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無論從國家層面,還是每年的兩會,都在重申要提升教師待遇和社會地位。其實,早在1993年,我國就出臺法規,明確規定:教師的平均工資水平應當不低於,或者高於國家公務員的平均工資水平。但現實中,除了一二線城市學校教師收入還不錯之外,大多數地區的教師的工資水平只有3-4000元左右。所以,現在社會上呼籲給廣大教師加工資的聲音越來越大。
要求給教師漲工資的觀點認為,做老師的非常辛苦。表面上看,不少中小學老師到下午4-5點鐘就可以下班了,但是下班之後,老師們還要開教研會、批改作業,回家還要寫教案,準備明天的課程等。很多的事情加在一起,教師的工作量是很大的,很多教師都熬夜加班。為了培養祖國的下一代棟梁之材,教師們付出很多,收入卻不高,應該相應進行工資調整,這樣才能穩定公辦學校的師資隊伍。
不過,也有不同的觀點認為,教師的工資並不算很低了,不贊同給教師加工資的理由有以下幾個:一個是,教師平時的確比較辛苦,有的時候還要熬夜。但是,教師有寒暑假,而且工作和收入都比較穩定,這是編制以外的人最為羨慕的。現在很多年輕人都想進入教師隊伍,就是因為當老師社會地位高、還有寒暑假。如果教師的薪資待遇還要繼續往上提,那就會有更多的人要削尖腦袋擠進教師隊伍中來。
二個是,當前教師的收入確實並不算很高。不過,現在教師利用業餘時間經常給學生補課,也賺取了不少外快,這已經是對教師的一種收入補償了,如果再加工資,這不是可能有重複了嗎?為此,有些學校就規定,禁止在職教師在外有償補課。但是,也有一些學校規定,禁止給本校本班的學生進行有償補課,如果有的話立即開除。同時允許教師給校外的學生進行有償補課,但是要經過教育部門備案、按章納稅。
而我認為,教師的工資一定要漲,不過要看怎麼個漲法,陽光普照,工資普調的方式,肯定不行,還是要有一定激勵機制才可以:首先,要給優秀的教師更好的挑起重任的機會,並且還要多漲工資。明年在取消事業編制之後,事業編制與合同制教師都站在同一起跑線上了,工資漲多少,要與業績掛鈎。要做到幹多幹少就是不一樣,這樣可以激勵更多的年輕教師,通過自己的努力,挑起教育骨幹的重擔,成為優秀的教師。
再者,教師漲工資要向鄉鎮學校傾斜,讓更多的年輕教師願意到鄉鎮學校去教學。由於鄉鎮學校的教育設施差,工資待遇低,教師人才流失嚴重。為此,我們要提高鄉鎮學校教師的收入待遇。同時也要建立健全激勵機制,這樣可以穩定鄉鎮學校的師資力量,保持鄉鎮學校的教學水平,更有利於農村教育事業的發展。
最後,一刀切的禁止教師通過業餘時間給學生補課這是不對的。因為有些學生由於基礎比較薄弱,僅是通過上課是無法跟上班級的教學進程的,需要課外輔導一下。此時,學生和家長都有這方面的需求。所以,學生通過一定的勞務報酬,讓教師給他補習某個學科的不足,這也是無可厚非的。只是教師可以經學校批准,按章納稅就可以了。實際上,很多基礎差的學生,在通過教師有針對性的補習之後,成績有了大幅提升,而教師適當拿一些報酬也是理所應當的。
國家要給廣大教師漲工資,這已經是無可改變的事情了,即使有反對聲音也是無濟於事。但是,漲工資不能搞一刀切,要建立起激勵機制,讓有能力、肯付出的教師多漲一點工資。而在漲工資時,更要向邊遠鄉鎮地區的教師傾斜,讓他們留在當地,更好的服務於鄉村的教育事業。總之,教師漲工資不能一刀切,每一位教師漲多少工資都應該與其做出多少成績來決定。
作者/來源:不執著財經
#社會百態#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