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經常會跟家長表示身體不舒服,經過檢查卻沒有什麼疾病,服用了很多藥物孩子也說症狀沒有緩解,或者是無緣無故厭學,甚至想退學休學等等。
早年曾有嚴重的不幸經歷,青春期後又碰到精神上的創傷,以及失戀、身患疾病、人際關係不協調、學習成績不良或其他負性生活事件等,均易於誘發抑鬱情緒。
性格內向、文靜、不愛交際、交流、不喜歡出頭露面、孤僻、多疑、常常注意事物消極面或遭受意外挫折的人,容易陷入抑鬱狀態。
慢性抑鬱的青少年病前多表現出無能、被動、好糾纏、依賴和孤獨的特點。
約50%抑鬱青少年的父母中,至少有一人曾患抑鬱症。
對雙生子的研究也發現,同卵雙生子的同病率高達70%以上,而異卵雙生子的同病率僅為19%
青少年抑鬱症的表現
患者由於年齡較小,一般不會表達自己的身體具體情況,只會說自己身體不適。
通常表現為頭痛,胸悶,喉嚨有異物感。
通常這些症狀持續時間較長,而且在檢查後無明顯病變,經過藥物治療也不見好轉。
父母在發現自己的孩子有以上症狀的時候,一定要引起重視,不要對孩子進行謾罵和指責,要了解情況,對孩子進行情緒疏導,和孩子進行心靈溝通。在孩子情況沒有緩解時,要尋求專業的醫學幫助,切不可拖延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