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園在即,十個娃九個哭天搶地抱大腿!五要五不要,搞定分離焦慮

2020-08-17 仨個寶寶

又是一年開學季,家有入園娃的老母親們準備好了嗎?

有的媽媽肯定要說,我早準備好了,等娃一上學我先放飛自我個三天三夜,一想到老母親終於熬出來了,要解放了,根本就開心到睡不著覺啊!

有的媽媽則說,這怎麼能準備好呢。三年多的朝夕相處,一想到從此以後不能隨時陪在他身邊了,就難過,娃不適應幼兒園生活怎麼辦,和同學相處不融洽怎麼辦?不懂向老師求助怎麼辦?他才那麼小,於是越想越睡不著覺……

好吧,不得不承認,不管家長是解放派還是焦慮派,關於孩子的這些問題我們都得考慮。

該來的總會來的,提前做一些準備,不僅可以將孩子和家長的焦慮降到最低,還能讓孩子更快更好地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當然了,對於小孩子而言,分離焦慮是非常正常的,也是暫時的。只要家長把心態放輕鬆,按照C媽給支的招兒做一做,一定會好很多的~



五 要

一要

模擬幼兒園生活

大部分恐懼來源於陌生的未知,而幼兒園對孩子來說就像是一個未知的冒險,恐懼和焦慮在所難免。

儘早讓孩子明白幼兒園的含義,熟悉幼兒園的生活,能在很大程度上給孩子安全感。

可以提前幾天帶孩子到幼兒園參觀,溫馨有趣的環境,還有很多同齡的小夥伴在玩耍,消除孩子對幼兒園的恐懼。

此外也可以提前幾日在家執行與幼兒園一致的一日流程 ,比如早起吃飯、中午小睡、獨自吃飯、獨自上廁所。

還可以角色扮演突發狀況。

去幼兒園不一定都是歡歌笑語,也會有衝突矛盾,為了讓咱的娃面對突發的狀況不至於手足無措,我們在家就可以帶領孩子進行角色扮演遊戲,模擬在幼兒園可能發生的狀況。

如沒吃飽、想去尿尿、不小心撞到小朋友(或被撞),被搶玩具應該怎麼處理,如何和老師說,都是可以提前演練的。

二要

多去幼兒園玩耍

相信給娃選幼兒園的時候,我們也都帶孩子去看過。但是,偶爾一兩次的印象和效果並不明顯。

在最終確定要上哪家之後,一定要儘可能多的帶孩子到幼兒園玩耍。

一般幼兒園在開園前都會有一些開放日或者半日緩釋班,最好多帶孩子去參加,先從短時間或者在家長的陪同下去熟悉幼兒園環境和老師,有這樣一個過渡的過程,孩子會更容易適應。

寶貝之前定下來幼兒園後,頭開學的兩周我每天都趕在幼兒園放學時帶她去玩。

不僅對幼兒園的環境摸了個門清兒,還結交了不同年齡的小朋友,等真正開學後,有時她不願意去,我一跟她說可以找某某小朋友玩,她很快就能高興起來。

三要

和孩子一起準備入園物品

這一點真的不能省。雖然孩子看著還小,甚至有時間還會幫倒忙,但關於孩子上幼兒園的物品一定要邀請孩子一起來準備。

讓孩子自己挑選喜愛的文具、書包、繪本等。

當然上了幼兒園就是大寶寶了,很多事都可以自己做主了,這種自己做主的興奮也可以提高孩子對幼兒園的期待。

四要

給孩子準備安撫物

這雖然看上去是非常小的一個件事。但卻起著非常大的作用。

給孩子準備一個熟悉的玩偶或小玩具(比如父母的照片、玩偶等),這些陪伴孩子成長的物品,可以很大程度上緩解孩子對陌生環境的緊張。

媽媽的手絹不僅能安慰湯姆,還能安慰其他小朋友,是不是很神奇~

寶貝那會兒每天都要帶著一個玩偶,在她不開心的日子,給她帶上喜歡的物品,能夠很好的緩解她的情緒。

五要

給孩子吃定心丸

孩子不願意跟媽媽分開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擔心你不來接他。

可能在大人看來會覺得有點好笑,我怎麼會不來接你。

但孩子不一樣,他會想媽媽把我放到幼兒園是不要我了嗎?不喜歡我了嗎?媽媽可能會遇到很多問題,很多困難,那她還來接我嗎?

所以,送孩子的時候,一定要給他吃一顆定心丸,明確的告訴孩子:媽媽一定會按時來接你!

《媽媽一定來接你》曾給過教科書式的示範了。

書中的小主人公米拉,一直在假設各種各樣的情況,來詢問媽媽會不會來接自己,媽媽也溫柔的一一回應。

並保證無論發生什麼,媽媽都會「一眼就會認出你,然後….然後,我們一起回家。」

(天黑,會提著星星燈來接你)

(就算幼兒園裡孩子再多,我也會一眼就認出你……)

只有在得到爸爸媽媽肯定的回答之後,孩子才會安下心,而這樣的心理建設也會給孩子營造一種安全感,使得他們每天上幼兒園的時候都能和你揮手說再見,因為他們知道,你一定會按時接他回家。

五不要

一不要

拿幼兒園嚇唬孩子

很多孩子在知道自己要上幼兒園,但還沒上的時候,就會表現出抗拒。常說:我不想去幼兒園。

有的家長似乎抓住了把柄。

  • 你不好好吃飯,就把你送到幼兒園去。
  • 你再不睡覺,我就讓幼兒園老師管你。

本來幼兒園在孩子心裡只是一個模糊的概念,經大人這麼一嚇唬反而變成魔鬼野獸般恐怖了,等真到了上幼兒園那天,換誰也不想去。

當然也不要過度美化幼兒園的生活,有些媽媽生怕娃不喜歡幼兒園,把幼兒園描繪的跟花兒一樣美好!

殊不知,期望越高,失望也就越大,孩子到了幼兒園發現並不是父母描述的那樣美好,根本不是很多玩具隨便玩,很多夥伴都友好,反而會更增加對幼兒園的牴觸心理。

二不要

過度焦慮

不得不承認,大部分家長在孩子入園前的緊張焦慮程度要遠超過孩子,各種不舍、擔憂匯聚在心頭,動不動就紅了眼眶。

看看這位,娃還沒咋樣呢,爸爸卻先忍不住了。

都說男兒有淚不輕彈,那是因為娃還沒上幼兒園!

要知道,緊張情緒會通過父母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傳遞給孩子,影響孩子的情緒。

要多相信幼兒園,相信老師是專業的,可以很好的照顧我娃,我們搞不定的事情,老師分分鐘就能搞定

想要緩解自己的緊張就要明白,2/3的孩子都會出現焦慮情緒,但是,不用腦補各種憂桑畫面,因為大部分的孩子,真的不會一直哭。他們會經歷四種狀態:

  • 反抗大哭大鬧,目的就是不想留下來或者不想熟悉的親人離開。
  • 失望當發現大哭大鬧並不能改變既定事實時候,轉為斷斷續續的哭泣,並可能伴隨著不理睬他人的行為。
  • 超脫經歷了失望階段之後,慢慢地孩子就進入了超脫階段,願意接受別人,也願意融入新環境中,開始正常活動。
  • 暴發等到接園時,一看到親人,情緒再度來襲,好似一天受了多大委屈。其實一天過的可能也不錯,但一見親人就又崩潰了。

雖然大部分父母看到的只有前兩種狀態,但是,娃一天中呈現最多的,還是第三種超脫狀態。

三不要

一步三回頭(送園)

面對一個或鬼哭狼嚎撒潑打滾,或梨花帶雨楚楚動人的娃,呼喊著「媽媽不要走,不要丟下我」,我想老母親要沒點心理素質估計是走不成的。

但是一定要明白,一步不離的陪伴、空氣一般的存在並不是孩子需要的安全感

若因為心疼娃,而一步三回頭,或者在門口「流連忘返」,這只會讓娃覺得自己的「方法」有效了。

只要「堅持」媽媽就不會離開,就不用上幼兒園,明天同樣的場景還會再現,因此各位老母親學會正確的「再見姿勢」也是非常重要滴。

正大光明的說再見,而不是偷偷溜走:

如果媽媽經常在寶寶沒有防備的情況下無故消失,孩子會更加沒有安全感。

簡短地道別:

簡單的跟孩子說:「放了學媽媽準時來接你,放心。」就可以了。

不要婆婆媽媽地說「媽媽也捨不得寶寶」,製造悲傷情緒。

當機立斷的扭頭,不要反覆折回安撫:

就像幼兒園老師做的,說再見、承諾準時來接她,然後轉身關門

孩子可能還是會哭鬧,但是,其實鬧完之後,人家可能真的過得挺好。

反倒是見你走了又回,猶猶豫豫,孩子才會覺得「有機可乘」,變本加厲的試圖用更強烈的反抗嚎出轉機。



四不要

遲到(接園)

這一點我們在前邊寫了它的重要性,在「不要」的這一欄再次強調,是因為它真的很重要。

對於剛入園的小寶寶而言,陌生的環境、不安的情緒早已經積攢了一天,他們就盼著在放學那一刻第一個見到媽媽,好釋放這種緊繃的情緒,開心也好哭鬧也罷,都是只有面對媽媽時才有的,他們非常期待這種親密無間、放鬆的感覺。

但如果一等不來,二等不來,三等還不來,大家都走完了,自己的媽媽還沒有來,一定會非常失望,第二天送園恐怕也就更難了。

其實,哪怕是幼兒園的老生,也一樣非常期待媽媽能夠早早來接。

五不要

反覆詢問負面問題

  • 兒砸,有沒有人欺負你?
  • 有沒有尿褲子?

與其加重娃的悲傷情緒,不如多問娃些開心的事情,比如今天都做了哪些有趣的遊戲等,鞏固娃對幼兒園的美好記憶。

入園在即,想要娃順利適應,這些操練和「套路」再不備起來就晚啦!

相關焦點

  • 十個娃九個會哭天搶地抱大腿!五要五不要,十招輕鬆搞定分離焦慮
    入園在即,想要娃順利適應,這些操練和「套路」再不備起來就晚啦!又是一年開學季,家有入園娃的老母親們準備好了嗎?有的媽媽肯定要說,我早準備好了, 等娃一上學我先放飛自我個三天三夜,一想到老母親終於熬出來了,要解放了,根本就開心到睡不著覺啊!有的媽媽則說,這怎麼能準備好呢。三年多的朝夕相處, 一想到從此以後不能隨時陪在他身邊了,就難過,娃不適應幼兒園生活怎麼辦,和同學相處不融洽怎麼辦?不懂向老師求助怎麼辦?
  • 入園在即,十個娃九個會哭天搶地抱大腿,這個「套路」一下全搞定
    ,我早準備好了,等娃一上學我先放飛自我個三天三夜,一想到老母親終於熬出來了,要解放了,根本就開心到睡不著覺啊!不得不承認,大部分家長在孩子入園前的緊張焦慮程度要遠超過孩子,各種不舍、擔憂匯聚在心頭,動不動就紅了眼眶。看看這位,娃還沒咋樣呢,爸爸卻先忍不住了。都說男兒有淚不輕彈,那是因為娃還沒上幼兒園!
  • 又是一年入園季,孩子哭喊抱大腿各種不適應,解決分離焦慮有技巧
    初次入園的孩子,分離焦慮是個問題但對孩子來說,初次去幼兒園,沒有家人的照顧和關注,心情難免有些焦慮。一番雞飛狗跳是不可避免的,畢竟孩子去幼兒園哭鬧、耍賴是常態。在幼兒園門口,望著陌生的環境,孩子可能會哭喊、抱大腿,各種不適應,但這遲早要經歷。
  • 入園焦慮太鬧心,4招教你搞定!
    我要不要回去再看一眼? 一邊是哭天搶地、撕心裂肺喊著要「媽媽」的孩子; 一邊是痛苦糾結的老母親,咬咬牙狠狠心,把孩子硬塞給老師,轉身離開的同時,卻忍不住眼淚譁譁直掉。 入園分離焦慮,如一根魚刺,歡快地橫在孩子們奔向長大的路上,也堵得家長直發憋。
  • 寶寶入園在即,家長學會這6招,搞定分離焦慮,讓寶寶愛上幼兒園
    長假後,寶寶面臨再次適應幼兒園的情況,這時候部分寶寶會表現出不適應的情況,還會像第一周一樣哭鬧不配合,不過因為之前的經歷,這個時間很短,只需要2-3天,大部分寶寶已經能正常入園了。正常入園,只是孩子順利踏入幼兒園的第一步。作為家長,除了關注孩子的入園情況,還要關注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幫孩子順利度過分離焦慮期。
  • 幼兒新生入園,緩解分離焦慮三「不要」
    03 不要恐嚇欺騙當許多孩子不願上幼兒園哭鬧時,常常有家長說:「再哭,再哭就不要你了。」家長這種制止孩子哭鬧的方法,表面上似乎可以讓孩子快速停止哭泣而變得「聽話」,實際上,會進一步增加其恐懼而延長分離焦慮。
  • 孩子上幼兒園,真正焦慮的是媽媽,了解這五點,緩解入園焦慮
    她甚至告訴我:「送孩子上幼兒園,一定要送兩天休一天,不然娃會生病的。」她的這個「真理」顯然有問題,到底是孩子會生病,還是媽媽會生病呢?我們一般都是說寶寶入園焦慮,但是現在的全職媽媽越來越多,不少人也在提倡「晚上一年幼兒園對孩子好」的說法。
  • 搞定分離焦慮,入園第一周很重要!
    這就是典型的分離焦慮的場景了。其實,分離焦慮,不僅寶寶有,大人也有,有些家長背地裡哭得更厲害。確實,好好的一個孩子,在眼前養了這麼多年,幾乎沒怎麼分開過,驟然分離,誰受得了呢。不過,還是要提醒大家,早分、晚分,都要分。孩子早晚要受到正規的學前教育,與其沉浸在情緒中,不如接受現實,打起精神,幫助寶寶克服分離焦慮。
  • 「媽媽,你再抱我哭一會」,萌娃即將入園,如何緩解分離焦慮?
    眼瞅著馬上要到開學季,平時在家裡為所欲為、破壞力無敵的「神獸」馬上就要入園,從此踏上漫漫學習路,老母親的心理emmmm,其實還是很興奮的。有一天,他們要離開熟悉的家人,獨自一個人到陌生的環境,面對陌生的人群,焦慮是在所難免的。
  • 家長如何正確對待寶寶入園分離焦慮
    寶寶也陸續準備入園!這對每天和娃鬥智鬥勇的爸媽來說終於是熬出了頭! 約翰·鮑爾比(John Bowlby)通過觀察把嬰兒的分離焦慮分為三個階段在這一過程中,通過面對與父母的長時間分離,寶寶獨自承受分離焦慮所帶來的痛苦煩躁的情緒,大多數寶寶都有能力隨時間推移慢慢適應此過程。
  • 入園分離焦慮,父母比孩子還嚴重,認清這5個現實吧!
    文 | 維尼媽媽沐瀅閱讀需5分鐘閨蜜的孩子要上幼兒園了,最近一段時間我要被她「煩死」。先從入園應當準備什麼應用之物,到給孩子進行心理預設,帶她參觀幼兒園,參加一些小朋友的群體活動,看起來一切做得都很完美。
  • 小娃入園出難題:如何化解分離焦慮?
    剛剛離開自幼相伴的親人,孩子心裡會不適應,這是再正常不過的反應,要允許孩子鬧情緒,沒有接納就沒有改變。父母要先做好積極傾聽,也就是「我理解你的感受,我接納你的情緒,我和一起面對這個困難」,但不要刻意去灌輸自己的想法。第二,確立安全感。
  • 入園在即,寶寶分離焦慮怎麼破?
    每到開學季,孩子和家長就陷入一種焦躁不安的情緒當中——分離焦慮。不少幼兒園裡都哭成一片,一些家長剛走,孩子便開始哭鬧不止,嘴裡大喊「我要媽媽」、「我要回家」......這就是典型的分離焦慮。一、什麼是入園分離焦慮
  • 幼兒園分離焦慮怎麼辦?父母可根據孩子氣質類型,調節娃入園焦慮
    面對幼兒園這個新環境,3個孩子情緒反應很不一樣。林林對幼兒園這個新環境反應比較強烈。林林每天上幼兒園都哭,每天早上一到幼兒園門口都大哭大鬧,拉著媽媽的衣服不肯進去學校。老師過來抱他,他就用手抓老師的衣服和臉。經常幼兒園的園長、主任出來幫忙才能將他帶回課室。
  • 幼兒園分離焦慮怎麼辦?父母可根據孩子氣質類型,調節娃入園焦慮
    面對幼兒園這個新環境,3個孩子情緒反應很不一樣。林林對幼兒園這個新環境反應比較強烈。林林每天上幼兒園都哭,每天早上一到幼兒園門口都大哭大鬧,拉著媽媽的衣服不肯進去學校。老師過來抱他,他就用手抓老師的衣服和臉。經常幼兒園的園長、主任出來幫忙才能將他帶回課室。琦琦是個嬌滴滴的小女孩,總想與媽媽在一起。琦琦自己能吃早飯,但還要媽媽餵;自己能上樓,還要媽媽抱。
  • 幼兒入園分離焦慮如何應對?看看這些妙招
    同事晴一大早紅著眼眶回來上班,大家嚇了一跳,以為她發生了多大的事,上前一問,原來是因為她的女兒上幼兒園後分離焦慮嚴重,早上送過去時,小傢伙緊緊地抱著她的大腿,撕心裂肺地哭著喊著要回家。哪個媽媽能受得了這個?她是心碎一地,眼淚掉了一路。
  • 渡過焦慮,避免哭戲大戰,爸爸媽媽做好以下五點,幼兒輕鬆入園
    爸爸媽媽學好這幾招,輕鬆搞定寶貝的入園焦慮入園焦慮是指3歲後的幼兒剛進入幼兒園時,與自己依戀的對象分離時,他會產生有不同程度的哭鬧、緊張、不安、亂發脾氣、打人等不良情緒狀態,嚴重的會做噩夢,甚至生病,這就是入園焦慮。其實,孩子產生入園焦慮是人之長情,我們大人剛到一個嶄新的環境中,都會或多或少的產生短暫的侷促和不安,更何況沒有任何處事能力和自我保護能力的孩子。
  • 搞定分離焦慮期的小妙招
    這種現象叫做幼兒分離焦慮,這種現象非常普遍。十一長假期間,寶寶又回到了入園前的生活狀態;長假之後,回到幼兒園則意味著又一次生活環境和方式的轉變,因此部分寶寶會表現出不適應。了解了這些階段,爸爸媽媽對寶寶不適應和哭鬧就要耐心一點,而且每個階段都要給予寶寶積極正面的回應,而不是抱怨和恐嚇孩子哦。
  • 克服分離焦慮 寶寶入園so easy
    對於入園寶寶的分離焦慮症您都做了什麼呢?如何能讓寶寶少遭罪、媽媽少煩惱呢?一起來聊聊吧~ 我不是教育專家,只是一名普通寶媽,小兒齊齊也不是超人寶貝,現身說法講述普通母子的入園經歷,如何從新奇到焦慮最終快速順利過關,感興趣的親們圍觀啦。
  • 如何緩解新入園寶寶的「分離焦慮」?
    孩子的吃喝拉撒睡每一樣媽媽們都不放心但孩子終究是要入園的一起來看看有哪些防護措施吧!新生入園前,不光要做好環境準備、教師心理準備,更要做好家長的工作。今天學前教育和大家分享一下新生入園幼兒的「分離焦慮」和「陌生焦慮」,以及影響幼兒情緒不穩定的原因分析及解決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