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謙:我們都是有歌的人丨偶像說

2021-02-19 青年文摘

本期偶像說,我們邀請到知名音樂人姚謙。他給大家分享了新書《我們都是有歌的人》——

《飛的理由》歌詞

演唱:林憶蓮

(電視劇《人間四月天》主題曲)

 

如果這個時候窗外有風

我就有了飛的理由

心中累積的悲傷和快樂

你懂了 所以我自由

你不懂 所以我墮落

 

如果這個時候窗外有雲

我就有了思念藉口

愛引動我飛行中的雙翅

你回應 我靠近天堂

你沉默 我成了經過

 

翅膀的命運是迎風

我的愛 當你把愛轉向的時候

我隻身飛向孤寂的宇宙

眷戀的命運是寂寞

我的愛 當你人間遊倦的時候

我會在天涯與你相逢

滑動查看歌詞

我們都是有歌的人,無論是音樂創作者還是聆聽音樂的人,我們都用一首一首的歌,累積出自己生命的痕跡。當我們回想某一段時光時,也許早已不記得發生在哪一年,但卻總記著在那段時光裡自己最常聽的那些歌。那些歌漸漸成為我們生命中一道道色彩,這些色彩進而構成了我們的人生。即便在數位音樂時代的今日,我相信,用「歌」記錄生命的記憶方式仍然是我們生活裡不可或缺的。

我們都是有歌的人。

 

姚謙新書《我們都是有歌的人》

 

在媒體採訪中,姚謙曾說以前最怕聽別人說:「我是聽你的歌長大的」,心裡有些不是滋味,但臉上還要保持禮貌的微笑,回嘴說「我看你也不年輕啊」。後來他終於想到了一個讓自己不吃虧的回應方式,就是笑嘻嘻地跟對方說:「是嗎?那個歌也是我小時候寫的」

 

現在的90後00後不一定熟悉這位優秀的作詞人,但王菲的《我願意》、辛曉琪的《味道》、劉若英的《原來你也在這裡》、蕭亞軒《最熟悉的陌生人》、莫文蔚《電臺情歌》……或許還是聽過的。

 

姚謙為天后級歌手量身打造的那些作品,總能敏銳地捕捉到每位歌手身上的獨特之處。

 

1998年,還在加拿大留學的蕭亞軒在一場歌手選拔賽中被香港星探發現,後來與另外兩姐妹組成團體被姚謙籤下。因吃不了訓練的苦,另外兩人相繼退出。姚謙欣賞蕭亞軒的堅持,並敏銳覺察到這個漂亮的女孩跳舞居然有種小男生的灑脫,「但她唱歌又有點悲,我們就讓她唱R&B的慢歌,就別飆高音了」。第二年蕭亞軒就火了,成了當年臺灣的專輯銷量冠軍。

2011年,蕭亞軒的專輯《我愛我》殺青。在謝師宴上,蕭亞軒煎牛排表達對姚謙的感謝。

王菲那首經典的《我願意》,是姚謙在八卦雜誌上看到,當時紅透香港的王靖雯為了愛情回到北京端著尿壺走在胡同的照片後,得來的靈感。於是他寫下了「我願意為你忘記我姓名」。而這首歌,也成就了後來的歌壇天后。

 

有網友評價姚謙,用詞都很簡單,但是和旋律搭配就給人一種說不出來的震撼。除了這種敏銳的感知力,還跟姚謙始終對人對事保持明亮的善意、向上的力量有關。

 

他曾經要求公司拍MV不能悲情、煽情,「不能打拳擊見血,不能躺在醫院哭,不能有車禍情節」,而這些是那個年代流行歌曲MV裡比較流行的元素。他害怕這樣會對未形成獨立審美和三觀的孩子造成不良影響。特別是當有歌迷對他說,聽他寫的歌改變了自己處理愛情的觀念,這沒有讓他深感榮幸,反而覺得責任壓力很大。

攝影:Troy Wang for BAZAAR Art Taiwan

他近年給莫文蔚寫了首歌《如初之光》。他說莫文蔚見人總喜歡燦爛一笑,這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那種未被時光浸染,還是如初的光芒,於是有了歌詞「願我還是所期待的那樣,每次微笑都是一次力量,讓自己擁抱自己,冉冉發光」。

 

相信夢想的力量,始終保持如初之光,真實地表達強烈的愛情,這些狀態感染著姚謙,幻化為他筆下的歌詞,感染了數以萬計的普通人,因為歌詞中有每個人努力生活的樣子。

 

姚謙57歲了。他總是喜歡穿一些顏色鮮亮出挑的服飾,比如,一頂川久保玲的粉色棉線帽和一件兩側下擺綴有亮片的黑色T恤,亮色將青春氣息帶回姚謙身上。他早已解除了對數字平臺的怨恨,開始在手機裡裝起當下流行的應用軟體。

 

他還玩抖音。有條視頻是個拿鍋底灰當眼影、口紅塗得瘮人的東北小夥教人化妝,但無論他把自己的臉化成什麼樣,只要一打開軟體裡的美顏和濾鏡,就變成了唇紅齒白、大眼小臉尖下巴的美女模樣,把姚謙逗得大笑。

姚謙每年都要為自己認真規劃幾次長途旅行,每個地方至少要待兩周以上。2017年,他登了吉力馬札羅山,40人帶著他和另外5人爬了五天,但姚謙只能藉助當時video錄下的片段回憶最後的登頂時刻,因為那時他已經蒙了——那是一張水腫的臉,眼淚鼻涕一直流,鏡頭晃來晃去,拍完之後他就被架了下去。

 

旅行的經歷和感悟逐漸匯成了書,演變成偶爾給人寫首歌的靈感。他享受自己與音樂、旅行、文學閱讀、美術的關係,他的一些歌詞有很濃厚的文化藝術修養。

《我們都是有歌的人》書中寫道,姚謙曾經給江美琪寫過一首歌《我愛夏卡爾》,因為專輯名叫《戀人心中有一首詩》,所以填詞時他想構築一些詩意。「在我所了解的藝術家的作品裡,給我感覺最接近新詩、最有旋律感的,便是夏卡爾(俄國超現實主義畫家)的畫。」

夏卡爾《生日》

在夏卡爾最有名的畫作《生日》裡,夏卡爾浮在房間半空中,回頭接近一百八十度,吻著手捧鮮花、踮起腳尖的妻子,非常超現實。於是就有了「仰望星空,讓我想起Chagall,戀愛的人,總是浮在城市半空中」這樣富有想像力和詩意的歌詞。

 

資料來源:《人物》雜誌、圖書《我們都是有歌的人》

 

 

互動來了,首歌曾經陪伴你走過一段特殊的時光?

 

點擊本文末尾「留言」,寫下你的話,小編將選擇優秀留言,寄送登有姚謙海報的雜誌(《青年文摘》2019年第12期)以作紀念。

相關焦點

  • 姚謙:很高興,我們都是有歌的人
    姚謙以前最怕聽到別人說「我聽你歌長大的」或者「那是我小時候聽的歌」之類的話,他心裡有些不是滋味,但臉上還要保持禮貌的微笑,回嘴說「我看你也不年輕啊」。後來他終於想到了一個讓自己不吃虧的回應方式,就是笑嘻嘻地跟對方說,「是嗎,那個歌也是我小時候寫的」,這太讓姚謙開心了,笑得前仰後合。
  • 金牌作詞人姚謙現身酷我音樂《酷我青年說》講述:我們都是有歌的人
    「年少有為,不負青春」。6月10日,酷我音樂《酷我青年說》全國校園巡講活動,在洛陽理高校迎來了金牌作詞人姚謙老師專場,活動現場姚謙老師以「很高興,我們都是有歌的人」為主題,分享了他在音樂道路上的成長故事與人生感悟。
  • 我們都是有歌的人----江美琪
    難怪有眾多優秀的音樂人聯名背書推薦這張好專輯,恩師姚謙也不無感嘆的說:我知道,在音樂的世界裡,我等待的小美,開始綻放。,江美琪終於得以獲得總公司的批准,在與維京唱片無唱片合約的條件下發行第九張個人專輯《戀人心中有一首詩》,姚謙在他最新的散文書《我們都是有歌的人》中也提及了這張唱片的製作意圖。
  • 林夕是神,姚謙是人
    在寫給黎明的《是我》裡,他寫道「如果我要越過的海洋/和波動要比別人更多/我該欣然接受」;在給朱哲琴的《一首歌》裡,他寫「一步都有一 領悟」。他說自己最適合做「橋」,別人經過自己,獲得了什麼。與姚謙的寫實比,林夕相信心如工畫師,他寫《這世界非我家》《開到荼蘼》《電光幻影》,他說我們是這世界的住客。
  • 姚謙:但願真人秀不要永遠在唱林夕和姚謙
    快男是我近幾年唯一接觸的綜藝,以前看都不看。」正在擔任熱播節目《快樂男聲》音樂召喚師的歌手陳粒在談起自己對真人秀的看法時,這樣說道。而她身旁的姚謙立即評價道:「好事」。這是姚謙新書《如果這可以是首歌》發布會開始前,界面文化採訪他們時的一幕。金邊眼鏡,黃色Vetements DHL T恤,拿著檸檬色封面的新隨筆集《如果這可以是首歌》,56歲的姚謙出場時帶著明亮和興奮。
  • 「金牌詞人」姚謙:把日子過成一首歌
    「金牌詞人」姚謙:把日子過成一首歌     □文莎本報記者肖姍姍  童謠《魯冰花》,劉若英的《原來你也在這裡》,王菲的《我願意》……這些經典歌曲的歌詞,都出自臺灣「金牌詞人」姚謙之手
  • 「天后製造者」姚謙:大數據不能替代音樂創作人丨姚謙特輯·財約你
    姚謙:很多。當然以前唱片的思維覺得把我們的財路給擋了,但是現在慢慢明白了,讓閱讀者直接面對創作者、作品的來源,只是解構一件事情,就是作品不是單價而論,就是一首歌值多少錢、一首歌拿多少版稅。就像剛才說的,作品是為了他下一個的表演累計了一個預付門票,所以我們現在開始認為不用頻繁出歌、打歌,因為現在歌很多是參差不齊。而且像我們聽歌的人。
  • 專訪姚謙丨為王菲、林憶蓮、劉若英、陳粒寫歌的他
    姚謙: 創作本身在完成的過程中就需要克服一定的壓力,每一首歌都要經歷思考、整理、完成這個動作,所以這個壓力都是存在的。我也鼓勵他人,無論是創作還是過日子,都會有去克服去思考去解決的的一些過程。我們不能順勢而行,無論是生活還是創作,有一些些逆向、逆行,通常才是最好的生活。
  • 金牌作詞人是怎樣煉成的 姚謙即將現身酷我音樂《酷我青年說》為你...
    在華語樂壇,有這樣一位金牌作詞人,從事音樂工作近三十年,給眾多天王、天后級歌手,創作了數百首歌詞,留下了無數回味無窮的經典作品。可以說,他是港臺流行歌壇的見證者,也是推動者之一,此人便是姚謙。
  • 姚謙專訪:從李玟、蕭亞軒到吉克雋逸,「造星大師」從頭說
    從當年唱哭一代人的《魯冰花》,到上個世紀90年代走紅兩岸三地的《至少還有你》、《我願意》,再到新世紀後的流行標杆《最熟悉的陌生人》、《分開旅行》……這二十多年來姚謙寫過三百首歌,多半已成經典。    但姚謙跟林夕不一樣。他不是純粹的詞人,更不是單一的音樂創作者,他同時也是個「造星操盤手」。
  • 「原來你也在這裡」 音樂人、詞作家姚謙這樣解讀人生和愛情
    愛情初見時,有「愛是天時地利的迷信,原來你也在這裡」的驚喜和感動;無奈分手後,有「想念你的笑,想念你的外套,想念你白色襪子和你身上的味道」的戀戀不忘……寫出這些歌詞的人,名叫姚謙,是華語樂壇金牌音樂人、頂尖詞作家。日前,他攜自己的新作《我們都是有歌的人》來到鄭州松社書店舉行了一場讀者分享會,分享會開始前,他接受了記者的採訪,分享創作背後的故事。
  • 熱點人物姚謙復出
    跨越標籤,每個人都有許多面可以去探索和成就,許多面的姚謙成了一個姚謙們。
  • 姚謙丨從「音樂還活著」到「打開的方式不對」
    姚謙老師曾經表示說「幾乎寫不了和愛情相關的作品很久了,當個旁觀者也挺好」。他也曾在專訪中提及因為「荷爾蒙」的關係已經不會再創作如《我願意》一般的作品了。正是了解到這點,在後來與老師有過的一面之緣中,一位讀者對姚老師說希望能聽到他的更多新作時,我才體會出老師的些許尷尬。
  • 姚謙:最重要的是與自己相處
    姚謙說,他希望自己創作的歌更重細節,更貼近生活。於是,每到一個城市,姚謙關注的不是那裡的風景名勝,而是那些最接地氣又極易被人們忽視的聲音。空氣、海浪、地鐵、機場……都是他最愛聆聽的音色。他曾錄下紐約地鐵滿是轟響的空氣聲,「也許是上一班地鐵遠去後留下的回音,也許是下一班地鐵到站前先行而來的躁動。」他也會重聽峇里島上午夜裡的海浪聲,「像極了人的嘆息」。
  • 《魯冰花》作詞人姚謙:你認真看,這個世界變得太快了
    也有不少人請他寫歌,他也試著「喬裝」寫了幾次,只是已到知天命之年的姚謙,面對二十歲出頭的演唱者,覺得自己「說的話、寫的歌都帶有一點點欺騙的感覺」,久了,「有了很深的罪惡感」。「創作者首先要說服自己,因為只有這樣,當別人也有興趣或不同看法時,你內心才會有回應。」也正因此,《魯冰花》的流行在他看來並非偶然,孩子想媽媽、想被關心的願望,「三十年之後,還是有效的符號」。
  • 姚謙 那些了不起,都會變得平常化
    他惶恐,擔心與人想像中文雅、博學的樣子不符。 姚謙,寫詞人、製作人,歷任臺灣EMI、Virgin、Sony唱片公司總經理,現任樂視音樂高級副總裁。代表作有《魯冰花》、《我願意》等。最新出版書籍為《如果這可以是首歌》。
  • 專訪姚謙:想為上海寫本小說
    8年前,姚謙退休了。不過,姚謙說他的音樂一直都在,很多人不知道,前兩年大火的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就是姚謙配樂的。在昨天的演講中,姚謙還給大家帶來一首新歌,歌聲蕩漾在一部紀錄片《味裡故鄉》中,每座城市的美食和姚謙的歌一樣,總是久久縈繞在心頭。圖說:姚謙為《我在故宮修文物》配樂 網絡圖上海,想為她寫書唱過的歌,愛過的人,都在姚謙的記憶裡。
  • 「河粉」約會音樂才子姚謙(圖)
    姚謙這個名字對一些人來說有些陌生,但由他作詞的很多歌曲傳唱度極高,比如甄妮的《魯冰花》、王菲的《我願意》、辛曉琪的《味道》、莫文蔚的《電臺情歌》、劉若英的《原來你也在這裡》、蕭亞軒的《一個人的精彩》等,在音樂界,姚謙是一個與林夕、許常德等同樣閃光的名字,曾給大量一線藝人寫歌並推出了蕭亞軒、劉若英、黃立行等人。
  • 陳粒與姚謙再次合作,薛之謙新曲讓人出戲
    陳粒與姚謙再度推出合作歌曲,薛之謙也在凌晨發行了一首相當甜膩的新作。今日這些新作當中,「聽首歌再說愛」最想推薦的卻是一位前嘻哈歌手丟出的一張轉型專輯。這兩次合作都是姚謙完成填詞,陳粒負責作曲與演唱。對了,2018年陳粒還推出一張純音樂EP《在常玉的房間裡》,姚謙正是這張專輯的策劃人。這組音樂人之間的默契,已經算是港臺音樂黃金年代的創作人與新世紀內地民謠音樂人合作的佳話。
  • 姚謙:享受孤獨,遠離愛情
    同時,他也擔任音樂製作人、經理人,一手捧紅了李玟、蕭亞軒、江美琪、侯湘婷等歌手。但盛極而衰。隨著網絡興起,免費下載席捲。那時姚謙剛四十出頭,本該不惑,卻陷入惶恐。「從前,新人什麼時候出第一首歌、過多久上第二首歌,怎樣打榜、推廣,都有精密的計算。忽然,這些經驗都沒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