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大草原之王,他殺其父 娶其母,他是漢初最可怕的敵人,他就是匈奴的第二代單于 冒頓大單于。
冒頓(mòdú)單于(生於公元前234年死於公元前147年)匈奴人 頭曼單于長子。
首先要簡單說明一下匈奴這個遊牧民族的來歷,
據傳匈奴人和華夏人同源,約公元前16世紀夏朝滅亡後,夏後履癸的一支後裔逃到北方,在吞併其他部族之後成為匈奴族。匈奴是古代蒙古大漠和草原上的遊牧民族集團,大部分生活在戈壁大漠。至於匈奴族真正的來源史學界一直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大家如果對匈奴感興趣可以去網上搜搜。
匈奴的第一任單于是「頭曼單于;(單于相當於皇帝)秦始皇打的就是他領導的匈奴,當時冒頓單于還是太子。頭曼單于想立另一個人做太子,於是便把冒頓派往月氏做質子,然後派兵去攻打月氏想借月氏之手殺死冒頓,但冒頓在月氏偷了一匹寶馬逃回了匈奴,頭曼單于見冒頓逃回了匈奴,便覺得冒頓是個大才,便取消了另立太子的想法,並給了冒頓一萬騎兵讓其訓練。
冒頓發明一種帶響的箭「鳴鏑」,並對他的騎兵講我的箭射向何方你們都要跟著射。
第一次冒頓射向了一隻獵物,有的騎兵反應遲鈍沒有跟著射,於是冒頓把沒有射的人全部殺死。
第二次冒頓射向了自己心愛的寶馬,有的人跟著射而有的人沒有射,冒頓又把沒有射的人給殺死。
第三次冒頓射向了自己心愛的女人,這一次絕大多數人跟著射,而有的人擔心是不是冒頓射錯了所以沒有跟著射,冒頓把沒有跟著射的人殺死了。
第四次冒頓把箭射向了頭曼單于寶馬,有的人覺得冒頓是瘋了,頭曼單于的馬怎麼可以射,冒頓這次又把沒有射箭的人殺死,經過幾次的訓練冒頓感覺已經訓練的差不多了,於是把箭射向了自己的父親頭曼單于,這一次他手下的人都跟著他射,一下就把頭曼單于給射死了。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鳴鏑射父」,可見冒頓單于是個心狠手辣的人。
當時有個東胡國,聽說冒頓殺父自立很是看不起冒頓,決定先禮後兵。
第一次東胡國便向冒頓索要頭曼單于的千裡馬。冒頓問群臣怎麼辦?群臣進諫說,「千裡馬是匈奴的寶馬,堅決不能給,冒頓單于便說,對於領國我們怎麼能吝嗇一匹馬?便把寶馬給了東胡國。
第二次東胡國向冒頓單于索要冒頓單于最寵愛的閼氏,冒頓單于便問左右大臣怎麼辦?大臣們都說,這東胡國簡直太無理了,怎麼能要單于最寵愛的閼氏?堅決不能給,冒頓單于便說,對於鄰國我們怎麼能吝嗇一個女人?便把自己最寵愛的閼氏送給了東胡國。
三次東胡國向冒頓單于索要千裡之地,冒頓單于著急大臣商議,由於前兩次的經驗,這次大臣分成了兩派,一派主張不給一派主張給,主張給的大臣進言說:「這是一塊不毛之地,給他們也行。;冒頓單于大怒,說:「土地乃是國之根本,怎麼能給東胡國。」便把主張給的大臣全部殺掉,冒頓單于召集全國青壯年以舉國之力攻打東胡國。
由於東胡國輕敵,東胡國被匈奴人打敗並滅國,冒頓單于便一股作氣,向西趕走了月氏,向南吞併了樓煩等部落,還收復了被秦國蒙恬奪取的匈奴領地,佔領了秦朝北部的部分地區,經過一系列的大徵伐,草原各族無不臣服匈奴,至此,冒頓雄踞大漠南北,統一了當代的蒙古草原,建立了強大的匈奴帝國。匈奴帝國疆域十分廣闊,疆域最東達到遼河流域,最西到達蔥嶺(現帕米爾高原),南達秦長城,北抵貝加爾湖一帶。這也是匈奴帝國史上最強大的時期。
至此冒頓單于一統大草原,當冒頓統一草原時,劉邦還和項羽在「滎陽會戰」。當時冒頓單于擁有騎兵三十萬。
在此我想為劉邦的漢朝說句公道話,漢朝面對的匈奴,和秦朝面對的匈奴完全不是一個級別上的。就算是讓秦始皇去打冒頓單于的匈奴,也有可能打不過,更不要說貧弱的漢初。
本文章有很多不足之處,望讀者不吝指教,凡指正一字者,皆為吾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