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的傳說-臺灣經濟故事總宣傳》
第四集
從七零年代到八零年代之間,無論在政治或經濟上,臺灣都面臨了許多挑戰,尤其歷經兩次能源危機,更是臺灣社會轉型的關鍵。
當時的行政院長蔣經國,就是執政團隊的舵手,在兩次能源危機之後,知道臺灣那個地方沒有任何天然的物質,所以要靠自力更生,可以說是捲起袖子全新全力來推動,他下令執行臺灣的國際機場,高速公路等十大基礎建設,為未來產業升級,奠下良好的基礎。
上圖為蔣經國
同時蔣經國也深切了解,臺灣不能永遠依賴傳統產業,於是他聘請海外科技專家協助,而有了產業升級。
另一個更大幅度的躍升,就是臺灣的半導體產業。20世紀80年代以來,臺灣經濟中發展最成功、也最具有轉型象徵意義的兩項高科技支柱產業分別是以個人電腦為基礎的資訊產業和以晶圓代工為基礎的半導體產業,近年來,資訊產業發展速度放慢,半導體產業的迅猛發展勢頭和巨大市場潛力取代了資訊產業的原有地位,成為臺灣目前最核心的高科技產業。
半導體業也稱IC產業,主要產品是集成電路(IC),其製造流程大體是;晶圓-設計-光罩-晶片-封裝-測試-出貨。臺灣半導體業根據製造流程的不同環節,形成嚴密而完整的分工,其中作為半導體原料的晶圓的生產被視為該產業的核心技術,臺灣的"晶圓雙雄"已在該領域取得較領先地位。但是您知道嗎,這個產業的誕生,居然是在一個早餐店裡做成的決定!
相關閱讀:
殘局中的"星星之火":臺灣戰後的和平土改
蔣經國初露頭角之時 國民黨敗象已呈
鳳凰專報:臺積董座張忠謀看淡半導體景氣
未雨綢繆——七八十年代臺灣經濟的轉型
《鳳凰大視野》節目在鳳凰衛視中文臺播出
首播時間:6月20日(周五)20:02-20:35
重播時間:6月21日(周六)09:00-0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