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起訴患者返還42萬遭反訴,最終反賠106萬,到底發生了什麼?丨醫法匯

2020-10-18 醫法匯醫療律師

作者:醫法匯

轉載請註明來源:醫法匯微信公眾號

【本文摘要】這是一個充滿反轉的案例,醫院以不當得利糾紛起訴患者返還墊付的42萬治療費用,結果被患者以醫療過錯反訴要求賠償263萬,最終法院判決醫院賠償患者106萬。司法鑑定認為醫院對患者早期治療處理中存在輕微不足,那麼醫院賠償的真相到底是什麼?

案情簡介

懷孕39周即將臨產的黃女士入住甲醫院處待產,完善相關各項檢查後,於當天晚上十點多在「腰硬聯合麻醉」下行剖宮產手術。20分鐘後順利取出一男嬰。第二天黃女士出現雙下肢麻木症狀,甲醫院對黃女士進行三天治療後,症狀無明顯改變,應黃女士要求將其轉院。後黃女士被診斷為急性脊髓炎,先後在多家醫院進行康復治療。

黃女士認為,自己所遭受的損害,是甲醫院在麻醉中損傷了自己的脊髓所導致。甲醫院則認為其病症與醫院無關,不應負任何責任。因黃女士治療期間甲醫院墊付了42萬元費用,遂訴至法院要求其返還。黃女士則以醫療過錯為由反訴甲醫院賠償263萬。

法院審理

訴訟中經法院查明,甲醫院麻醉師在為黃女士實行手術麻醉時並未取得「執業醫師資格證」。

鑑定意見認為:黃女士術後出現的症狀,雖然在時間上與剖宮產前麻醉穿刺術高度偶合,但其臨床表現與輔助檢查均無法支持麻醉穿刺導致脊髓損傷的診斷。綜合分析後,認為甲醫院對黃女士所患急性脊髓炎的早期處理存在輕微不足。醫療的不足行為一定程度上影響急性脊髓炎的早期治療效果,屬輕微因素。參照該省相關文件,認為甲醫院的醫療不足行為與黃女士目前後果有一定因果關係,原因力大小為輕微因素,參與度擬15%左右。

法院認為:甲醫院麻醉醫生轉註冊至甲醫院時為執業助理醫師,院方不應由其獨立從事醫療執業活動,未盡到法定義務,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更何況麻醉是行「腰硬聯合麻醉」與脊髓關係緊密。

因甲醫院任用無執業醫師資質的麻醉醫生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應對黃女士的損害後果承擔主要的過錯責任,法院綜合考量醫院的責任比例為70%。判決甲醫院賠償黃女士醫藥費、殘疾賠償金、護理費等共計106萬元。

法律簡析

本案中,司法鑑定意見書中認定的院方過錯非麻醉過錯,而是對黃女士早期治療處理中存在輕微不足。給出的過錯參與度為15%,而法院在最終判決卻70%責任,其主要原因就是醫院任用無執業醫師資格證的人員作為麻醉醫生為黃女士進行麻醉手術。

根據《執業醫師法》規定,國家實行醫師執業註冊制度,未經醫師註冊取得執業證書,不得從事醫師執業活動。本案中的涉案醫生為助理醫師,應依法在執業醫師的指導下,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按照其執業類別執業。在鄉、民族鄉、鎮的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工作的執業助理醫師,可以根據醫療診治的情況和需要,獨立從事一般的執業活動。本案中的醫療機構為縣城二級綜合醫院(非鄉、民族鄉、鎮的醫療),實施麻醉的助理醫師並未在執業醫師的指導下進行醫療活動,該醫院違反了《執業醫師法》中的禁止性規定。

醫療機構在進行診療活動中,一定要嚴格遵守衛生行政法律法規的規定,規範執業。避免出現本案中任用無執業醫師資格證的人員執業的違法行為。否則一旦出現醫療糾紛,將會因此而承擔醫療損害責任賠償責任,如果患方向衛生行政部門投訴,涉案醫療機構及其相關責任人還會因此而受到行政處罰。

另外,在本案中,醫患雙方對司法鑑定有爭議,這種情形下,醫患雙方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重新鑑定申請。關於重新鑑定的問題,根據2020年5月1日實施的新修改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四十條的規定,只有符合以下四種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才會準許重新鑑定:(一)鑑定人不具備相應資格的;(二)鑑定程序嚴重違法的;(三)鑑定意見明顯依據不足的;(四)鑑定意見不能作為證據使用的其他情形。 對鑑定意見存在瑕疵,可以通過補正、補充鑑定或者補充質證、重新質證等方法解決。

在訴訟中,經常會遇到一個委託事項由不同的鑑定機構鑑定得出多個不同的或是內容相互衝突的鑑定結論的情況, 像這種比較無序、隨意的重新鑑定程序,不僅耗費了司法資源,還增加了當事人的訴訟成本,也延長了案件的審判時長,降低了訴訟效率。實踐中法院很多久拖不決的案件很大一部分是因為司法鑑定的原因造成的,因此,人民法院對申請重新鑑定的案件,應當嚴格審查是否符合重新鑑定的法定條件,從而減少當事人濫用重新鑑定的申請權的現象,提高訴訟效率。

(本文系醫法匯原創,根據真實案例改編,為保護當事人隱私均採用化名)

相關焦點

  • 起訴醫院賠償170萬遭反訴,最終患方反「賠」醫院55萬_社會_澎湃...
    作者:醫法匯案情簡介患者鄧某因反覆發熱一個多月未愈入住省醫院傳染科,入院診斷髮熱原因待查:1)肺部感染?2)肺結核?3)淋巴瘤?4)敗血症?入院後省醫院給予相關檢查,醫方根據患者肺部病灶考慮為肺結核,將其轉入肺結核病區治療。
  • 醫院起訴患者返還70萬,最終反賠患者253萬,這到底發生了什麼?
    雙方無法達成一致意見後,醫院將張女士和張女士之子以不當得利糾紛起訴法院,要求張女士和張女士之子返還醫院墊付的70萬元。由於是兩個案子,法院在審理中張女士和張女士之子提起反訴,張女士一案要求醫院賠償263萬元,張女士之子一案要求醫院賠償180萬元。針對上述案件,法院委託了鑑定中心進行鑑定,關於張女士的鑑定意見為:醫院對張女士所患急性脊髓炎的早期處理存在輕微不足。
  • 患者起訴醫院「一針奪命」遭反訴,起訴170萬不成反「賠」55萬
    來源:「醫法匯」微信公眾號作者:醫法匯團隊患方認為,患者是自己走路進入省醫院自己掛號被診斷為發熱待查,在傳染科病房住院治療,是醫方實施超量、過量使用注射「頭孢派酮他唑巴坦鈉」等藥品直接導致患者「一針奪命」的危害結果,遂起訴要求醫院賠償170餘萬元。
  • 起訴醫院賠償170萬遭反訴,最終患方反「賠」醫院55萬
    作者:醫法匯半年後患者突然出現呼吸停止,全身發紺,心電監護、血氧飽和度異常,經搶救後狀況有所緩解。次日,患者出現心跳驟停,血壓、血氧飽和度測不出,經搶救處理,效果不佳,當日出院後於家中死亡。患方認為,患者是自己走路進入省醫院自己掛號被診斷為發熱待查,在傳染科病房住院治療,是醫方實施超量、過量使用注射「頭孢派酮他唑巴坦鈉」等藥品直接導致患者「一針奪命」的危害結果,遂起訴要求醫院賠償170餘萬元。
  • 患者拒付醫療費告醫院,醫院反訴26萬,法院判決出乎意料
    文|醫法匯案情簡介患者王先生(48歲)因「間斷腰痛伴右下肢疼痛麻木5月餘,加重20天」入住甲醫院,影像診斷為腰椎退行性變,L5椎體終板炎,L4-5椎間盤突出,L5-S1間盤略膨出,椎管狹窄,行腰椎間盤造影+椎間孔鏡下椎間盤摘除術(L4-5,右側),術後給予康復鍛鍊治療
  • 患者拒付醫療費告醫院,醫院反訴26萬,法院判決出乎意料_社會_澎湃...
    作者:醫法匯案情簡介患者王先生(48歲)因「間斷腰痛伴右下肢疼痛麻木5月餘,加重20天」入住甲醫院,影像診斷為腰椎退行性變,L5椎體終板炎,L4-5椎間盤突出,L5-S1間盤略膨出,椎管狹窄,行腰椎間盤造影+椎間孔鏡下椎間盤摘除術(L4-5,右側),術後給予康復鍛鍊治療
  • 患者住院期間自殺,家屬起訴醫院賠償80萬!丨醫法匯
    作者:醫法匯案情簡介患者何某因「情緒低落、焦慮不安、失眠十年,加重住院20天後,患者親屬發現房門反鎖,護士開門後發現患者何某在衛生間用電視閉路線拴在掛鈎上自縊,經搶救無效死亡。患者家屬認為院方存在過錯造成患者死亡,起訴要求甲醫院賠償醫療費、死亡賠償金、精神損害撫慰金等各項損失共計82萬餘元。
  • 患者死亡後被火化,親屬起訴醫院賠償72萬被駁回丨醫法匯
    作者:醫法匯案情簡介患者王大媽,65歲,因肝硬化(失代償期)入住甲醫院消化科患者家屬則主張甲醫院從未向其告知過屍檢事宜,更不存在家屬拒絕籤字的事實,患者家屬將甲醫院訴至法院並要求賠償72萬餘元。一審法院認為,本案的司法鑑定程序並未進行,患者家屬以病歷資料的記載證實甲醫院存在漏診,且最終導致患者死亡,證據不足,不予認定。
  • 新生兒臂叢神經損傷,產婦起訴醫院賠償41萬!丨醫法匯醫療律師
    作者:醫法匯案情簡介李女士認為是甲醫院醫務人員拉斷了孩子的臂叢神經,遂將甲醫院訴至法院,要求賠償41萬餘元。法院根據鑑定意見判決甲醫院賠償患兒人身損害損失共計7萬餘元。法律簡析婦產科是醫療糾紛的高發科室,據醫法匯團隊
  • 未聽醫囑,患者墜亡,誰的責任?丨醫法匯醫療律師
    important}作者:醫法匯患者住院病程記錄記載,住院第2天主治醫師提醒 「患者長期喝酒,現已停止,注意防範因酒精戒斷症狀出現意外,要求患者家屬留院看護,防止意外發生」。次日凌晨患者出現煩躁、胡言亂語、難以入眠的情況,多次自行離開床位並要求離開病房。護士及醫師多次勸其輸液治療,但李某不配合。醫師撥打李某家屬電話,要求到醫院加強陪護,但家屬未到醫院。
  • 患者病房摔傷,起訴醫院賠償13萬元!丨醫法匯醫療律師
    作者:醫法匯案情簡介患者林女士因糖尿病入住甲醫院內三科治療,住院病房為三人間林女士認為調解協議顯失公平,起訴要求撤銷調解協議,判令甲醫院賠償13萬元。醫院作為對外提供醫療服務的機構,對在其醫院就診的患者負有安全保障義務,醫院因疏於安全保障,造成他人損害,應承擔損害賠償責任。醫院住院病房的衛生間內除了坐便器外還設有淋浴、洗漱器具等設施,容易造成衛生間積水而使地面溼滑,如果不放置防滑墊或及時清潔、乾燥地面,則會給患者如廁時帶來安全隱患。
  • 病歷籤名系偽造,患者去世後,家屬起訴醫院賠償100萬丨醫法匯
    作者:醫法匯市醫院對此不予認可,要求重新鑑定。市醫院不認可筆跡鑑定結果,要求重新鑑定,因缺乏相應的法律依據,不予準許。根據法院已查明的事實,認定市醫院在告知程序上存在瑕疵,存在一定的過錯,法院酌定市醫院責任比例為25%,賠償原告各項損失共計28萬餘元。原告不服,提起上訴,二審法院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 工傷患者椎體骨折術後內固定螺釘斷裂,起訴醫院索賠20萬丨醫法匯
    作者:醫法匯案情簡介患者單先生(51歲)在工地上從高處摔傷,於當日入住縣醫院處住院治療,被診斷為L5椎體壓縮性骨折,L4椎體橫突骨折,L4椎體I度滑脫,在硬膜外麻醉下行L5骨折經皮椎弓根螺釘內固定術。一年半後,單先生再次入住縣醫院,要求取出內固定物。
  • 患者輸液死亡,為何賠償二審比一審多判一倍?丨醫法匯
    作者:醫法匯,衛生室負責人韓醫生給林女士輸液萘普生,約3分鐘左右,患者林女士感覺胸部不適向韓醫生反映,韓醫生關掉輸液器,並準備配搶救藥,但還未來得及搶救,韓醫生發現林女士已無生命體徵,後聯繫當地派出所將林女士送至當地縣醫院進行搶救,經縣醫院確診,患者林女士已經死亡。
  • 因醫療機構手術治療不當,患者歷經7次訴訟,獲賠70餘萬
    作者:醫法匯市人民醫院張女士起訴的醫療費用中沒有扣除醫療保險可報銷的費用,且其拖欠住院期間的醫療費用,遂提起反訴,要求張女士繳納拖欠費用。實踐中醫療機構向患者主張拖欠的醫療費用的案件中,除在患者起訴醫院承擔醫療損害責任糾紛的案件中反訴外,絕大多數為醫療機構基於醫療服務合同關係直接向患者本人主張給付醫療費用,醫療服務合同是醫療機構提供醫療服務,患者予以接受並支付醫療費用的合同,其雙方當事人為醫療機構和患者,患者本人作為醫療服務合同的當事人,有支付醫療費用的義務。
  • 孕婦術後深度昏迷,一年後死亡,家屬索賠160萬丨醫法匯
    作者:醫法匯3天後在甲醫院做宮腔鏡檢查+胚胎取出術時出現氧飽和度下降、口唇紫紺、心跳驟停等症狀,經搶救後患者未恢復意識。3天後轉入上級醫院住院治療,呈深度昏迷狀態,治療一個半月後回到甲醫院繼續治療一直未見好轉,一年後因醫治無效在甲醫院死亡。患者家屬認為甲醫院在手術過程中存在過錯,是造成患者深度昏迷直至死亡的直接原因,起訴甲醫院要求賠償各項損失共計160餘萬元。
  • 河南早產兒「死而復生」,醫院誤判,該如何追責?丨醫法匯
    作者:醫法匯近日,河南民生頻道發布了一則新聞《視頻|醫院稱早產兒已死亡家人準備下葬卻聽到了啼哭》,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圖片來源:看看新聞2019年9月16日許先生的妻子懷孕26周感覺肚子不舒服,前往商丘第一人民醫院檢查,醫生告知產婦有點感染,孩子是保不住了,需要做剖腹產。而做完手術後,醫生說是個男孩已經死亡。
  • 家屬不聽勸阻執意轉院,患者途中病情惡化,為何醫院反賠15萬?
    作者:醫法匯案情簡介患者王先生,61歲,因「嘔吐腹瀉伴腰背痛1天」到甲醫院住院治療,甲醫院初步診斷為:1、急性胃腸炎?,2、2型糖尿病。由此認為醫方對患者入院後所出現的異常情況未重視並及時處理存在過錯。(2)心肺復甦成功後,患者家屬考慮到患者病情嚴重及醫方的醫療條件有限,要求轉上級醫院繼續治療,因病情尚不穩定,醫方雖極力勸阻,最終在請示上級醫師後同意轉院的要求,但應當及時向患者家屬告知轉診風險。從醫方提供的病歷中並沒有轉診風險告知及患方籤字等方面的材料,說明醫方未盡到告知義務。
  • 患者起訴醫院沒有手術資質,涉案醫生多點執業是否合法?|醫法匯
    【基本案情】患者王某因胸悶、間斷胸疼前往縣醫院進行身體檢查,後由李醫生進行冠狀動脈造影手術。術後王某仍留院觀察,但王某發現病情沒有得到緩解反而發展到左上肢劇痛。後經醫生檢查發現已經形成血栓,建議王某轉上級醫院進一步明確診斷及治療。
  • 財產保全申請錯誤被申請人可否提起反訴
    在煤炭公司提供了擔保的情況下,法院裁定查封了貿易公司煤炭2萬餘噸。在貿易公司提出管轄異議的情況下,2002年8月,法院將本案移送某市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中院受理此案後,經煤炭公司申請繼續對貿易公司的煤炭採取查封措施。貿易公司提起反訴,要求煤炭公司返還多付的貨款,並賠償因財產保全申請錯誤而給貿易公司造成的損失400萬餘元。  意見分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