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吃春餅,新春交好運

2021-02-27 洪晃的訂閱號

今日作者:何依霏。生於古城西安,典型80後,非典型金牛座。生活中的每一段經歷對我來說都是藝術品!愛建築,愛歷史,愛冒險,生活中隨時都是未知的美麗,對嗎?

在北方人的飲食文化中, 麵食始終佔據著重要的一席之地,一些特別的日子裡,麵食總是不缺席的。比如,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立春」,就習慣吃春餅,以此拉開新春序幕。在華北東北地區,立春吃春餅圖的是一年的好彩頭,喜迎春季、期盼豐收。立春這天吃上了春餅,就正式邁入了新的一年,這一天豐富多彩,這一年鴻運常來。

圖片源自:douguo.com

最早關於春餅的記載可以追溯到周處《風土記》:「正無日俗人拜壽,上五辛盤。」這裡的五辛盤指的就是蔥、蒜、韭、蓼、芥五種鮮嫩的蔬菜,五辛者,所以發五臟,在《本草綱目》中也能找到關於五辛盤的記載。因為最早的春餅是與「合」(音讀「或」)菜裝在一個盤裡的,稱為"春盤"。《四時寶鏡》說:「立春日食蘿菔、春餅、生菜,號春盤。」唐宋時,春盤已放在立春日出現,杜甫亦有「春日春盤細生菜」的詩句。到了明清,吃春餅的做法又升級了,除了最時令的蔬菜,還加入火腿肉、雞肉、鹹肉腰等葷菜,更講究的還會配上胡桃仁、白砂糖來調劑味道。隨著吃春餅之風日盛,有了皇帝在立春向百官賞賜春盤春餅的記載。明《燕都遊覽志》記載:「凡立春日,(皇帝)於午門賜百官春餅。」當然了,皇帝是希望借這一舉動昭示天下——「朕與民同樂,對民間習俗了解極了!」我個人更覺得,皇帝是藉此舉希望王公大臣們今年要更加努力工作,勤勉(芹菜)努力,從而朕的江山才會長長久久(韭菜)。不過生活在現代的我比較關心早年間紫禁城的食物保溫問題,從御膳房做好、再等宮女們走過長長的宮道端到午門,恐怕可能不會太熱乎吧!畢竟吃春餅講究將和菜包起來,從頭吃到尾,叫「有頭有尾」,取吉利的意思,吃春餅時,大家圍坐一起,把烙好的春餅放在蒸鍋裡,隨吃隨拿,為的就是吃個熱乎勁兒和紅火勁兒。圖片源自:laochangchunbing.com關於春餅的來歷,民間還有這麼一個有趣的故事:相傳在宋朝年間,有一位書生名叫陳皓,他有一位賢惠的妻子,叫做阿玉,兩人情投意合、感情深厚。為了準備科舉考試,陳皓每日埋頭苦讀,經常忘記吃飯,這可急壞了阿玉,她左思右想,怎樣既能不耽誤相公讀書的時間,還能讓他吃好飯呢?終於,阿玉想出了春餅這個好方法,又有飯又有菜,還可以邊讀書邊吃,什麼都不耽誤。在那之後,陳皓餐餐吃得香,讀書都比過去更有效了。不久,終於到了陳皓要進京趕考的時候,阿玉怕相公路上挨餓,又把製作好的春餅用油炸了,給陳皓做路上的乾糧。結果陳皓高中狀元,開心之餘他把阿玉做給自己的春餅乾糧送給各位考官們品嘗,因為他不久就衣錦還鄉,想必路上也不用再吃春餅乾糧了。沒想到考官們吃了之後個個讚不絕口,正值文風興盛,因此大家就此物寫詩作文,稱之為「春卷」。從此春卷名聲大振,傳遍家家戶戶,畢竟誰家不想多幾個狀元郎啊!因此也形成了各家各戶吃春卷的習俗。後來,春卷還成了地方官吏向上級官員進貢的上等禮品,皇帝也曾經賜食群臣,雅稱為「玉餅瓊宴」,予以美好的祝福。中國的宮廷飲食文化中一直有「一物一器」的原則,也就是什麼樣的吃食用什麼樣的食器來裝。傳統到盛春餅的食盒是一個圓形的八角盤,攤好的春餅在最中間,圍繞這最中心的圓形均勻分布著8個扇形的格子,每一格中盛放一種合菜,不可重合,而且要注意顏色的搭配,上菜的時候從掀開食盒的那一刻開始就是一種視覺享受,取每種合菜少許放在麵餅上,再從一邊捲起之後送入口中,每一口都是鮮嫩的融合,所以也叫「咬春」。在著名的滿漢全席菜譜中,春餅也是九道點心中的一道重要存在。清代詩人蔣耀宗和範來宗的《詠春餅》聯句中有一段精彩生動的描寫:「……勻平霜雪白,熨貼火爐紅。薄本裁圓月,柔還卷細筒。紛藏絲縷縷,才嚼味融融……」圖片源自:laochangchunbing.com最初,春餅是用麵粉烙制或蒸製而成的一種薄餅,比吃烤鴨的薄餅要大一些,畢竟要捲起來吃的東西更多嘛。餅一定要有韌性,北京話講叫「有骨力勁兒」,吃的時候一張張揭開,所以最好的春餅,看上去晶瑩剔透,但韌而不斷,更講究隔餅看菜,包上了時令的蔬菜之後,就像碧綠的玉石一樣,所以會把春餅稱作玉餅,也是很形象了。到了今天,為了更加營養豐富,很多春餅店推出了雜糧春餅,一蒸屜的餅裡面,五顏六色,好看極了!至於合菜,菜樣一定要多,取豐富多彩之意。合菜可分為葷素兩種。素菜主要選比較鮮嫩的,比如韭菜、菠菜、豆芽、豆乾、粉絲等;菜類如果需要炒制,就要急火快炒快上,主要是為了避免出湯,影響口感。葷菜要肥而不膩、皮糯肉香,松仁小肚、醬肉、醬鴨、燻雞等都是上好的選擇。更有春餅加上海參絲等較貴的食材。當然,美味春餅必不可少的一味合菜是攤黃菜,也就是攤雞蛋!在很多春餅愛好者看來,少了攤雞蛋的春餅就不叫春餅了。一卷春餅,包含的合菜種類這麼多,要將它們順利地送入口中不散開,功夫全在春餅的卷法上。將各種合菜依次放在春餅上,碼齊了,這時就需要用上重要的工具——筷子。將筷子放在春餅上,將春餅的一邊順著筷子捲起來,下端往上包好,用手捏住,再捲起另一邊,卷好了放在盤子上,再將筷子一根一根地提出來。手法高明的人卷出的春餅卷大小會跟自己的嘴一樣大,方便咬食。在過去,老北京人喜歡用豆汁配春餅,當然,小米粥、玉米糊也是很不錯的選擇。小的時候,每年家裡吃春餅我都一定要坐在祖父身邊,因為和別人不同,我祖父有自己一個獨家的卷餅秘方,那就是在開始卷的時候,先把卷餅的下方撕開一個小口子,然後把左邊撕開的部分卷上去,碼好了合菜之後,再把左邊的餅翻到右邊,這時再把右邊撕開的部分卷上去正好把卷好的左邊封口,最後再從左往右把餅卷實,就可以吃了。這樣的卷餅方法可以防止湯水和菜碼撒露出來,尤其適合我們這些小孩子,不會撒得到處都是。我的祖父有三個子女,據我祖母說,在我的父輩們小的時候,祖父就是用這樣的卷餅方法來給孩子們,到了祖孫這一輩,又在每一個立春卷給我和我的姐弟們。祖父是一位在礦山工作了一輩子的煤礦工人,從來不善言辭。當年我從一千多公裡外的故鄉考上北京的大學,打電話回去給他報喜,而祖父只說了一句:「就數你離我最遠。」然而,我這個離他最遠的孫女卻成為了唯一一個學會了他獨特卷餅方法的後代。冥冥當中,我相信這是我對祖父最深的懷念,更相信當年的他自己摸索出這樣的卷餅方法,其實是他無法用言語表達的深沉的愛。現在,每一個立春,為人母的我也會像我的祖父一樣卷好春餅給我的兒子,同時也把最好的春日祝福送給他。就是這樣的親情流動,中國人代代相傳。春餅只是一味簡單的吃食,但從傳說中的阿玉到我的祖父再到我自己,我們的愛賦予了春餅生活的意義,那是父母對子女的照顧,是夫妻間的關心和理解,更重要的是,小小的一個春餅,寄託了我們最美好的願望,願來年平平安安、順順利利。一年之計在於春。立春吃春餅對我們開了個好頭,這一年勢必喜氣臨門!最後祝大家春日「喜」餅。

摩飛薄餅機

安全、實用、易操作

從發麵到成品

一機搞定春餅美味

點擊閱讀原文

進入好生活雜貨鋪




相關焦點

  • 北方立春吃春餅,春餅和春卷一樣嗎?【內附海報】
    那麼立春這天咱們北方人都吃些什麼呢?噹噹當那就是春餅啦~如晉代潘嶽所撰的《關中記》記載:「(唐人)於立春日做春餅,以春蒿、黃韭、蓼芽包之。」清人陳維崧在其《陳檢討集》一書中亦說:「立春日啖春餅,謂之『咬春』。」
  • 【103.6主播推薦】北方立春吃春餅,春餅和春卷一樣嗎?
    那麼立春這天咱們北方人都吃些什麼呢?噹噹當那就是春餅啦~如晉代潘嶽所撰的《關中記》記載:「(唐人)於立春日做春餅,以春蒿、黃韭、蓼芽包之。」清人陳維崧在其《陳檢討集》一書中亦說:「立春日啖春餅,謂之『咬春』。」
  • 今日立春丨立春吃什麼:喝春酒
    清代地方志關於立春的記載中常常提到「飲春酒」。這裡的春酒有著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春酒指的是酒,在北方一般是燒酒,在南方是米酒,只是立春飲食的成分之一;廣義的春酒指的是立春的春宴,例如<儀封縣誌>和<考城縣誌>載:「立春:迎春,觀土牛,飲春酒。」另外,新年的宴席也稱為春宴。這種新年春宴的日期要持續數日之久,甚至要到元宵節。在此期間,親戚朋友和鄰裡之間互相宴請和拜訪,這種新年之後的宴請在東北地區又稱為「會年茶」。
  • 今日立春,這幾家春餅店被擠爆了
    據《曆書》中說:大寒後十五日,鬥指東北,維為立春,時春氣始至,四時之卒始,故名立春也。立春亦稱「打春」、「咬春」或「報春」,從3000多年前開始,中國古人便開始在「立春」這一天舉行「打春牛」等活動迎接春天的到來。此外,民間還有立春吃春卷的傳統,稱之為「咬春」,人們希望在新的一年裡防病去災。
  • 立春說的咬春是什麼東西 咬春餅做法步驟簡單版
    立春咬春是什麼?立春為什麼咬春?咬春是什麼意思呢?立春這一日,中國民間講究要買個蘿蔔來吃,叫做咬春。因為蘿蔔味辣,取古人「咬得草根斷,則百事可做」之意。立春說的咬春是什麼?每年立春的時候,都會有來人說到咬春,那麼咬春是說的什麼呢?其實咬春是一種食物,我們將這些要在春天吃的東西,叫做咬春,下文詳解的解釋一下![貼春聯的寓意含義]
  • 春餅你能吃幾張?
    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本周日我們就要迎來2018年的第一個節氣——立春啦有人說,有啥可激動的,就算立春了還要冷上好一陣,離脫秋褲也遠著呢~黃小廚才不激動脫不脫秋褲,黃小廚激動的是又有名頭吃春餅啦!要說這吃春餅可是中國民間立春的飲食風俗之一,起源於晉朝,興於唐朝,如今在很多地區都有立春有吃春餅的習俗,尤其屬東北、北京一帶春餅口味最為可口。最早,春餅與菜放在一個盤子裡,成為「春盤」。到清代,伴春餅而食的菜餡更為豐富。
  • 立春,14種「咬春」美食,可不要貪吃哦!
    立春亦稱「打春」、「咬春」,又叫「報春」,「立」是「開始」的意思,每年2月4日或5日太陽到達黃經315度時為立春。立春位居二十四節氣之首,人們十分重視這個節氣。3000年前我國就有迎春儀式,至今已形成了許多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迎春行春的慶賀祭典與活動,有打春的「打牛」,咬春的吃春盤、春餅、春卷、咬蘿蔔習俗等。下面就隨胡桃仁就隨胡桃仁一起去「咬春」,嘗嘗舌尖上的「春天」,咬出吉祥如意,身體健康!
  • 立春是什麼意思含義 立春的風俗習俗立春吃什麼傳統食物
    2月4日,迎來立春。立春為正月節,立為建始,春木之氣始至,故稱為「立」。  立春作為「二十四節氣」之一,與立夏、立秋、立冬一樣,反映著一年四季的更替。立春,意味著萬物閉藏的冬季已過去,開始進入風和日暖、萬物生長的春季。「春」也意味著萬物生長、春耕播種,所謂「一年之計在於春」。
  • 立春的由來與含義
    如以晴天無雨為依據的有「立春晴,雨水勻」、「立春晴,一春晴」等;以雨雪為依據的有「立春雨淋淋,陰陰溼溼到清明」、「打春下大雪,百日還大雨」等;以雷電為依據的有「雷打立春節,驚蟄雨不歇」、「立春一聲雷,一月不見天」等;以冷暖為依據的有「立春寒,一春暖」;以風力為依據的有「立春北風雨水多」、「立春東風回暖早、立春西風回暖遲」等等。
  • 村時記丨今日立春,且盼東風綠江南
    立春,俗稱「打春」。立春,「立」寓意著開始,象徵著寒冷冬日的逐步隱退和春天的悄然來臨。立春分為三候:「一候東風解凍;二候蟄蟲始振;三候魚陟負冰。」一到立春時辰,便自外向內點燃樹堆,並放煙花爆竹。家家以枝葉引火入室,念著「舊春去,新春來,保佑今年大發財」的吉祥話,已宣達春氣。舊時,人們還會以「打春」來迎接春天。「打春」即「打春牛」,意思是打去春牛的懶惰,迎來一年的豐收。打去的懶惰和一切不好的運氣,鞭策自己勤勞奮鬥,迎來吉祥和順利。同中國人一樣,韓國人也十分重視立春。
  • 倍恩孕嬰//立春啦!不可不知的立春民間風俗和養生知識!
    四、咬春  立春時還有自己的食品,主要是春餅、蘿蔔等,在南方則流行吃春卷,街市上都有不少叫賣春卷的小販。此處有兩點值得注意:一是過去認為咬春就是吃蘿蔔,其實也包括吃春餅;二是所謂討春就是迎春之意。為什麼要吃蘿蔔呢?比較普遍的說法是可以解春困。其實咬春並不限於此,除解困外,主要是通氣,使人保持青春不老。
  • 立春到了該做春餅了,不用和面做出薄皮,包上材料爽脆可口
    不知不覺已經到了立春了,這個時候,按照北方傳統的習俗,我們是要做一些春餅來吃的。春餅裡面要卷上各種新鮮的蔬菜,嚼起來味道脆生生的很好吃。這些新鮮的蔬菜能給我們帶來足夠多的營養物質,對於我們的身體健康有著很大的好處。
  • 【二十四節氣】立春 · 春神句芒
    ——明·睦石《玉蘭》 [ 習俗 ] 咬春丨春卷與春餅的前世今生漢族民間在立春這一天要吃一些春天的新鮮蔬菜,既為防病,又有迎接新春的意味。唐《四時寶鏡》記載:「立春,食蘆、春餅、生菜,號『菜盤』。」所謂春餅,又叫荷葉餅,其實是一種燙麵薄餅--用兩小塊水面,中間抹油,擀成薄餅,烙熟後可揭成兩張。春餅是用來卷菜吃的,菜包括熟菜和炒菜。昔日,吃春餅時講究到盒子鋪去叫「蘇盤」(又稱盒子菜)。盒子鋪就是醬肉鋪,店家派人送菜到家。
  • 立春時間2020幾點幾分 2月4日打春時間 立春傳統習俗吃什麼
    立春,二十四節氣之一,又名立春節、正月節、歲節、歲旦等。立,是「開始」之意;春,代表著溫暖、生長。上古「鬥柄指向」法,以北鬥星鬥柄指向寅位時為立春。現行的「定氣法」劃分節氣,以太陽到達黃經315°時為立春。幹支紀元,以立春為歲首,立春意味著新的一個輪迴已開啟,乃萬物起始、一切更生之義也。秦漢以前,禮俗所重的不是陰曆一月初一,而是立春日。
  • 立春丨春度春歸無限春,今朝方始覺成人.
    立春之日民間有「鞭春」「打春」的習俗,就是鞭打春牛,這種方式體現了人們對五穀豐登的美好期盼。打春的風俗,最早來自皇宮。傳說立春這一天,皇宮內外都要把它當作節日一般,是要格外隆重地慶祝一番。最早有立春之日要把皇宮門前立的泥塑春牛打碎一說。《京都風俗志》一書中曾記載:宮前「東設芒神,西設春牛。」禮畢散場之後,「眾役打焚,故謂之『打春』。」
  • 不用上鍋蒸的春餅,一次烙兩張,又薄又軟,北方人都愛這麼吃
    北方有一種麵食叫春餅,是一種麵粉烙制的薄餅,卷上當下的時令蔬菜一起吃,吃春餅的時候要用整張餅將菜包起來,從頭吃到尾,又叫有頭有尾,象徵著吉利。其實春餅已經在周代就已經出現,杜甫更有「春日春盤細生菜」的美句讚美春餅。隨著上千年的演變,又滋生出另一種形態的「春餅」,也就是俗稱的「春卷」,雖然春卷吃起來更方便,但味道卻與春餅大相逕庭,所以到了現在人們仍然保持著吃春餅的習俗。
  • 立春(2018-02-04)
    元泰堂提醒您:2月4日,今日立春
  • 今日立春美食,潤餅和艾籺,吃一口,春暖花開!(福利大放送)
    在不同的地區,吃的春餅也各不相同。除了廣為人知的是春餅和春卷,立春這天全國各地還吃一些意想不到的美食呢?我國漢代就有「立春日食生菜」的記載,生菜可不是我們現在指的萵苣科蔬菜,而是指初生的野菜,取「迎新」的好意頭!
  • 真理道這家「春餅卷一切」的陣勢你知道有多霸氣?
    每到立春時節,就是北方各地春餅店的比拼之日,誰家隊排的長、吆喝的響,那一定是對了食客的口味。這家開在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對面的「納家春餅店」,從開業時就是口味與環境口碑響噹噹的餐廳。春餅風行於東北、北京一代,而對於吃久了米飯麵條的津城人來說,這著實算是令人驚喜的味道。黑龍江榆林鎮的春餅鼎鼎有名,每個合格的東北人都明白一個顯而易見的道理,那就是不要在立春這一天去春餅店,因為排隊也不一定能吃上。
  • 庚子鼠年立春開運法讓你旺運一整年
    迎接2020金鼠年,今天我們就要告訴你,幾個簡單立春養生和開運秘法,讓你在立春當天為自己轉好運!記得提醒家人丶朋友,和他們一起開運! 2/4「立春」當天,幫自己丶家人祈求春天好運丶吉祥來丶病氣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