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我的題目,有一半的家長都會迷糊,這個「草莓族」是什麼意思,聽起來跟「月光族」似的。似的「草莓族」也是形容人的一個新鮮詞語,不過這個詞一般都是指外表看起來光鮮靚麗,然而受不了一點挫折,膽小怕事的80後。
為什麼這裡跟孩子扯上關係了呢?其實是源於一檔綜藝節目,利用「草莓族」延伸出來「草莓寶寶」。「草莓寶寶」通常指膽小、依賴性強、過於自私的孩子。
而「草莓族「的寶寶多是出生在獨生子女的家庭,孩子在遇到人和事的時候,就會表現出唯唯諾諾、膽小怕事的樣子。缺少了從容不迫、大方得體的樣子,在性格上也是偏於自私、犯了錯誤更愛推卸責任。面對這樣的孩子,往往都會是一種束手無策的狀態,或者是一種極端的處置辦法,很容易讓孩子產生自卑心理。
孩子成為草莓族的原因
一、「草莓寶寶」的「直升機」父母
直升機父母:指那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的父母,一直像直升機一樣盤旋在孩子的上空,時時刻刻監控孩子的生活。
這種父母,一般都會過度的參與孩子的生活,哪怕是孩子在學校的活動也要想辦法的有你就一下。對於孩子的飲食營養健康等方面都屬於過度保護的狀態。導致孩子的獨立能力喪失,沒辦法從實踐中獲取生活的經驗。
「直升機父母」 的過分保護使孩子失去了本該屬於自己的空間,在這種過度保護下,孩子很容易膽小怕事,難以適應新環境,遇到挫折也不知道該如何解決。
二、4+2+1的家庭模式
現實生活中大多的80後家庭都是「4+2+1的家庭模式」,也就是4位老人+2位父母+1個孩子的構成。孩子就變成了這種家庭模式的中心那一個,極盡寵愛。家裡人對孩子的關懷度很高,總是喜歡替孩子包辦很多事情,從而讓孩子失去了獨立能力。
孩子缺乏應有的挫折教育和基礎的抗打擊能力,膽小還很容易有自卑心理。
避免孩子成為「草莓寶寶」,家長要做到這3點
1、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孩子之所以會膽小怕事,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害怕自己承擔不了錯誤所帶來的責任。這就孩子缺乏責任感的表現,其實這一點跟家長有很大的關係,家長的過度保護,讓孩子從小就沒有承擔責任的想法。
家長雖然是好心,想要保護好孩子,但是這種會給孩子造成一種錯覺,讓孩子認為自己才是這個家最重要的核心,無法感受到一個家庭的責任感。我們做家長能做的就是孩子明白家裡每一個成員都是平等的,家庭責任這一欄,也是有他的一份的。讓孩子明白,這個家庭不是誰是誰的中心,而是缺少誰都不會是一個完整的家。
2、給孩子嘗試的機會
其實一個孩子並不是一開始就是「草莓寶寶」,每個寶寶都是一張白紙沒就看後期父母怎麼培養,三歲左右的孩子,是很想自己完成一件事情的,但是由於家裡人的過度保護,導致孩子形成依賴的性格。
所以在還3歲之前,一定要讓孩子儘量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完成事情,給孩子更多的嘗試的機會,嘗試的越多孩子的行為就會越勇敢,這樣很利於孩子提升孩子的能力,因為孩子還很小,所以做的事情不會完美,這個過程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和給予一定的支持。
3、給孩子挫折教育
魯東大學心理輔導老師孔海燕曾說:「想要避免孩子成為草莓寶寶,必須要從小培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孩子能體味到失敗的滋味,是成長路上的必經的阻礙。只有當一個孩子可以真正的接受失敗,才能從失敗中汲取養分,用來壯大自己,繼續克服困難,而不是就此止步不前。當一個孩子犯了錯誤,我們要及時的給孩子一定的懲罰,但是要控制好力度,不能下狠手呀,與此同時家長也要積極的培養孩子的進取心和上進心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