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試教育到底重不重要?

2021-03-01 鬧鬧女巫店

最近衡水中學進駐浙江,被網友議論得熱火朝天。

也許到了今天,很多人都會想,應試教育到底應不應該進行?教育的目的應該是什麼?

 

和大家說一個我老同學——龍哥的故事,他是不折不扣的農村小夥,家裡是種花生的。

他「樸實」到什麼程度呢?在進城裡的高中之前,他從來不知道有空調這種東西,夏天降溫的方法就是把西瓜扔水裡泡泡,家人農忙之後就一起圍著西瓜和風扇,邊吃邊聊,偶爾扇下扇子,打打蚊子。

他的教育環境和家庭環境也十分惡劣。小學的時候可以在隔壁村念書,最多也不過是走30分鐘路程。

但是中學就得走好遠好遠,每天5點多起來,給全家人熱早飯,自己來不及吃早飯就拿起昨晚剩下的饅頭邊走邊吃。走2個小時才能到學校。要是遇上雨天,道路泥濘,山路也有不少石頭,經常會摔跤。

但儘管這樣,他依然沒有放棄學習。也許因為他是男孩子,不像其他初中女同學一樣情竇初開,開始戀愛,甚至懷孕,稀裡糊塗結婚當媽。

龍哥心靜,也肯下苦功,不像其他男孩子,覺得讀書無用,等著長大後去別的城市打工。他是村裡唯一一個讀書比較好的,也是這些年來鮮有的能走出村子,入城念高中的人。

龍哥曾經和我說:「大城市的人素質就是高!我初中的時候,老師講課基本沒人聽,女生再乖也耐不住男生每天鬧,男生也調皮,天天打架頂撞老師。老師和他們講道理他們不聽,老師叫家長都不怕的。如果老師叫他退學,他更開心!」

龍哥最喜歡就是化學課,電腦課。因為他從來沒有見過那麼多化學儀器,也是上了高中之後第一次接觸電腦。

我總是忘不了,他第一次見到滑鼠的表情,他一臉新奇!他反覆說:「為甚麼滑鼠下面有光?為什麼滑鼠可以控制「電視」(就是顯示器),這白色指針(滑鼠指針)好快啊我都看不過來。」

可能對於住在城市裡的讀者,這段話會非常匪夷所思吧?但如果你們有機會的話,可以到偏遠山村走一走,那些真正的山村,貧困縣,那裡的孩子,那裡的環境,真的是你無法想像的。

 

不得不說,龍哥真的是應試教育的天才!即便出生在農村,從來沒有接受過一些比較系統和詳細的教育,但是他依然能做到後發先至。

他化學一開始跟不上,他就狂做題,把老師的題都做了,做得爛熟。

他英語發音極其奇怪,他就每天跟著老師練。回到宿舍就是背書,單詞爛熟於心不說,發音還正到不行!

之所以他叫「龍哥」,就是因為他雖然很多東西不懂,但只要他去做去學,一定能全班第一,年級名次也越來越高!龍哥成為了很多男同學的偶像。

 

為什麼是男同學的偶像呢?因為龍哥長得很黑(經常下田幹活的人很難白),說話粗魯,脾氣暴躁,見識不多。女同學基本上都不會對他有「偶像」的感覺,但是女同學都會覺得他是不折不扣的學霸,只是,並不是那麼好接近。

然而龍哥並不是壞人,從小在鄉村長大,見識肯定不會有多少,父母都是農村出身,並不懂得溝通,也缺乏相處技巧,他當然不能像很多帥小夥子那樣在人際關係中八面玲瓏,口吐蓮花。

所以,即便龍哥成績很好,即便是男生中的偶像,也並不受歡迎,甚至,因為說話直來直去,脾氣來了什麼話都往狠裡說,還有不少人很討厭他,見到他就繞路走。

 

大家可能會覺得,這就是應試教育的弊端吧~對,無法否認,這就是應試教育的弊端。

因為從來沒有人教過他,聊天的時候可以傾聽,也從來沒有人示範給他什麼叫說話的技巧。大家只能很老套很老套地說,好好學習,好好考試吧。考出去了,走出去了,你就會不一樣了!你就會改變了。然而,他並沒有太大的,素質上的,待人接物上的改變。

 

然而,應試教育真的就讓他一無所獲嗎?非!也!

如果沒有應試教育,也許他根本不可能走出大山,他要和父親,和祖父一樣,守著那塊花生田,每日耕種。

他可能還會像其他小屁孩一樣,認為14歲就可以上床,女的懷孕了就結婚,大不了出外地打工賺錢,哪怕是當廠工也無所謂,因為大家都是這樣的。

龍哥中考之後高考,高考之後還因為在大學裡面的優異表現,被推薦為研究生。這些年來,他沒有一年沒有拿獎學金,沒有一年成績是下滑的。他現在依舊研究生畢業,被教授推薦到某製藥集團,當藥物研究一把手,是那個藥廠裡面的製藥高級技術員兼質檢員。

而大家都在爭議的他的性格。這個曾經不懂網絡的龍哥現在也有微信,偶爾也會看到他和科研人員同事的聚餐合照,估計他的性格在社會這個大熔爐裡面也溶解了不少稜稜角角。

 

也許對於在大城市裡面生長的孩子來說,應試教育真的過時了。沒錯,應試教育確實過分要求死板的成績,忽略了育人,不僅對處事素質沒有要求,甚至對做人的善心良心都沒有太多要求。

我們總是覺得沒必要什麼都看成績,我素質好,人緣好,為什麼就要被講粗話的書呆子比下去?

然而,目前我國的教育資源太不平衡了,你以為有9年義務教育就很好,但是在很多很多偏遠地區,那裡的人根本不懂教育的重要性,輕視知識,但當他們長大,又會後悔知識淺薄。

只是,他們小的時候無人教育他們,也有天生的愛玩的惰性,而這個世界,也沒有後悔藥。

而在那些地方,只有學校拼命要求知識改變命運,只有一個非常非常公平的人才選拔機制(比如中高考),才能讓願意讀書的,肯下苦功的學生,走出鄉村,接受更好的教育,過上更好的生活。

 

我也知道應試教育出了不少書呆子,高分低能兒,粗言學霸,甚至投毒大學生。

如何在教育的時候育人,如何在育人的時候培養一顆包容而溫暖的心,依然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

然而,至少在現在的國情,尤其是當我某次自由行在農村大山裡面迷路後,我才深深意識到,就是這個我曾經罵了一千遍的應試教育,成為了落後地區孩子的唯一希望。

 

    ▼

今天的塔羅牌是[魔術師]正位

我也曾經很討厭應試教育,很不喜歡這種制度,覺得磨滅人性,覺得考得好的人也未必是真的好。

也許現在的應試教育真的有不少弊端,但是在很多連網絡都不知道的孩子眼裡,他們確實需要這樣的教育,需要這樣的教育給他們改變命運的機會。

我也很希望,有一天教育不再應試,也不再需要應試。大家可以學習自己喜歡的,但同樣可以得到良好的教育環境,公平的競爭機會。

 

【每日佔卜】

抽中的問牌

專屬你的佔卜,如下

[權杖十]

塔羅提示:累,是因為在走上坡路

首先,其實像這些比賽,老師選到你,就是認為你有足夠的基礎,即便分了學習時間去準備比賽,也能夠應付。

這是期望,也是考驗。你可能覺得很困難,覺得自己應付不來吧。

但是很多事情不都是這樣的嗎?你想像一下哦~以後你可能也會有自己的愛好,自己的工作,自己的家庭,難道你有了孩子你就只在家裡看孩子,不上班?那難道你有了工作,就放棄一切愛好,甚至不去愛人不去做別的?

其實到了初中,就是進入了另外一個更廣闊的天地~你現在接觸的這個比賽,承受的壓力,之所以會讓你覺得吃力,就是因為你沒有經歷過這些。

雖然你的問牌讓我感覺很灰暗,很大壓力,但是你想像,你的同學,不也是這麼被罵過來的嗎?別人都沒有放棄,你怎麼就先放棄了呢?

我覺得你應該迎難而上,把這個困難當成磨練自己的機會,提高抗壓能力,提高承受能力!

我到初二之後就沒有試過12點前睡覺,但我依然覺得這樣的複習生活沒有什麼難熬,因為我知道,每個同學都是這麼熬過來的!

你也是的,大家都要經歷這些顧頭不顧尾的生活的,你只是早了一步而已~但早一點讓自己變強大,不是比臨陣磨槍更好嗎?

加油!你可以的!我支持你堅持下去!

往期推送

 ☟

《十二星座被不喜歡的人表白的反應》

&

《【佔卜】如果靈魂有顏色,那麼你屬於哪一種》

&

《我不需要同情,愛我就夠了》

感謝你每個清晨看一眼

       我的微信公眾號「鬧鬧女巫店」 (ID:witchstudio),

      我們只是好好寫運勢,好好分享生活。


    所有內容均為原創,

       內容未經允許不可轉載,但歡迎轉發到朋友圈。

相關焦點

  • 應試教育,到底危害了誰?誰最恨應試教育
    有人把「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對立起來,在這個理論下,應試教育當然是危害了素質教育,或者說的更嚴重一點,就是,危害了中國兒童的素質養成,危害了中國人的素質。如果按照這個理論,就是說,原來都是應試教育,原來在應試教育下成長起來的人,基本上都沒有素質,或者說絕大多數素質不高?很顯眼,這是胡說八道!
  • 南京一中VS二十九中,素質教育重要還是應試教育重要?
    那麼對於家長和學生來說,到底是素質教育重要,還是應試教育重要呢?在南京來說,二十九中是大家比較公認的「縣中」模式,也就是說會舉全校之力,去抓孩子的學習成績,考試分數。一切以提分為目的,各種早晚自習、周末補課、寒暑假補課,不光有老師們的參與,也有家長們的積極幫助。
  • 到底什麼是應試教育,什麼是素質教育
    進一步說,如果法律明確什麼是素質教育、什麼是應試教育,對我國義務教育(基礎教育)而言,按照必須實施素質教育的法律規定,也就不該存在是應試教育還是素質教育的問題了。因為如果只有實施素質教育是合法的,那實施應試教育就是違法的,何來「充分認識應試教育的政治正確性」這樣的提法?這分明討論的就是違法命題。
  • 「火爆」小學英語到底重不重要?聽聽老師怎麼說!
    如果你站在我的面前,問我:「小學英語到底重不重要?」作為老師的我,可以很大聲地說:很重要!幼兒園時期學不學就不說了,但小學是否學英語、是否能學好英語會影響到孩子之後的學校選擇,甚至是人生、未來的方向。小學英語到底重不重要?很多家長往往認為英語相比數學語文並不重要,教育思想還停留在「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階段。
  • 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到底在爭什麼?
    浙江省教育廳一位處長甚至明確表示,浙江不歡迎衡水中學,理由是衡水中學的做法過於強調分數,這和浙江一貫提倡的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相牴觸。  衡水中學辦分校風波引發的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之爭還未停息,江蘇連雲港市贛榆區教育局局長陸建國的《充分認識應試教育的政治正確性》又成為網紅文章,為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之爭再添一把火。
  • 重新認識應試教育
    關於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的理論討論,通常是沉悶而無趣的。由於缺乏基本共識(例如是否存在應試教育、學生課業負擔到底重不重等等),就出現了非常學術化的自說自話。認真的討論需要超越文字遊戲,需要對應試教育加以定義。
  • 學歷到底重不重要?
    有人問我,學歷重要嗎?學歷當然重要,我們從被父母送進小學開始,就註定了學習的優劣,決定了以後我們人生的一個高度。學歷到底重不重要,不知道什麼時候變成需要談論的話題,學歷不是萬能的,但是沒有學歷是萬萬不能的,說學歷不重要只是你沒有享受過,高學歷的特殊待遇。
  • 應試教育到底害了多少人,又圓了多少人的夢想
    那麼,我們今天就來聊一聊關於應試教育的那些利弊。首先,筆者對於應試教育其實更多的是保持著支持的態度。因為對於我們這些不擅言語、不愛表達的人來說,學習應該是我們最強大的動力了。我們沒有猜疑,不能言善語,我們能討好家長和老師的方式就是用成語說話。我們是別人家的乖孩子、好學生。
  • 應試教育的利與弊
    什麼是應試教育「應試教育」,又稱填鴨式教育或灌輸式教育,根據給定的考點與考試類目等通過教育的方式將知識「灌溉」給學生。應試教育到底好不好?很多人都認為應試教育就是將知識點強加給學生,不論學生是否懂得,用死記硬背的方式進行知識灌輸。實際上並不是的,我也經歷過小初高中,對我而言的應試教育是根據考點進行策略性的教學,那些沒教的文章也有很多,要是想學也可以自己看呀,老師教學的目的也很明確,就是想讓他教的學生都能考100分,不是嗎?
  • 我國的教育,到底是素質教育還是應試教育?
    「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是兩種教育價值觀的根本對立。「應試教育」本質上是目標教育理念的體現。它認為教育是社會的對象,是選擇社會階層和人力的工具。在這裡,教育的選擇功能被視為終極目標和本體,而人的發展只是適應選擇的手段和選擇的「副產品」。
  • 素質教育就是更全面的應試教育
    02作為家長,我一直是「素質教育」的支持者和懷疑者。支持,是因為「素質」肯定是重要的,是正確的,是必須的。我們國家需要「高素質人才」,不是「高應試人才」。懷疑,是因為「素質」這個事情不太好判斷。我曾經問一個二線城市的資深教師,什麼是綜合素質啊?
  • 淺談應試教育——應試教育究竟應不應該存在?
    相信不少人都曾有過這樣的疑問「應試教育究竟應不應該存在?」答案是肯定的,雖然應試教育存在一定弊端,但不可否認的是它的存在確是有合理性,尤其是對於中國目前國情來講,它是必要存在的。——首先我們先來說說應試教育是什麼,應試教育即填鴨式教育,指灌輸式教育,由原蘇聯教育家伊·安·凱洛夫發明。
  • 現在流行的逆商教育,到底重不重要?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智商和情商一直被提及,甚至被許多爸爸媽媽奉為教育孩子的真理。父母總是認為:只要有高情商、高智商,孩子就能無憂無慮的快樂成長。但近幾年流行著一種逆商,很多父母都很疑惑,逆商是什麼,重不重要?
  • 談應試教育
    ,談應試教育一、除了批判,我還能談什麼?批評中國應試教育的人和文章太多了,我知道我寫下的每一行字必定是陳腔濫調。我想儘量冷靜、冷漠、甚至冷酷地做一些歸納總結,來給那些彷徨在「應試教育vs國際教育」的父母和孩子提供一些決策參考。很多人會說,應試教育,存在即合理:以當前國情論,中高考制度非但必要,甚至必須。他們會反問你:如果不把分數作為統一的選拔標準,中國這麼多學生怎麼進行選拔?然後,他們會標籤我們這些人「太理想主義了」。
  • 應試教育錯在哪兒?
    要糾正應試教育的錯誤,首先須認清應試教育錯在何處,這是我們喊出正確的教育改革口號的前提。然而,應試教育到底錯在哪兒?難道考滿分的還不如考鴨蛋的?對此我們必須做出解釋。  應試教育首先錯就錯在教學目標上了,這大概是其最易被覺察的錯誤。
  • 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的矛盾魔咒,或許唯有大數據可解!
    教育到底該選應試教育還是素質教育?這個本來不該是問題的問題,現在竟然困擾著我。當然在幼兒園這個過程中,我體會到了,孩子們如果課內學習任務很重的話,真的沒太多時間和精力學習課外的其他課程,到了小學中學高中階段,更是心有餘而力不足面對課業的繁重,如果硬是把某些藝術課動手課稱為素質教育,那必定是佔用考試課的時間和精力,體能課的時間和精力,刷題量必定下降,必然影響考試成績,再說我堅決不支持犧牲體能鍛鍊時間搞學習,健康都保證不了,學習還有那麼重要麼
  • 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並軌的尷尬
    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並軌的尷尬 2020-10-23 08:05:03   兩個文件都在強調重視學生素質的全面培養,這讓人不由聯想到一直被提倡的素質教育。  人們通常認為應試教育代表填鴨式教學、重理論輕實踐、重實用科目輕文體素養、唯分數至上、片面追求升學率、把考試分數作為評價教育質量的唯一標準。而素質教育則以提高受教育者諸方面素質為目標,重視人的思想道德素質、能力培養、個性發展、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
  • 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到底誰更適合中國式教育?
    在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相抗衡的情況下,很多人都開始思考,到底是什麼教育才能適合現在的孩子教育,相反,素質教育並不是更具針對性的教育,它關注的是人的全面發展——個人、個性的全面發展。如果說應試教育的目的是成"材",那麼素質教育的目的則是成"人",它不僅僅關注學生現階段的狀態,更關注學生一生的發展和幸福。舉個不是特別恰當的例子。
  • 素質教育不如應試教育?素質教育該如何搞?
    南京一中校長尤小平來頭也不小,曾在南師大附中、金陵中學擔任領導職務,尤校長本身又是數學特級教師,按理說,尤校長是懂教育的,他非常明確教育到底要做什麼,只不過在目前急功近利的環境下素質教育喊了這麼多年,新理程改革也做了二十年了,可應試、唯分數定乾坤的格局仍難捍動,其甚至還變本加厲。素質教育改革是國家和整個社會的事,需要自上而下全面開展,從實處落實,辦實事,不空喊口號,知行不一。一、社會用人單位要打破唯文憑一標準。
  • 素質教育是無根之草,應試教育又拼爹,校長也很無奈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江蘇教育毫無問題。就拿今年江蘇文科狀元這件事來說。為什麼一省狀元上不了清華北大?誰讓江蘇與眾不同,把政治歷史設置成選修課?或許,江蘇在探討素質教育,希望給學生減負吧。一提到素質教育,就覺得它是一個莫大的笑話,記得小學的時候,就天天喊「素質教育」「給學生減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