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靜坐中調整身體(下)

2021-01-12 快樂密碼靜心

將身體調整到恰當程度的方法

一 調整身體的步驟

1、採用盤腿而坐的姿勢,即是把右腳盤放在左腳上,右手手掌疊放在左手手掌上,右手的食指抵住左手的拇指,然後將雙手輕輕地放在內足踝上,全身放輕鬆。

2、將身體調整至剛好恰當的程度,不要過於向前傾斜,向後仰望,或向左右兩邊偏斜。要將身體保持坐直,不要過於伸展,要調整好,然後再輕輕地閉上眼睛。

3、閉上雙眼後,要感覺一下身體的哪一部位,還處於僵硬或緊繃的狀態,要將全身的每個部位檢查一遍。

4、當發現身體的某一部位僵硬或緊繃時,就應該調整身體,讓體內血液能夠暢通循環。

5、放鬆身體每一個部位的肌肉,從眼皮和頭頂的肌肉、頸背、肩膀和兩邊的胳膊,一直到軀幹、雙腿和腳趾尖的肌肉都要全部放輕鬆。

6、調整身體的姿勢,直到感覺很舒服,血液流通順暢,這也就是修行前的身體準備。如果我們養成一種習慣之後,在接下來的靜定中就會很容易的證入寧靜的狀態。

二 在調整身體中應做的事項

1.放鬆身體的方法

放鬆應該從頭頂一直到腳尖,然後再慢慢的折返回來。這樣做是為了讓身體儘量的放鬆,同時也是讓心能夠和身體回歸到體內。

除了讓身體的每一個部位都感覺到放鬆之外,在引導調整身體的時候,讓我們意念到身體每一部分的器官都是清澈透明的。這將會讓我們的身體清淨、純潔、明亮。具體的方法如下:

1)從臉部和頭頂的範圍開始調整。

我們首先從下巴、兩邊的臉頰以及上下嘴唇開始放鬆,然後讓其變得透明純淨,就猶如水晶和鑽石一般。

鼻子範圍的肌肉,包括兩邊的眼皮以及額頭也要放鬆,兩耳的肌肉,包括頭皮到發尖都要放鬆,後腦範圍的肌肉以及類似於口杯的喉嚨也都要放鬆,同樣的,也要讓其變得透明純淨,猶如水晶和鑽石一般。

2)兩邊肩膀範圍的肌肉,兩邊的肩頭,兩支胳膊以及手掌到手指尖都要放鬆。

身軀範圍的肌肉,胸部、腹部、後背以及兩邊的胸側都要放鬆,兩邊臀部範圍的肌肉,大腿、小腿以及腳到腳趾尖都要放鬆,如此慢慢的持續下去。之後再從腳趾尖折返而上,腳掌、小腿、膝蓋以及兩邊的大腿,一直到臀部都要放鬆,腹部範圍的肌肉、胸部、兩邊的胸側以及後背都要放輕鬆,手指尖的肌肉、兩支手掌、手臂到肩頭,以及兩邊的肩膀都要放輕鬆。喉嚨範圍的肌肉、後腦、頭皮一直到發尖都要放鬆。如此慢慢的做和慢慢意念。

3)當我們的外部全都像水晶與鑽石一樣清澈透明後,我們身體內部就會非常的輕鬆。

假如說我們將體內的器官,從腦殼裡面的腦漿,再到肝、腎等內臟全部都拿掉。讓它成為一個空曠的洞,就好像沒有任何沉澱物的空水管一樣。然後意念放鬆內部,讓它變得清澈純淨,就好像透明的水晶和鑽石一般,最後使外部與內部全部都變得清澈純淨起來。

2.閉眼的方法

閉上雙眼目的是,讓我們看不見外部那些令人心散亂的畫面。具體的方法如下:

1)輕輕地閉上眼睛,就猶如即將睡著一般。

2)千萬不要緊閉眼睛,或擠壓眼睫毛,眼睛要微張放鬆,大約閉上眼睛的百分之八十至九十即可。

3)要懂得合上眼皮,如果做得正確,將會處於剛好碰觸而不是緊閉的狀態。只是輕輕地接觸,就像眼睛眯縫一般。如果不懂得閉眼,而去擠壓眼皮,那麼將會有頭暈目眩的感覺,最後得不到應有的效果。

4)如果閉眼的時侯,能夠達到忘卻自己有眼球,那麼將有助於我們看見內在的畫面。

對於在閉眼這個環節上,有些學習靜定的人不知道怎麼去做,經常會閉上眼睛後擠壓眼角,自然而然的會緊閉眼皮,而這樣將會阻礙我們看見內在的光亮。同時也會讓兩邊眉毛的肌肉範圍,感覺好像有磁鐵貼在上面一般。這也是導致頭疼、眼睛痛和頸背緊繃的原因之一,讓學習者越坐越面容憔悴。同時也會讓學習者產生疲勞症,不想再繼續學習靜定,這都是因為用錯了方法。

除此以外,在閉上眼睛之後,有些學習者試圖用眼睛往下看腹部的中心,以為能清晰地看見肚子中央的光球。這樣是不正確的。要從眼球開始調整,保持平常的狀態,千萬不要強迫自己專注於身體中心點,那是不正確的方法。越強迫自己的眼球,就會越緊蹦,越是注視兩邊的眉頭,就會越緊皺,然後就會感到很累。心也會變得粗糙,所以這樣做的話,就沒有什麼效果。

事實上我們不用過於強求什麼,就好像我們行走時,眼睛會自然地向前望一樣。但是我們能夠知道身旁的人,是男的還是女。即使我們看見了一些畫面,但是實際上我們還是得用心去觀想他。眼球看到的畫面,不管是人、廣告牌、還是車,只要我們深深地清楚,身旁的是女人、男人還是老人就好,如此一直的看下去。

因此,當我們閉上眼睛的時候,不要去擠壓眼球,如果我們謹記這些叮囑,那麼將會很有利益。即眼球一直處於向前望的狀態,但當我們閉上眼睛後,似看非看,就如同有明亮的小光點或透明的鑽石。這對我們來說是非常有意義,即使我們不去碰觸,只是遠遠地觀望它。

對於閉眼這一個環節,雖然只是一件簡單的事,但我們卻不應忽視它。因為有些學習者會受這一環節的阻礙,有時長達十年或二十年之久。雖然已經去實踐學習,但卻什麼經驗也沒得到。因此我們應該一邊勤奮觀察,一邊慢慢地持續學習。

3.調整坐姿的方法

1)坐時要將身體挺直,猶如一座山穩固的矗立在土地上,不會搖擺或移動。即使有風從四面八方吹來,也毫不動搖。如果能如此坐著,可以認定這個坐姿是正確的,即不搖晃,不動搖。放鬆身體的每一個部位,這樣就將能夠坐得很久。

2)調整為舒服的坐姿,讓自己感覺到這個姿勢非常的適合靜定。舒服的坐姿意思是,我們想要坐多久都可以,不會感覺到厭煩,也不會酸痛和疲憊。

3)在靜定的時候,要意識我們是來放鬆身心,而不是來擺一個靜定的姿勢。因為在一天裡,我們一直都在使用身體,所以在靜定的時候,就應該放鬆身體使其舒服。每個人都會有適合自己的靜定姿勢,如果過於在意優雅的姿勢,就將會產生緊張感,之後也會沒有效果。

4)在靜定中,如果感覺到酸累和麻木時,為了讓血液循環流通,應該調整一下坐姿。或轉換一下動作,將左腳或右腳稍微抬高一點,調整為同一層的盤腿而坐,或者是盤腿側坐。怎麼樣都可以,但是不要到了非常酸累的時候才去調整坐姿。因為那時心就會從中央點,轉移感到酸痛或麻木的那個部位。在做出坐姿調整的時候,要清楚心還應處於身體的中心點。但感覺靜定的狀態很好,心非常的寧靜。如果調整身體後,反而會使心無法靜而退出來,那麼就應堅持精進的學習下去。

5)對於那些不擅長用盤腿而坐的姿勢來進行靜定的人,也可以用其他舒適的姿勢。即只要能讓血液流通順暢,怎樣坐都行。例如,以單盤坐姿來靜定也可以。為了不讓後背疼痛,也可以找坐墊或枕頭來墊。再者也可以靠著牆壁而坐,或坐在凳子上,總之怎樣坐都可以。

但有一點非常重要,即是要讓血液流通順暢且舒適的靜定姿勢。但也不要過於舒適,這會讓自己有發困的正念。例如伸直腳而坐,或半睡半坐。因為這樣最後身體會倒下來睡覺,或會使自己過於辛苦而導致靜定變得很困難。無論如何,如果我們能保持這種盤腿而坐的標準姿勢,那麼當我們的心寧靜後,這種坐姿必將會是最適合我們的靜定姿勢。

三 調整身體適當的益處

1.對於調整身體這個環節,當調整好之後,身體就不會感覺到疼痛和酸軟,會有剛剛好的感覺。從心中產生一種穩定的感覺,無論靜定時間多久都可以,也不會有被勉強或強迫的感覺,而是非常舒服的感覺。

2.對於調整身體這個環節,如果能夠了解每一個步驟,那麼將會在學習中如其所願。如果開始階段做得正確,那麼在今後的學習中,將能安全與快速的實現目標。

四 不將身體調整適當的弊處

1.如果身體調整得不好,在靜定時過於用力和嚴肅,將會讓身體的肌肉緊繃與僵硬。同時很緩慢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也會浪費學習者的時間,最後得到的只是忍耐力,卻無法在靜定上更進一步。

2.調整身體是一項很重要的環節,雖然看起來只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但是確實靜定最基礎的環節,我們要懂得如何閉眼和調整放鬆身體,處於舒適的坐姿。如果這些微小的細節沒有學習練習,那麼靜定的路將會漫長而困難。

相關焦點

  • 靜坐丨身體感知時間
    對於部分靜坐的初學者而言,在靜坐時總會遇到這樣一個問題不知道該怎麼解決,那就是關於靜坐的時間如何把握。從剛開始的幾分鐘到十幾分鐘乃至幾十分鐘,在不影響靜坐效果的前提下,怎麼知道自己靜坐了多長時間呢?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
  • 靜坐丨最好的狀態
    近日,和一個朋友聊天,說起靜坐時,他善意提醒小編靜坐不當可能導致身體出現問題,還開玩笑地說,注意不要走火入魔。除了感謝朋友的關心之外,小編特別想和靜坐的初學者分享一個關於靜坐的基本認知。靜坐,不是索取,不是生活欲望的延伸,更不執著於為了達到某種玄而又玄的境界;靜坐,是生命的實踐活動,是認知自我的一個過程。通過調整身體的坐姿,以數息、觀呼吸等方式,持續強化自我的覺知能力,不斷培養專注力,從而起到通經活絡的作用,同時自律和自信也得到提升。靜坐,是對人體身心的一種鍛鍊方法。
  • 如何修身養性(一)靜坐篇
    靜坐內讓你內心更平靜,能讓你的工作效率更高,能通經絡,讓身體更健康     靜坐時分雙盤很單盤(如下圖)雙盤更穩定,但難度挺高,對通經絡更有好處,剛開始單盤就可以,想學雙盤的可以去網上搜一下怎麼坐。     胸部可微向前俯,使心窩降下,所謂心窩降下,就是使橫膈膜鬆弛。
  • 活在當下:如何快速地調整自己的身體
    如何快速調整自己的身體:當你的身體不好的時候,當你的心情鬱悶的時候,當你感覺到非常不舒服非常難受的時候,當你感覺到自己很弱的時候,當你煩躁的不知道改如何辦的時候,當你很疲倦當時因為特殊原因不能休息的時候,你可以用一下這種方法,非常簡單,非常有效:第1步:5-10分鐘瘋狂的呼吸:如何瘋狂呢?
  • 南懷瑾老師演示:最經典打坐教學視頻《如何靜坐》
    南懷瑾老師自示範打坐視頻《如何靜坐》(建議在wifi環境中觀看)靜坐的目的主要是使身心學靜 ,而不是學座,靜是所有生命恢復本有自然規律狀態。人要增強自己生命的功能,並且活的健康長壽,那麼建議您來學習靜坐。
  • 靜坐丨呼吸心得
    靜坐時,當調整身體坐好之後,意念守著呼吸幾乎就是靜坐的全部了。此時你會發現,呼吸越是延綿悠長,意念越是清靜平和。人的一生,呼吸的總數是一個定數。如果僅從呼吸的角度來看,經過長期鍛鍊,把單次呼吸拉長,生命的長度就必然延伸。所以,靜坐除了通經活絡、氣血暢通,還間接地延長了生命的長度。
  • 靜坐冥想,需要體位Asana加持,一種移動冥想
    《瑜伽經》說,「瑜伽是對身體加以自律,學習經典,和對神的順服。目的是促進冥想,除去障礙的根源。」瑜伽體位Asana,是對身體的精進,幫助我們減少靜坐時的疼痛,可以更好的入定、 冥想。伴隨呼吸怎麼開始一個Asana,就以相反的方式,怎麼來結束它。一個Asana就是一個圓滿的過程,一系列Asana的組合就一個又一個的圓滿所構建的更大的圓滿。
  • 冥想靜坐———成就沉香般平和
    在教育心理學方面有很深的研究,修煉瑜伽和冥想靜坐20多年,造詣深厚,曾在美國和泰國教授靜心養心課程10多年,專業的講解和示範,深受白領以及其他專業人士的喜愛。   工作壓力、情感困擾、家庭瑣事……作為芸芸眾生凡夫俗子中的一員,有太多的牽絆讓人心生煩惱,無法靜心。9月9日下午,博雅女子學堂誠邀範淑智博士來指導柔蘭時光女學會所的會員們如何正確進行靜坐冥想。
  • 蔣維喬對靜坐養生的探索
    蔣維喬少年時代體弱多病,是蔣維喬探索靜坐養生的動因。據其描述,他年少時形銷骨立,經常患病,體質極度虛弱,絕望中發現一卷古代醫書《醫方集解》,逐步探索靜坐養生之學,遂身體漸好。靜坐養生法的廣泛傳播靜坐養生法在北大的傳播,便是反映其在知識界產生廣泛影響的絕佳案例。1917年11月18日,任職於教育部的蔣維喬受北大邀請演講靜坐法。學生對其學說極為佩服,遂開始籌組北京大學靜坐會。靜坐會由北大學生計照、雷國能發起,以修養身心為宗旨,以三個月為一周期,在蔣維喬的指導下演習靜坐。
  • 為什麼靜坐冥想在西方那麼火?你也可以將它納入你的人生工具箱中
    平時站在小溪中的我們,不經意的攔住了流過的一片片落葉。一條條思緒猶如積纍堆疊的落葉在無形中成為我們的心理壓力。而靜坐冥想的過程,就如同踏出小溪、在岸上袖手觀察來來去去的落葉從身邊流過,不嘗試阻撓。其他不錯的比喻將冥想與觀察天空中的白雲飄過、等待混濁的水慢慢沉澱…等情境做連接。總而言之,冥想可以幫助我們重新梳理自己內心雜亂的情緒,了解自己為什麼會不開心、觀察我們壓力造成的原因。
  • 靜坐,對身心健康以及生命狀態的改變,都有諸多好處
    經常聽到打坐、靜坐、盤坐、冥想這些不同的名或不同的詞,他們幾乎指向的是一個動作,就是安靜地坐下來,可以是傳統中的靜坐、跽坐,也可以是現在廣為熟悉的打坐、或盤坐。冥想,應該是近年來隨著瑜伽的興起,才被大家所知曉的。
  • 練瑜伽,靜坐冥想用什麼「口令引導詞」?
    最近,有很多新伽人老師諮詢,在靜坐時候,該說什麼引導詞,其實瑜伽的最高境界,是不需要任何音樂以及引導詞的。不過,瑜伽初學者在剛開始覺知力比較差,無法自我控制進入狀態的時候,音樂以及引導詞可以用來很好的輔助。
  • 簡析靜坐呼吸法的健身原理:
    蔣維喬,寫了一本《因是子靜坐法》。一般人對其中能去病延年的原理,搞不明白,心存懷疑,因而不能篤行固守,而至棄之不用。連睿智如毛主席,也對此靜坐法,持懷疑態度。在他的《體育之研究》中說:「今有因是子者,倡靜坐法,自詡其法之神。然吾不可效之也」。未予實行,殊為可惜。鄙人留心於養生之道,已有40餘年。「思之思之,鬼神通之」。在幾十年的實踐與體悟中,對其中原理,漸有所誤。
  • 如何把身體調整到最佳狀態?備孕期間需要做哪些準備?
    上一期我們講到如何科學備孕,相信很多在備孕的夫妻都知道了。那如何讓自己的身體調整到最佳的狀態是保證胎兒健康的重中之重。那這個就是我們這一期的主題。備孕期間我們該做哪些準備能讓身體調整到最佳的狀態,需要以下幾個方面。 備孕前3個月制訂健身計劃 如果不知道怎麼把身體調整到最佳狀態,首先和老公一起制定一個有效的健身計劃,這能幫助你們儘快達到目標。
  • 巫娜清談 | 靜坐
    在我們練琴之前,我希望大家能有一個靜坐的時間,也有一個靜坐的環境。希望各位每天在靜坐的環節裡,要注意觀察和覺察,然後再看自己的背部一直到頸椎這條直線,一直到我們的百會穴,有一個力量向上提拉起來。兩個肩膀完全放鬆,然後隨著你逐漸地安靜下來,你的世界也全然靜下來。那這個時候,所有外在紛繁的雜念,一定都會湧過來,但沒有關係,你只是去看著,你的所有雜念就好。也不要試圖強迫自己不想,那是不可能的。
  • 靜坐,用認真的態度靜,以放鬆的心情坐
    當然,「靜坐只是一個工具。一個人從身體的角度來看,靜本身是培養蓄勢的過程,」就好像給身體充電,節能減排的一個方式。電腦跑不動,不一定是因為電腦CPU不夠強大,很可能是因為你的窗口打開太多了,好幾個程序一起跑.
  • 坐著,站著,都可以進行靜坐練習
    靜坐呢,有兩種打坐是其一,身體保持不動,是另外一種打坐呢,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是很難堅持的,畢竟它需要每天都要堅持,而且不間斷打坐,只要開始了,不可以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而身體保持不動,所有人都可以每天堅持所以,我說的靜坐,指的是身體保持不動,同時
  • 蔣維喬與岡田式靜坐法
    (蔣維喬在《因是子靜坐法》一書上的照片)蔣維喬(1873~1958),字竹莊,別號因是子,江蘇武進人。教育家、養生家、佛學家。蔣維喬年幼時體弱多病,後修習靜坐,持之有恆而使身體健康。他根據自己的練功體會撰寫了《因是子靜坐法》一書,該書於1914年由商務印書館出版,出版後一紙風行。由於該書通俗易懂,開創了以科學解釋傳統功法的先河,因此很受讀書人的喜愛,當時的知識界興起了一股靜坐養生的熱潮。蔣維喬為什麼會寫《因是子靜坐法》這本書呢?
  • 趙寶珠內功禪:你需要學習靜坐
    此心潸然無事,自然專心",要求學者「半日讀書,半日靜坐"由於靜坐簡單易行,長期練習對身心調節效果明顯,從古而今,一直深受人們的喜愛。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晚年病羸纏身,他在服藥治療的同時,堅持靜坐養生,以致「中宵入定跏趺坐,女喚妻呼多不應",以此祛病延年,終享遐齡。
  • 「唯識的每日靜心」活動調整
    但楊博士知道我們在現實生活中隨時有挑戰,也想再多做一點來照顧和關懷大家。這一次,特別再請我們配合他的作業,每天早上多給大家一個提醒的錄音,用一些簡單的練習、靜坐或運動,開始這一天。雖然時間不見得足夠答覆,但他可以在靜心或早上的提醒中反映出來,或交代我們轉達幾句話,如果來得及錄音答覆,就會請我們在白天另找時段上傳答覆的錄音。     透過早上的提醒、運動和靜坐,晚上的靜心,響應和問答,也就好像大家雖然各忙各的,但其實心是在一起。這個共修,已經成為一個神聖的團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