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子玉 子玉聊史
上期回顧:
冒頓單于:致漢呂太后的一封「情書」
父為子綱,做兒子的堅決不能忤逆父親的意志,在中國古代以孝治天下的大背景下,兒子得處處順從,即使父親如何不堪,即使父親甚至已經拋棄了兒子,孝,是一個人立世的基本行為準則。
但遊牧民族就不同了,他們「苟利所在,不知禮義」,他們「貴壯健,賤老弱」、他們「父死,妻其後母;兄弟死,皆取其妻妻之」,總之,老子沒讀過書,聽不懂什麼之乎者也。
/
劉邦和戚夫人如膠似漆越看趙王劉如意越有自己的風度,於是在戚夫人的「日夜啼泣」下產生了更立太子的想法。春秋時期的晉獻公也是,因為寵愛驪姬,所以選擇放棄了太子申生。
▲驪姬 【劇照】
作為七情六慾俱全的匈奴人自然也免不了俗。
頭曼單于因為寵愛新的閼氏,所以自然看著她的兒子順眼,於是太子冒頓的坎坷人生開始悲情上演。
所謂虎毒不食子,直接殺掉冒頓,老單于自然是下不了手,但不代表他不會借別人手中的刀,於是冒頓被作為人質送去了月氏。當冒頓在月氏還處於適應期的時候頭曼單于的鐵騎卻迅速撲向了月氏,冒頓終於明白,父親不僅要廢了他,結束他的生命才是最終目的。
冒頓沒有選擇束手就擒,在月氏人的彎刀還沒劈過來的時候,冒頓搶了一匹月氏人的良馬逃之夭夭。
仇恨就這樣悄然種下了,不是針對異族,而是自己的親生父親。
▲月氏人 【圖片摘自網絡】
當頭曼單于和美人幼子舉杯相慶之時,冒頓的身影卻不聲不響的出現在了大帳之中。
眾人愕然,頭曼單于的臉上也儘是慚愧之色。匈奴人崇尚強者,對於冒頓的虎口脫險,頭曼是打心眼裡佩服,「頭曼以為壯」。冒頓從父親手裡領走了一萬騎兵,而正是頭曼這個不經意的決定使得不久之後這一萬人的箭頭都齊刷刷的對準了他,並最終要了他的命。
/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冒頓手中多了一支奇怪的箭,號曰「鳴鏑」,因為它射出去的時候眾人都能夠聽見它劈風而過的聲響。
冒頓發出命令,以後這支箭射向哪裡你們就跟著射向哪裡,敢有不從者,殺。
呵呵,眾人並不知道冒頓這次是要玩楞的。
當那些跟隨冒頓打獵而沒有跟著「鳴鏑」方向射出箭的人被殺之時,眾人一愣,主子這是玩真的?
不久冒頓手中的「鳴鏑」朝著他的愛馬射了過去,有因為不知道冒頓葫蘆裡到底賣啥藥而沒跟組織走的人又統統人頭落地。
接著,冒頓又將「鳴鏑」對準了自己心愛的女人,那些以為冒頓瘋掉的人又無辜被殺。
▲冒頓女人 【劇照】
眾人終於明白,主子這不是說著玩的,得,你就是要我們射單于我們也跟著射,眾人並不知道,其實冒頓的真正目的正是要訓練他們實施對老單于的斬首行動。
一次出去打獵,冒頓將「鳴鏑」對準了單于的寶馬,眾人手中的箭也同時將寶馬射成了刺蝟,冒頓嘴角揚起一絲詭異的笑,機會成熟了。
當頭曼單于率領眾人聲勢浩大的在漫無邊際的草原上行獵時,他並沒有意識到隊伍之中有一個人的獵物正是他頭曼自己。
不用猜,那個人肯定是冒頓,一個將仇恨壓在心底都快發芽的人。
萬馬嘶鳴,但冒頓的騎兵卻清楚的聽見了「鳴鏑」穿空而過的聲音,他們來不及判斷這次的獵物到底是誰,他們唯恐射箭不及時而被主子殘殺。
頭曼單于被射得徹底不成人形,要說他能夠活著,除非他們的崑崙神真的存在。
冒頓自立為單于。
/
你不得不佩服冒頓是一位陰狠的忍者神龜,他「臥薪嘗膽」幹掉了自己的父親,接著他又大演孫子滅了鄰居東胡。
東胡人喜歡冒頓的寶馬,眾人連聲說No,匈奴寶馬怎麼能隨便贈於人?冒頓苦笑,不能因為一匹馬而與鄰居之間失了和氣。
東胡人看上了冒頓的女人,眾人更是大怒,媽了個巴子欺人太甚,冒頓又是一聲苦笑,嗨,不能因為一個女人而得罪了鄰居。
東胡人徹底上天了,在他們眼中冒頓就是一匹可以隨便騎在胯下的戰馬,隨心所欲,他們膨脹的欲望直接將與匈奴接壤的一塊土地看成了囊中之物。
當東胡使者大大咧咧的站在匈奴的王庭說出他們的要求後,那些趨炎附勢的傢伙齊聲附和,嗨,那就是一塊不毛之地,給了就給了。
冒頓大怒,放屁,土地豈能是隨便給人的,那些行屍走肉都成了冒頓的刀下之鬼(地者,國之本也,奈何予之!)。
冒頓發動「閃電戰」,東胡人猝不及防,東胡王及其人民牲畜都成了冒頓的戰利品。
▲東胡人 【圖片摘自網絡】
接著冒頓又「西擊走月氏,南並樓煩、白羊河南王」,匈奴再一次回到了蒙恬「卻匈奴七百餘裡」之前的形勢,胡人也隨心所欲的在河南地區牧馬。
自此,草原上正式邁進了匈奴冒頓時代,而匈奴也正是從冒頓時期開始有了他們的歷史,他們趁著中原大地「楚漢爭鋒」的難捨難分一時「控弦之士三十餘萬」,他們成了中原國家的頭號勁敵。
/
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關注我:
相關連結:
趙王劉如意:願生生世世,再不生帝王家
劉邦:致那些年我曾深愛過的那個女人
往期精彩:
竇太后:當幸福來敲門
韓信:一生只做一件事
韓信:歷盡千帆,歸來仍是少年
南越王趙佗:彪悍的人生無需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