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日本歌手,在天文館,把被翻唱無數遍的《李香蘭》唱出新意

2021-01-09 穎尚紛紛

在第七期《《歌手·當打之年》》中,日本歌手Mihia憑藉一首《行かないで(不要走)》再一次獲得了第一名。

這首歌對許多人來說並不陌生。儘管日本歌詞難以理解,但旋律卻很熟悉。

《行かないで(不要走)》由日本歌手玉置浩二創作並演唱。這是1989年發行的日本戲劇《別了,李香蘭》的主題曲。

1990年,周禮茂為這首歌填詞了粵語版,張學友演唱,即《李香蘭》。

1993年,張學友演唱的普通話版本叫做《秋意濃》,是姚若龍寫的。

1994年,周星馳在電影《國產凌凌漆》中演唱了這首歌。

在這部電影中,由袁詠儀扮演的女主角李香琴是「李香蘭的女兒」。她第一次見到007時就唱了這首歌。後來,當她不得不將狙擊槍對準他時,他嘴裡叼著煙,一邊彈鋼琴一邊唱著《李香蘭》,這讓她感動的無法開槍。

儘管,因為星爺一貫的無釐頭風格,他在演唱時還忘記了歌詞,穿著白色西裝唱歌和彈鋼琴的形象,加上故事的背景和人物的感受,仍然成為許多人心目中的經典。這首簡短而不完整的歌曲,也是許多人心目中這首歌的最佳版本。

除張學友、周星馳外,還有羅文、關淑怡、李克勤、齊豫、陳奕迅、林志炫、林憶蓮、沙寶良、張良英、呂芳、李志亭、王谷之、黃小虎、狄瑪希等歌手。以前也唱過這首歌。就算是在《歌手》的舞臺上,他們都不知道唱了多少遍。

自然,也有純音樂版的,如服部隆之的二胡版,Lawrence的鋼琴版,還有胡偉立為《國產凌凌漆》改編的背景音樂。

當然,也有純音樂版本,如服部隆之的二胡版本,勞倫斯的鋼琴版本,《國產凌凌漆》的BGM就是胡偉立根據這首曲子改編。

版本太多了,但每個版本都有自己的風格。

所謂「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只能說明觀眾喜歡哪種風格,其實,分不清誰唱得更好。

要聽這首歌,首先必須了解李香蘭。

李香蘭,原名山口,是上世紀初出生於中國的日本人。他因其藝術才華被日本侵略者選中。他首次以歌手身份亮相,並利用這個身份為日本軍隊宣傳。

她演唱的《夜來香》,後來被鄧麗君等眾多大咖也演唱過,至今仍很受歡迎。

日本投降後,李香蘭原本因漢奸罪被逮捕,但因為證實為日本人而得以無罪釋放,遣返回國。

日本投降後,李香蘭最初因叛國罪被捕,但被宣告無罪並遣返回國,因為他被證明是日本人。

回到日本後,李香蘭仍從事表演藝術,後來進入政界。2005年,他公開建議當時的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不要參拜靖國神社,因為「這會深深傷害中國人民的心」。

2014年,李香蘭去世,享年94歲。時任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的洪磊肯定了她在戰後對中日友好的貢獻。

說悲劇就更不用說了,擁有如此傳奇的經歷,並能享受天堂般的時光是許多人羨慕的生活。然而,作為一個特殊的身份和出生在一個特殊的時期,她不得不經歷那段歷史,無法控制自己的命運。

所幸,戰後的和平時代,她還有機會彌補自己曾身不由己犯下的錯誤。

玉置浩二的原創歌曲《序曲》,聽起來像是她在霧中慢慢行走,整首歌都充滿了悲愴。朦朧而哀傷的感覺,讓人想起梅豔芳和張國榮的《胭脂扣》。許多年後,霧慢慢地打開了,就像一個老朋友來了,似是故人來,嫋嫋婷婷地盤桓在人間;這也讓人們想起姜夔的詩《踏莎行》: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歸去無人管。

這首歌的魅力就在於這種朦朧的美,所以與普通話版本的《秋意濃》相比,粵語版本的《李香蘭》更加動人。

還有一點,便是愈慢愈顯得餘韻悠長。

因此,陳奕迅版本的歌曲,在公交車上用吉他隨意演唱,因為「加速」而改變了音調,給了它一點透過雲層看太陽的快樂。

在眾多男聲的粵語版本中,除了第一位歌手張學友,李克勤的版本也很完美。

在粵語版的女聲中,齊豫的版本是夢幻般的,難以忘懷的。關淑怡的版本,以其一貫的高冷和悽美;林憶蓮的版本是最溫柔細膩的,輕盈而緩慢,仿佛害怕打擾別人。

在普通話版本中,最獨特的是林志炫。前半句完全是用清晰的聲音唱的,表現出一定程度的清晰、冷漠和超然。

在米西亞之前,唯一一個以大膽和無拘無束的方式演唱這首歌的人,是當時不太受歡迎的黃小琥版本。

因為她也生來就有著濃重的嗓音,聽著她對這個版本的詮釋,其實能聽出一種性感深沉的感覺。

然而,米希亞是日本音樂中著名的「巨肺歌手」。這一次她選擇了天文館來表演這首歌,這真的很合適。她把婉約的歌聲變成了奔放的歌聲,把一個傳奇人物的歌聲變成了全人類的共同命運,唱出了擁抱宇宙的壯美情懷。正如網友所說:張學友唱的是蕭瑟的秋風,米西亞唱的是浩瀚的銀河。

日語原版的歌詞都是一遍又一遍的「不要去」。他們一度因作文好而受到批評。歌詞無法與中文版本相比,可正是這一聲強過一聲的「不要走」,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時期,它有著完全不同的含義。

此刻,悲愴、傷慟,卻不自怨自艾,相反,我用同情為所有的人呼喊,這就是米希亞說的:不要讓更多的生命離開我們,不要離開。

誰能想到這首在《歌手》舞臺上反覆演唱的歌曲,會有一種全新的奇妙感覺。

也許,這也是經典金曲的魅力,不同的時代,也永遠不會過時,不同的歌手總能演繹出不同的品味。

相關焦點

  • 中日翻唱名曲 | 玉置浩二《行かないで》VS張學友《李香蘭》
    當時的中國觀眾面對外來的流行音樂時還沒有太多的熱情,喝彩和鼓掌更多是出於禮貌,所以真正開始接受玉置浩二還是要從香港歌手的翻唱版本算起——他是被香港明星們翻唱得最多的日本歌手。黎明、郭富城、張國榮、張學友等大牌歌手都指名翻唱過他的歌曲。
  • 《夜來香》原唱李香蘭去世
    騰訊娛樂訊 9月14日消息,據日媒報導,日本侵華時期著名藝人李香蘭(本名:山口淑子),已知於本月7日上午10時42分逝世,終年94歲。 1920年2月12日,李香蘭出生於中國撫順市。 星爺歌神曾致敬李香蘭張學友演唱《李香蘭》 「惱春風/我心因何惱春風/說不出/惜酒相送/夜雨凍/雨點透射到/照片中/回頭似是夢無法彈動/迷住凝望你/退色照片中/啊,像花雖未紅……」熟悉張學友的人都知道,《李香蘭》是張學友非常經典的一首歌,該歌曲是翻唱日本老牌歌手玉置浩二的
  • 這首《李香蘭》,張學友周星馳都唱過,為何米希亞再唱依然驚豔?
    01是《李香蘭》,也是《秋意濃》《行かないで(不要走)》是日本歌手玉置浩二譜曲和原唱,是1989年上映的日劇《別了,李香蘭》的主題曲。02關於李香蘭聽這首歌,要先了解李香蘭這個人。李香蘭,原名山口淑子,是上世紀初出生在中國的日本人,因為很有藝術天分而被日本侵華勢力選中,包裝為歌星出道,借著這一身份為日軍宣傳。她演唱的《夜來香》,後來被鄧麗君等歌手翻唱,至今仍膾炙人口。日本投降後,李香蘭原本因漢奸罪被逮捕,但因為證實為日本人而得以無罪釋放,遣返回國。
  • 李香蘭:熱愛中國的日本美女,曾被當成漢奸,盛時火遍全中國
    1990年,歌神張學友發布粵語歌曲《李香蘭》,這首改編歌曲唱盡了李香蘭命運多舛卻又朦朧悽美的一生。她演唱的《夜來香》一經發行就火遍全球,之後被控漢奸罪鋃鐺入獄,遭無數國人唾棄。但在死刑前,她毅然亮出真實身份,當庭宣布無罪釋放,餘生得享天年。
  • 她可能是被華語樂壇翻唱最多的日本歌手了
    截止目前,她已經發行了40多張專輯,作詞作曲五百餘首,其中有70多首被港臺歌手翻唱,所以即使對她不了解的聽眾也會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中島美雪可能是被華語樂壇翻唱最多的一個日本歌手,所以近些年在網絡上一直有種說法「中島美雪養活大半個華語樂壇」。
  • 跟著那些年的翻唱金曲遊遍日本
    就算你還沒去過日本,你的耳朵也可能早已遊遍了整個日本島。
  • 周星馳最迷戀的李香蘭,張學友吟唱過的李香蘭,走了......
    李香蘭(1920.2.12-2014.9.7)本名山口淑子,祖籍日本佐賀縣的她於1920年2月12日生於奉天省北煙臺(今遼寧省燈塔市),22歲到上海發展,24歲以一曲《夜來香》風靡上海灘。1945年日本戰敗,她以漢奸罪被捕,後因日本公民身份被遣送回日本,改回原名山口淑子繼續其演藝事業。1956年與雕刻藝術家野口勇離婚後,嫁給外交官大鷹弘,1974年步入政壇。
  • 日本歌手翻唱黃家駒《海闊天空》,我們的金曲也徵服了無數日本人
    隨著華語樂壇的崛起,我們的金曲也徵服了無數的日本人,很多日本歌手都開始翻唱華語歌曲。No.3 《花海》。這首周杰倫在2008年發行的歌曲,在日本也是想當的受歡迎。日本男歌手中孝介在原曲的基礎上重新填詞翻唱,獨特的唱腔和嗓音,聽起來非常浪漫。No.2 《海闊天空》。
  • 一代歌后李香蘭,是中國人還是日本人
    李香蘭,1920年2月12日出生於遼寧省燈塔市,祖籍日本佐賀縣,本名山口淑子,歌手。1944年在上海與黎錦光合作發行歌曲《夜來香》。1945年日本戰敗,李香蘭以漢奸罪名被逮捕,後因其日本公民身份被無罪釋放。1946年遣送回日本,1947年改回原名山口淑子繼續其演藝事業。1958年冠夫姓成為大鷹淑子,告別舞臺轉而從政。1974年當選參議院議員,1992年退休。
  • 張學友歌中的主人公,是個日本女子,她是李香蘭!
    李香蘭這個名字,乍一聽,這不是歌神張學友唱過的一首歌嗎?這首歌有著極高的傳唱度,E神陳奕迅也翻唱過。然而,李香蘭聽起來卻又像個中國人的名子,那麼這個人有怎樣的故事呢?她和我們的國家有什麼關係呢?李香蘭本名山口淑子,出生於遼寧省燈塔市,曾經是老上海「七大歌后」中唯一的一位日本籍歌手,留下了《賣糖歌》《夜來香》《恨不相逢未嫁時》等經典歌曲,與她並稱「七大歌后」的是周璇、姚莉、白虹、白光、吳鶯音、龔秋霞。
  • 這版最溫柔的《李香蘭》,唱出了一代的記憶與遺憾
    許多人大概都聽過張學友所演唱的《李香蘭
  • 聽著張學友的《李香蘭》很有感觸
    《李香蘭》 曲:玉置浩二 詞:周禮茂 惱春風 我心因何惱春風 說不出 借酒相送 夜雨凍 雨點透射到照片中 回頭似是夢 無法彈動 迷住凝望你 褪色照片中 啊 像花雖未紅 如冰雖不凍 卻像有無數說話 可惜我聽不懂 啊 是杯酒漸濃 或我心真空 何以感震動 照片中 那可以投照片中 盼找到 時間裂縫
  • 張學友歌唱《李香蘭》,是為了紀念這位昔日日本巨星。
    李香蘭原名山口淑子,上世紀30 40年代的著名歌手。由於當時的中國處於被日本侵略時期,日本人看中了,李香蘭天生藝術天分和長相出眾,將她大力包裝,作為中國歌星推出,利用她來替當時的日軍做宣傳,成為了關東軍在中國推行戰爭策略的「糖衣炮彈」。
  • 隱瞞日籍在華人電影演女主角的李香蘭,周星馳拍她,張學友唱她
    李香蘭,原名山口淑子,1920年2月12日出生於瀋陽,自幼學習中文,父親希望她日後可以做政治家的秘書,但時局的發展出乎他們的意料,李香蘭的人生軌跡也早早與父親的設想脫軌;李香蘭這個充滿芳香馥鬱氣息暗含傳統芝蘭之寓的中國名字和李香蘭一口純熟的中文,就以中國少女的形象出現在了電影屏幕上,於是開啟了她是非難說的前半生。
  • 李香蘭:一首《夜來香》火遍中國,曾被當漢奸,亮出身份當庭釋放
    1990年,歌神張學友發布粵語歌曲《李香蘭》,這首改編歌曲唱盡了李香蘭命運多舛卻又朦朧悽美的一生。她演唱的《夜來香》一經發行就火遍全球,之後被控漢奸罪鋃鐺入獄,遭無數國人唾棄。但在死刑前,她毅然亮出真實身份,當庭宣布無罪釋放,餘生得享天年。在那個動蕩的年代,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弱女子,是如何把自己活成一代傳奇的呢?
  • 李香蘭的前半生、東亞舊夢與《秋意濃》
    在這個世界被娛樂化、或是被信息轟炸的時代裡,我們一天到底有多少小時可以認真地思考?一天有多少小時能夠靜心關注我們周圍的生活?我想:也許您花點時間讀完以下文章,便是思考「當下」的一次契機。2015年4月湖南電視臺《我是歌手巔峰會》中,來自韓國的歌手鄭淳元演唱了《秋意濃》一曲,於是舞臺上展現了一個極富症候性的畫面:一個韓國歌手,在中國的舞臺上,演唱了翻唱自日本的歌曲。好一個「東亞」大融合!
  • 從民謠天后混到日本參議員,我的名字叫李香蘭
    哈維爾、林肯、施瓦辛格不在討論之列,這三位也挺有意思,但今天不說)張學友的這首粵語歌經典《李香蘭》最初出現是80年代末,這首並非中文原創歌曲。此歌本來出現時,是作為中日合拍的電視劇《別了,李香蘭》主題曲,是一首日文歌曲,原歌名是《行かないで(不要走)》,由日本歌手玉置浩二作曲並演唱。
  • 陳敏二胡演奏李香蘭原唱歌曲蘇州夜曲
    《蘇州夜曲》詞曲浪漫優美,充滿日本人想像中古典中國的氛圍。《蘇州夜曲》是日本在戰時最具代表性的歌謠曲之一,是服部良一認為自己一生所創作的最滿意的作品,也是李香蘭最有名的原唱日語歌曲代表作品,流傳至今,被數十位日本專業歌手翻唱。1943年還出現了《蘇州夜曲》的中文版,至今被一些華語歌手翻唱,但流行程度和影響力遠不及日文版。
  • 《夜來香》原唱者李香蘭去世 揭秘其曲折人生
    1933年,13歲的她被父親的義兄弟瀋陽銀行經理李際春將軍收為義女,其中文名為李香蘭(隨義父姓),並以此作為藝名出道成為歌手。  經過俄羅斯女子柳芭介紹,李香蘭曾師從義大利女高音歌唱家波多列索夫夫人學習聲樂,並在偽滿洲國的流行歌曲大賞賽中獲得頭獎。她更是作為彼時天津市長潘毓桂義女,以潘淑華之名義在北平翊教女子中學就學,一口京腔的李香蘭從未公開過自己的身世。
  • 張學友翻唱的這首歌,推出時沒有獲過獎,卻成了周星馳的最愛
    作為四大天王之一的張學友,是大家公認的歌神,在唱歌方面絕對是香港樂壇乃至整個華語樂壇屈指可數的優秀歌手,從1989年一躍成為寶麗金的頭牌歌手,成功走出事業低谷之後,開始了自己橫掃華語樂壇之路。大家都知道,香港四大天王也經常翻唱日本的歌曲,其中翻唱最多的就是日本歌手玉置浩二的歌曲,而1990年張學友就翻唱了玉置浩二的一首歌曲,經過周禮茂的重新填詞,變成了粵語版的《李香蘭》,這首歌還有另外一個過於版本,名字叫做《秋意濃》。