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三體-小遙
人生在世,我們需要經歷酸甜苦辣,而生活也同樣會教會我們一些什麼,直到時間緩緩流逝,人們不可避免地提到有關死亡的話題,經歷時間洗禮後可以從容面對。
在科學家眼中,死亡並沒有那麼沉重,甚至有一部分人認為這只是生命向另一種形式轉化的必然過程。在最新研究成果中,還有科學家認為沒有人能自然死亡。
或許在人們的印象裡,曾經偶然聽到有人在討論某個老人的離開,平靜的、沒有痛苦的死亡是很多人的願望,然而科學家得到的數據卻並非如此。
根據相關研究,即便是在睡夢中死去的人們,其實也並不是自然死亡。更多情況下,我們對「死亡」這個詞彙和它代表的意義存在誤解,因為在科學家眼中,這是一個持續的狀態,而非一瞬間發生的事情。
也就是說,死亡的過程可能會持續數天,從一個人無法集中精力或者身體出現不適,周圍的人也許可以注意到這種情況,即便沒有表現任何病症,也無法擺脫即將走向死亡的命運。
同時,科學家發現人到老年時總會出現各種疾病,舊疾和某些急症都有可能成為導致死亡的原因,只不過有一部分無法被直接發現,所以看起來像是自然死亡的狀態。正如在睡夢中死去也並非表面那麼安詳,畢竟人是在不清醒的狀態下離開,所以也有可能是某種尚未被探明的癌症,總之這種現象不容忽視。
客觀上來說,最自然的死亡需要伴隨著劇烈的疼痛,任何藥物的幹擾都會改變這一狀態,因為自然死亡需要清醒的意識,一旦服用舒緩疼痛的藥物就會影響人們的感知,這並不符合對自然死亡的定義。
隨著醫療科技的不斷發展,人類的壽命正在有效延長,也有一部分人會面臨不同的結局,這是人們的選擇,也是對生命的不同態度。
在有限的生命中,人們一直在探索自身存在的價值和意義,死亡註定會來臨,而我們需要認識到,一切都無法阻止我們熱愛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