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團購燒錢不靈了?1人身兼4個團錢燒了團長沒留住

2020-12-11 東方財富網

社區團購的火還在繼續燒。巨頭們的公關部門忙著對外降火,不想太高調,奈何這場戰役參戰的選手越來越多,火越來越旺。

這幾天,2年沒露面的劉強東準備親自下場帶隊,誓要拿下第一的程維在滴滴內部會議再下軍令狀,就連每日優鮮都加入地推大戰,「返場」拉新送雞蛋。這讓原本已經進入拼多多和美團兩強爭霸的局面,又生出許多變數。

不止巨頭滿血參戰,資本也跟著瘋狂。短短數月,已經有近百億資金進來分食這個萬億市場。

圖:來源招商證券

據不完全統計,十薈團、興盛優選、同程生活等社區團購平臺年內累計獲得超90億人民幣(約94.8億元)的融資。這其中,還沒包括大廠「圍獵」興盛優選的那筆傳聞中的60億美金。

如此之快的速度,如此巨量的資金,巨頭們是否在跟風盲從?百億資金入市打到現在,戰況如何了?制勝點又是什麼?

1、巨頭燒錢「搶菜」,是跟風盲從嗎?

巨頭燒錢搶菜是盲從嗎?

顯然不是。有人評論,眼下社區團購是學霸們的新一輪競賽。僅從巨頭切入的時機和戰場來看,學霸們的用力無比巧妙。

巨頭選的時機足夠好,社區團購的商業模式已經完全跑通。十薈團聯合創始人陳郢,在其完成8000萬美元C2輪融資時對投中網直言,不同於上一波「散兵遊勇」式的行業競爭,如今社區團購的市場局面讓資本看到了「勢在必行」。

招商證券的一份研報將O2O超市、生鮮電商、社區生鮮店、社區團購的盈利模型做了對比分析。研究結果表明,在這四種模型中,只有社區團購和O2O超市淨利率為正,而且社區團購是個更加輕資產的模型。

圖:來源招商證券

巨頭親自下場的地點選擇得也很巧妙。這不是一個全新的戰場,你看社區團購戰火紛飛的長沙、武漢、成都,無一不是上一波創業者們已經徵服過的城市。興盛優選CEO周穎潔最近在朋友圈說,社區團購是個沼澤地,如果沒有客觀認識沼澤地的規律,越用力越猛烈陷得越深。

但其實,巨頭們並沒有一腳踩進泥裡,而是站在了被興盛優選、十薈團們做好市場教育的水泥路上。

社區團購這門生意足夠性感,給了巨頭們充分的想像力。柚子投資合伙人彭程指出,社區團購還有可能發育出類似「消費降級連鎖王者」Dollar General那樣的產品,廣泛布局於三四線城市的低價生鮮連鎖。

Dollar General是美國的「1元店」,市值已經超過370億美金。

最重要的一點,巨頭們可以藉助社區團購進一步開拓下沉市場。王興也說,美團在嘗試了不同的業務模型後,最終選擇了美團優選,因為這個模型最高效,能幫助美團滲透到市場,尤其是四五六線城市。

既然必須在此決戰,那麼拿下區域賽點就變得關鍵。團長和供應鏈管理成為社區團購接下來的賽點,最先打響的是團長爭奪戰。

招商證券一份報告數據顯示,頭部5%~10%的團長貢獻了80%~90%的銷售額,作為連接C端的唯一核心渠道,團長成為現階段巨頭們爭奪的焦點。

2、BD大戰:短短幾個月,角落都被搜刮乾淨了

一批批地推鐵軍被重新招攬回新戰場,超市老闆,報刊亭個體戶,寶媽們通過BD拓展成為各個平臺的兼職團長。

團長之爭異常火熱,一位入職美團優選深圳區的BD人員告訴投中網,入行得趁早,他幹了沒兩月就離職了。「我入職晚了,市場資源都被其他同事搜刮完了。就是這短短幾個月,角角落落都被搜刮幹了。」

這不妨礙巨頭們的搶人節奏,BD、運營、研發的招聘信息遍布於豆瓣、獵聘、百度貼吧。美團還把目光放在了離職員工身上,在離職群裡廣發老兵召回帖。

投中網與多位 BD、HR溝通後發現,橙心優選開出的底薪最為豐厚。以深圳為例,目前橙心優選給BD開出的無責任底薪為5000元,高於美團優選的4450元。

從BD的提成機制來看,美團優選和橙心優選不一樣,前者基於團長的成交金額提點,而後者憑團長的單量提點,一份水果算一單,一瓶水也算一單。

美團優選BD所拓展的團長7天銷售額達到350元,會有165元提成。橙心優選BD所拓展的商鋪一周達到70單,提成是50塊錢,周單量達到140,提成是50*2,以此類推,一家商鋪每個月的提成最多1600元。

至於BD每個月的KPI、試用期長短、是否繳納五險一金、正式工還是外包,目前幾家社區團購平臺各地情況均不太一樣。

在門檻上,雖然各家招聘啟事均要求有快消、O2O、社區團購從業經驗,但在實際的招聘中,應聘者口齒伶俐、性格開朗即可順利入職。

BD到位了,第二步就是搶團長。

有媒體報導稱,滴滴、美團、拼多多等巨頭為了快速進入市場,會以幾倍薪水從興盛優選、十薈團等公司挖人。但挖團長並不是長久之計,巨頭還是得親自去開拓新團長。

在這場巨頭不能輸的戰役中,團長是社區團購能夠運轉的前提,團長的運營能力將直接影響消費者的購物體驗。

截至目前,註冊成為任何一家社區團購平臺的團長,無需支付押金及其他費用,平臺還會向團長返10%-15%的提成。

關於提成比例,在成都開便利店的顧團長告訴投中網,平臺和團長所約定的10%的抽成比率只是一個綜合提成率,百貨、日化的提成要高一些,蔬菜水果的提成會低一些。平臺搞特價的商品沒有利潤,相應提成就少。

在煙臺開超市的王團長告訴投中網,他兼職的多多買菜和美團優選沒有統一的提成率,綜合來看,抽成比率在8%上下,提成低的有3%-4%,高的有10%。「提成沒有規律,今天和明天同一款商品(比如芹菜)的抽成比例也不一樣,具體的提成率只有平臺知道。」

各平臺並不會給團長們付保底工資,所以都沒有籤排他協議,也就是說,一家商鋪可以同時成為好幾家社區團購的自提點。

王團長在被多多買菜「收編」後,迅速被美團優選盯上。王團長告訴投中網,「美團優選一看我們是多多買菜的自提點,直接就跟我籤了。美團、拼多多喜歡扎堆,這樣物流配送方便。」

成都的顧團長目前已經湊齊橙心優選、多多買菜、美團優選三家巨頭,正向興盛優選提交申請資料,一旦成功,顧團長馬上將身兼四團。

顧團長這麼做的理由也很簡單,「一起做可以多賺點錢。」

橙心優選工作人員告訴投中網,「我們不建議商家既做橙心優選也做美團優選,但也沒有硬性規定。如果他想做的話,兩樣都可以做,市場融合度還是可以的。」

為了快速鋪開業務,除了線下的實體小店,寶媽群體也被BD們盯上了。美團優選合肥地區的BD告訴投中網,註冊成為團長不是必須要有店面,寶媽在家也可以做。「在家做的話,顧客來家裡提貨,要是願意也可以送貨上門。有的(團長)自己家還要買東西呢,這樣還能拿15%佣金。」

在這場搶菜大戰中,巨頭想要搶佔社區市場,線下小店想要獲取額外收入,看起來是雙贏。然而,沒拿到一分錢保底工資的團長得負責收貨、社群運營以及處理售後等工作。

說的好聽是團長,但巨頭實際上並不用承擔固定成本,這些線下店老闆為何甘願成為巨頭們的「打工人」?

3、一人身兼4團,錢燒了團長沒留住

個體戶們搖身一變成為團長,還是在巨頭的戰場裡薅了羊毛。

在成都開便利店的顧團長一開始不怎麼看好社區團購。

11月初,顧團長從橙心優選、多多買菜、美團優選這三家平臺上收到的總提成,每天不過幾十塊錢,沒什麼意思。只因不牽扯太多精力,所以一開始也沒那麼抗拒。

煙臺的王團長更慘,當時只做了多多買菜一家的生意,每天的提成不到10塊錢。

短短20天過後,情況變了。

王團長欣喜地跟投中網分享:昨天多多買菜有10個人下了35單,訂單總金額超過600元,自己能拿到50多塊錢的提成和獎勵。另外,下單人數超過10人,多多買菜還每天獎勵團長3塊錢。現在一天300-400元的銷售額不是啥難事,對應的提成加上獎勵在30元左右。這麼一算,一年下來她能多賺1萬塊錢。更重要的是,成為自提點後,王團長超市的顧客也多了起來。

但不是每個團長都賺到了錢,沒賺到錢的團長正在火速退出戰場。

招商證券報告顯示,目前巨頭快速搶佔市場,團長成為稀缺資源,美團優選採用傳統網際網路打法,主要以地推、掃街、拜訪的方式獲取團長,拼多多則通過電話拜訪,快速搶奪興盛優選的團長。美團地推每拓展一位團長,獎勵160元,滴滴的「橙心優選」和拼多多的「多多買菜」是130元。

巨頭們BD沒少花錢,一個團長拉新獲客單價在80-160元不等,加上支付給BD的底薪和提成,百億資金燒出個「狗熊掰玉米」——撿一個丟一個,燒錢效率著實有點低。

成都的顧團長和煙臺的王團長都發現了這個問題。

「多多買菜業務員每拓展一個商戶平臺給30塊錢獎勵,BD為了拿提成,是個店就籤下了。我們小區最多的時候有6-7個自提點,我們前面10米有一個自提點,後面50米還有一個。」王團長向投中網吐槽,多多買菜和美團優選的BD籤完合同就沒再露面了,平時啥忙也沒有幫。

在王團長看來,BD為了個人利益盲目拓店,造成了資源的極大浪費,而平臺是重大失誤方,平臺對於自提點沒有設置附加條件。BD拓店前應該對區域做詳細的市場調研,綜合人口密度、交通通達度、周邊商超等情況來設置自提點的數量。

尤其,這場團戰初期打得相對溫和,像成都顧團長身兼4團的場景,絕不會發生在如今的出行和外賣場景中。

團長對於社區團購戰役來說到底意味著什麼?

顧團長說,消費者一般也見不到平臺,有牢騷都向團長發,團長其實扮演的角色是平臺代言人。

「選對團長,保護好他們的積極性。團長初期的利益非常微薄。現在倒好,平臺把補貼都給到了BD,他們濫竽充數籤了一堆店。BD得做有利於平臺發展,有利於消費者體驗的事情。」

巨頭不是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橙心優選總裁劉自成在接受媒體採訪就表示,幫助團長最終會作用於用戶。社區團購有一定的社交屬性,團長不願意欺騙客戶,因為他的客戶大都是鄰居街坊,或同一個小區的業主。社區團購的用戶對平臺的服務感知不直接,更多是通過團長獲得,所以留住用戶,最核心的是對團長準時、穩定地交付,同時用戶側保持商品的價格與質量優勢。

目前來看,社區團購是任何一個巨頭都不會主動捨棄的市場。這場不能輸的戰役,巨頭們該怎樣做才能打贏?

招商證券指出,社區團購滲透率提升需要解決兩方面問題:第一,供應鏈來保證商品的質量;第二,社區團長的服務和流程的標準化。

正如前文提到的,雖然巨頭沒有一腳踏入沼澤地,攜巨資可以直接搶奪現成的優質團長,但隨著戰役逐漸擴大,將來的局面沒有現成團長可挖了。屆時燒錢效率會進一步降低,巨頭們將不得不走進泥地,重新走興盛優選們的來時路——打地基,建標準。

(文章來源:投中網)

相關焦點

  • 社區團購燒錢不靈了?1人身兼4個團,錢燒了團長沒留住-虎嗅網
    這不是一個全新的戰場,你看社區團購戰火紛飛的長沙、武漢、成都,無一不是上一波創業者們已經徵服過的城市。興盛優選CEO周穎潔最近在朋友圈說,社區團購是個沼澤地,如果沒有客觀認識沼澤地的規律,越用力越猛烈陷得越深。但其實,巨頭們並沒有一腳踩進泥裡,而是站在了被興盛優選、十薈團們做好市場教育的水泥路上。
  • 風口上的社區團購 誰的團長誰的團?
    他是某大型社區團購平臺的BD(商務拓展),在這場激烈廝殺已近乎於肉搏的社區團購大戰中,張良的任務始終只有一個:發展更多的團長。這一天,壽寧急遽降溫至3℃。張良沒有出門,和團隊裡的另外4個年輕人窩在臨時租下的小屋裡,聊天取暖。他們的上一個戰場是廈門,完全沒料到冬天還會冷成這樣。
  • 京東7億投資興盛優選,但補貼大戰燒不出社區團購的未來
    不信,看那1毛錢秒殺10份甜橙,1毛錢秒殺20份酸奶,1分錢買6包紙,簡直毫不講理。顯而易見,在經歷幾年的模式探索和疫情催化後,社區團購成為今年最熱的「風口」,而「價格戰」,則是風口上最亮眼的「風景」。新一輪的燒錢大戰,毫無疑問將大大加速行業洗牌。雖然現在談論補貼大戰之後,社區團購是否一地雞毛,可能為時尚早。
  • 社區團購「斷供」進行時,團長求生1元也送貨上門
    2、「團購大戰」不斷吸引團長加入,這就不再是一個躺賺的工作,1元錢也要送貨上門。社區團購到底會走向壟斷還是驅動競爭?會創造價值還是自我毀滅?6月,滴滴旗下品牌「橙心優選」上線,7月,美團宣布成立「優選事業部」,8月,拼多多旗下「多多買菜」上線,它們與老牌社區團購平臺「興盛優選」一起,成了圍剿居民菜籃子的「新四國大戰」。
  • 風口上的社區團購,瘋狂的「團長製造機」
    他是某大型社區團購平臺的BD(商務拓展),在這場激烈廝殺已近乎於肉搏的社區團購大戰中,張良的任務始終只有一個:發展更多的團長。這一天,壽寧急遽降溫至3℃。張良沒有出門,和團隊裡的另外4個年輕人窩在臨時租下的小屋裡,聊天取暖。他們的上一個戰場是廈門,完全沒料到冬天還會冷成這樣。
  • 今天,你「團」了嗎?社區團購爆紅背後藏隱憂,聽濟南市民怎麼說
    「1分錢買盒雞蛋,9分錢買棵白菜,1毛錢買斤土豆」——如此誘人的低價,恐怕只有社區團購敢喊。社區團購是以社區為單位、以社群為交易場景,依靠團長向社區居民推薦商品、促成交易的一種電商模式。社區團購的迅速擴張和它帶來的方便是顯而易見的。12月11日,我們發出了一份關於社區團購的調查問卷,在收回的問卷當中有71.07%受訪者表示小區裡有團購,他們之中有61.15%受訪者偶爾「團」,28.93%受訪者經常「團」,僅有9.92%受訪者從沒「團」過。而大家在社區團購中更傾向於購買果蔬、生鮮和零食等食品。
  • 寶媽身兼7社區團購平臺團長 利潤僅三千多
    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令社區團購絕處逢生,各路巨頭紛紛入局燒錢搶客,社區團購的賽道頓時硝煙四起。與此同時,作為連結平臺和消費者的唯一核心渠道,「團長」也成為各路資本爭搶的對象。   有業內數據顯示,全國的活躍團長數量已經超過百萬。截至目前,處於第一梯隊的興盛優選團長數已超30萬,並以每周1萬的增速擴容,而十薈團的團長數量也超過20萬。
  • 社區團購火熱背後:巨頭燒錢搶灘,農產品順勢進城
    除了補貼消費者外,另一個需要重金補貼的,是負責貨品落地的「團長」,作為連接消費者和平臺的樞紐,團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董女士代理的4個平臺佣金大都在10%左右,即消費者購買100元的貨品,她能獲得10元左右的獎勵,除此之外,一些平臺還有其他花樣的補貼。
  • 社區團購平臺團長月入過萬?記者親身體驗「真相」了
    記者申請了十薈團、美團優選和興盛優選三個平臺的團長,近距離感受了一下社區團購大戰的火藥味兒。   1。興盛優選的新增門店數量,由9月的每周8000家增加到目前的每周1.5萬家。   各大平臺對社區團購人才的爭搶也異常激烈。
  • 社區團購未熄火,團長淘汰賽開始
    而此前巨頭們競爭最激烈的開城搶團長,也要告一段落了,因為「城開得差不多了,要開始做精細化運營。」政策的冷水澆不滅價格戰的熱情,也消滅不了巨頭們攻城略地的決心。這場繼千團大戰、外賣大戰、網約車大戰之後最慘烈的戰役,也從閃電戰過渡到陣地戰的階段,新一輪團長淘汰賽開始。換個方式來撒錢社區團購創業者汪久,最近發現了一些微妙的變化。
  • 社區團購浪潮裡的「團長」們
    除了全職團長,兼職團長在平臺上更是隨處可見。馬大姐從去年4月做社區團購,取貨點就是她的裁縫工作室兼居住室。談及做社區團購的初衷,她說,疫情期間生意不太好,想多掙點收入,做服裝加工的她有一定的顧客基礎,社區團購就成為一個不錯的選擇。 最開始她選擇的是興盛優選。「其他平臺小區裡都有人做了,就這個還沒人做。」
  • 社區團購蹺蹺板:「團長」是關鍵,巨頭來收割
    2003年的非典疫情,給了電商機會,這次的新冠疫情,刺激了社區團購的增長。特別是在社區因為疫情封閉管理期間,社區微信群拼團買菜的模式,讓很多人加入到社區團購的隊伍中來。這讓社區團購,從創業風口一舉進化為新的消費趨勢。建網格倉、招配送、拉團長、搞補貼,原本下沉市場的暗戰逐漸走上前臺。
  • 社區團購為啥又火了?「團長」佣金返點最高3成!還有額外獎勵
    接受經濟導報記者採訪的業內人士指出,社區團購已不再是中小玩家試圖通過燒錢搭建生鮮帝國的局面,而成了網際網路巨頭們發狠比拼的新戰場。「明年會是巨頭之間的激戰期。」社區團購資深人士人高廣濤表示。 賽道重啟 一場疫情讓社區團購再次「火」了起來。
  • 「1分錢」「1元錢」貨品減少 爭議浪尖的社區團購要「退燒」?
    原標題:「1分錢」「1元錢」貨品減少,爭議浪尖的社區團購要「退燒」?「河南很多社區團購自提點月收入5000元以上。」一家社區團購的「團長」告訴新京報記者。
  • 持續燒錢是否可行?社區拼團這把火該降降了!
    12月11日,京東京喜事業群正式升級為事業部,新部門囊括了大商超事業群下的新通路事業部、社區團購業務部、1號店業務等部門,涵蓋物流、社區、店鋪多個版塊。同樣在11日,京東正式宣布,將以7億美元戰略投資社區團購龍頭企業興盛優選。
  • 社區團購平臺做團長真能月入過萬?
    電商顛覆了很多行業,卻一直沒能完全拿下生鮮。毛利低、損耗高、供應鏈複雜的生鮮,是電商領域的最後一塊「硬骨頭」。預售制的社區團購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損耗問題。疫情以來,不少用戶開始接受預售制的社區團購。各大平臺對社區團購人才的爭搶也異常激烈。有媒體報導,拼多多的多多買菜今年8月在武漢開城後,短短兩周內就將興盛優選武漢一個中心倉的員工全部挖走,「2-3倍薪資(挖人)都不是事」。李浩對此回應稱:「沒那麼誇張,湖北就走了一個小倉的負責人,是中心倉的分倉,帶走了幾個兄弟。」無論怎樣,社區團購大戰已經轟轟烈烈地打響,首戰便是對團長的爭搶。
  • 社區團購團長:我不當炮灰
    在武漢市洪山區關西小區,一個小區就有10幾個團長以及代收點。燕子是武漢市洪山區關西小區的一名社區團購團長,本來在小區安安生生開小超市做了10幾年買賣,2020年因為疫情,讓燕子又有了一個新身份——社區團購團長。現在燕子身兼5家社區團購的團長,分別是橙心優選、十薈團、美團優選、多多買菜、盒馬優選。
  • 團菜團出人身威脅?疫情之下,如此團購亂象叫人情何以堪?
    昨天下午我們小區一個團購群裡一個鄰居和團長吵起來了,最後升級到人身威脅,還把警察給叫來了!01 事情的起因是團購一個169元的牛肉套餐。這位鄰居(大概五十多歲的大媽)在手機上收到了取貨通知,但是提貨需要聯繫團長拿,於是給團長打電話,結果團長沒有接。然後給團長發微信,團長也沒回。
  • 「1分錢」「1元錢」貨品減少,爭議浪尖的社區團購要「退燒」?
    0.99元能買1斤蘿蔔或買400g南豐蜜橘,新人專享貨品區10隻口罩只需1分錢此前以價格戰爭搶用戶正把社區團購從資本風口推到爭議浪尖。12月17日,新京報記者在美團優選等部分社區團購平臺查詢,發現諸如「1分錢」貨品已悄然下線,不見蹤影。同時,一些主要的社區團購平臺目前也難見1元以下商品了。
  • 燒錢大戰與搶人大賽:網際網路混戰社區團購
    在一線城市居民還感到陌生時,社區團購混戰的號角已經在低線城市響起。11月30日,社區零售品牌「十薈團」宣布完成阿里巴巴聯合領投的1.96億美元C3輪融資,這是十薈團今年獲得的第四輪融資。此後一天就有消息稱,社區團購創業公司「興盛優選」即將開啟新一輪融資,融資額初步定在2億-5億美元,估值達50億美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