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擁有豐富的飲食文化,這一部分是因為飲食反映了家族文化——你可能會看到一個傳統的義大利家族圍坐在桌子前花上幾個小時來品味他們的佳餚,其中包含了很多道美味。在這個過程中,整個家庭的成員談話說笑,最重要的是團聚在一起了。隨著生活節奏加快,現在的義大利人不會頓頓飯都吃得那麼鋪張、詩情畫意,但是他們依然吃得很精緻。他們經常食用的午餐就是帕尼尼:幾片或簡樸或不同凡響的麵包,可以很名貴也可以很「快餐」,中間夾上火腿、番茄、新鮮乾酪、香草,或者檸檬、青椒、亞支竹……它是一種非常精緻的食品,其中融合了無數的創意。20世紀80年代,帕尼尼在義大利狂受年輕人追捧。那一代義大利人稱呼這種美食為Paninari,稱自己為「帕尼尼孩子」。他們可能會穿各種風格的衣服,光顧那些出售最好的帕尼尼的咖啡店,這就是帕尼尼文化在義大利發展的過程。
帕尼尼是一種義大利式三明治,帕尼尼熱潮嚴格說應該是從美國掀起的,特別得到曼哈頓地區上班族的親睞,幾乎成了午餐的代名詞。Panini這個詞其實是義大利語Panino的複數,義大利語中意思為窗戶格子,這也是這個意式三明治區別於其它的三明治的標誌性地方,就是一定要在表面烤出花紋才可以是帕尼尼, 傳統帕尼尼用的是出自義大利的洽巴塔(ciabatta)麵包。
洽巴塔在義大利語中是拖鞋的意思,可能是一種形象叫法吧,因為這種麵包扁長方形的有點像我們家樓下焙子鋪裡的牛舌頭焙子但是比焙子鬆軟的多,其鬆軟與柔韌之間的尺度恰到好處,然後放到帕尼尼機烘烤,直到烤出一槓槓的焦印。
裡面配著你喜歡吃的各種配菜及肉類像金槍魚、玉米粒、蛋黃醬、生菜葉子等,也有夾著薩拉米腸(salami,一種義大利蒜味鹹臘腸)
或火腿、奶酪之類。帕尼尼與一般三明治不同的另一個顯著區別是它是熱食的,你必須趁熱的時候,張大嘴結結實實地咬下去~~~那真是外皮香脆可口,裡面的陷料更是回味無窮啊~!
誰知盤中餐,寶寶最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