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哲羅普洛斯:永遠在流浪

2021-02-20 電影世界雜誌

2012年1月24日,「希臘電影之父」西奧•安哲羅普洛斯在一場車禍中去世,令世人無盡惋惜。他的「希臘三部曲」還沒有完成便走完了這段人生之旅。他窮盡一生思索關於歷史政治、生命個體的宏大命題,留下閃耀著深沉哲思的不朽之作。

安哲羅普洛斯的代表作由數部三部曲組成:70年代的「希臘近代史三部曲」《1936年的歲月》《流浪藝人》《獵人》以寓言式情節對希臘的近現代史作出獨特反思;80年代的「沉默三部曲」《塞瑟島之旅》《養蜂人》《霧中風景》飽含對生命哲學的探索;90年代的《鸛鳥的踟躇》《尤利西斯的凝視》《永恆與一日》則進一步彰顯出他極具個人特色長鏡頭的迷人魅力,奠定了安哲的現代主義大師地位。在他40多年的電影生涯裡,共創作了13部劇情長片和2部紀錄片。這些影片揭開了歷史沉痛的傷疤,也撕碎了現代社會的平和表象。

在他的電影中,流浪、追尋、放逐成為常見母題,公路片的形式成為他表現這些主題的最佳載體。「我關注邊界如何阻隔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在混亂的世界裡,人失去了中心,失去了根源」,安哲羅普洛斯曾這樣說道。於是他鏡頭裡的人物常常表現出一種尋根情結,以踏上旅途的方式來尋回自我,意欲突破因政治、歷史、宗教、種族等紛爭而形成的「邊界」。然而這些人物的旅途多半沒有終點,就像安哲自己所說,「我來到一個地方,如果能跟自己與環境和諧相處,那麼就是一個家。家不是一間房屋,不是一個國度。可是這樣的地方並不存在,因為我回來就要再出發。」


《流浪藝人》

歐盟在八十年代籤署了《申根協定》,規定自1995年起歐盟國家內部取消國界,希臘於1998年加入了該協定。於是希臘邊境開始湧入大量難民,引發了不少社會問題。安哲在面對這一境況時,決心表現一種新的人道主義。於是在《霧中風景》結尾,小姐弟倆終於來到一片陰森水域前,想要划船到德國去。一束探照燈驟然亮起,幾聲槍響迴蕩在水面上。他們永遠無法終止漂泊與流浪。

在70年代的《流浪藝人》裡,從1939年梅塔薩克斯將軍專制統治到1952年到帕帕戈斯右派將軍上臺,希臘歷經二戰、內戰、一系列政治動亂及英美德等國的控制,流浪劇團的《牧羊姑娘格爾夫》不斷因政治事件被打斷。影片首尾都是劇團成員站在火車站前的鏡頭,前後呼應,契合了輪迴的主題。就像那個著名的360度旋轉鏡頭——二戰結束後,人們在廣場上歡呼慶祝,蘇聯、美國、英國國旗參雜在一起,然而槍聲突然響起,鏡頭隨著四散而逃的人們轉了一圈後又回到原點,畫面上只剩下蘇聯國旗,有標語寫著趕走英國。原以為迎來了和平年代的百姓發現,歷史只不過是來到新的紛爭原點而已。希臘這個多災多難的國家,由多國割據變為蘇聯共產黨獨裁,情況並沒有好到哪去。新的統治者不斷登上歷史舞臺,淪陷狀態永無止境,人們被迫不斷開始新的流浪。

《養蜂人》

80年代的《養蜂人》則以漂泊的養蜂人斯皮羅(安哲電影中這個名字出現過多次)為主角,他告別家人後上路。一路上遇見失戀的少女、兒時的夥伴,思緒不斷被開啟。闊別35年的故鄉成為了他鄉,養蜂人早已失去歸屬,陪伴他的只有一車蜂箱。少女的身上有他曾經擁有的勃勃生機,但他已經找不到過去的自己。於是蜂箱開啟,他以這種方式燦爛死去。《養蜂人》承襲了前作《塞瑟島之旅》的主題,失去身份的老年人回到家鄉,由於遭受冷漠與疏離而再次踏上旅途,最終葉落卻無法歸根。

我來到一個地方,如果能跟自己與環境和諧相處,那麼就是一個家。家不是一間房屋,不是一個國度。可是這樣的地方並不存在,因為我回來就要再出發。

《霧中風景》講述的則是一次關於兒童成長的痛苦經歷。電影的小女主角名為烏拉,是安哲夭折的妹妹的名字,而姐弟倆的這場坎坷之旅似乎也註定沒有圓滿結局。兒童與成人世界之間艱難對接,希望與絕望輪番上演。姐弟倆只是為了母親口中一個虛無的目標便毅然結伴上路,這段旅程堪比一次涅槃般的成人禮。在載歌載舞的人群面前,弟弟蹲下來為死去的馬匹痛哭;姐姐舉起沾滿處女之血的小手,面對這個世界她的反抗都蒼白無力。「你去哪裡?」「一個很遠的地方!」他們還無法預料旅途上的艱辛,體會不了人生的沉重。他們終於來到一個夢一樣的水域,長鏡頭、深焦鏡頭中的畫面霧氣瀰漫,看不清未來的方向。

《尤裡西斯的凝視》

90年代的《尤利西斯的凝視》開片便是一個一氣呵成的橫搖長鏡頭,三腳架上的攝影機,由黑白到彩色的過渡,突然倒下的攝影師,遠處緩緩駛過的藍色帆船。時間在一個鏡頭之內悄然流逝,也交代了主人公踏上旅途的原因。尋找三卷膠片,也是尋找一個民族的歷史。和《霧中風景》一樣,這部影片中也有超現實主義色彩的巨大石像,也有遮蔽前途的蒙蒙白霧,也有表面歡騰的歌舞和劃破長空的槍響,它們共同交織成一曲撼人心弦的血淚詩章。《尤利西斯的凝視》中的尋根之旅依舊未果,滿目瘡痍的戰爭廢墟令人無家可歸,塞拉耶佛又被蘇聯文化浸染。當年的默片已經不復存在,生命與歷史都迷失在了歲月中。

令人嗟嘆的是,與他片中的人物們一樣,安哲羅普洛斯也未能完成一場有始有終的旅行。2012年初的一天,76歲的安哲正在前往比雷埃夫斯的《另一片海》片場,突然被一輛衝出來的摩託車撞倒,隨後腦部出血死亡。他對祖國的憂慮還未散去,他要講的故事還沒講完。或許這就是這位哲學大師思索一生的答案,人生本無歸屬,每一次回歸都意味著新的流浪。C


如您喜歡本圖文請轉發朋友圈,感謝廣大讀者的支持。

重點推薦:

早春三月,讀者有獎!!!好萊塢的喧囂與騷動

相似閱讀:

塔可夫斯基的科幻旅程

2016年我刊定價仍為25元,全年300元,每月5日出版,國內郵發代碼:12-3。境外讀者請與中國國際圖書貿易總公司聯繫,國際訂閱代碼:M667。除郵局訂閱方式外,可以直接致電我社發行部訂閱。凡到我部訂閱,8折優惠,全年240元,平郵或快遞。
點擊「閱讀原文」購買本刊長按二維碼關注

相關焦點

  • 安哲羅普洛斯的詩意世界
    西奧·安哲羅普洛斯「希臘三部曲」的前兩部(《哭泣的草原》和《時光之塵》)中,安哲羅普洛斯把電影的意義解讀成了另一番模樣。《時光之塵》原名《第三翼》,影片中,一群人闖入導演歇宿的酒店,砸毀了電視機,在大廳地板上留下了一枚巨大的圖案:身負雙翼的天使伸出手探觸另一隻翅膀。安哲羅普洛斯用「不可能」闡釋這個同樣巨大的隱喻,它意味著人類對不可能的嚮往,乃「命運悲劇性之所在」。
  • 《永恆和一日》,解讀安哲羅普洛斯對永恆的理解以及生命的價值
    1944年,9歲的安哲羅普洛斯就曾和母親一起在漫山遍野的屍體中尋找父親的身影,血腥的場景長期烙印在他的心中揮之不去,因此「流浪」和「回家」構成了其影片最為重要的一個主題,也在本片中得到了最深刻的呈現。安哲羅普洛斯有兩年的服兵役經歷,所以他更能認清軍隊與人民的關係,在邊界上,全副武裝的軍人具有極強的暗示效果,表達出的便是希臘由於戰爭帶來的千瘡百孔的現實環境。由此也讓惺惺相惜的亞歷山大和小男孩有了心理上的默契,兩人跨越時間的局限成為「忘年交」更讓影片中的「流浪情結」顯得彌足珍貴。
  • 看懂安哲羅普洛斯的電影不容易
    西奧·安哲羅普洛斯在當代的電影人中,一直自覺地、執著地、創造性地拍攝那些飽含「慢」的樂趣的人,正是希臘導演西奧·安哲羅普洛斯。他的電影幫助我們更好地體驗和欣賞關於空間和場所的獨特意義,這個空間和場所連接了過去、現在和神話的時間,成為影片角色及其觀眾的棲身之所。
  • 安哲羅普洛斯:歷史的飲泣
    :「你懂的,看一部西奧·安哲羅普洛斯(Theodoros Angelopoulos)的電影,開始時你看表是6:00整,三小時後電影結束,你再看表是6:05分」。安哲羅普洛斯的段落鏡頭編排是無可挑剔的:攝影機優雅又不安地拂掠過大片風景,穿過房間、屋棚、庭院,最後停留在擁擠的人潮中,人潮往往俱有「渾然天成」的構圖,同畫框水乳交融。他1975拍攝的空間政治學(Geopolitical)傑作《流浪藝人》(The Travelling Players,1975)是部時長四個小時的電影,卻只有80個獨立鏡頭。
  • 西奧·安哲羅普洛斯:時光深處的流浪者
    ——[ 德] 馬丁·海德格爾西奧·安哲羅普洛斯,被人們譽為20世紀歐洲電影藝術大師最後的防線。他深邃的長鏡頭語言,充滿哲理的作品主題,以及音樂與構圖的詩性表達,成為觀者心頭永遠無法驅散的大霧。在通過《傳播》《重建》等創作嶄露頭角之後,他以《36年的歲月》開啟「希臘近代史」三部曲的首章,影片強烈抨擊了上校專政體制的黑暗與殘酷,緊跟其後的《流浪藝人》更是將這種極具力量的控訴推向了高潮,這也導致安哲羅普洛斯在籌備新作《獵人》時,尤其是在融資方面遭到當局的百般阻攔,在無法接收到海外投資的情況下,他不得不自己解決拍攝的資金問題。
  • 假期電影推薦丨看懂安哲羅普洛斯的電影不容易
    西奧·安哲羅普洛斯在當代的電影人中,一直自覺地、執著地、創造性地拍攝那些飽含「慢」的樂趣的人,正是希臘導演西奧·安哲羅普洛斯。他的電影幫助我們更好地體驗和欣賞關於空間和場所的獨特意義,這個空間和場所連接了過去、現在和神話的時間,成為影片角色及其觀眾的棲身之所。
  • 西奧·安哲羅普洛斯
  • 豆瓣8.9分,安哲羅普洛斯《霧中風景》的符號象徵與主題思考
    《霧中風景》:最具詩意美學的「安哲羅普洛斯式」電影。相較於安哲羅普洛斯的其它電影,《霧中風景》被稱為最具詩意美學的「安哲羅普洛斯式」電影。>在泛西方文化背景下,尋父其實永遠都依附於一個追尋自我起源的母題
  • 這是安哲羅普洛斯對自己電影最全面的一次解釋
    我格外開心這個月能邀請到西奧·安哲羅普洛斯先生,因為我們在做關於1968年的展映季,而正是在1968年,安哲拍攝了他的長片處女作(譯者註:疑誤,安哲的首部故事長片應為1970年的《重建》,1968年是一部20分鐘出頭的短片《放送》)。
  • 私人觀影|一月觀影總結之下篇(內含《流浪地球》短評)
    西奧▪安哲羅普洛斯的作品。這場面幾乎原封不動地被安哲羅普洛斯「照搬」到《塞瑟島之旅》(1984)和《尤裡西斯生命之旅》(1995)中。《1936年的日子》(1972)之後,安哲羅普洛斯完成了他的傑作《流浪藝人》(1975,一譯《巡迴劇團》)。這部影片被影評人和電影史家譽為「10年來最優秀的一部作品」。影片藉此行程體現了希臘1939年至1952年所歷經的史跡。
  • 行影院|詩意電影放映會第二期——安哲羅普洛斯《永恆與一日》
    8月7日,周五晚上19:30-22:30 將我們將放映電影大師安哲羅普洛斯的電影《永恆和一日》,屆時還會邀請到北大歷史系學者範美忠和視覺藝術家周怡君,作為本次分享會的觀影嘉賓,與大家一起討論!該影片是希臘電影大師西奧·安哲羅普洛斯執導的劇情片,由布魯諾·甘茨、伊莎貝拉·雷納德、法布瑞齊奧·班提佛格裡歐等主演。這部影片獲得了豆瓣9.0的高評分,贏得了「詩化電影」的美譽,同時也是巴爾幹三部曲之一,榮獲第51屆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獎和天主教人道精神獎。
  • 紀念導演安哲羅普洛斯:將最後一天包作禮物,塞滿旅途與夢境 | 此刻夜讀
    只有安哲羅普洛斯和他的十三部影片。安哲羅普洛斯真正開始創作的時候已經到了1970年。在走遍了整個希臘的土地之後,這部名為《重建》的影片誕生了。作為第一部完整的長片,《重建》就像一條大河的源頭,我們所能發掘到的意蘊,在《重建》一片中幾乎可以全部勘測得到。有關放逐、漂泊與追尋的道路,有關生命、靈魂與情感的體味,都已是安哲羅普洛斯的鏡中之像。
  • 七部安哲羅普洛斯的電影登陸上海
    2019年1月24日,即希臘電影大師西奧·安哲羅普洛斯去世七周年當天,上海國際電影節為大家放出了今年影展的首個大招:安哲羅普洛斯作品回顧展。這個消息一經公布,立刻引發了大量觀眾討論。安哲羅普洛斯與馬斯楚安尼拍攝《養蜂人》現場 這次回顧展將是觀眾(重新)認識安哲羅普洛斯的好機會,通過這七部影片可以看盡安哲羅普洛斯長達四十多年的執導軌跡和電影風格的演變,甚至還能看到他在自己電影中的唯一一次亮相
  • 安哲羅普洛斯:在邊境線上寫詩
    ——西奧·安哲羅普洛斯 1. 安哲羅普洛斯喜歡說:「歷史並沒有死去,只是打盹了一回兒。」 1944年,希臘發生內戰,安哲一家蒙難。他的父親被堂兄弟舉報,「解放希臘人民軍」的共產黨人以自由主義者的罪名逮捕了他。幾個月後,父親被釋放,穿越大半個希臘回到家中。
  • DearMoody | 灰燼之地,安哲羅普洛斯的最後一部電影
    《時光之塵》(2008)是希臘導演安哲羅普洛斯執導的「希臘三部曲」之二,又稱希臘悲傷三部曲,第一部《哭泣的草原》拍於2004年。但由於2012年安哲羅普洛斯因一場車禍離世,希臘三部曲之三《永恆歸來》最終無緣與觀眾相見。而在此前,安哲羅普洛斯在20世紀打造出「沉默三部曲」,即《塞瑟島之旅》《養蜂人》《霧中風景》,此三部曲奠定了安哲羅普洛斯的詩意風格和對個體生命及宗教的探索。
  • 線上電影拉片分享:安哲羅普洛斯《永恆和一日》
    希臘導演西奧多羅斯·安哲羅普洛斯(Theodoros Angelopoulos,以下簡稱安哲)生於1935年4月27日(一說4月17日),早年學習法律
  • 行影院|詩意電影放映會第二期——安哲羅普洛斯《哭泣的草原》
    8月21日,周五晚上19:00-22:30 將我們將放映電影大師安哲羅普洛斯的電影《哭泣的草原》,歡迎大家一起來觀影以及與嘉賓就影片展開討論!《哭泣的草原》是西奧·安哲羅普洛斯拍攝的「希臘三部曲三部曲」之一,榮獲2004年歐洲電影節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
  • 東來電影隨筆|安哲羅普洛斯的經典影片 《悲傷草原》為何引起不了我的悲傷
    「希臘三部曲」之《悲傷草原》(又譯:哭泣的草原),是安哲羅普洛斯的代表作之一。這也是安哲羅普洛斯獲得多項國際電影大獎的一部分。按說,這樣一部故事情節令人悲摧的影片,應該觸發淚點,引起共鳴的。可是,觀影之後,我除了感嘆與惋惜,並沒有感到十分悲傷。是我看到太多的人生悲劇感情麻木了,還是影片拍得不好?二者都不是。人生喜劇大致相似,悲劇各有不同,況且詩人多是多愁善感之人。
  • 是誰殺掉了安哲羅普洛斯
    給 西 奧 的 信Letter to Theo導演: Elodie Lélu主演: 伊蓮娜·雅各布 / 西奧·安哲羅普洛斯這部紀錄片首映於久負盛名的萊比錫國際紀錄片節——西奧·安哲羅普洛斯(1935.4.27~2012.1.24)
  • 行影院|詩意電影放映會第二期——安哲羅普洛斯《尤利西斯的凝視》
    8月28日,周五晚上19:15-22:30 我們將放映電影大師安哲羅普洛斯的電影《尤利西斯的凝視》,這是行空間詩意電影放映會第二期的最後一步影片,歡迎大家一起來觀影以及與嘉賓就影片展開討論!《尤裡西斯的凝視》是由西奧·安哲羅普洛斯執導的一部戰爭電影,獲得1995年坎城電影節評委會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