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三歲看到老」,中國用幾千年的智慧沉澱證明了3-7歲正是一個人性格定型、能力培養和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而在這個時期父母的作用更是顯得尤為重要。
如今也有越來越多的年輕家長們意識到了這一點並且一頭扎進了素質教育的海洋,期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在幼兒個性發展中,有諸多因素會直接影響甚至決定孩子的性格及未來。
一、孩子性格形成的階段有哪些?
0-1歲時信任與不信任
孩子在這個極端所表現出來的就是飢餓、驚嚇、哭泣,如果在這幾個過程中家長給予滿足的話,那麼孩子以後長大就會信任滿足他需求的人,因為在相對安全的環境裡,孩子信任的人給予自身很大的生理上的滿足以及心理上的安慰,那麼孩子就會對這個人信任。
2-3歲模糊的認知世界
這個時期是孩子的對世界有個良好認知的時期,孩子會接觸外界一切新鮮的事物,對周圍一切感到好奇,這時候父母加以正確的引導,並積極的陪伴孩子進行探索,那麼慢慢的孩子的性格習慣養成就會越來越明顯,會有的很強的好奇心和觀察力。
3-7歲行為習慣養成期
孩子在3-7歲時就進入了行為習慣的養成期,在此期間孩子會模仿父母的一些行為,所以說在此階段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則,起到榜樣的力量,正確的告訴孩子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什麼是善,什麼是惡。
教育最重要的任務應該是建築孩子的人格長城。孩子從小的教育影響著以後的發展道路,越來越多的家長希望孩子在獨立、自信、責任、同理、情緒管理、人際、挫折抵抗、問題解決、自律能力等方面得到培養。
真正有益於孩子的教育方式是在於能力而不是在於知識,因為能力是無限的,知識卻是有限的,真正的解放天性也不是放任自流而是通過有益的薰陶讓孩子學會玩耍。
二、哪些教育方式可以影響孩子的性格形成?
1、野外生存訓練,樹立學會生存,學會適應,學會發展的素質教育觀
提高孩子的身體素質,面對逆境時的生存能力,以及身體協調性。
培養孩子的耐力,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以及自信心。
激發孩子積極探索的心裡傾向,勇敢的挑戰自我。
磨練孩子的意志,陶製情操。
更清楚的認識自己,挖掘潛能。
2、溝通與表達演講口才的培養、採訪實踐、寫作體驗,全面溝通與表達能力
提升孩子語言組織、邏輯表達能力。
學習基本禮儀,提高內在修養。
提升孩子的寫作水平及表演能力。
訓練孩子聽音辨音能力。
使孩子語言具有形象、生動、風趣、幽默等特點。
3、審美與藝術修養。文化歷史遺蹟、博物館的參觀,國學傳統與西方禮儀的學習,增強文化修養。
提升孩子個人氣質。
提升審美水平,培養求知求美的能力。
參觀實踐,感受大自然的獨特魅力。
積累、沉澱,增強文化修養。
4、社會發現與認知豐富多彩的職業體驗,親身感受各行業工作內容,啟迪興趣愛好,尋找夢想。
促使孩子感悟社會真實工作。
提高孩子心智聯動能力。
提高社會閱歷。
學會感恩,懂得體諒父母。
使孩子得到良好的職業品德教育。
5、團隊與領導力在新鮮有趣的活動中培養協作精神,並在團隊中發揮自己的特長。培養孩子的高情商、領導力、獨立思考能力。
鼓勵孩子主動與人交往,消除孩子的孤僻。
學會欣賞別人,才會欣賞自己。
懂得「舍」才會有所「得」。
合作能力比學會知識更重要。
用自信取代自卑。
教育最重要的任務應該是建築孩子的人格長成。孩子從小的教育影響著以後的發展道路,越來越多的家長希望孩子在獨立、自信、責任、同理、情緒管理、人際、挫折抵抗、問題解決、自律能力等方面得到培養,但是不知道該從何做起,如果您也同樣迷惑,可以撥打下方聯繫方式諮詢承智軍團,承智軍團作為中國青少年素質教育領導品牌,孩子身邊的行為訓練專家。10多年來,一直認為「一切不能使人的行為產生積極改變的教育都是浪費或欺騙!」。
10年來,承智軍團品牌創世人潛心研究青少年行為教育課題。經過對教育學、心理學、邏輯學、國學、成功學等的深入學習,研發出了一套全新的青少年行為素養教育理念和方法。並不斷付諸實踐,全國參與不同課程的青少年已經超過3萬人。
先後研發出針對中小學生行為素養教育的年度課程《玖月奇蹟》、針對節假日的《少年商學院》、《變形金剛》;針對校園的學期同步行為素養課程《卓越校園》、《狀元班》;針對幼兒園的《六維綜合訓練》;針對從業人員的《行為素養導師》、《研學旅行社會實踐導師》、《立體思維》等課程。可幫助你一起為你的孩子打造出一套個性化素質教育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