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媽媽就哭鬧,寶寶分離焦慮怎麼辦?

2022-01-09 靠譜爸爸

寶寶7-8個月開始

給陌生人抱就可能開始排斥了

再過幾個月

媽媽一離開就瘋狂哭鬧

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這是因為寶寶大腦智力發育了,從臉盲過渡到可以分辨出每個人的相貌,自然更依賴那個給奶喝給飯吃的媽媽。

另外,因為寶寶的大腦發育又沒有那麼成熟,以為眼前的東西消失了就是不存在的。媽媽一走,就認為媽媽不會回來了,當然嚎啕大哭。

這樣看來,寶寶所謂的「分離焦慮症」是大腦發育的正常現象,不用太過擔心。每年幼兒園新生入學的時候,校門口都是哭哭啼啼的,只要到了小學高年級,就會自然消失。

 

但分離焦慮的時期有長有短,要長期這麼鬧下去,不管對誰都不好,有什麼辦法可以讓寶寶的分離焦慮階段快速過渡呢?

根據研究發現,寶寶只有單一照顧者(比如只有媽媽帶,或者只有奶奶帶,爸爸都不插手),分離焦慮的時間就會比較長,因為寶寶下意識產生了拒絕改變現狀的想法。如果寶寶是很多家人輪流照顧,分離焦慮就會比較輕微。

 

對於父母來說,這三個方法特別值得嘗試:


1、培養【物體恆存】的概念

具體來說就是讓他了解,看不見的東西並沒有消失掉。




舉例子來說,把寶寶單獨放在房間裡玩,媽媽離開後可以不時發出一點聲音,讓寶寶知道雖然看不見媽媽,但媽媽還是在的,然後間隔一段時間看看寶寶,讓寶寶慢慢習慣。

2、多讓寶寶出來玩,接觸更多的人


平時讓寶寶有更多社交的機會,寶寶就不容易懼怕陌生環境。


讓寶寶認識其他的親戚朋友有助於幫助他認識到:家人以外的陌生人是友善的。讓寶寶接觸陌生人前,爸爸媽媽先和陌生人說話親近一段時間,讓寶寶有個適應過程,然後再慢慢嘗試讓寶寶單獨接觸陌生人,讓寶寶適應這種感覺。

3、和寶寶分離的時間要循序漸進


不要突然長時間離開寶寶,這會給寶寶造成心理陰影。試著開始短暫離開1小時,2小時...同時還要儘量培養寶寶單獨入睡的習慣,寶寶哭鬧時先拍拍寶寶安撫,不要馬上又抱著哄睡。

 

當寶寶出現分離焦慮情況時

這幾招也有助爸爸媽媽的實戰應對


1、帶寶寶喜歡的東西或者熟悉的東西


如果寶寶有特別喜歡的玩具玩偶,天天想帶著。


很多媽媽會擔心這會讓寶寶產生依賴,其實依賴也不用擔心,等長大了以後,這種習慣會改變的。而寶寶還在幼小的年齡段時,有個熟悉的東西讓他保持專注實在是太棒了,這能給媽媽爸爸省去很多麻煩,也能幫助寶寶適應分離焦慮。

如果沒有,也可以嘗試用一些媽媽的東西給寶寶安慰,比如看到媽媽的衣服,寶寶會有一種媽媽在不遠處的感覺,也有助於分離焦慮症的緩解。

2、承諾回來的時間


父母在離開的時候給寶寶說再見很重要,最好告訴他具體的時間段,比如說太陽落山前,或者時針走到幾點的時候。每一次信守承諾,都會給寶寶建立起安全感。

3、躲貓貓遊戲


躲貓貓遊戲是幫助寶寶理解短暫分離的好辦法。可以讓他知道短暫分離不一定是壞事。

 

下面這幾種情況就是反面教材

這麼做會加重分離焦慮

一定要避免


1、不可表現驚慌


其實分離焦慮不僅僅是寶寶,有時候父母在送寶寶去幼兒園以後還不時徘徊在幼兒園周圍,比寶寶還要緊張。寶寶一哭,媽媽焦慮,就加重寶寶的不安。有時候父母要先冷靜自己的心情,再去安慰孩子。


2、不能強迫分離


所謂強迫分離,就是不做任何解釋就默默離開。

正確的辦法就是不管時間多長,都應該和寶寶解釋清楚,即使他看著你離開會大哭。因為這樣寶寶會慢慢了解你離開是安全的,而悄悄離開的每一次都會加深他的不安,給寶寶造成心理陰影。

3、避免哄騙


哄騙的結果就是讓他覺得父母是會騙人的,父母不可信任,這種觀念一旦形成,之後的任何安慰,命令,承諾都可以不用當真。對孩子誠實守信,不管在任何時候,都對他未來的成長有積極的影響。

 

總之,分離焦慮是寶寶成長的必經階段,只要方法得當,快速過渡是一定沒有問題的。


【寶寶時刻】

蘿絲11個月大的時候感染了腦膜炎,為了救命不得不截取四肢和鼻子。現在3個月大的她開始學會用假肢寫字,用輔助機器行走。她堅強的笑容讓所有人震驚,祝福她。

靠譜爸爸評論功能開通啦!

如果你有什麼育兒問題,或者對靠譜爸爸有什麼建議或吐槽,又或者是一些關於寶寶的故事。

都歡迎在評論給我們留言,我們看到後都會儘快回復!

相關焦點

  • 孩子上幼兒園哭鬧,捨不得父母離開,入園「分離焦慮」怎麼辦?
    隨著2020年秋季開學通知的出臺,新學期開學即將到來,今年9月份將又有一批滿3歲的寶寶要走進幼兒園了。「幾家歡喜幾家愁」,有的家庭高興,手中的小寶寶終於長大了,終於盼來可以上幼兒園了,家長可以解放了。有的家庭在高興之餘,有很多擔心和憂愁,怕孩子不適應,捨不得離開,上幼兒園好哭怎麼辦?
  • 寶寶哭鬧不讓媽媽上班,做好這三點,有效緩解寶寶分離焦慮
    其實,寶寶這種表現是由於心理學上所謂的分離焦慮導致的。分離焦慮,是寶寶在母親或者其他照顧者要離開時出現的明顯不安。分離焦慮一般在寶寶6-8個月大時出現,14-18個月大時達到頂峰。你可以回想一下在此之前的情景,寶寶對任何人都會微笑,而到了這個階段,寶寶只會與熟悉的養育者產生特殊的聯結。當這個人離開時就會抗議,這就是分離焦慮的表現。值得注意的是,寶寶的這種擔心媽媽離開而產生的分離焦慮,不同於他們遇到陌生人或是因為要上幼兒園的哭鬧,後者更多的是對陌生人、陌生環境的恐懼。
  • 上幼兒園哭鬧,寶寶入園「分離焦慮」怎麼辦?西瓜視頻教你方法
    隨著2020年秋季開學通知的出臺,新學期開學即將到來,今年9月份將又有一批滿3歲的寶寶要走進幼兒園了。「幾家歡喜幾家愁」,有的家庭高興,手中的小寶寶終於長大了,終於盼來可以上幼兒園了,家長可以解放了。有的家庭在高興之餘,有很多擔心和憂愁,怕孩子不適應,捨不得離開,上幼兒園好哭怎麼辦?
  • 李波育兒說:寶寶「分離焦慮」哭不停,我們應該怎麼辦?
    李波育兒說:寶寶「分離焦慮」哭不停,我們應該怎麼辦?獨自在家帶娃的寶媽們,應該都有這樣的經歷:那就是抱著孩子上廁所,或者是上廁所的時候開著門,孩子呢,就像是一個監督者一樣站在衛生間的門口...儘管媽媽們一再強調說「媽媽等會就來」 可孩子們還是「不相信」,必須要看到你。
  • 開學季入園哭鬧?媽媽必知的寶寶入園指南,從容解決分離焦慮
    媽媽們是不是都已經送寶寶入園了呢?入園,是每位寶寶從家庭生活走向幼兒園生活的第一步,也是寶寶成長過程中的重要轉折點。不少寶寶在入園前都會哭鬧不止,尤其是第一次入園的寶寶,更容易缺乏安全感,產生嚴重的分離焦慮。那媽媽們應該如何正確幫助孩子過度,更好得適應幼兒園生活呢?
  • 一和媽媽分開就哭鬧?寶寶的分離焦慮期到了,3種方法巧妙解決
    閨蜜最近跟我訴苦,下班回到家兒子馬上往她身上爬,一直摟著他,吃飯也不撒手,生怕媽媽一放下他就走了,尤其是每天早上出門上班前,幾乎都是外婆把他從媽媽懷裡搶過來,她才能去上班,但兒子在身後大哭,她去上班的心情也不好。閨蜜知道她兒子現在這種情況是一種分離焦慮。這種焦慮大概會從1歲左右開始,和媽媽分開時,就會產生這種分離焦慮感。
  • 寶寶愛粘著媽媽,頻繁夜奶,是分離焦慮?
    2個月的寶寶有分離焦慮?這麼小知道嗎? 是的,不管多小都懂。這幾天他的哭鬧,黏人讓我覺得比餵母乳時累多了,白天沒精神,晚上還得熬夜哄睡覺~於是我開始糾結到底要不要繼續餵母乳了~以上案例排除了猛長期、長牙、熱了冷了,寶寶所面臨的就是分離焦慮的情緒。而媽媽焦慮也必會影響寶寶。
  • 出門前寶寶總是大哭大鬧?媽媽別悄悄離開,三招緩解「分離焦慮」
    文丨貞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寶爸寶媽們轉發分享)在很多家庭中有了自己的寶寶之後媽媽會全職的待在家裡照顧自己的寶寶,但是因為媽媽在照顧自己寶寶的時候還要負責一部分家務,所以也避免不了和寶寶有短暫的分離,而這短暫的分離卻給不少寶寶造成了影響
  • 寶寶纏著媽媽不上學,是「分離焦慮」的反映,學會三招輕鬆化解
    什麼是"分離焦慮"寶寶與父母或其他較熟悉的親人分開時,因為離開親人產生的傷心感,因為離開最熟悉的人產生的不安全感,因為害怕被拋棄產生恐懼感,這些情緒交織在一起,就形成了"分離焦慮"。"分離焦慮"讓孩子和家長分開時非常痛苦,所以家長不要對孩子粘人或哭鬧錶示不耐煩,而是要注意觀察孩子的表現,看是否是"分離焦慮",有針對性地進行安撫和引導。
  • 和媽媽分開一分鐘都不行,寶寶「分離焦慮」時應該怎麼辦?
    寶寶出生後,媽媽幾乎天天圍著寶寶轉,以孩子為中心的生活很辛苦,但媽媽們也樂在其中,因為能享受到和寶寶在一起的美好時光。隨著寶寶一天天的長大,如果你一直是自己孩子世界的中心,他與其他人的接觸非常少,慢慢的,他就會不願離開你的身邊。這就是大家經常提到的分離焦慮!
  • 一離開媽媽就哭,面對孩子的分離焦慮,緩解方法媽媽們值得收藏
    02.孩子出現分離焦慮的原因1.安全感缺失孩子之所以會出現分離焦慮,是因為孩子在逐漸長大的過程中自我意識開始萌芽,他們開始清楚的意識到自我的存在,但由於此時的孩子還停留在「母嬰共生」階段,他們認為自己和媽媽是一體的,媽媽離開自己就再也見不到媽媽了,安全感的缺失導致孩子撕心裂肺的哭鬧
  • 如何應對母嬰分離焦慮?80%媽媽的做法只會讓寶寶更焦慮
    1.小月齡寶寶階段一般在6~7個月時,寶寶就會表現出分離焦慮的徵兆,通常在10~18個月時,分離焦慮現象會達到最高峰。2.分開之前,一定要告別有些媽媽害怕寶寶看到自己離開會哭鬧,選擇偷偷離開,其實,這是不建議的。這種不告而別的方式看似波瀾不驚,實則會讓寶寶有被欺騙的感覺,並且對於媽媽什麼時候會離開自己這件事完全沒有掌控感,反而會陷入更深的焦慮之中。
  • 和媽媽分開一分鐘都不行,寶寶「分離焦慮」該怎麼辦?
    我該怎麼幫孩子緩解這種分離焦慮呢?其實,從寶寶6-7個月的時候就開始了,這時候的他們會形成一種「物體永久」意識,他們會以為父母離開,就不再回來了。因為尚無時間觀念,不知道媽媽離開後還會回來。這個階段,正常來說一般要持續到孩子1歲半到2歲左右。所以,1歲的寶寶才會在媽媽要去上班時哭鬧不安,甚至哭到媽媽下班回家。
  • 小兒推拿楊曉:寶寶「分離焦慮」哭不停,我們應該怎麼辦?
    小兒推拿楊曉:寶寶「分離焦慮」哭不停,我們應該怎麼辦? 獨自在家帶娃的寶媽們,應該都有這樣的經歷:那就是抱著孩子上廁所,或者是上廁所的時候開著門,孩子呢,就像是一個監督者一樣站在衛生間的門口...
  • 孩子出現分離焦慮怎麼辦?你知道什麼是分離焦慮嗎?
    普天下媽媽共同的煩惱,孩子像萬能膠一樣纏著媽媽,著實讓人崩潰,甩都甩不掉。很多媽媽都去求助,該怎麼讓這個幸福的煩惱,不哭不鬧的放過自己。但結果往往不盡人如意,都是紙上談兵。其實,這個煩惱的時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必經的分離焦慮期。這一現象會出現在6個月到3歲的兒童身上,1歲半的時候會達到頂峰。不同的寶寶表現和焦慮程度會有所不同。
  • 「媽媽不要走!」寶寶的分離焦慮期要怎麼度過?
    在小區裡遛娃,媽媽們除了討論娃的身高、體重、飲食……也會無奈吐槽面對分離時,娃的不舍、哭鬧:「產假休完了,該回單位上班了,第一天上班,寶寶哭得撕心裂肺,媽媽也心疼得淚眼婆娑,心中一萬個不舍。」「寶寶現在一歲半,每天早上媽媽出門上班,都是一場戰鬥!
  • 寶寶出現分離焦慮現象怎麼辦?爸媽不要急,要弄明白這三點
    寶寶出現分離焦慮現象怎麼辦?爸媽不要急,要弄明白這三點很多媽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只要自己離開寶寶一會,寶寶就會嚎啕大哭,哭著鬧著只要自己的媽媽,誰來陪伴都無濟於事。寶寶離開媽媽哭鬧的現象屬於分離焦慮症。
  • 粘人,怕生,頻繁夜醒查崗,寶寶分離焦慮怎麼辦?
    什麼是分離焦慮寶寶在6個月前誰都可以抱,一點也不怕生,自己玩也可以玩很久,有一天突然開始怕生了,陌生人靠近會大哭,誰都不讓抱,粘著媽媽,如果媽媽不在就哭的不停,甚至離開的遠一點都不行,分離焦慮的狀況開始出現了。 為什麼會這樣呢?
  • 粘人,怕生,頻繁夜醒查崗,寶寶分離焦慮怎麼辦?
    01什麼是分離焦慮寶寶在6個月前誰都可以抱,一點也不怕生,自己玩也可以玩很久,有一天突然開始怕生了,陌生人靠近會大哭,誰都不讓抱,粘著媽媽,如果媽媽不在就哭的不停,甚至離開的遠一點都不行,分離焦慮的狀況開始出現了。為什麼會這樣呢?
  • 媽媽一走孩子就哭,是分離焦慮在作怪,讓寶寶知道你會回來很重要
    寶寶總是哭鬧,可能是分離焦慮「搞的鬼」家長們一般都認為,孩子還小什麼都不懂,就像小雨媽媽一樣,覺得不讓小雨看見自己離開,就可以成功去上班了。但事實上,孩子6個月開始已經有了「物質恆存」的意識,知道有些東西即使看不見了,卻也是真實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