律責任
立法的重要任務之一是合理地設定和分配法律責任,促使人們正確行使法定權利和履行法定義務。行政執法和司法的基本任務是依法公正地認定和確定當事人的法律責任,保證法律在全社會的有效實施。處罰論:法律責任定義為責任主體必須接受的處罰、懲罰或者制裁。缺陷在於它主要適用於刑事法律責任和行政法律責任,而很難解釋以補償損失為主要目的的民事法律責任。
-
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競合關係的理解
根據刑法學通說,刑事責任是指行為人對違反刑事法律義務的行為所引起的刑事法律後果能提供衡量標準的、體現國家對行為人否定評價的刑事實體性義務。與刑事責任不同,行政責任則是指行政法律規範所規定的一種法律責任。
-
女孩負刑事責任嗎
一、遛狗女孩是否要為此承擔刑事責任? 目前從網上公開顯示的信息來看,遛狗的女孩12歲左右,因兩狗追逐掙脫控制,栓狗繩將老人絆倒最終救治無效死亡。 12歲女孩遛狗時是採取了一定的措施,比如遛狗時是牽著狗繩的。狗掙脫他的控制是因為突然追逐其他的狗這一意外情況造成的,最終導致了老人被狗繩絆倒死亡。另外,未成年人尚不具備完全行為能力。
-
民事責任與侵權責任的區別?
2019-04-16 16:18:15 | 來源:北京法院網 | 作者:王峰民 民事責任是指民事主體因違反了民事義務
-
無錫刑事辯護律師:勿碰法律警戒線!未成年人的法律責任知多少?
未成年人的成長受到社會的多方關注,法律為未成年人撐起了一把保護傘,保護著未成年人的眾多權益,但在法律的庇護下,未成年人不注意自己的行為,同樣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無錫刑事辯護律師提醒: 未成年人在享有特殊權利和保護的同時,注意不要觸犯法律的警戒線!
-
【民法典學習】民事責任的優先承擔
民事主體因同一行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時,財產不足以支付的,優先承擔民事責任。請看民法典相關條款:第一百八十七條民事主體因同一行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的,承擔行政責任或者刑事責任不影響承擔民事責任;民事主體的財產不足以支付的,優先用於承擔民事責任
-
違約責任與侵權責任的競合關係法律分析
違約責任與侵權責任的競合關係法律分析違約責任與侵權責任的競合關係時有發生,即當事人的一個行為違反了兩種法律關係應當遵守的義務,導致一方受有損失,而債權人可擇其最為有利的請求權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二者構成要件及法律效果各有不同
-
什麼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什麼是完全不負刑事責任年齡?
新頒布的民法總則規定:在我國,年齡滿8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這是什麼意思呢?不滿8周歲的人,法律上又是什麼意思呢?年滿16周歲以上的人,法律上又是怎麼規定的呢?我國刑法中,有14周歲以下的人完全不負刑事責任年齡的規定,這又是什麼意思?相對負刑事責任年齡又是什麼意思?完全負刑事責任年齡是什麼意思?
-
非法殺害受保護野生動物,不僅要承擔刑事責任,還要承擔民事責任
【典型意義】 本案系非法獵捕、殺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案件。刑罰是環境治理的重要方式,面對日趨嚴峻的環境資源問題,運用刑罰手段懲治和防範環境資源犯罪,加大環境資源刑事司法保護力度,是維護生態環境的重要環節。
-
民事責任的優先承擔
民事主體因同一行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時,財產不足以支付的,優先承擔民事責任。請看民法典相關條款:第一百八十七條民事主體因同一行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的,承擔行政責任或者刑事責任不影響承擔民事責任;民事主體的財產不足以支付的,優先用於承擔民事責任。
-
談談對取保候審保證人承擔民事責任的理解
該條規定取保候審保證人怠於履行保證義務致使被告人逃匿的,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可以要求保證人承擔連帶賠償責任。但由於該條規定得過於原則,實踐中如何具體運用,頗有爭議,本文略作分析。 大家對保證人於此情形下承擔責任的性質和責任的範圍均無異議,有異議的是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如何要求保證人承擔連帶賠償責任,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的請求是否具有獨立性。
-
未成年刑事責任年齡法律規範匯總
(來源:《刑法規範總整理》(第十一版),法律出版社將於2019年4月出版,內容有刪減)【現行刑法】第十七條【刑事責任年齡】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關於相對刑事責任年齡的人承擔刑事責任範圍有關問題的答覆(2003年)6. 關於審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2006年)7. 關於在檢察工作中貫徹寬嚴相濟刑事司法政策的若干意見(2007年)8.
-
狗繩絆倒老人致其身亡的法律責任分析
法律分析刑事責任首先明確一點,本案不存在刑事責任,因為牽狗的女孩才12歲,屬於絕對不負刑事責任的年齡,無論如何都不能對其課以刑責。但是如果不牽繩的狗主人是成人,是否有刑事責任呢?因此,作者對本案定性為意外事件持否定意見,應當是過失致人死亡,只不過因為不到刑事責任而不負刑事責任。那麼如果是一個成年人,作者認為是涉嫌過失致人死亡的。民事責任本案雖然能免除刑事責任,但是民事責任是免除不了的。本案因為是飼養動物致人死亡,賠償項目包含醫療費,死亡賠償金,喪葬費,精神撫慰金,處理喪事人員的誤工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