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亮新娘
新婚夫婦
傳統的哈尼族婚禮是十分有意思的。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照射在大地上時,迎親的隊伍已經開始動身接新娘了。
婚禮分三天進行,第一天是在新娘家,有一個接新娘的儀式。第二天和第三天在新郎家。
按規定,結婚第一天是接新娘,宴席在新娘家裡辦。迎親隊伍到達女方家時,一頭牛剛剛被宰殺,婚禮的工作至此開始。
宰殺牛的過程。
與此同時,男方家的親戚正在準備去接新娘時儀式上要用到的物品。儀式用哈尼話說是「啊陪烙」,翻譯後也就是祭神祭祖宗的儀式。
首先要將母雞內臟掏空並保留完整形態,接著把其內臟清洗乾淨後,再塞回雞肚子裡,然後將整隻放入鍋中煮熟。
到新娘家迎親時,領頭的兩人各背一個包,裝著「啊陪烙」用的物品:一隻全雞 、糯米糰子、芝麻花生面,另一個包裡放的是糖、花生瓜子。
在新娘家弄的這次「啊陪烙」,表示這是新娘在家裡吃的最後一次飯,要由親戚給新娘的親人長輩餵飯。餵飯者要從雞開始,拾起物品,分別沾取茶葉水、糖水、酒以後放入小勺中,雙手持勺遞給食用者,食用者則用雙手接下後捧食。這只是儀式,所以量不會太大,每次餵食就是指甲蓋這麼大一點。
第二天由男方家設宴,按老規矩本來殺這些大型家畜之前要殺一隻雞。
按延續下來的規矩,殺雞前要由女主人把清水從雞腳滴到頭,然後雞要用棍棒擊頭致死,完成這些後就可以開始殺豬了。
不過在新郎家殺豬和平日裡我們見到的有所不同。首先,殺豬的地點是在客廳裡,在哈尼族的傳統裡但凡結婚、上新房之類的喜事,豬都要抬到屋裡殺。
其次,殺豬前要由一家之主用清水從豬腳滴到頭。
接著是殺豬。哈尼族婚禮傻豬也不同於以往我們所知道的。其中一條豬腿和中間一段軀幹要單獨割下,然後用竹簍裝好,留著辦第三天的儀式用。另一條豬腿要切一塊肉下來,和之前被打死的那隻雞的一隻腿一起穿起來,掛在廚房灶臺的上方。
殺好的豬要把心臟和肝臟各切下一半,和之前那隻被打死的雞一塊煮熟,這是準備「啊陪烙」儀式的物品。
而且和接新娘時的「啊陪烙」不同的還有,在新郎家的雞是切碎以後才煮,而不是整隻煮。
餵飯是一家之主來給家人親戚餵飯,而不是傳統的小輩給長輩餵飯。
在婚禮宴席擺放前,會先在廚房擺上叫「俠忒毫歌」的一個陣勢,譯為「砧板桌」。
「砧板」桌的意思就是在宴席的所有桌子裡面,在認識上,這是最大的一張桌子,所以人們吃的飯菜都是從這做出來的,也有第一塊砧板的意思。
這張桌子只坐兩個人,這兩個人是人們挑選出的,他們要會說話,風趣幽默。擺放宴席時,這兩個人還要切好肥肉,然後親自分到每一張桌子,確保每一張桌子分到的一樣多。「砧板桌」是在婚宴擺放前最先要上其的一桌,「砧板桌」的菜上齊後才能給別的桌上菜,宴席後收桌子,砧板桌是最後收的一張桌子。
坐鎮「砧板桌」的兩個人還要製作一個聖物,用糯米飯和香蕉做出生殖器的樣式,表現一種民族的生殖信仰,也是祝新婚夫婦早生貴子的意思。
這個聖物是哈尼族婚慶不可缺少的東西。
到晚上時,「砧板桌」的兩個人會拿出一條豬尾巴,這條豬為巴是要給人們接的,這條尾巴也不是什麼人都敢接的,接到的人就表示在這對新人婚禮之後緊隨著就要結婚的人。到婚禮的第三天,下午要進行最後一項儀式,這項儀式完了以後,婚禮才算真正的宣告結束。
「砧板桌」的兩個人交出保管一天的豬腿和豬軀幹,豬腿和一段軀幹要放在早已擺放好的客廳裡的砧板上,擺放後親戚家人列坐兩邊,然後老人們會開始唱歌。
這些歌統一一個調子,沒有統一歌詞,全部歌詞由老人即興發揮,都是給新人的忠告祝福,這種說唱的方式寓意深奧,難以琢磨。
唱完後要由家裡還未出嫁的女性把豬腿肉和軀幹抬給最大和最小的女婿,女婿要用衣服邊角墊於掌心接過後抬出房屋。
分完肉後婚慶所以儀式全部結束。
原作者:阿奇卡其(網易博客)
編輯整理:紅糖狐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