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是一種脂肪的含量最少的一種肉類,並且還含有很高的營養價值,所以現在很多家庭原來越愛吃魚。而魚一旦做不好就會很腥,所以每次做之前都需要進行處理才能下鍋。最近很多人又發現了魚身上有一根「魚腥線」,魚腥線到底是什麼,是不是不去掉做出來的魚就會很腥?
魚身上的「魚腥線」到底是什麼?
魚腥線是魚身上一種可以感覺到水流動的一個器官,魚就是通過這個部位來感知水流的速度和方向來進行感知的一個器官,所以說這是相當於魚的眼睛的存在。魚腥線所處的位置是在魚鱗上面跟魚鱗上面的小孔相連接的一條線。但是並不是所有的魚腥線都很明顯。
像是我們經常家裡吃的草魚、鯽魚、鯉魚等的這些魚身上的魚腥線會比較明顯,像是有的家庭在吃之前就會把它挑掉。那麼到底應不應該去掉呢?不去掉會怎樣呢?
魚腥線要不要去掉?不去掉會怎樣?
魚腥線,本身就是有腥味的一個器官,而當與死了之後魚身上的腥味會很明顯。但是你要是說這個味道是通過魚腥線發出來的其實就不是那麼準確了。因為魚之所以有魚腥味其實是因為魚裡面的三甲胺的成分,這種成分會導致魚有很大的魚腥味。
像是我們若是家裡處理魚的時候,若是想要將魚裡面的腥味祛除的話,要將魚鱗、魚鰓以及魚的喉嚨和牙齒去掉,就能夠很好的去掉魚腥味。所以說其實魚腥線本身去不去掉對於魚的口感和味道的影響不是很大,所以不能因為它的名字就誤認為它是魚的腥味的來源。
但是如果你非要去掉的話,也可以,將魚放在案板上,將魚尾的部位劃開之後用刀去拍魚的肚子之後你就會看到一個白色的點,順著這個點將魚肚子上的白線拉出來之後,這就是魚腥線了。雖然說不一定非要去除,但是你若是為了心理安慰將其取出也沒什麼問題。只是魚腥線本身對於魚的口感和味道不會產生什麼影響。所以不需要過分擔心。
那麼,既然這樣,做魚的時候該怎麼祛除腥味呢?
做魚的時候放陳醋和白酒:調味品通常是用來調味和提鮮的,但是有的時候有些調味品也是可以祛除一些食物本身的腥味的。像是你若是在做魚的時候,放入少量的白酒、醋這兩種調味品,或者是在醃製魚的過程中加入白酒或者醋的話,能夠很好地將魚的行為祛除。這樣不僅僅可以增添魚的口感,還可以有效的去除魚裡面的腥味。讓魚變得更好吃,更美味。
做魚的時候放陳皮和山楂:陳皮和山楂都是滋養腸胃、促進身體消化的兩種食物,但是它們也有去腥的效果。所以在做魚的時候將陳皮或者是山楂放少量的在裡面,也能夠幫助促進消化,祛除腥味。還會給魚增添一些香甜酸酸的口感,也是一種不錯的提味的選擇。
魚肉是一種很鮮嫩的肉類,它相比較於其他的肉類來說,脂肪的含量少了很多,但是不飽和脂肪酸和優質蛋白質的成分含量卻很多。所以說多吃魚本身對於人的身體是很有好處的。除了淡水魚,還有很多的海魚裡面也含有很多的營養物質,所以說像是老年人或者是小孩子,吃魚對身體的好處還是挺多的。
並且吃魚本身還能夠避免三高的出現,而且魚有更多的各種各樣的烹飪的方法, 像什麼烤魚、清蒸 、紅燒甚至是做魚湯,都能夠幫助滋養身體,對身體很有好處,所以多吃魚是一件很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