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家互金平臺代銷民營銀行理財產品,宜人財富憑加息券狂攬客

2020-12-22 趣識財經

5月初,小牛在線宣布退出網貸行業,逐步結清存量網貸業務。

而小牛隻是互金浪潮漸退中的一個縮影。2020年以來,投哪網、積木盒子、民貸天下等多家平臺抽身網貸行業。

行業公認,互金平臺悄然瞄向的目標是助貸、小貸、消費金融公司、民營銀行......截止目前,雖大多平臺尚未完成轉型,但通過其試水的業務,亦可窺得一二。

調查發現,不少平臺搖身一變,做起代銷民營銀行理財產品的生意。這是趨勢,還是嘗試?

互金平臺蜂擁而至

據不完全統計,當前,宜人財富、玖富錢包、悟空理財、你我貸、隨手記、小贏理財、51信用卡、陸金所、PPmoney等多家平臺上線民營銀行理財產品,主要涉及眾邦銀行、藍海銀行、甘肅銀行等。

以宜人財富為例,當前,宜人財富APP「銀行精選」界面,上線眾邦銀行「眾惠存」系列產品;藍海銀行「藍貝貝」系列產品。

其中,「眾惠存360天付」儲蓄存款利率4.4%,具有「當日起息」、「隨時支取」、「存款保障即同一家銀行50萬內百分百本息保障」的產品特點。

宜人財富方面表示,「銀行理財型服務有利息波動,宜人財富所上線的眾邦銀行等理財產品屬於銀行存款服務,比如顯示7天3.75%的年化利率,7天後就是3.75%的利息。」

「如果未存滿7天取出,利息按照銀行活期利息計算,50萬元之內,即便銀行破產,也會有保障,用戶中途要取錢,需要一次性全部取出,不能分批次取。」

相較於網貸產品,銀行理財產品利息相對較低,宜人財富客服稱「這是受央行發布寬鬆貨幣政策、降準央行基準利率等因素影響。」

監管與創新並存的尬區間

其實,對於金融科技巨頭而言,代售民營銀行理財產品早已不是新鮮事。

相較互金平臺言,京東金融、度小滿金融、小米金融等頭部金融科技平臺,上線民營銀行理財產品時間早,數量多。

巨頭早已分食下,互金平臺突然切入,獲客難度之大可想而知。而加息券、獎勵金,便是其獲客必不可少的手段。

其中,宜人財富「銀行精選5月福利顯示,「首次開通銀行電子帳戶,首次轉入3萬元且持有20天可獲得1000積分、50元獎勵金」;報名學習理財知識,轉入銀行精選達標金額,可領取銀行加息福利。

行業人士認為,加息券、獎勵金等形式獲客,很容易讓人聯想P2P的瘋狂時代。不止互金平臺玩法引人側目,民營銀行理財產品也在爭議之中。

分析人士表示,互金平臺所上線的民營銀行理財產品活期收益率比定期高,違背經濟規律,且該類產品仍處於監管的灰色地帶,沒有針對性的法規文件,存在一定的流動性風險。同時,高利率或涉嫌高息攬儲,擾亂整個銀行存款市場。

此前,微眾銀行上線智能存款產品引起市場廣泛關注不久,便採取限額管理,行業普遍揣測或為監管約束所致。

彼時,微眾銀行曾公開回應稱「我行智能存款+是一款銀行存款產品,從經營策略和階段性目標等方面綜合考慮,我行設定了智能存款+產品銷售截止期。」

不過,在分析人士看來,互金上線「銀行精選」類產品也屬於金融創新,玩家不止互金平臺,京東金融、度小滿金融等巨頭亦在嘗試,更多的持包容鼓勵態度。

這對當下急急轉型,而又「無門」的互金平臺言,或許是個不小的機會。

相關焦點

  • 多家銀行代銷他行理財子公司產品
    除了依靠母行拓展客戶外,理財子公司正在將產品「搬進」其他商業銀行App進行銷售。4月26日,記者調查發現,中信銀行、江蘇銀行、百信銀行等多家銀行已經開始代銷他行理財子公司產品。分析人士指出,代銷他行理財子公司產品能夠完善自身產品線,吸引更多客戶,預計未來會有更多銀行加入陣營。
  • 又一家銀行開售理財子公司產品,已有多家銀行加入代銷陣營
    來源:藍鯨財經目前,已有多家理財子公司開拓了除母行以外的其他產品代銷渠道。藍鯨財經從微眾銀行獲悉,9月3日,該行App「活期+」上線了新產品「興銀添利寶」,這是微眾銀行App首次代銷銀行理財子公司產品。
  • 銀行理財子公司理財產品銷售辦法徵求意見:網際網路平臺暫不能代銷
    同時,《辦法》的部分規定對於理財子公司來說,未來還需要進一步探索。」多家國有大行理財子公司高管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截至目前,已有包括6家大行、6家股份行、6家城商行、1家農商行以及1家合資共計20家理財子公司開業。非金融機構和個人未經許可不得代銷《辦法》界定了理財產品銷售機構範圍以及銷售活動概念範疇。
  • 銀行理財子公司產品銷售新規出爐 第三方網際網路平臺不得代銷
    摘要 【銀行理財子公司產品銷售新規出爐 第三方網際網路平臺不得代銷】為規範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理財產品銷售業務活動,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促進理財業務健康發展,中國銀保監會
  • 銀行理財子公司悄然滲入BATJ渠道,未來不僅是代銷?
    銀行理財子公司牽手網際網路大公司要「出圈」支付寶螞蟻財富板塊,在其網商銀行理財銷售專區裡,券商中國記者看到,來自交銀理財和光大理財的五隻產品,作為「穩健精選」獲得了螞蟻財富該專區的首頁推薦。這五隻產品均是淨值型產品1元起購,都顯示為中低風險,基準收益比寶類貨基相對較高。
  • 「財富周報」網際網路平臺不得代銷銀行理財產品,東證資管換帥
    記者 | 方德能編輯 | 張一諾1銀行理財子公司產品銷售新規出爐,支付寶、京東金融等第三方網際網路平臺不得代銷近日,銀保監會發布《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理財產品銷售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下稱「《辦法》」)。
  • 中小銀行有望成理財產品代銷主力軍
    分析人士稱,預計下階段銀行理財子公司的母行銷售渠道功能將繼續強化,同業合作代銷模式有望加速拓展。在這其中,中小銀行具備一定優勢,或成為代銷主要力量。 網際網路平臺暫無資質 根據《辦法》,理財產品銷售機構包括銷售本公司發行理財產品的銀行理財子公司和代理銷售機構。代理銷售機構明確為現階段為其他銀行理財子公司和吸收公眾存款的銀行業金融機構。
  • 網際網路代銷平臺出局!監管劃定銀行理財子公司理財產品靠譜銷售渠道
    銀保監會12月25日發布《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理財產品銷售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下稱《辦法》),再次補齊制度短板!《辦法》界定理財產品銷售的概念,劃定理財產品銷售機構範圍,釐清產品發行方和銷售方責任。去年6月,中國第一家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下稱「理財子公司」)正式開業。
  • 銀行理財子公司產品銷售新規出爐,第三方網際網路平臺不得代銷!打破...
    下一步,銀保監會將根據銀行理財產品的轉型發展情況,適時將理財產品銷售機構範圍擴展至其他金融機構和專業機構。支付寶、理財通等第三方網際網路平臺不得代銷產品《辦法》將理財產品銷售機構分為兩類:一類是銷售本公司發行理財產品的銀行理財子公司;一類是接受銀行理財子公司委託銷售其發行理財產品的代理銷售機構。
  • 銀行代銷他行理財子公司產品興起 出了問題找誰?
    「銀行APP理財銷售區域,竟然有代銷其他銀行的理財產品。」熱衷投資銀行理財產品的陳小姐頗感意外。記者調查多家銀行的手機銀行APP發現,確實有部分銀行已經打開大門,開始有代銷產品,不過並非他行的理財產品,而是他行理財子公司的理財產品。
  • 年末銀行「吸金」調查:代銷保險熱情升溫 年金產品走俏
    臨近年關,銀行總會使出渾身解數「吸金」,伴隨著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吸引力弱化,代銷的保險產品得到客戶經理「力薦」,成為銀行「開門紅」戰役中一抹「別樣風景」。近日,北京商報記者走訪北京地區多家銀行網點時發現,銀行客戶經理推薦收益型保險產品熱情明顯提高,其中,中小險企年金類產品得到主要推薦。
  • 銀行代銷基金亂象何以根除
    而富滇銀行基金銷售業務涉及5項違規問題,包括部分分支機構基金銷售業務負責人未取得基金從業資格;部分理財產品的宣傳推介材料使用了「風格穩健」的宣傳用語;部分理財產品宣傳推介材料未經負責銷售業務和合規的高級管理人員檢查,未出具合規意見書;該銀行基金銷售業務審計管理辦法中,未對審計頻次、審計報告出具時間等進行規定;部分理財產品的宣傳推介材料審核要點較為簡略,且多為形式審核要求
  • 銀行理財子公司產品代銷之困:大行接不上 小行上不了量
    從2018年12月,監管批設中銀理財、建信理財以來,目前已有24家銀行理財子獲批籌建,20家開業。在銷售渠道上,除了自營渠道,光大理財、興銀理財、信銀理財、交銀理財、杭銀理財、寧銀理財、建信理財等理財子公司均鋪設他行銷售渠道。不過,目前來看,銀行理財子公司更多是大中型銀行的盛宴,中小銀行如何分一杯羹?代銷業務又該如何發力?
  • 網際網路平臺代銷理財資格「被剝奪」,監管部門回應:還有希望!
    《辦法》明確規定了:未經金融監督管理部門許可,任何非金融機構和個人不得直接或變相代理銷售理財產品。同時將理財產品銷售機構分為兩類:一類是銷售本公司發行理財產品的銀行理財子公司;一類是接受銀行理財子公司委託銷售其發行理財產品的代理銷售機構。
  • 民營銀行借網際網路平臺高息攬存 月付利息年化收益率最高達7.35%
    產品收益最高可達近5%,部分平臺為攬客在收益補貼上,有過之而無不及,其補貼的收益率甚至達到了6%,使得平臺銷售部分產品1個月年化收益率可達7%以上。  近日,《證券日報》記者對多家網際網路金融平臺進行梳理發現,多家民營銀行儲蓄存款出現在平臺「新手推薦」「熱銷榜」等顯眼位置,頗受關注。
  • 銀行「最難開門紅」:網際網路存款產品下架 保險代銷意外走俏
    網際網路存款產品是指商業銀行藉助網際網路金融平臺推出的存款產品,商業銀行需向網際網路金融平臺支付「導流費」等手續費。近年來,網際網路存款產品漸成部分中小銀行吸收存款的重要渠道之一。據央行金融穩定局局長孫天琦在11月一次講話中提供的數據,目前,11家主要的第三方網際網路金融平臺,涉及50多家中小銀行。
  • 代銷基金存過錯!法院再審峰迴路轉,平安銀行被判賠償基民虧損
    來源:互金咖基金代銷亂象叢生。新經濟e線獲悉,2020年12月16日,中國裁判文書網披露的一份遼寧省大連市中級人民法院(大連中院)民事判決書顯示,因為平安銀行大連分行向客戶推薦代銷的高風險基金存在過錯,被法院判定對投資人的虧損負主要責任。
  • 代銷理財產品:「強強聯手」還是「抱團轉型」?
    過去,銀行只能銷售本銀行的理財產品,而隨著銀行理財子公司接連「出生」,這一狀況也在悄然改變。  記者了解到,中信銀行首款代銷理財子公司產品「興銀理財半年期穩利恆盈F款」已於近日募集完畢。該產品管理人為興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中信銀行為代銷機構。中信銀行提示稱,代銷機構不承擔產品的投資、兌付和風險管理責任。
  • 代銷他行理財產品:是「強強聯合」還是「抱團取暖」?
    過去,銀行只能銷售自己銀行理財產品,而隨著銀行理財子公司的接連「出生」,這一狀況也在悄然改變。記者了解到,中信銀行首款代銷理財子公司產品「興銀理財半年期穩利恆盈F款」已於近日已募集完畢。據悉,該產品管理人為興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中信銀行為代銷機構。中信銀行提示稱,代銷機構不承擔產品的投資、兌付和風險管理責任。
  • 銀保監會劃定銀行理財子公司理財產品靠譜銷售渠道:網際網路平臺暫不...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銀保監會劃定銀行理財子公司理財產品靠譜銷售渠道:網際網路平臺暫不能代銷導讀:《辦法》明確規定未經金融監管部門許可,任何非金融機構和個人不得直接或變相代理銷售理財產品;且明確,現階段代理銷售機構為其他銀行理財子公司和吸收公眾存款的銀行業金融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