梟雄冒頓

2021-02-13 南山有喬松

梟雄冒頓

文/南山喬松

01化險為夷

冒頓(mò dú),匈奴單于頭曼的太子。後來,頭曼單于寵愛的一個閼氏(單于老婆的稱呼)生了個小兒子,於是,頭曼單于就改變了主意,想殺了冒頓而立小兒子為太子。

歷史上,晉獻公、衛莊公、趙武靈王、秦皇漢武、劉邦、漢景帝、唐宗宋祖、隋文帝、成吉思汗、朱元璋、努爾哈赤、康熙等無不因為這樣的太子之爭、長幼之爭、庶嫡之爭搞得流血事件不止。

怎麼殺呢?頭曼單于腦子一轉,計上心來。於是他把冒頓扔到月氏去當人質。冒頓剛到月氏,頭曼單于馬上就攻打月氏。想借月氏的手幹掉冒頓。

那邊,月氏很氣憤,好你個出爾反爾不講信用的賊匈奴,來這一手。於是去殺冒頓。可是令人沒想到,冒頓竟然偷馬安全逃回了匈奴。

這下,輪到頭曼單于傻了,這可怎麼辦?和趙武靈王與秦始皇一樣(可以點擊藍字沙丘宮變與沙丘政變直接跳轉閱讀),頭曼單于幹了一件日後令自己後悔不迭的傻事。

頭曼單于突然腦迴路,竟覺得冒頓就像自己一樣的勇猛,不捨得殺他了。不但不殺他,反而給了他一萬騎兵由他統領。

02鳴鏑弒父

好!冒頓製造了一種響箭,叫「鳴鏑」,跟他的部下說:「不管我響箭射向哪裡,如果誰不跟著我射,就斬首!」

有一天,冒頓和部下去打獵,他嗖的一聲把響箭射向一隻鹿。事起突然,有跟著他射向鹿的,有腦子沒轉過來一遲疑沒有射鹿的。冒頓立馬毫不猶豫地把沒射鹿的人當場斬殺。大家傻眼了。

又有一天,冒頓在訓練時突然嗖的一聲把響箭射向自己心愛的寶馬。又是事起突然,有跟著他射向馬的,有心疼寶馬覺得是不是射錯了一遲疑沒有射馬的。冒頓立馬毫不猶豫地把沒射寶馬的人當場斬殺。大家又傻眼了。

又有一天,冒頓和部下外出歸來,他最寵愛的妻子高高興興出帳迎接他。他冷不丁嗖的一聲把響箭射向自己的愛妻。事情更突然,有跟著他射的,有覺得這太不可思議了腦子一暈天吶反應不過來稍微一遲疑沒有射的。冒頓立馬毫不猶豫地把沒射他愛妻的人當場斬殺。大家簡直傻眼了。

軍令如山!冒頓單于再次強調:凡是我響箭射向哪裡,還有不跟著射的,立即斬首!

這一次,冒頓單于跟著他父親頭曼單于去狩獵,他冷不防嗖的一聲把響箭射向他老爹頭曼單于,瞬間,部下萬箭齊發,頭曼單于一時間成了「刺蝟」,當場身亡。

頭曼單于一時心軟留下的兒子冒頓,親自把自己父親送上了黃泉路。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鳴鏑弒父」。

然後,冒頓把他的後母與弟弟以及不服的大臣全部殺死,自立為單于。一代梟雄冒頓單于終於誕生了。

03攻打東胡

冒頓當了單于後,東邊強大的東胡不高興了,來找事。

第一次,東胡說,我們要老單于頭曼的千裡馬。冒頓問群臣意見,有大臣說:「東胡這是無理取鬧,千裡馬是咱們匈奴的寶馬,肯定不能給!」冒頓說:「咱們同人家是鄰國,怎可吝惜一匹馬呢?!」於是就把千裡馬給了東胡,並殺了反對的人。

第二次,他們要單于的一個閼氏(單于老婆)。冒頓又問群臣意見,有大臣怒髮衝冠:「自己的老婆怎麼可以讓給別人!何況是你大王的老婆,東胡這太不像話了,出兵打他!」冒頓說:「怎可為領國卻吝惜一個女人呢?!」於是就把自己喜愛的閼氏送給了東胡,並再一次殺了反對的人。

東胡覺得冒頓這小子好欺負,於是越來越不像話了,說:「你們匈奴同我們東胡交界的那片1000多裡的空地,應該給我們。」冒頓又問群臣意見,有大臣說:「這是一塊沒有用的不肥沃的空地,給他們算了!」

冒頓卻一反常態地大怒,說:「馬匹和女人,沒有了還可以奪取,而土地是國家的根本,寸土必爭,寸步不讓,怎可給他們!」於是,冒頓把那些同意割地的大臣立即斬殺。

並馬上向全國總動員:「東胡要我們的馬匹和女人,我們忍了。但是他們得寸進尺,竟然要吞併我們的土地,那樣我們將死無葬身之地。我們還要忍嗎?!拿起武器戰鬥去吧,去奪回我們失去的馬匹,去奪回本該屬於我們的女人!」

一番慷慨激昂的陳詞後,冒頓親自率軍去攻打東胡。同時命令:如有後退者,殺無赦!衝啊!

而東胡對以前冒頓的示弱心安理得、毫無防備,還以為匈奴怕他們呢。當匈奴兵漫山遍野突然襲來時,東胡大敗。東胡被滅。

04統一匈奴

東吞東胡後,冒頓又西驅大月氏,南並樓煩並收復了被秦國大將蒙恬奪取的匈奴領地,北擊渾庚、屈射、丁零、鬲昆、薪犁諸國。

經過一系列的徵伐,北方各族無不臣服匈奴。至此,冒頓建立了一個統一的強大的匈奴帝國。

這是歷史上匈奴最強盛的時期。冒頓單于終成一代梟雄!

相關焦點

  • 匈奴千年歷史中的最強王者——冒頓單于
    一來礙於父子情面,二來也怕部落中其他人反對,頭曼單于也不好直接廢了冒頓,就想了一個不太好的主意。他把年輕的冒頓送到月氏國作為人質,冒頓的隊伍剛入月氏國,頭曼單于就立刻派兵攻打月氏國。他想讓月氏國惱羞成怒替他殺了冒頓。月氏國國王也確實十分的配合,冒頓遭到了追殺。匈奴族血液中流淌了數百年的求生意志讓冒頓不甘輕易的死去。
  • 冒頓單于:一個被親生父親拋棄了的匈奴王者
    頭曼單于因為寵愛新的閼氏,所以自然看著她的兒子順眼,於是太子冒頓的坎坷人生開始悲情上演。 所謂虎毒不食子,直接殺掉冒頓,老單于自然是下不了手,但不代表他不會借別人手中的刀,於是冒頓被作為人質送去了月氏。當冒頓在月氏還處於適應期的時候頭曼單于的鐵騎卻迅速撲向了月氏,冒頓終於明白,父親不僅要廢了他,結束他的生命才是最終目的。
  • 冒頓:弒君殺父當上首領,統一了匈奴各部
    匈奴太子冒頓,頭曼單于的閼氏(匈奴皇后的稱呼,讀音同胭脂,有的說法稱閼氏就是取可愛如胭脂的意思)又有少子,頭曼想要廢了冒頓,立少子為太子,就把太子派到月氏當人質。你說,父親不喜歡兒子,把他派到別國當人質還不算,頭曼竟然如此狠心,又派兵攻打月氏,這不是一定要陷自己的兒子於死地嗎?果然,月氏人見匈奴單于頭曼攻打自己,就要殺了冒頓。
  • 冒頓:一個當眾弒父的「逆子」,為什麼能造就強大的匈奴?
    秦二世胡亥元年匈奴單于冒頓,當眾射殺了自己的父親,進而控制了整個匈奴政權。在此後的近百年裡,匈奴都是威脅漢帝國存在的心腹大患。那麼,以殺父的方式奪取政權的冒頓,為什麼沒有引起匈奴內部的變亂,反而使其越來越強了呢?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承認冒頓有著卓越的政治手段,和高超的政治才能。
  • 白登之圍,漢劉邦與匈奴冒頓大對決
    兩千多年前,將大漢開國皇帝劉邦在白登山上圍困了七天七夜的是,匈奴的單于冒頓。匈奴是發源於遼闊的蒙古高原一帶的一個古老的民族。到了冒頓父親的時候,中國中央地區周室統治衰落,戰國七雄爭霸中原,對北地草原無暇控制,匈奴部族趁機崛起了。
  • 看冒頓單于如何一步步統一大草原
    頭曼單于想立另一個人做太子,於是便把冒頓派往月氏做質子,然後派兵去攻打月氏想借月氏之手殺死冒頓,但冒頓在月氏偷了一匹寶馬逃回了匈奴,頭曼單于見冒頓逃回了匈奴,便覺得冒頓是個大才,便取消了另立太子的想法,並給了冒頓一萬騎兵讓其訓練。冒頓發明一種帶響的箭「鳴鏑」,並對他的騎兵講我的箭射向何方你們都要跟著射。
  • 冒頓寫信向呂后求愛,真的是因為收繼婚制的原因嗎?
    這不劉邦駕崩了,匈奴單于冒頓不僅不奔喪,反而趁火打劫了,而且似乎還想不戰而屈人之兵。冒頓單于在劉邦屍骨未寒之際,向大漢的太后呂雉下了一份挑戰書的「求愛信」。作為冒頓的嶽母和嫂子的呂雉看到這封信,肺都氣炸了。這冒頓簡直了,他這是作死啊!您看他都寫了些什麼啊?我冒頓很弱很寂寞,出生在沼澤中,在草原牛馬的帳篷裡長大,我幾次到邊關,為的就是:中原那麼大,我做夢都想去看看。陛下您剛喪偶,一個人獨撐,也是很弱很寂寞啊。您看咱倆都沒什麼好玩的,誰都不快樂,不如我們結婚吧。
  • 冒頓單于:草原帝國史上第一個英雄,匈奴成「百蠻之長」
    那冒頓單于為什麼要殺父自立?這樣做殘忍嗎?冒頓單于本來是太子,頭曼單于寵愛(漢語為皇后),欲立閼氏所生的小兒子。頭曼單于想廢冒頓的太子之位,就遣冒頓為月氏質子,因為當時月氏強盛。等到冒頓到達了月氏,就發兵攻打月氏,企圖借月氏之手殺死冒頓。另一邊,月氏也想除去冒頓。
  • 冒頓單于:殺父自立,寶馬與王妃均可送人,唯獨為領土而大殺四方
    頭曼單于長子為冒頓(mò dú)(前234年-前174年),早年被立為太子。後來,頭曼又續立閼氏(yān zhī相當於漢族的皇后或王妃),又生了一個幼子,頭曼非常喜愛這對母子,意欲廢冒頓而改立幼子為太子。於是,冒頓先發制人,在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的某一天,趁頭曼外出狩獵之機,指揮手下心腹射殺了頭曼,自立為單于。
  • 「白登山之圍」|冒頓單于到底為何會放走劉邦?司馬遷:臣不敢寫
    如此說來,「白登山之圍」解除的背後,絕非陳平計策之「奇」這麼簡單,而在這局對弈中,劉邦和冒頓一定各有被牽制而又不可告人的原因。冒頓單于的苦惱:打不死這場戰爭之初,冒頓為了圍困劉邦使出渾身解數,這盤棋從一開始就是個陷阱。在劉邦發兵之前,冒頓一直示弱,而且是無盡的示弱。冒頓把所有的精銳盡數藏起來,只放出老弱牧民與士兵。
  • 白登之圍中冒頓單于為何放了劉邦?原因遠不止賄賂閼氏那麼簡單
    就在秦漢交接之際,匈奴也經歷了一場內部統一的動亂,冒頓趁著中原無暇北顧的機會,殺死父親頭曼單于自立為單于。當劉邦稱帝之時,冒頓單于已經理順了草原上的秩序,把目光盯向了中原地區。 陳平獻計用大量金銀珠寶賄賂冒頓單于的妻子閼氏,在閼氏的勸說之下,冒頓單于下令打開包圍圈一角,漢軍方才緩緩撤出。 二、陳平所獻之計是何計? 在《史記·陳丞相世家》中記載,劉邦是採用了陳平的計謀才迫使冒頓單于打開包圍圈放漢軍一條生路,但對於具體的內容只是說:「其計秘,世莫得聞」。
  • 冒頓單于的悲哀:雖是草原共主,但各部落卻難以達成高度統一
    世世無忘冒頓功,月支強王頭在手。戰國末年,北方的遊牧部落曾經聯合進犯中原,可是數十萬大軍卻被趙國名將李牧成功擊潰。自此後的數十年間,這股強大的力量出離的平靜,除了小規模的摩擦外,基本不見其和中原政權的大規模作戰。
  • 白登之圍:冒頓單于最後放了劉邦,是陳平成功遊說閼氏的功勞?
    冒頓單于之名隨著劉邦的白登之圍,成為歷史上名氣頗大的匈奴霸主,他為人有魄力,更有遠大的毅力與初定天下的大漢爭雄,在白登之圍冒頓與劉邦相持了七天,最後在妥協議定後,劉邦得以脫身。那麼冒頓當時有無可能把劉邦所部吃掉呢?筆者以為沒有能力。
  • 白登之圍冒頓為什麼接受劉邦的和親,而不是集中兵力徹底打敗劉邦
    以上三個問題讓匈奴冒頓單于不得不考慮怎麼體面的收場。 好就好在劉邦也撐不住了,所以採取了陳平建議通過和親這种放低姿態的方式換取匈奴人撤兵。 就這樣,劉邦和冒頓一拍即合。 冒頓接受劉邦贈送的財物同意打開包圍圈,放劉邦走。
  • 漢朝與匈奴間的離奇往事:冒頓單于為何要在白登之圍放走劉邦
    而根據《史記·匈奴列傳》的記載,公元前200年發生在漢高祖劉邦與匈奴冒頓單于之間的白登戰役,匈奴總計投入了40萬精銳騎兵參戰。在楚霸王項羽跟前兒尚且無所畏懼的劉邦居然落入了冒頓單于設下的包圍圈,差一點讓土木堡之變的故事提前一千多年上演。高祖皇帝御駕親徵的失利在漢人心中投下了濃重的陰影。劉邦死後,冒頓單于致書劉邦的遺孀呂雉,言語之間頗多輕慢調戲之意。剛毅的呂后勃然大怒,召集諸將,議欲出兵。她的妹夫、上將樊噲第一個站出來,拍著胸脯表態說:「願得十萬眾,橫行匈奴中!」
  • 冒頓單于要在劉邦去世之後,給呂后寫情書,呂后是什麼反應?
    (一)交鋒平城 積極備戰漢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匈奴人在單于冒頓的率領下進攻大漢北部馬邑、大同一帶的封國韓國,韓國之王韓王信因心存畏懼,最終聯絡匈奴,反叛大漢。這個韓王信並非兵仙淮陰侯韓信,而是韓國王族之後,為了加以區分,史料上延續的稱呼是韓王信,此人也算是勇武有為。
  • 被遺忘的時代,被遺忘的「梟雄」電影
    在這黑暗的二三十年間,湧現出了多名叱吒風雲的人物,人們習慣把他們稱為「梟雄」。而今天要聊的梟雄片,便是以這個時期的風雲人物為原型,拍攝而成的人物傳記片。還可以在梟雄片中看看人家能做大最強到什麼程度。雖然梟雄片裡的主角最後都被繩之於法,但相比發跡時的呼風喚雨、叱吒風雲,懲戒情節往往都一筆帶過。觀眾並不喜歡在影院被進行道德訓誡和普法教育,他們喜歡看的是恰恰是梟雄們對金錢的貪婪攫取,看他們在銀幕上踐踏社會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