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宮一千零一夜》小讀者化身書中人物與作者對話
昨天下午,大鬍子叔叔董宏猷走進江漢路1018音樂盒子直播間,接受《新月讀書會》新月姐姐專訪。 一個神奇的玻璃房子,一群可愛的小讀者,一位傳奇的大鬍子作家,一起完美演繹夢幻與現實交織的奇書《故宮一千零一夜》。
-
小主人公天朗穿越600年紫禁城 董宏猷新作《故宮一千零一夜》首發
董宏猷為小朋友們籤名。武漢晚報訊(記者萬建輝 通訊員王寧)愛聽故事的小主人公天朗,要去「故宮宮殿」 裡尋找「故事素」,隨後挖掘出故宮裡無數令人心動目眩的故事……今年正值故宮建成600周年,兒童文學作家董宏猷創作的系列兒童幻想小說《故宮一千零一夜》,由三環童書策劃,日前由安徽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
-
從故宮六百年讀懂人生
故宮的一角。 徐晗溪翻拍自《大故宮六百年風雲史》閻崇年在海口接受專訪。 徐晗溪 攝 文\海南日報記者 徐晗溪 「一座紫禁城,半部中國史」。作為中國歷史上明清兩代的皇宮,故宮(紫禁城)是中國千年典章文物的結晶和五千年中華民族多民族文化融合的見證,擁有無與倫比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
-
「老故宮」李文儒榕城開講紫禁城
福州晚報記者 顧偉/文 張旭陽/攝 10日是故宮博物院95歲生日,今年也是紫禁城建成600周年。當過10年故宮博物院副院長、17年故宮博物院研究館館員的李文儒,7日晚帶著新出版的《紫禁城六百年:帝王之軸》《紫禁城六百年:東宮西宮》兩本書,走進三坊七巷麒麟書局,與榕城書友面對面交流。開講前,68歲的李文儒接受了記者的獨家專訪。
-
《我在故宮修文物》姊妹篇《我在故宮六百年》跨年播出
(01:30)六百年前,紫禁城在北京落成。六百年來,一代又一代的高手匠人不斷延續著這片古老建築群的生命。《我在故宮修文物》姊妹篇,紀念紫禁城建成六百年的紀錄片《我在故宮六百年》將於12月31日晚登陸央視紀錄頻道開播。
-
閻崇年 | 大故宮的六百年風雲史
他曾說:「我最關注的,是六百年來,那些跟皇宮、故宮相關聯的人,人的命運,人的奮爭,人的喜怒哀樂。」明末,李自成攻破了紫禁城,登基那一天,他沒敢選擇太和殿,那氣場太強大,讓這個草莽英雄一下子就失了底氣。李自成選擇了偏居西側的武英殿,登基的當天夜裡,他就帶著他的人馬匆匆離開,再也沒有回來。面對著自己最大的欲望,他卻在觸手可及的時候,退回到內心的軟殼中。
-
故宮,六百年!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9月10日電 題:故宮,六百年! 記者 宋宇晟 我叫紫禁城,今年600歲了。 從皇家禁宮到百姓博物院,我很古老,見證了明、清兩代500多年的王朝更迭。 但我又很現代,在年輕人眼中,我是「網紅」。
-
《一千零一夜》真的只有76個故事嗎?
而文中第一條「闢謠」則稱:《一千零一夜》其實只有76個故事。 文中稱,這部東方文學經典的起源是,一個聰明的阿拉伯少女為了保全性命而為殘暴的國王連續1001個晚上每晚講述一個故事。雖然這部經典數百年來流傳著多個版本,但最多也只包含400個故事。而最精確的數字應該是76個,因為過了76晚,國王就赦免了少女。 經過參考消息的翻譯,西班牙媒體的這個說法傳到了國內,但真是如此嗎?
-
紀錄片《我在故宮六百年》跨年播出 跟隨宮城匠人發現故宮之美
六百年前,紫禁城在北京落成。六百年來,一代又一代的高手匠人不斷延續著這片古老建築群的生命。《我在故宮修文物》姊妹篇,紀念紫禁城建成六百年的紀錄片《我在故宮六百年》將於12月31日晚登陸央視紀錄頻道,暖心開播。
-
《我在故宮六百年》:開年嘉宴,不如來碗滄海桑田
故宮,一直以來就是文化領域的熱門IP,近年來更是被開發得大放異彩,圍繞著故宮展開的紀錄片和綜藝不斷播出,鑲嵌著故宮元素的文創產品不停推出,昔日的紫禁城與今天的普羅大眾的距離被一再拉近,一座莊重沉鬱的遙遠宮廷,成為了一段典雅趣味的親和風景。因此,作為《我在故宮修文物》五年後的姊妹篇,《我在故宮六百年》的播出環境,與此前已經截然不同。
-
「故宮文化不必帶回家」 原故宮副院長李文儒長沙解鎖故宮古今密碼
(8月29日,故宮博物院原副院長、守護故宮十餘載的李文儒先生來到長沙噹噹梅溪書店開講。) 星辰在線9月2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羅建勳)故宮的一磚一瓦,皆是歷史。從皇宮到博物館,如今的我們該如何看故宮及其博物館文化?8月29日,故宮博物院原副院長、守護故宮十餘載的李文儒先生來到長沙噹噹梅溪書店,他用深入淺出的文字娓娓道出故宮凝聚的人文精神,用現代眼光,帶領長沙的書迷朋友和文博愛好者重新審視故宮,給出他專業性的答案。
-
上海書展|祝勇談《故宮六百年》:它的故事,一千零一夜也講不完
它太大了,它的故事,一千零一夜也講不完……」8月15日下午,著名作家、紀錄片導演祝勇帶著《故宮六百年》亮相2020上海書展暨「書香中國」上海周,與現場讀者一起探討故宮的魅力,分享這本書的獨到之處。2020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年,又是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這是全社會關注的一件文化盛事。
-
讓厚重題材「貼地」起飛《我在故宮六百年》見微知著
歲末年初,三集紀錄片《我在故宮六百年》在央視紀錄片頻道播出,以「丹宸永固」大展、養心殿研究性保護項目、古建歲修保養為線索,通過故宮文物保護人員的工作視角,開啟故宮「再發現」之旅。紀錄片將鏡頭探向記憶深處,讓觀眾在對古代建築的凝視中,窺見流動的歷史,預見生生不息的未來。光陰流轉、世事變遷,紫禁城曾見證600多年的風雲變幻,如今也成為歷史本身。
-
《一千零一夜》:中世紀阿拉伯世界的「百科全書」
為配合我國「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該社精心策劃,隆重推出了「新絲路世界人文經典」系列叢書,重點譯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文化藝術、哲學思想、歷史社會等領域的經典作品,以期為我國讀者打開一扇了解這些國家社會、文化和國情的窗戶。拙譯《一千零一夜》(精選本)忝列其中,不勝榮幸。
-
《我在故宮六百年》開播,600年故宮背後有這些故事
(《我在故宮六百年》製作團隊供圖)故宮跨年,一跨就是「六百年」。從2020年12月31日到2021年1月2日,紀念紫禁城建成六百年的三集紀錄片《我在故宮六百年》,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紀錄頻道晚間黃金檔與觀眾如約見面。作為《我在故宮修文物》姊妹篇,《我在故宮六百年》依舊聚焦故宮裡的人和物。這一次,主角是古建築,還有故宮古建的守護人。
-
《我在故宮六百年》:觀照現實安定人心 打造時代的記憶坐標
隨著這個鏡頭,紀錄片《我在故宮六百年》在央視紀錄頻道的跨年播出開啟了。它以「丹宸永固」大展、養心殿研究性保護項目、古建歲修保養為線索,通過一眾故宮文保人員的工作視角,踏上故宮的再發現之旅。在歷史與現實的勾連、重疊、交叉中,它帶觀眾走入故宮,深深感受文化自信的魅力。
-
阿拉伯之夜:美食與詩歌,走進一千零一夜的世界
直播中,我們將帶你環遊世界,享受世界之夜,閱讀之夜!除了體驗古巴、波蘭、英國、阿拉伯的異域風情,你還能和濮存昕、萬方等名家一起,雲遊北京人藝。今夜,首先開場的是古巴之夜!歡迎大家掃碼收看直播。阿拉伯之夜美食與詩歌,走進一千零一夜的世界直播時間8月27日晚19:30-21:30主理人:劉震雲
-
《我在故宮六百年》繼續講述修文物的故事
六百年前,紫禁城在北京落成。六百年來,一代又一代的高手匠人不斷延續著這片古老建築群的生命。《我在故宮修文物》姊妹篇、紀念紫禁城建成六百年的紀錄片《我在故宮六百年》將於12月31日晚登陸央視紀錄頻道播出。
-
《故宮六百年》:為什麼紫禁城充滿神秘?
這本《故宮六百年》打開了時間軸,釋放出空間,帶我們暢遊故宮的世界,讓我們了解過去的歷史,聆聽皇宮的故事,感受故宮磚瓦草木的魅力。當我們身處故宮,看到的只是建築、家具器具、珠寶服飾等展品,想要進一步了解它們背後的故事,就要翻閱《故宮六百年》,靜靜地聆聽它的召喚與訴說,讓自己的心融入故宮的元素中,切身體會故宮的龐然大氣,或悲憫或感慨,故宮就在那裡,不離不棄。珍貴又脆弱的文物活了下來,它是歷史的見證,也是我們與過去溝通的橋梁。歡迎收藏本文。
-
話說世界系列:一千零一夜|伊斯蘭世界的夢幻故事
幾百年來,《一千零一夜》被翻譯成多國語言,一些故事被多次改編為影視作品。歐洲人也將《一千零一夜》譯為《阿拉伯之夜》(Arabian Nights),而在中國,它還有一個更為傳奇、神秘的名字——《天方夜譚》。這幅畫出自《一千零一夜》,描繪了阿拔斯王朝的哈裡發哈倫萊世德正在聆聽一個宮廷詩人朗誦(巴黎國立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