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王朝最可怕的敵人?看冒頓單于如何一步步統一大草原

2020-12-23 歷史鳥

他是大草原之王,他殺其父 娶其母,他是漢初最可怕的敵人,他就是匈奴的第二代單于 冒頓大單于。

冒頓(mòdú)單于(生於公元前234年死於公元前147年)匈奴人 頭曼單于長子。

冒頓單于的畫像

首先要簡單說明一下匈奴這個遊牧民族的來歷,

據傳匈奴人和華夏人同源,約公元前16世紀夏朝滅亡後,夏後履癸的一支後裔逃到北方,在吞併其他部族之後成為匈奴族。匈奴是古代蒙古大漠和草原上的遊牧民族集團,大部分生活在戈壁大漠。至於匈奴族真正的來源史學界一直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大家如果對匈奴感興趣可以去網上搜搜。

漢初 匈奴和西漢的政治版圖

匈奴的第一任單于是「頭曼單于;(單于相當於皇帝)秦始皇打的就是他領導的匈奴,當時冒頓單于還是太子。頭曼單于想立另一個人做太子,於是便把冒頓派往月氏做質子,然後派兵去攻打月氏想借月氏之手殺死冒頓,但冒頓在月氏偷了一匹寶馬逃回了匈奴,頭曼單于見冒頓逃回了匈奴,便覺得冒頓是個大才,便取消了另立太子的想法,並給了冒頓一萬騎兵讓其訓練。

冒頓發明一種帶響的箭「鳴鏑」,並對他的騎兵講我的箭射向何方你們都要跟著射。

第一次冒頓射向了一隻獵物,有的騎兵反應遲鈍沒有跟著射,於是冒頓把沒有射的人全部殺死。

第二次冒頓射向了自己心愛的寶馬,有的人跟著射而有的人沒有射,冒頓又把沒有射的人給殺死。

第三次冒頓射向了自己心愛的女人,這一次絕大多數人跟著射,而有的人擔心是不是冒頓射錯了所以沒有跟著射,冒頓把沒有跟著射的人殺死了。

第四次冒頓把箭射向了頭曼單于寶馬,有的人覺得冒頓是瘋了,頭曼單于的馬怎麼可以射,冒頓這次又把沒有射箭的人殺死,經過幾次的訓練冒頓感覺已經訓練的差不多了,於是把箭射向了自己的父親頭曼單于,這一次他手下的人都跟著他射,一下就把頭曼單于給射死了。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鳴鏑射父」,可見冒頓單于是個心狠手辣的人。

當時有個東胡國,聽說冒頓殺父自立很是看不起冒頓,決定先禮後兵。

第一次東胡國便向冒頓索要頭曼單于的千裡馬。冒頓問群臣怎麼辦?群臣進諫說,「千裡馬是匈奴的寶馬,堅決不能給,冒頓單于便說,對於領國我們怎麼能吝嗇一匹馬?便把寶馬給了東胡國。

第二次東胡國向冒頓單于索要冒頓單于最寵愛的閼氏,冒頓單于便問左右大臣怎麼辦?大臣們都說,這東胡國簡直太無理了,怎麼能要單于最寵愛的閼氏?堅決不能給,冒頓單于便說,對於鄰國我們怎麼能吝嗇一個女人?便把自己最寵愛的閼氏送給了東胡國。

三次東胡國向冒頓單于索要千裡之地,冒頓單于著急大臣商議,由於前兩次的經驗,這次大臣分成了兩派,一派主張不給一派主張給,主張給的大臣進言說:「這是一塊不毛之地,給他們也行。;冒頓單于大怒,說:「土地乃是國之根本,怎麼能給東胡國。」便把主張給的大臣全部殺掉,冒頓單于召集全國青壯年以舉國之力攻打東胡國。

由於東胡國輕敵,東胡國被匈奴人打敗並滅國,冒頓單于便一股作氣,向西趕走了月氏,向南吞併了樓煩等部落,還收復了被秦國蒙恬奪取的匈奴領地,佔領了秦朝北部的部分地區,經過一系列的大徵伐,草原各族無不臣服匈奴,至此,冒頓雄踞大漠南北,統一了當代的蒙古草原,建立了強大的匈奴帝國。匈奴帝國疆域十分廣闊,疆域最東達到遼河流域,最西到達蔥嶺(現帕米爾高原),南達秦長城,北抵貝加爾湖一帶。這也是匈奴帝國史上最強大的時期。

至此冒頓單于一統大草原,當冒頓統一草原時,劉邦還和項羽在「滎陽會戰」。當時冒頓單于擁有騎兵三十萬。

在此我想為劉邦的漢朝說句公道話,漢朝面對的匈奴,和秦朝面對的匈奴完全不是一個級別上的。就算是讓秦始皇去打冒頓單于的匈奴,也有可能打不過,更不要說貧弱的漢初。

本文章有很多不足之處,望讀者不吝指教,凡指正一字者,皆為吾師也!

相關焦點

  • 冒頓單于的悲哀:雖是草原共主,但各部落卻難以達成高度統一
    上圖——冒頓單于影視形象然而,正如太史公所記載,遊牧部落好劫掠的本性並沒有因為戰敗給改變,他們蟄伏的真正原因是匈奴首領冒頓單于強勢崛起,正帶領著族人完成對草原各部的武力徵服。二、 各部落首領是如何確立地位的對於其他草原部落的首領來說,他們在理論上是冒頓單于的臣子,所以其部落內的部民自然等於是匈奴的部民,最終接受的是冒頓單于的領導,這種思想和華夏民族的封建階級思想有異曲同工之妙: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 冒頓單于:殺父自立,寶馬與王妃均可送人,唯獨為領土而大殺四方
    至秦始皇統一天下後,派秦名將蒙恬率大軍北逐匈奴,收復河南地區(今內蒙古河套南鄂爾多斯市一帶)。秦末漢初,中原正值楚漢爭霸,天下大亂,無暇北顧,被逐出大漠之北的匈奴又逐漸南下。此時的匈奴首領是頭曼,其勇猛兇悍,他創立了匈奴最高統治者的稱謂——單于,其意為廣大之貌,頭曼即為第一代單于。頭曼單于長子為冒頓(mò dú)(前234年-前174年),早年被立為太子。
  • 冒頓單于:草原帝國史上第一個英雄,匈奴成「百蠻之長」
    放在大的背景下,失去的只不過是一個女人,在統治階層根本就掀不起什麼波瀾。因為皇權爭鬥而犧牲的士兵,也是這樣,在他們眼中只不過是區區幾萬無名小卒。靖難之役就是因為有了冒頓單于「鳴鏑弒父,」才開創了匈奴的盛世局面,冒頓單于在匈奴史上的貢獻空前絕後。
  • 冒頓單于:一個被親生父親拋棄了的匈奴王者
    父為子綱,做兒子的堅決不能忤逆父親的意志,在中國古代以孝治天下的大背景下,兒子得處處順從,即使父親如何不堪,即使父親甚至已經拋棄了兒子,孝,是一個人立世的基本行為準則。▲月氏人  【圖片摘自網絡】 當頭曼單于和美人幼子舉杯相慶之時,冒頓的身影卻不聲不響的出現在了大帳之中。 眾人愕然,頭曼單于的臉上也儘是慚愧之色。
  • 匈奴千年歷史中的最強王者——冒頓單于
    只不過這位頭曼單于偏愛自己後取的閼氏,也就是他的小妾,所以想立這位夫人的兒子為單于。一來礙於父子情面,二來也怕部落中其他人反對,頭曼單于也不好直接廢了冒頓,就想了一個不太好的主意。他把年輕的冒頓送到月氏國作為人質,冒頓的隊伍剛入月氏國,頭曼單于就立刻派兵攻打月氏國。他想讓月氏國惱羞成怒替他殺了冒頓。月氏國國王也確實十分的配合,冒頓遭到了追殺。
  • 秦國、匈奴同時拉開統一序幕,倘若沒有大一統,將會鹿死誰手
    公元前234年,秦國伐韓,掀開了統一天下的序幕。同年,秦國在北方設置雲中郡,並屯集重兵,密切關注著正在崛起的匈奴帝國。直到秦國統一天下,雲中郡始終是三十六郡之一。也是這一年,在遙遠的北方草原,一名匈奴男孩出生了。誰也沒有料到,這位活了九十歲的匈奴人在長達半個世紀裡,都是中原帝國的噩夢。他的名字叫冒頓,是第一位統一北方草原的匈奴單于。
  • 看匈奴在冒頓單于的帶領下,如何晉級成為一個「百蠻大國」的?
    圖|冒頓單于(前234年-前174年)那麼,大家一定想知道,對於這樣一位雄才大略的傑出人物,是如何一步一步將匈奴締造成為一個「百蠻大國」的呢?首先,統一了整個北方地區與當時的漢朝相對峙並在與西漢的對峙中處於強勢地位,使匈奴的政治地位、軍事實力、經濟發展、人口數量等都有了很大的發展。因此司馬遷也評價,冒頓時期為匈奴最強大時期。
  • 白登之圍中冒頓單于為何放了劉邦?原因遠不止賄賂閼氏那麼簡單
    就在秦漢交接之際,匈奴也經歷了一場內部統一的動亂,冒頓趁著中原無暇北顧的機會,殺死父親頭曼單于自立為單于。當劉邦稱帝之時,冒頓單于已經理順了草原上的秩序,把目光盯向了中原地區。 韓王信與匈奴交戰也是勝少敗多,公元前201年,冒頓單于親率10萬精騎南下,被圍困的韓王信趕緊派出使者與匈奴求和。 匈奴如此大的動靜當然驚動了漢高祖劉邦,本就懷疑韓王信的劉邦立即致書譴責他,害怕被問罪的韓王信聯合匈奴一起攻漢,兩軍聯合之下攻下了太原郡。公元前200年,劉邦親率大軍徵討匈奴和韓王信聯軍。
  • 白登之圍:冒頓單于最後放了劉邦,是陳平成功遊說閼氏的功勞?
    冒頓單于之名隨著劉邦的白登之圍,成為歷史上名氣頗大的匈奴霸主,他為人有魄力,更有遠大的毅力與初定天下的大漢爭雄,在白登之圍冒頓與劉邦相持了七天,最後在妥協議定後,劉邦得以脫身。那麼冒頓當時有無可能把劉邦所部吃掉呢?筆者以為沒有能力。
  • 白登之圍時冒頓單于佔據優勢,為什麼放劉邦離開?當時韓信在哪?
    公元前201年,漢高祖劉邦親自率領30萬大軍北擊匈奴,然而劉邦自己都不會想到,此戰他遇到了一個自項羽之後的可怕對手:冒頓單于,遊牧民族歷史上第一個統一草原各部的人。當時劉邦的部隊大部分都是步兵,求戰心切的劉邦急於尋找匈奴主力決戰,被冒頓單于的「假象」所迷惑,劉邦的前鋒部隊幾千人率軍直入,可這正中了冒頓單于的下懷,四十萬大軍把劉邦的幾千團團圍住,最終被困於一個叫白登山的地方。在這裡劉邦困守了七天七夜,直到謀士陳平獻策,賄賂冒頓單于的閼氏,最終冒頓單于同意劉邦的請求,放劉邦離開,據說劉邦逃離之時可以說是快馬加鞭,一點都不敢看兩邊。
  • 「白登山之圍」|冒頓單于到底為何會放走劉邦?司馬遷:臣不敢寫
    從冒頓單于的角度分析,如果這次能圍殲劉邦,華夏中原大地勢必會再次大亂,而已經成為草原最大霸主的冒頓,在這間隙領兵乘亂南下入侵,如此一來後世那「五胡亂華」的局面極有可能將提前登場,這對冒頓來說有百利而無一害,而他憑什麼會放棄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而從劉邦角度來說就比較簡單,被大軍圍困,鴻門宴「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萬急時刻再次上演,劉邦又憑什麼一而再再而三的上演絕地復生?
  • 白登之圍,漢劉邦與匈奴冒頓大對決
    到了冒頓父親的時候,中國中央地區周室統治衰落,戰國七雄爭霸中原,對北地草原無暇控制,匈奴部族趁機崛起了。冒頓是長子,本已立為「太子」,可是其父在寵妃的挑撥下,想廢了他這個太子立這個寵妃的兒子為太子,因此,冒頓後來殺了父親和那個寵妃,以及他的同父異母弟弟。冒頓自立為單于之後,臥薪嘗膽,用盡心機,經過十幾年的努力,到了劉邦建立大漢王朝的時候,蒙古草原上第一次出現了一個統一的政權:匈奴帝國。
  • 梟雄冒頓
    頭曼單于腦子一轉,計上心來。於是他把冒頓扔到月氏去當人質。冒頓剛到月氏,頭曼單于馬上就攻打月氏。想借月氏的手幹掉冒頓。那邊,月氏很氣憤,好你個出爾反爾不講信用的賊匈奴,來這一手。於是去殺冒頓。可是令人沒想到,冒頓竟然偷馬安全逃回了匈奴。這下,輪到頭曼單于傻了,這可怎麼辦?
  • 漢朝與匈奴間的離奇往事:冒頓單于為何要在白登之圍放走劉邦
    正當人們努力睜大雙眼,想要看真前方究竟是何人物的時候,那些馬背上的勇士已經遮天蔽日地衝到了夯土的城牆之下,接踵而至的,便是血腥的屠戮……公元前166年,戍守在朝那塞(今寧夏彭陽)上的漢軍士兵所看到的,就是這樣一幕恐怖的場景。那年冬天,匈奴老上單于親率14萬騎攻破朝那、蕭關,一路燒殺搶掠,前路軍鋒直逼渭北的甘泉宮。站在渭南的長安城上向北眺望,廣闊的平原處處狼煙,烽火星布。
  • 冒頓:弒君殺父當上首領,統一了匈奴各部
    匈奴太子冒頓,頭曼單于的閼氏(匈奴皇后的稱呼,讀音同胭脂,有的說法稱閼氏就是取可愛如胭脂的意思)又有少子,頭曼想要廢了冒頓,立少子為太子,就把太子派到月氏當人質。你說,父親不喜歡兒子,把他派到別國當人質還不算,頭曼竟然如此狠心,又派兵攻打月氏,這不是一定要陷自己的兒子於死地嗎?果然,月氏人見匈奴單于頭曼攻打自己,就要殺了冒頓。
  • 冒頓:一個當眾弒父的「逆子」,為什麼能造就強大的匈奴?
    直到匈奴頭曼單于匈奴才逐漸統一,並實實在在地威脅到了中原政權。所以秦始皇完成統一六國的事業之後,立即命大將蒙恬率領數十萬大軍北擊匈奴,並在原秦、趙、燕長城的基礎上構築了一條「萬裡長城」。秦二世胡亥元年匈奴單于冒頓,當眾射殺了自己的父親,進而控制了整個匈奴政權。在此後的近百年裡,匈奴都是威脅漢帝國存在的心腹大患。
  • 冒頓單于要在劉邦去世之後,給呂后寫情書,呂后是什麼反應?
    (一)交鋒平城 積極備戰漢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匈奴人在單于冒頓的率領下進攻大漢北部馬邑、大同一帶的封國韓國,韓國之王韓王信因心存畏懼,最終聯絡匈奴,反叛大漢。這個韓王信並非兵仙淮陰侯韓信,而是韓國王族之後,為了加以區分,史料上延續的稱呼是韓王信,此人也算是勇武有為。
  • 冒頓寫信向呂后求愛,真的是因為收繼婚制的原因嗎?
    公元前195年的「兒童節」,是大漢王朝最悲傷的日子——這天漢太祖劉邦駕崩了。整個漢朝陷入了悲傷和惶恐之中,悲傷的是因為國喪,惶恐的是匈奴會不會趁機搞事情呢?劉邦駕崩的消息沒傳出時,悲傷和惶恐是呂后,呂后最擔心的是:國內的驕兵悍將權謀臣,國外的虎視眈眈的冒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