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特色美食芝麻焦饃,焦香酥脆,而它的由來卻是源於一個傳說。
芝麻焦饃是河南的特色美食之一,在當地,可謂家喻戶曉,而且幾乎每個家庭裡都有人會做這個芝麻焦饃。芝麻和麵粉融合在一起的焦香味,輕薄酥脆的口感,可以當做零食來吃,能讓人一直吃個不停,不論是大人還是小孩都非常喜歡吃。
芝麻焦饃的做法其實是挺簡單的,但實際操作起來也是需要有一定的經驗才能做出焦而不糊,脆而不硬,甜而不鹹的口感。
芝麻焦饃,顧名思義,其製作的主要原材料就是芝麻和麵粉了。河南的芝麻產量在中國的佔比是相當大的,而河南人又喜歡吃麵食類食物,因此,在河南勞動人民多年的飲食文化習慣影響之下,便產出了這一個地道的特色美食:芝麻焦饃。
雖然說喜歡吃焦饃是源於飲食文化的影響,可在河南人的心中永遠流傳著這樣的一個關於吃焦饃的傳說。相傳,有一戶貧窮人家的兒媳,把沾有麵粉的手放在盆子裡洗,然後把這些含有麵粉的水煮給婆婆吃。老天爺知道後便要抓她到天上懲罰她,婆婆不忍心兒媳路上挨餓,便想出了烤焦饃給兒媳帶上。
在路上,這位兒媳不小心把焦饃弄碎了,掉了一地,許多螞蟻便聞香而來,兒媳心想反正也是活不了了,乾脆就把所有的焦饃都丟給螞蟻吃,結果螞蟻來的越來越多,把這個兒媳全部包圍了。老天爺派來抓她的人不忍心踩傷了螞蟻,便饒了這個兒媳。兒媳回到家後,決定每年的六月初六做焦饃給螞蟻吃,以表感恩之心。後來,河南人在六月初六時,都習慣聚在一起做焦饃吃,直至演變成了今天的芝麻焦饃。
【河南芝麻焦膜】
準備食材:麵粉300克、食鹽3克、白芝麻10克、黑芝麻10克。
【製作方法】
第一步:首先把準備好的黑白芝麻淘洗一下,洗去上面粘附的雜質,瀝乾水分後混合在一起。
第二步:在面盆中倒入準備好的麵粉,放入3克食鹽,一邊加入清水一邊攪拌,攪拌成面絮沒有乾麵粉後,把芝麻倒進去揉在一起。
第三步:把麵團揉好後,蓋上保鮮膜餳15分鐘,15分鐘後,取出麵團放在撒有麵粉的案板上,把麵團揉成光滑的長條後,分成大小相同的小面劑子。
第四步:先把面劑子揉圓,按扁後再用擀麵杖擀成薄餅,擀制的儘量薄一些,這樣烙的時候更以成熟,而且吃起來夠幹更加焦脆。
第五步:全部擀好後,把電餅鐺取出,加熱1分鐘,電餅鐺燒熱後,不用放油,直接把麵餅攤在上面,利用小火慢慢的把餅烙制定型成熟,因為餅非常薄,而且上面布滿芝麻,所以一定要勤翻,不然芝麻會被烙糊發苦。
第六步:等餅的兩面,全部變至泛黃後,就可以盛出了,先不要著急吃,把烙好的焦膜放置5分鐘,等焦膜變涼後,口感就變得酥脆了。閒暇的時候來一塊,即可充飢又能做小零食,簡單又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