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學碩士生——劉敏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

2020-12-13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劉敏:涅槃重生,閃耀青春

2019-06-24 來源:思政司

  劉敏,南京大學法學院2016級碩士研究生,2008年汶川地震倖存者,全國大學生抗災減災災後重建國際論壇倡議者,中華康復工程基金會籌委會成員,第九屆殘運會暨第六屆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火炬手。她先後榮獲: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四川省優秀共青團員、第十三屆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全國高校「百名研究生黨員標兵」等榮譽稱號。她的事跡先後被中央電視臺、人民日報、中國青年報、新華通訊社、香港有線電臺、鳳凰網、文匯報、網易新聞、騰訊新聞、華西都市報、南方都市報等媒體報導轉載。時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這樣評價她,「你有不可徵服的靈魂,任何艱難困苦都不會讓你低頭,你已經用自己的『雙腿』站立起來了,面向光明的未來,永遠不會倒下。」地震致殘是刻在她生命中的印記,經歷過死的考驗,她領悟到了生的意義。自強不息,她用汗水書寫自己的人生,用行動詮釋夢想。知責感恩,她用公益傳遞愛心,用付出回報社會。

  一、重獲新生,不向命運低頭

  劉敏是四川北川人,在2008年那場災難性的地震中,16歲的她曾被埋在廢墟下長達30個小時。「再晚兩個小時,你就沒命了」,這是被救之後醫生對她說的第一句話。由於醫療資源的匱乏和搶救生命的迫切,劉敏不得不在帳篷中目睹醫生在沒有麻醉藥的情況下截掉自己的右腿。與此同時,長時間擠壓帶來的嚴重內傷,使她在重症監護室搶救了2個多月才轉危為安。

  從地震傷害中恢復過來後,劉敏繼續回到學校學習。返校最初,她的月考名次是班級倒數第三名,然而到了高二期末全市統考的時候,她的成績已經奇蹟般地恢復到了年級第四名。僅僅從這小小的人生一角,我們似乎已經可以看出劉敏堅強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憑藉著這種精神,劉敏最終如願考上四川大學,四年後以優異成績順利保送到南京大學繼續深造。

  二、勇往直前,擁抱無限可能

  大學為青年學生提供了視野和平臺,但只有極少數人像劉敏這樣,利用這個平臺綻放出了如此奪目的光彩。從走進大學開始,劉敏真正地拿起了書寫命運的筆,畫出了一幅幅濃墨重彩的精彩圖景。

  在大學期間,劉敏始終保持著優異的成績,修得了經濟學/法學雙學士學位,榮獲了美國百人會英才獎、全國殘疾大學生勵志獎學金、香港黃乾亨獎學金、南京大學一等學業獎學金、四川大學綜合一等獎學金(2次)、南京大學棟梁獎學金特等獎;她積極參加各種競賽,收穫了恆大集團全國「新青年 新居夢」選拔賽亞軍、四川大學法制知識競賽(專業組)一等獎、「I創意WE實現」創意大賽金獎、校好書推薦大賽二等獎;科研方面,她參加了1項國家級課題、2項省級課題、5項校級課題,多項課題被評為優秀課題;她熱心服務集體和同學,擔任學生幹部,多次獲評優秀學生幹部,先後獲評40餘項校級以上榮譽。

  三、心懷感恩,用愛撒播陽光

  在不斷提高自己、鍛鍊自己的同時,劉敏沒有忘記關愛社會、回報社會。她深知自己的重生,既是屬於自己的幸運與努力,更得益於黨、國家和社會的關愛。

  劉敏積極投身於社會公益,用自己的辛勤努力爭取更多社會資源,為青少年和殘障人士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和關愛,發起了「全國大學生抗災減災災後重建國際論壇」,參與組建了「中華康復工程基金會」,用公益活動向社會傳遞愛心。

  與此同時,劉敏也更多地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去感染別人、鼓勵別人,為這個社會撒播陽光。2017年,劉敏受邀到多所中小學給青少年學生分享自己的人生經歷和感悟,傳播社會正能量;作為中華康復工程基金會籌委會成員,以不知疲倦的精神幫助需要關愛的孩子們募捐;與世界帕運冠軍波波夫先生等優秀殘疾運動員一起挑戰殘疾極限運動,給予廣大殘障人士更多的生活樂趣和希望;籤約全球最大的假肢器具公司-奧託博克公司,成為中國地區形象大使,以自信陽光的姿態成為殘疾人的形象典範。劉敏也是南京大學「誠動天下」大學生成長報告團首批成員,她通過自身感人經歷,向學弟學妹分享成長與選擇的感悟,被南京大學校長呂建院士稱為「勵志姐」。

  在學校中,劉敏積極參加班級和學校活動,投身社會實踐,展示了良好的精神風貌和道德品質,得到了老師和同學的好評,2017年度獲評南京大學「十大年度人物」榮譽稱號。作為南京大學研究生會成員,積極參與研究生會活動並負責生日牆項目。擔任黨支部組織委員,恪盡職守做好黨支部各項工作,用心運營法學院「律政之心」公眾號,展現一名新時代青年學生黨員的風範與魅力,2018年被評為「南京大學優秀共產黨員」,其所在支部也被評為南京大學「先進黨支部」。

  十年來,劉敏的身上已獲得了數不清的讚美和榮譽,但在這一切的背後,又隱藏著說不盡的拼搏和奮鬥,淚水和汗水。她雖然失去了右腿,卻長出了一雙格外有力的翅膀,她經歷了命運的地震,卻由此更明白了生命的意義,她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感染社會,用不平凡的力量影響著平凡的世界。

(責任編輯:姚振)

相關焦點

  • 高校科技及產業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
    主要服務對象為各級政府、涉農企業、各類教育培訓和科研機構、行業協會、農戶等。  組團參加楊凌農業高新科技成果展覽會。為充分展示涉農院校的科研成果,推動成果轉化與產業化,2003年教育部組團參加由科技部、商務部、教育部、農業部和陝西省政府共同主辦的第十屆中國楊凌農業高新科技成果展覽會。
  • 提高高等教育質量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
    2001年6月13日,教育部印發了《教育部關於實施「對口支援西部地區高等學校計劃」的通知》(教高〔2001〕2號),首次確定北京大學與石河子大學,清華大學與青海大學,中國農業大學與內蒙古農業大學等13對東西部高校建立對口支援關係。2001年6月27日,教育部批准南開大學對口支援延邊大學。
  • 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又增三語種版本
    為進一步深化我國與越來越多非英語國家的教育合作與交流,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推出了法語、西班牙語和阿拉伯語三個語種版本,即日起上線試運行。至此,加上去年上線的德語、日語、俄語版本,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已形成以英文版為主、6個語種為輔的外文網站群。
  • 貴州省教育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
    其中被教育部、人事部授予「全國模範教師」稱號的有貴州工業大學文方等17人,被授予「全國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稱號的遵義市文化小學秦楠等2人;被教育部授予「全國優秀教師」稱號的有貴州大學劉橋等47名,被授予「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稱號的有貴陽市女子職業學校陳長華等7名;被省教育廳、省人事廳授予「貴州省優秀教師」稱號的有貴陽師範高等專科學校的丁豐朝等260人,被授予「貴州省優秀教育工作者」稱號的有貴州大學楊開雄等
  • 電化教育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
    到年底,新增數學與應用數學(與東北師範大學合作)、漢語言文學(與北京大學合作)、土木工程(與天津大學合作)、機械設計及其自動化(與哈爾濱工業大學合作)、公共事業管理(衛生事業管理)(與北京大學合作)5個專科起點本科專業,藥學、護理學2個專科專業,專業設置共計19個(含課程開設,本科11個,專科8個),招生總規模達46.44萬人,其中本科23.57萬人,專科22.88萬人。
  • 湖南省教育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
    2005年上半年,兩校都通過了國家高校設置評議委員會的評審,被教育部批准建校。二是爭取教育部批准了中南林學院改名為中南林業科技大學。三是進一步推進了湖南中醫學院、株洲工學院改辦大學的申報迎評工作,並已獲教育部專家組評議通過。四是組織與指導了湖南建材高專與湖大衡陽分校合併升本等幾所學校升本的申報準備工作。
  • 綜合管理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
    教育部人事司會同有關司局,在大量調研和前期準備工作的基礎上,起草了《人事部 教育部關於高等學校崗位設置管理的指導意見》、《人事部 教育部關於義務教育學校崗位設置管理的指導意見》和《人事部 教育部關於中等職業學校、普通高中、幼兒園崗位設置管理的指導意見》。經人事部、教育部反覆溝通、協商,該文件將在2007年初印發。
  • 東南大學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
    整合資源 凝練特色 精準發力 2018-10-17 來源:規劃司   按照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和教育部的統一部署,東南大學定點扶貧雲南省楚雄州南華縣。
  • 河南省教育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
    高校加快教育網站建設和信息資源開發,全省有54所高校建立了教育網站,比上年增加19家。所有網站均提供了www.ftp、E-Mail、視頻點播等基本的網絡服務,全省有42所高校建設教務、科研、學生、行政管理等方面的資料庫,購置或開發了基於網絡的電子圖書和電子期刊等大型資料庫。全省高校多媒體教室達540個,可同時供6.5萬名大學生上課。
  • 語言文字工作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
    2002年4月15日~19日,地方語言文字立法工作座談會分兩片分別在鄭州和南京召開。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委員、原國家語委主任柳斌及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教育室、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管理司,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大教科文衛、政府法制辦、教育廳有關負責同志出席了會議。
  • 雲南省教育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
    [中職學校校長和骨幹教師培訓]  2002年,選送了2名中職學校校長參加教育部組織的中等職業學校骨幹校長高級研修班。省內兩所全國重點建設的職教師資培訓基地雲南大學、雲南省旅遊學校開展面向全省培養培訓中職骨幹教師工作。雲南大學舉辦中職教師專升本學歷教育,招生80人;招收62名中職學校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
  • 學位工作與研究生教育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
    哈爾濱工業大學    復旦大學   同濟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     華東師範大學   南京大學      浙江大學       中國科技大學   廈門大學      武漢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   中山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     國防科技大學  [ 我國舉辦MBA教育10年
  • 中央廣播電視大學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
    中央廣播電視大學   〔綜述〕中央廣播電視大學是教育部直屬高等學校,是基於計算機網絡、衛星電視網絡,運用文字教材、音像教材、多媒體課件、網絡課程等多種媒體,面向全國開展現代遠程教育的開放大學。
  • 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
    撰稿 王揚南審稿 王繼平[第三批全國重點建設職教師資培訓基地名單]  2001年3月,教育部印發《關於公布第三批全國重點建設職業教育師資培訓基地名單的通知》,確定北京師範大學、華東師範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內蒙古農業大學、西北師範大學、新疆農業大學、蘇州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和寧夏石嘴山職業技術學院等學校為第三批全國重點建設職教師資培訓基地
  • 長安大學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
    長安大學承擔定點扶貧商南縣的結對幫扶任務以來,充分發揮科教文化優勢,以人才、教育、科技、文化資源建設為載體,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科學謀劃,精心組織,創新機制,紮實推進定點扶貧各項工作的順利發展。
  • 上海市教育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
    成立公眾服務處,強化政府信息公開和對社會、公眾的服務功能,制定《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關於加強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意見》,完成《政府信息公開指南》和《政府信息目錄》的編制工作。  [特殊教育、民族教育與對口支援]  制訂特殊教育學校學生免費接受九年義務教育方案,在全市開展上海市示範性特殊教育學校建設工作。
  • 教育教學管理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
    另外,教育部高教司於2007年8月8日―11日在青海大學舉辦了「2007年對口支援西部地區高等學校管理人員高級研修班」。對口支援高校的管理人員進行了研討和交流,有力促進了對口支援工作。12月17日,教育部、財政部聯合發出《關於批准「高等學校本科專業設置預測系統項目」建設項目的通知》,批准「高等學校本科專業設置預測系統項目」由同濟大學牽頭,同濟大學、中山大學共同承擔,分別成立兩個研究小組。
  • 四川省教育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
    日元貸款高校人才項目正式啟動,義大利政府「職業教育項目」經國家正式批覆立項並開始實施,英國政府與世界銀行「西部地區基礎教育發展項目」有望通過外方最後評估,上述三個項目實際利用外資總額達9115萬美元。此外,積極爭取的沙烏地阿拉伯政府貸款和奧地利政府貸款也將於近期列入國家利用外資的總體計劃。「銀校合作」取得新進展,全省省屬高校國內銀行貸款額達20億元。
  • 教育督導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
    新聞媒體共刊播各類報導70篇次,對報告中反映的成績和各級政府的努力作了高度評價,對發布《國家教育督導報告》這一形式給予了充分肯定。有的新聞媒體評論,《報告》的公布「無疑是一項加強對政府教育行為的行政監督和社會輿論監督的重要措施。」  各地教育部門普遍反映,《報告》抓住了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核心,瞄準了大家關心的公共資源配置問題,針對性強,指向明確。
  • 廣東省教育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
    2000年國務院劃轉廣東省管理的共有4所普通高校(中山醫科大學、華南農業大學、廣州中醫藥大學、廣州金融高等專科學校)、1所成人高校、8所中專學校。經教育部批准同意5所專科學校分別組建升格為本科院校,即:茂名學院、韶關學院、嘉應學院、肇慶學院、惠州學院。廣州市有5所普通、成人高校合併組建成新的本科院校廣州大學。2000年5月,國務院同意授權廣東省政府自行審批設立高等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