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叔本華是現代西方非理性哲學的開山鼻祖。代表著哲學一個新的派系的萌芽與發展,之所以說叔本華掙破了西方哲學的牢籠,開始了屬於自己哲學的研究與塑造,是因為在叔本華之前,西方哲學一直被理性主義哲學主導著。
理性主義唯吾獨尊
理性主義哲學是西方哲人在笛卡爾的哲學理論基礎上展開的思想研究與拓展,代表人物有泰勒士、畢達哥拉斯,以及柏拉圖、亞里斯多德等。理性主義哲學其實很好理解,通俗地講說就是「正經哲學」。
打個比方,一個人掉入了河裡,另一個人去救。甲說,我救他是因為不忍心他淹死,同情可憐他。乙說,我救他是因為生命可貴,我們要向每一個陷入災難之中的人施出援手。其中甲的理由很大眾平常,就是生命對生命垂憐。乙的理由則是經過一種思考,認識到了一種關係後做出的判斷。
這裡,甲就是非理性哲學的認識,乙是理性哲學的認識。這是很通俗地去理解。如果一本正經地去解釋的話,理性主義哲學認為人的判斷是由知識出發的,任何事物之間都有一定的規則邏輯,我們認識一種事物也要依據這種規則去推理、判斷。在這裡理性主義哲學很單純地將人的理性放在了第一位,而忽略了感性。
叔本華劍指一方
與理性主義哲學截然不同的是叔本華的非理性主義哲學。他徹底否定了理性主義哲學的認識。雖然在此之前,許多哲學家也對此有過認識,比如黑格爾,遺憾的是黑格爾終究讓他的理性主義哲學顛覆了非理性主義認識,因此也不成氣候。其它的哲學家雖然也有過表達,但很零星,很片面,僅僅是一些思想上的火花,沒有成系統地進行闡述,所以也夠不上非理性主義哲學的貢獻者。
叔本華則不同,對此進行了深刻的剖析,並且成體系地給出了研究與認識,他的重要哲學著作《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就是對此最好的證明。在這本哲學論述中,叔本華的非理性主義認識是獨立成體系的,而且一舉掙脫了過去宗教和神秘主義對哲學的滲透,認為非理性主義是人類的真正生命哲學,不是過去的經驗熟知,而是現在的對生命意志的真認知。
也就是說,人是感性的動物,他的言行而有感性的,是為了某種目的達成而去努力的,或者做出相應的行為的。在此之前,理性主義哲學太強調人的理性至上了,而叔本華則認為那樣的認識未免太局限虛偽了,將人塑造得太死板了,沒有了靈性,缺乏生命的張揚。
尾言
這也是哲學第一次真正開始了對人的認識,讓人成為了哲學中重要的樞紐,這個功勞不得不歸功於叔本華。下回我們繼續解讀叔本華的哲學思想,喜歡的謝謝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